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新时代廉洁家训家规格言 正文

新时代廉洁家训家规格言

时间:2025-05-03 04:03:30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2017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书信范文一:

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我们一直在寻找以家庭教育为基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每个家庭的家风汇聚起来也就形成了社会的民风。”金牛区教育局局长文贤代认为,弘扬金牛好家风,提升家长影响力,对于培育广大青少年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3-4月,金牛区教育局围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共筑新金牛”主题,以“好家风大家谈”的形式,在全区学生和幼儿家长中开展了“晒晒好家风”征文活动,全区10余万家长积极响应,踊跃投稿,采用散文、杂谈、书信等多种文体,畅谈家风家教,书写感人故事。现已集结成《家和万事兴“晒晒好家风”征文优秀作品集》。

解放北路一小六年级学生王雨瞳的家长王维民,在征文中讲述了与女儿共同塑造新时代家风——“立德为本立志成功”中的故事。而成都四幼的小朋友苏沛晗的家长廖晓丹,分享的家风是“好吃、和睦”,“我们这样一个家庭,家风融入在年三十冒出的饺子热气里,裹在端午的粽叶香里,藏在中秋月饼的甜蜜里,不管顺境和逆境都相亲相爱、和和睦睦在一起。”

2017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书信范文二:

“亲爱的,你要知道,这世间纵有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升,纵有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我们的需求现在已然满足。如今你为国工作、为民服务,我绝不希望你收入平平却开豪车、戴名表,满脸写着贪婪,让人唾弃……”这是常州市民杨旭写给在市地税局工作丈夫的一封家书,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常州市以“勤廉家庭·幸福港湾”为主题,在全市开展勤廉家书征集活动。活动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共收到反映家庭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关爱社会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书信268封;借助微信、微博等形式传递的“微家书”128封。

“天天见面,不如一封语重心长的家书。写家书,原以为很落伍,却在书写中感受到心灵从未有过的触动。我写的信既是给丈夫的提醒,也是我自己做人做事的一份誓言。”市粮食局的王芃佳说。

2017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书信范文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当然,家庭的学习不同于组织,不需要有计划的开展什么活动,但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三则长者要做好传与带。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你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

四则要创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征文没有题目、题材、格式的限定,与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征文1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犹如一棵树生长的过程。家长需要精心教育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们的缺点与不足,不是来源于他自己,而是来源于家长。对于这些缺点与不足,家长不能对孩子进行粗暴的打骂,而是先纠正家长本身的错误,从而再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面对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大多数是由于外界因素与家庭因素造成的,不良的家庭坏境会给孩子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时候,家风、家训与家教的好与坏就是最有利的证明。

首先,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它是精神一层表面的教育,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理念。家风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它在于内化心灵,而外化行为。所以,孩子的家风教育不只停留在表层的行为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精神上的教育。因此,家训对于孩子的精神教育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训是中国自古流传的一种家庭传统,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强烈的影响。对于家风来说,家训更为具体、易懂。它就是对孩子的一种要求与警示,能够更确切地指出孩子的不对。将家规熟记于心,每当孩子做事时,都会以家规为准,符合则为之,不符合则拒之。无形中,起到了警告、监督的作用。其实,家训也可以理解为在家风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达到内外要求,共同形成的目的。

我认为,家风与家训的主要体现还是在家教。家教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对孩子的亲身教育。这种教育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总而言之,家风与家训都属于家教。所以,家庭坏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当然,家教是否成功,也能够直接反应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家长。孩子在初始阶段,他们所有的认知标准都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在这段时间内,父母能否让孩子正确地认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些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次改变。因此孩子的一生与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家长必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坏境与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风不是说说而已,家训也不是背背也罢,家教就更不是简单粗暴的那种打骂教育。家长对孩子做得够不够、好不好、严不严,就体现在孩子的未来。千万不要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才开始后悔当初对孩子教育的懒惰与放纵,要从现在就开始对孩子教育,担负起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百分百地投入到教育中去,严格地要求孩子,以高标准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成就人生最美好的未来。

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无法忽视的话题。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中幸福成长。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征文2

家是大树,孩子是小树苗,家风就如同水一般重要,浸润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

我相信,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家的家训、家规、家风,每一个家庭的家训、家规、家风都对每一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去年暑假我去了秭归奶奶家。一路上看见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从矮小的土墙屋变成了三屋小洋房,从铺满石头的山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夏天的奶奶家可真热呀,就像在温棚下似的,在地里干活的农民也都累地汗流夹背。

我马上跑到屋里把电风扇开到了最大,飞速旋转的扇叶发出一阵阵清凉的风使我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坐在沙发上的我心情急躁不安,十分无聊,就在这时姐姐跑过来对我说:“思思,我们到河边去玩吧!”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在那儿,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河中的小鱼、小虾、小螃蟹在水里快乐的嬉戏……沉浸在想象中的我蹦蹦跳跳地跟着姐姐出了门,却忘了关电风扇。等我与姐姐回来时已是夕阳西下,奶奶把我们叫到了她的身旁。奶奶平日慈祥的笑容消失了,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大声囔着:“你们为什么出门不关电扇?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浪费了多少电?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浪费了多少钱?你们知不知道浪费就是犯罪?你们知不知道……”我心中十分委屈我只是出门忘关电扇而已奶奶却这么凶我!我委屈地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本想着妈妈会帮我说话谁知妈妈却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知道吗?电是生命的能源,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爱惜电,电能是由一次能源发明出来的,发出一点电能需耗费成千上万个能源,所以电来之不易,我们不仅要知道电的来之不易还要珍惜电以及我们所徉到的一切东西哦,要记住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是:节约是美德,浪费是犯罪!奶奶是在教育你要节约要做到遵守家风家训!”

是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约是美德,浪费是犯罪,这是我家的家风家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训,弘扬民族文化,做优秀、健康、快乐的中国好少年!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征文3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而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事的智慧结晶。运用家训告诫家人,教导子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教育子孙后代最基本的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的新春第一课便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里面一个个家风故事令人敬佩,感动!

赵一曼在宜昌从事地下工作,第二年的最后一天,生下儿子,取名为“宁儿”。不久,地下交通站被人告密赵一曼只好逃到上海,并忍痛把孩子交给堂哥抚养。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赵一曼被日本人抓走,日本人对她严刑逼供,可坚贞的赵一曼什么也没说。日寇只好将赵一曼押去刑场,在囚车里,赵一曼给宁儿写了一份家书。那饱含爱国情怀的家书也充满了对子女的爱意,赵一曼用自己的牺牲与奉献留给了孩子最后一次言传身教。

除了赵一曼家书蕴含的爱国情怀还有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的友善家训,看完这些后,我便与父母在一起把心中的感悟以及对更完美的自己的期待写成家规,今后能一直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我的家训中有这样几个词: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勤俭持家、和睦相处。我会努力做到这几点,并且我更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看了今年的第一课,我向父母保证:在学习中,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要自己完成,今日事,今日毕;每天坚持看书一小时要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笔记,课后认真温习,完成各科学习任务,按时按质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写作业时不可粗心大意,字迹潦草,不可少做或故意不做,拖延。写完作业方可玩耍,除假期外不可看电视,玩电脑、在生活中,我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增加运动量。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从父母教导,要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可无视父母感受积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辞。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的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避而不见,最后要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父母见我信心十足,意志坚定,接着说:“最后一点要志存高远,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可胸无大志,不可有丝毫懈怠,不可轻言放弃。”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我想这也是我观看后最想说的吧!

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规,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家训,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我希望我家的家规家训能实现四大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征文4

自古,我国就有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自小从我们上学开始,老师先教会我们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学会独立,长大以后更能真正体会理解它的含义。

家是温暖的港湾,只有在一个家庭平等、相互团结、相互谅解、懂得包容中,才会营造出完美的自我。课堂上,我们上了感恩教育课,课上,老师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人、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付出,老师的演讲是我们深受感动,每一个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什么是感恩。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好家训要做到,好家风要创造”,刘奇葆曾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风就是一种由家庭所引起的风气,家庭不一样,风气不一样。一种好的家风,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而是靠教育。平常的积累所得。所谓的家风的好坏,不仅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种责任。

家训就是人活着就要自立、自强,超越社会、超越自我、敢于担当,做事自己要做到问心无愧,做人要做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无论做什么事,发生什么问题,都会有解决的办法,人一定要自信,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微笑着去面对,良好的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出人头地,告诉你光想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看。我一直端正自己的家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和睦、包容、理解享福美满的一个好的

家风。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端正自己的家风,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征文5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饭前洗手,坐在桌前不许漾腿,不许敲碗敲筷,家中长辈开吃后,小辈儿才能动筷……”这些小小的规矩、基本的家规礼仪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已经深深地体现在我的家庭中了。这些小规矩不仅包含着礼仪的文明,更是对长者的尊重。“勤劳是立家之本,节俭是持家之道。”每每看到孩子们吃东西吃一半撒一半的浪费行为,母亲总是一边骂一边捡,饼渣渣、小颗粒糖豆豆统统放在嘴里,能捡起的全都捡起来。我总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觉得太老古董不屑效仿时。母亲依然我行我素。

家风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性格特征,也是一种家庭内部的道德规范。家风是众多家庭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包括家教、家规、家政、家事、家声,以及家庭礼义和为人的准则等等。它涵盖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历史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和谐,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那么我们家里都有什么好的家规?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又有什么作用呢?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孝老敬亲,大都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无论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传承好培育好自己的家风变得尤为重要。不重视家风建设的父母,自己的孩子就会在成长中走弯路,就有可能误入歧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教育孩子的美好宏愿,家风就在这些宏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家风是无论何种学校教育都无法给予的一种教育。所以创立好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就成为每位父母不可推卸的使命了。家风让整个家庭与子女都会受益。父母传承培育好自己的家风,好家风会带动好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好了,风气正了,更会惠及到每个人,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这样的家风理念普及到每个人,那么家庭这个社会小细胞,它的风气在整个社会风气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国之大,民众多,千百种家风联系在一起,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无言地表达着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它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理念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所以,一定要传承培育好家风,因为社会进步发展、文明程度与家风息息相关。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高低与否,我们的礼仪之邦名副其实与否,家风更是至关重要。

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传承父辈们持家养家的精华,建设培育新时代下小家的现代文明!让积极健康的思想氛围,勤劳的立家之本,节俭的生活氛围,和文明的习惯,处处在生活中闪耀。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征文6

中国历来特别重视家族传承与家庭教育,自古就有许多家训,甚至是今天个别有名望的大家族依旧延续着祖上的谆谆教导,一经提起这些家风、家训来聊聊时,自然会别有一番滋味和特别自豪的情感。

记得小时候每每外出时,父母会百般叮咛:紧睁眼、慢张口、谦虚谨慎、待人接物要有礼貌如此云云。父母的这些教育使我领悟到的无怪乎是:谨言慎行、为人低调。这些教导的话语虽不大气,但也相当的适用中肯,在普通民众间为人处事去使用也是恰到好处的。

每当穿梭在文化名城的小巷深处时,不经意间就会看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匾额。尽管房屋已是老旧简陋,但有了这些穿越历史的家训,才更能显示出房屋主人曾经沧桑的经历以及世代延续家风所带来的家业平安的传承。细细品味这十个字,不免让人陷入沉思,回味深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风”传承的重要性,不亚于血缘的传承。“忠厚”与“诗书”,就是中国古人所强烈追求的理想精神与文化特质。古人渴望这种精神与生活方式能够世代相传,也就把它作为家族兴旺与骄傲一种图腾符号。

中国古代重农桑,“耕读传家”是古人世世代代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耕田既事稼穑,又丰五谷,既养家糊口,又安身立命。读书则是既知诗书,又达礼义,既能自强不息又能厚德载物。然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老百姓虽与名门望族无缘,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家风传承。透过历史来看,每个家族好的“家风”都称得上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信仰,所以“耕读传家”就是在以农耕文明著称的中华民族中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家风了。“耕读传家”不但让国人学会做人,而且还让国人学会谋生,从古至今已经深深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了。

历史上能够传承数十代、辉煌不灭的家族是不多见的。大多是显赫一时,后因家风不继,子孙不能够维系家风,或是世事变迁大难临头,使得家族分崩离析,瞬间灰飞烟灭,给后人留下“俱往矣”的无限慨叹。正如《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唱得一样苍凉,“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一曲残香,就会又给我们漂浮出了历史上曾经的那份感伤和苍凉。然而在今天千千万万个家庭中,还能有多少“蛙鸣稻浪,诗书吟唱”可言呢?渐行渐远的“耕读传家”也许就只能成为当今世人的无限乡愁吧。

有幸读到《曾国藩家书》,全书以“重德修身”为宗旨,真实细密,平常而又深入地教化着子孙后代。曾国藩对自己及家人要求非常高,不仅在封建的清王朝末期成为修身治家道德楷模,也让崇尚礼仪的儒士大家称誉为“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要注意以下十事,勤理家事,严明家规;尽孝悌,除骄逸;习劳苦为要义;不可有余财;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家事忌奢尚俭;治家注重:考、宝、早、扫、书、疏、鱼、猪八字;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不可厌倦家常琐事;择良师以求教。《曾国藩家书》可谓概括了中国古代持家立业的基本生活理念和世代相传的传统。无论是从修身持家、交友教子、还是处事理财、为政治学等都十分的详实细致,对于我们现世也不愧为一部生动的生活宝鉴。这些教导对现代人仍有教育指导意义,也令现代的“纨绔子弟”以及那些被“官二代”“富二代”坑过的“爹”们感想颇深吧!

生活中我们要懂敬畏,做人要有底线,这是我们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所总结出的教诲,即使在不懂敬畏、缺乏底线的今天仍有无数中国人在坚持。我们必须坚持好的家风,好的家风能够培育出家之骄子、国之栋梁;树立好的家规就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品行良好的国之公民。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总结范文1

我市召开“树清廉家风 创最美家庭”座谈活动,邀请全市50名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家属参加座谈。市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谭志军出席座谈并讲话。

谭志军指出,廉洁自律不仅是对干部本人的要求,也是对其家属的要求。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家属要认清三种形势,走出三个误区,构筑三道防线,做清醒人、明白人、关键人。同时牢固树立家庭助廉意识,切实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员”,幸福家庭的“守护神”,共筑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座谈会上,市妇联向全市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家属发出“争当廉参谋、争当廉管家、争当廉内助、争当廉模范”的倡议,家属代表进行了现场承诺并集体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家属代表夏红萍表示,今后一定要以身边的反面典型案例为鉴,大力弘扬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优秀文化传统,共建幸福文明家庭。

随后,全体干部家属集体观看了家庭助廉微电影,并前往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了警示教育。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总结范文2

近日,市纪委、市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妇联联合发文,在全市开展“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主题活动。

鹤壁局积极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及家庭成员参与活动。一以廉洁家风、家训、家教为主要内容,发放倡议书,传播“重家教、正家风”的廉洁理念。二以家风清廉、家庭美德为主题,征集“家庭助廉”亲情

鹤壁局今后将继续大力弘扬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优秀文化传统,共建幸福文明家庭,不断提高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性,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在思想上筑起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和思想道德防线。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总结范文3

为深入推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和好家风建设工作创新发展,河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直工委、省妇联决定,联合在全省开展“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发现、挖掘、推介体现崇德向善、崇俭尚廉家风的“最美家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爱岗与爱家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升以德齐家、以廉保家的意识,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争做各行各业的廉洁表率。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据了解,“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从即日起持续到12月底,其间通过发出倡议、征集家庭故事、举办家训格言展、举办以“清风满家”为主题的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活动、组织观看廉政豫剧《全家福》、《九品巡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共树良好家风的'优良氛围。

河南省从20xx年起,在遍布城乡社区的“妇女之家”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本次“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是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全省的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重拾家规家训,筑起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总结范文4

为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积极营造“尊廉、崇廉、助廉、守廉”的廉政文化氛围,适值“三八节”来临,当涂县妇联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庆祝“三八节”相结合,开展系列庆祝活动,传达“清廉勤廉,和谐家园”、“文明家园,和谐社区”、构筑家庭“护廉网”等廉政理念。

在20xx年度“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爸好妈”等系列评选活动中,当涂妇联把“廉洁”作为评选表彰的重要条件,针对公职家庭,对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家属开展廉政教育也一直在进行中,鼓励领导干部家属争当“廉内助”。该县妇联倡议,广大妇女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带头传承良好家风,争创最美家庭,努力在建设和谐当涂中,秀出美丽身姿,展出巾帼力量。

据了解,在3月3日召开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县妇联九届执委(扩大)会上,当涂县人社局妇委会等12个集体被授予“当涂县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丁珺等21名同志被授予“当涂县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方玲玲等11名巾帼志愿者被授予“20xx年当涂县优秀巾帼志愿者”荣誉称号、马飞等52户家庭为评为“20xx年度当涂县文明和谐家庭”、王志英等15同志、王克珍等13名同志、尹亲芳等13名同志分别被评为当涂县“好爸好妈”、“好婆婆”和“好媳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