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圣安东尼奥马刺队英文格言 正文

圣安东尼奥马刺队英文格言

时间:2025-07-20 22:36:04

遍览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与其少年间的理想分不开的。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医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着,终于研究出了家喻户晓的相对论;提灯女士南丁格尔也是在理想的鼓励下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无数士兵的心灵……当然了,我也有理想,那就是当NBA篮球明星,最好也能像迈克尔·乔丹一样被选入NBA名人堂。

在我的眼里,当一位NBA篮球明星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因为NBA球员不进待遇高,而且还享有比较风光的的社会地位,几乎是每个爱打篮球的少年最理想的目标。

在我10岁的时候,我就崇拜那些NBA篮球明星,佩服他们控球时的动作;佩服他们飞如神刀的远投;佩服他们高超的弹跳;佩服他们精彩的灌篮;佩服他们无以伦比的盖帽。只要他们一得分,场上的观众和自己的队友就会鼓掌,特别是进关键球。例:2004年时火箭队的球员——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在离比赛结束只剩1分钟时突然发威在35秒得了13分帮助休斯敦火箭队在落后10分的情况下逆转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洛杉矶湖人队的大当家——科比·布莱恩特在小有名气的NBA篮球明星——德怀恩·韦德的严密防守下接球就投,在看不见篮筐的情况下,还在3分线一步远的地方出手投篮——擦板球!球进了!成功地绝杀了迈阿密热火队。还有在季后赛发挥好了还可以亲手捧起总冠军奖杯,戴上总冠军戒指。这些荣誉激发了我当NBA篮球明星的欲望。

当然了,要想从爱好篮球到篮球明星这整个过程并不简单,它将充满艰辛,充满苦涩。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刻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多看、多练、多问。多看 就是多看NBA篮球职业联赛的比赛,看NBA篮球明星是怎样运球、突破、防守、抢断,怎样造成对手的`犯规,并让自己或队友有更多的空间投篮得分。多练就是在文体活动课、暑假、寒假、周末、放假节日中约好同学到体育场去PK篮球,互相增长球技和友谊。多问就是多问体育老师我篮球技术的不足,并加以修改。为了实现当一名真正的NBA篮球明星,我一直在这几个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标,它能带给人实现理想的动力。虽然我的理想看上去很遥远。但是,我相信,通过我坚持不写的努力,这个理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的!

《科比工作进行时》(Kobe Doin' Work)(又名:巨星科比的一天[1] )是由黑人导演斯派克·李(Spike Lee)于2009年执导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它是一部关于洛杉矶湖人队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在NBA2007-2008赛季的一天。科比·布莱恩特允许斯派克·李导演使用30台摄像机对他生活中的一天进行全程拍摄。《科比工作进行时》于2009年5月16日在ESPN进行了首映。该片时长84分钟,发行公司是全美体育电视网。该纪录片是记述科比·布莱恩特在NBA2007-2008赛季,2008年4月13日湖人队对阵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一场比赛。

剧情简介

美国著名导演斯派克·李已经开始拍摄记录科比职业生涯的纪录片,片名叫做《科比工作进行时》(Kobe Doing Work)。在亚特兰大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做这件事应该是正确并富有意义的,因为科比最近几年在球场上所做的一切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斯派克·李对拍摄这部纪录片很有信心,而且在拍摄之前他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说“我们需要随时跟着科比访问他,我们有30台摄像机,并且希望湖人主教练菲尔·杰克逊允许我们在赛前,中场休息和比赛结束后把摄像机带进更衣室,我们要随时纪录科比的一言一行。除此之外,我更希望拍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当然,这些秘密的东西不会在广播或者网络中播放,而只会出现在这个超级巨星的纪录片中。”2009年2月2日,湖人对阵纽约尼克斯队,在科比拿到麦迪逊花园广场场地单场最高分61分之后的几个小时,他为纪录片进行了配音。

影片资讯

纪录片《科比工作进行时》适时的出现在大银幕上,让观众进一步了解这位新科总决赛的MVP。导演斯派克·李通过一个赛季的贴身跟拍,从家庭到更衣室,再到赛场上的每一个角落,将篮球明星科比的每一个细节都呈现给了观众,也让人们了解到他为何是现在世界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这部纪录片就好像许多好莱坞电影一样,讲述了一位英雄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贴身跟拍到了什么样的程度,那么喧闹的赛场上都可以清楚的听到球员们的对话。是的,这也是这部纪录片希望呈现给观众的效果。

身高超过2米10、体重超过100公斤的男人热泪盈眶,这就是人们爱诺维茨基的原因。

5年前,美航中心球馆,德克·诺维茨基第一次作为达拉斯小牛队队长,在7局4胜制的nba总决赛中先赢两场,却最终连输4场丢掉冠军。那个夏天,他得到了联盟中最尴尬的尊称—软蛋,用来形容那些天赋极高但关键时刻难当大任的球队领袖。摄影机镜头永远地记录下了那张失望的面庞:迈阿密热火队球员在彩带和欢呼中庆祝胜利,作为背景,诺维茨基眼眶湿润,终场哨声吹响的刹那,他用力将篮球踢向高空。

命运总爱开些善意的玩笑。5年后的美国时间2011年6月12日,同样是一个夜晚,同样是总决赛第六场,同样面对迈阿密热火队。终场哨声响起,队友们顷刻接受球迷蜂拥而上的膜拜。诺维茨基用力跨过广告栏,独自冲向更衣室,球员通道布满了摄像机,他用球衣捂住鼻子,不让别人看见自己湿润的眼睛。几分钟后返回,诺维茨基在入场前深深吸了口气,工作人员递给他一顶只有冠军才能拥有的帽子,上面印着“champion”。他戴着帽子和在场的每个人拥抱。颁奖典礼开始,nba传奇球星、获得过11次总冠军的比尔·拉塞尔准备将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奖杯递给他时,这个高大内敛的身影终于从人群最后被队友簇拥到闪光灯前,德国少年的“美国梦”成为现实。

起程

与喜爱詹姆斯、韦德和波什的热火球迷不同,诺维茨基的记忆属于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他1978年出生在德国西南小镇伍兹堡,父亲是手球运动员,从父亲那里,他遗传到了强壮高大的身躯,并在网球上展露出运动天赋。

前德国男篮明星霍尔格·格希维德纳改变了诺维茨基的一生,霍尔格无意中发现了诺维茨基的篮球天赋,找到他的父母,承诺会将他们的孩子带进nba,让他成为德国最好的篮球运动员。

当时,nba联盟已经是世界上商业模式最为成功的篮球联赛,正在极力开拓海外市场,全世界都遍布着来自nba的球探。对于球员来说,进入nba不但能够获得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要高得多的收入,也意味着有机会获得除奥运会金牌外最高的职业荣誉。此前,奥拉朱旺、迪瓦茨、萨博尼斯等许多外籍球员已经在nba取得成功,诺维茨基听从了格希维德纳的建议,改打篮球。

诺维茨基注定为篮球而生。在德国篮球乙级联赛,他很快便崭露头角,同时,他身上的商业价值和专业潜质吸引了nba这台庞大机器。1998年,20岁的诺维茨基决定远渡重洋,放弃欧洲的坦途,参加当年的nba选秀大会。nba选秀大会历来是个看点,为了保证比赛观赏度,无论各球队财力如何,都会按照去年成绩由低到高挑选球员,战绩最差的球队可以挑选到来年最好的球员以平衡各队间的实力。

为了顺利选中诺维茨基,达拉斯小牛与密尔沃基雄鹿队做了一笔交易,后者在第六顺位选中德国人,然后立即交换到达拉斯。

平心而论,诺维茨基具备欧洲运动员特有的素质,高大、强壮、投篮出色、讲究配合,但比起黑人运动员,他的弹跳和速度并不出众。在nba,无论你过去多么优秀,都只能作为“菜鸟”重新开始,高傲的美国人不会轻易接纳自己优势领域的外国人。当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念出德克·诺维茨基这个欧洲姓氏时,现场的掌声并不热烈。小牛队当时的主教练老尼尔森或许是第一个发现诺维茨基天赋的美国人,他坚信,假以时日,这个青涩的德国小伙子一定会成长为巨星,这名功勋教练还在第二年将中国人王治郅带到了达拉斯。

诟病

在nba的第一个赛季,诺维茨基交出场均8.2分、3.4个篮板、8次两双的常规赛成绩单,对于“菜鸟”,这是个不错的数据。他结识了小牛队当时的当家球星—史蒂芬·纳什和迈克尔·芬利,两人对他的影响毋庸置疑,诺维茨基就像躲在他们身后的小兄弟。

到2003至2004赛季,他的常规赛数据已经飙升到场均21.8分、8.7个篮板、2.7次助攻,和2002年进入nba的姚明一起,成为联盟中最具标志性的两名外籍球员。与此同时,几乎百步穿杨的后仰中距离跳投成了诺维茨基的注册商标,他在全世界有了自己的忠实拥趸,人们开始称他为“德国战车”。

熟悉nba的人都清楚,虽然是相同的球队和球员,但nba季后赛和常规赛无论在强度、对抗还是竞争的残酷性上,都是两种不同级别的比赛。每个赛季战绩最出色的16支球队重新进行淘汰赛,只有连赢4轮系列赛,才能最终问鼎总冠军,也只有那时,才会得到真正的认可。作为国际球员,诺维茨基和姚明一样,每当碰到季后赛中强烈的身体对抗和武装到牙齿的针对性防守,便会举步维艰。

他的中距离投篮面对季后赛的贴身肉搏已经不再得心应手,虽然身材高大,但他始终没有树立起与力量占优的美国运动员进行身体对抗的信心。

2001年,诺维茨基和纳什、芬利组成的“达拉斯三驾马车”让小牛队时隔10年重回季后赛,他们在第二轮输给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在此后的10年里,马刺队成为达拉斯和诺维茨基的噩梦。2003年,小牛队以常规赛西部第一的身份进入季后赛,西部决赛再次负于马刺,诺维茨基在双方的第三场比赛中因为对抗过于激烈受伤下场,亲眼目睹了球队的惨败。

人们开始诟病这支球队。在尖锐刻薄的批评声中,纳什和芬利挡在了前面。2004年夏天,达拉斯小牛队在季后赛首轮1比4惨败给萨克拉门托国王队,2000年重资买下球队的美国富豪马克·库班失去了耐心,当家球星纳什和芬利与主教练老尼尔森一起被扫地出门。诺维茨基被任命为新队长,他必须成为领袖。

正如那些噩梦,2006年总决赛,小牛队在大好局面下错失冠军;2007年,他们以常规赛第一名进入季后赛,却在第一轮即被西部第八的金州勇士淘汰,成为全联盟的笑柄—在nba60年的`历史中,这种情况此前只发生过两次。站在前台的诺维茨基逐渐有了新绰号:外强中干、纸老虎、软蛋。詹姆斯、韦德、保罗这样的新生代正在崛起,nba开始淡忘这架不再年轻的“德国战车”。

加冕

2009年,球场上沉寂的诺维茨基在场外曝出乌龙,他已经订婚的女友泰勒因盗窃罪在家中被捕,那时的诺维茨基正在比赛途中。

命运的轮回像魔咒一般,2010年,小牛队首轮又倒在马刺脚下。

2011年,诺维茨基已经33岁,为了让球队签到更好的球员,他主动降薪,身边多了一位同样悲情的老将—贾森·基德。他热爱音乐,把自己的歌声发到网上,他的声音粗糙、沙哑,时间留给这批老将的机会所剩无多。

这个赛季,步履蹒跚的小牛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进入季后赛。第二轮,达拉斯人4比0横扫卫冕冠军洛杉矶湖人队一路进入决赛,球队另外一名老将杰森·特里在总决赛前说,小牛队经历过多次失败,现在他们已经不再年轻,但却更加成熟,失败让他们明白该如何在逆境中咬紧牙关。

这个赛季,他们没有一骑绝尘的开局,却多次在落后的情况下反败为胜。

2006年的总决赛后,诺维茨基说,自己常常会在半夜惊醒,从来不敢再去回看那场比赛的录像。他还是那样不苟言笑,但在球场上却开始逐渐适应篮筐之下的肌肉横飞,开始能够稳稳投进那些决定胜负的关键入球。

球场上并不缺乏天才,成功之人却寥寥无几。相近时代的奥尼尔和加内特已然可以带着荣誉离开,诺维茨基用了13年时间,证明了自己平静外表下的倔强。当他举起mvp奖杯时,他的启蒙教练格希维德纳就静静地坐在台下。多年后,人们依然记得诺天王回忆儿时的那句话:“是篮球让我真正找到了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