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不可随处大小便改成格言 正文

不可随处大小便改成格言

时间:2025-04-29 09:20:16

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2、一个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4、自我批评之于我们,简直是和日光、空气、水一样重要。——斯大林

5、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6、自我批评之于我们,简直是和光空气水一样重要。——斯大林

7、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9、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0、在革命事业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列宁

11、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3、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4、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7、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关于知错能改的.名言

18、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19、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20、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

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2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3、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2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2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27、人间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点。——法国

28、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毛泽东

29、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

30、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31、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32、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网

33、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34、浪子回头金不换。

3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原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不想要做什么),不要强加给别人。欲:想要,喜欢。施:施加,强加。

出处:《论语?卫灵公篇》和《论语?颜渊篇》。

纠改:原句表述的意思是正确的,但将“己”字改为“人”字,成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之成为更具人性化的格言。

解析:

原句出于《论语》中的两篇典文,是孔子经典名言之一,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格言,也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为了证明原句表述意思的正确性,先假设几句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句式来做比较,以利甄别。

1、己所不欲,强施于人。

此句意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强加给他人。这显然是一种极端自私、专横霸道的行为,与孔子儒家思想的“恕道”相违悖。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自己不想干的事情强加给别人,则形成混乱的无政府主义状态。

2、己之所欲,强施于人。

此句意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想做的事情,强加给别人。此句实为古语“己所好者,而欲人之同好;己所恶者,而欲人之同恶。有诸己矣,而望人之同有;无诸己矣,而望人之同无。”的浓缩表述,其实也是一种自私专横的行为。自古至今,某些官员就存在这种思想和行为,他们往往将百姓视为子民,视为牛马,供其驱使,供其调教,这就是古代官员称其施政为“牧民之术”,并且自称“父母官”的缘由。而当今社会,此类现象屡见不鲜,某些官员的私人之欲代替民众之欲、社会之欲,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按照个人的好恶爱憎,追求私人政绩,不顾民众利益及社会利益,随意发号施令,极尽折腾的能事。“己之所欲,强施于人”的行为若流于官员干部之中,则是封建专制的'而非民主科学的行为。

3、己之所欲,勿施于人。

此句意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所想要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他人。这应是一种既明智又民主的道德思想和行为,也是处理人际关系应遵循的法则。

上述第1、2句就处理人际关系来说,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有强迫他人之行为,乃“施”字有强加、施加之意。第3句的关键词为“勿施”,就是不要强加,显然就合乎孔子“恕”的原理。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强调人应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这样,才是“仁”的表现。这句话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此语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作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如若将自己所讨厌的事务,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人的关系,也会使事态形成僵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必须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外,还应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己所不欲而施于人。

宽恕待人,这是对的。但孔子此语要求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做参照物来对待人,这个观点就值得商榷。因为,他的出发点是自己,是以“自我”为导向,以自己行为做参照物。而人与人是有差异的,不注意个性的不同,人际交往时往往会很尴尬的。如果我们把“人”看得高于“己”,以“人”为导向,那我们会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话就需要修改了。当然不是原话错了,而是原话不足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你看,只将“己”字改成“人”字,成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他人所不喜欢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他人。这样一改,既保持原话意义上的正确性,又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成为更完美更权威的格言。

文明礼仪格言

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3、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6、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8、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9、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0、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11、高高兴兴做游戏,和和气气在一起。不打不闹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记。

12、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3、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1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

16、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17、不在墙上留一条伤痕,不在空气中留下一句脏话。

18、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19、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20、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21、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22、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文明礼仪常识--公共场所礼仪

公共场所礼仪体现社会公德。在社会交往中,良好的公共礼仪可以使人际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公共场所礼仪总的原则是:遵守秩序、仪表整洁、讲究卫生、尊老爱幼。

一、办公室礼仪

与同事交往应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始终保持谦虚、合作的态度。同事外出时有客来访,要代为礼貌接待并将详情转告。注意个人仪表,主动打扫办公室的卫生。非经他人同意,不随意动用他人办公桌上的物品。在办公室不做私活、不谈私事,非必要不打私人电话。

二、阅览室礼仪

到图书馆、阅览室学习,要衣着整洁,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进入图书馆应将通讯工具关闭或调节器至振动,接听手机应悄然走出室外轻声通话。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阅读时要默读,不能出声或窃窃私语。不能在阅览室内交谈、聊天,更不能大声喧哗。在图书馆、阅览室走路脚步要轻,物品要轻拿轻放,不能发出声响。要爱护图书,有事需要帮助,不能大声呼喊,要走到工作人员身边。

三、影剧院礼仪

到影剧院观看演出,应提前15分钟左右进场,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请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别人的脸。

观看演出时,不戴帽子,不吃带皮和有声响的食物,不笑语喧哗,不把脚踩在前排的座位上。演出结束后要报以掌声,演员谢幕前不能提前退席。演出结束亮灯后再有秩序地离开。

四、商场礼仪

在商场购物时不要大声喧哗,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对男女营业员可统称为“同志”,不要以“喂”代表礼貌称呼。在自选商场购物时,要爱护商品,对挑选过的商品如果不中意,应物归原处。采购完毕离开柜台时,应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表示谢意

五、旅游观光礼仪

旅游时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按顺序购票入馆、入园,不拥挤、堵塞道路和出入口。要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持环境卫生整洁,遵守铁路、民航规定,不携带危险品、违禁物品乘机乘船。

行路

行路靠右侧,走人行道。横穿马路时,应注意交通信号,等绿灯亮时,从人行横道的斑马线上穿过,行人之间要互相礼让。不要闯红灯,不要翻越马路上的隔离栏。行路时不吃零食,不吸咽,不勾肩搭背,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

住宿

旅客在输住宿登记手续时,应耐心地回答服务台工作人员的询问,按旅馆的规章制度输登记手续。旅客住进客房后要讲究卫生,爱护房内设备。当旅馆服务员进房间送开水、做清洁服务时,旅客应待之以礼。旅客离开旅馆前,应保持客观存在内整洁、物品完整,不做损人利已之事。要及时到服务台结帐,并同旅馆工作人员礼貌话别。

进餐

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

六、赛场礼仪

到体育馆或体育场观看体育比赛,应提前入场,对号入座。有些比赛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一定要按照赛场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就座,不要到禁区走动,以免发生危险。要遵守公共道德,自觉维护秩序,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体育场内一般不许吸烟。拍照时不要使用闪光灯。

运动员比赛时,观众要保持安静,不能任意走动。鼓掌和喝彩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应在选手完成了高难度动作之后。鼓掌的时间要适可而止。主场观众应体现东道主的风度和公平精神,为双方鼓掌,表现出公道和友好。

七、乘车礼仪

乘客乘车、船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幼、弱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或有碍安全的物品上车。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乘车时不要吃东西、大声喊叫或把头伸出窗外。不随地吐痰、乱丢纸屑果皮,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乘坐飞机时要自觉接受和配合安全检查,登机后不要乱摸乱动,不使用手机手提电脑等可能干拢无线电信号的物品。

上下车

上车时,应让车子开到客人跟前,帮助客人打开车门,站在客人身后等候客人上车。若客人中有长辈,还应扶其抚上,自己再行入内。下车时,则应先下,打开车门,等候客人或长者下车。

座次

车内的座次,后排的位置应当让尊长坐(后排二人坐,右边为尊;三人坐中间为尊,右边次之,左边再次),晚辈或地位较低者,坐在副驾驶位。如果是主人新自开车,则应把副驾驶位让给尊长,其余的人坐在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