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2、法者,定分止争也;——管子
3、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4、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5、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
6、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法律法谚
7、奉公如法,则上下平。——(西汉)司马迁
8、世间的一切苦难之中,最大的'苦难无过于枉法。——培根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1、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英]麦克来
12、真诚是公正的基础。——(古罗马)西塞罗
13、在社会道德领域,正义排在第一位至高无上。——科殷《法哲学》
14、法官的品行应该是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包括牺牲生命,以正义为本。——[德]乌兰德
15、正以处心,廉以律己。——[明]薛 瑄
16、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
17、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清)王夫之
18、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19、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清)张伯行
20、执法如山,守身如玉。——(清)金缨
2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22、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2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群书纪要》
24、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法制名言
法制就是力量。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 撒贝宁
天下之治赖纪纲。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北宋文学家 苏轼
法存则国安,法亡则国危。
宋杨万里《上寿皇乞留张械黜韩玉书》。这两句大意是:法制发挥作用,国家就安定;法制丧失作用,国家就危险。法为治国之根本,实行法治的社会。必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社会秩序得以维护,自然是国泰民安。相反,实行人治的国家无法可依,任凭长官意志行事;有法不依,一、贪脏卖法之风盛行,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刑不上大夫,法不治官吏,则势必丧失民心。民心一失,焉能不乱?此二句精警明确,把“法存”、“法亡”提到“国安”、“国危”的高度,用以说明法治之重要,背法之危险,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南宋诗人 杨万里 《上寿皇乞留张械黜韩玉书》
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春秋管仲《管子》善于治国理政的人,通过制定有效制度来管理国家,以达到众民皆服的目的。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
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
关于法制的名言
战国韩非《韩非子饰邪》。这几句大意是:明白地确立法制,抛开私人恩怨,这样才能作到有令必能贯彻执行,有禁没人敢于违反。明确法令制度,使人们知道何为守法,何为违法,违什么样的法给予什么处理,立什么样的功给于什么奖赏;在执法过程中又能公正无私,“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不以个人的恩怨好恶干扰法律的贯彻执行,这样,自然能作到令行禁止。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饰邪》
要自由,就必须生活在一个法制的土地上。 威默里
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儿之。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建立传》。这几句大意是:自古以来那些混乱衰亡的国家,都是维系秩序的法律制度首先崩溃,然后祸乱接踵而来。欧阳修著《五代史》时,有感于后汉郭威因一时喜怒而擅自更换大臣的史实,指出法制遭到玻坏,祸患必定随之而来,因为法制不存,必生偏阿;惩劝不明,风败俗浊;劳臣不赏,不可劝功;死士不赏,不可励勇。风俗败坏,民心生怨,将相不肯出力,祸乱还能不生吗?这几句说明法律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不可恃权易法,随心所欲。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五代史王建立传》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悖(bèi备):混乱。持国:保持目家安定与繁荣。过几句大意是:治理国家投有一定的法制就会大乱,死守故法不知变革也会大乱,混乱动荡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吕氏春秋察今》强调了因时变法的重要性,说明古今时世不同,制订法令、政策当明察今天的形势,这样才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时代不同了,事物变化了,如政策法令不相应调整变化,仍以故法治国,没有不失败的。《察今》阐述的道理,至今不失其启迪、教育意义。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循法之功,不足以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法制名言
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功:功劳。法古之学:遵循古人的学说。制今:治理当前事务。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策赵策》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常:长久不变。弛:废弛。这几句大意是:国家不会有永久的太平,也不会有永久的混乱。法令能够执行,国家就能得到治理;法令废弛,国家就会出现动乱。这几句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国家,都必须依法治国,加强法制,一旦法令废弛,就意味着国家动乱的到来。
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 《潜夫论述赦》
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不赦,则民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
春秋管仲《管子法禁》。法制:法律制度。议:非议。偷:苟且,马虎,这里为“忽视”的意思。假:借。这几句大意是:法令制度不容非议,民众就不敢相互营私;刑罪不容宽赦,民众就不敢忽视为善;授爵赐禄的大权不借以送人,臣下就不会叛君犯上。《法禁》是讲立法行禁的。管子认为为了维护法制的严肃性和君主的权威性,法令一经颁布,就不允许说三道四私下非议;实行严刑峻法,不容宽贷,就使人不敢轻易干坏事。这些虽然都是为维护君权服务的,但对今天以法治国,进行法冶建没,仍有可借鉴之处。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法禁》
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
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仞:古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仞。楼季:战国时魏国人,魏文侯之弟,善登高跳跃。峭:高而徒。跛(bozang簸赃):瘸腿母羊。夷:平。这几句大意是:十仞高的城墙,连最善跳跃的楼季也无法逾越它,这是因为陡峭的'缘故;千仞高的大山,瘸腿的母羊也易于上去放牧,这是因为平缓的缘故。所以圣明的君主要实行峭法严刑啊。韩非以城墙、高山为喻,说明城墙虽低因其陡峭就难以逾越,高山虽高因其平缓就易于攀登。因而圣明的君主要久处尊位而长执重势,使天下不敢犯,就必须“峭其法而严其刑”。李斯就曾以他的同窗韩非的这套理论,劝谏寨二世行督责,统治天下。可是胡亥远没有秦始皇那样的雄才大略,大一统的秦王朝到秦二世手里就断送了。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五蠹》
我从学校出来接触的就是法制节目,10年磨一剑啊!如果彻底转型,就再也回不到法制节目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 撒贝宁
有道理,才有公平解决事情的可能让道理规范生活,同时,不放弃通过法律来解决事情的机会,这就是法制的精髓。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 撒贝宁
法律绝不可能发布一种既约束所有人同时又对每一个人都是最有利的命令。法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准确地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作出何谓善德何谓正当的规定。人之个性的差异,人的活动的多样性,人类事务无止境的变化,使得人们无论拥有什么技术都无法制定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绝对适用于各种问题的规则。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网络、媒体的介入,使我们知道的信息数量增加,知道的机会增多,使一些事情事实的真相很难被掩盖,它们的立体配合,使解决事情的方法更加公平、公正。但是一个国家,如果需要不断地靠媒体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媒体,在法制不断成熟过程的中,仅仅扮演的是一为记录者,一位传播者。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 撒贝宁
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以下是“法制宣传的名言”,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2)守护人生绿灯,不闯法律红灯。
3)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4)安全是增产的细胞,隐患是事故的胚胎。
5)增强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区。
6)您的权益需要法律保护,法律权威需要您的维护。
7)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构建和谐家园。
8)举法治大旗,倡文明新风;走小康之路,建和谐社会。
9)执法为民,普法惠民。
10)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1)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民主法治国家。
1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3)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14)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15)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6)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17)事事有法可依、各方依法办事。
18)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节小节清廉为节。
19)加强粮食流通管理,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1)推动法治建设不断深化,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2)开创农村普法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3)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4)人生规划千万条,遵纪守法头一条。
25)学法用法依法办事,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
26)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治是社会的安全网。
27)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8)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29)质量安全警钟长鸣一,健康生活和谐馨。
30)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3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2)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33)法制宣传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增强法制观念,建设法治政府。
34)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
35)学法用法守法护法。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36)一日学法终身受益。一人学法全家受益,全家学法社会受益。
37)手拉手践行法治,心连心共建和谐。
38)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开展“五五”普法教育。
39)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法律举步维艰。
40)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1)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42)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3)树立宪法权威,弘扬法治精神。
44)违法,法如一把利剑;守法,法似一盏明灯。
45)坚持以质取胜,推动科学发展。
46)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培养守法习惯,强化用法意识。
47)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
48)学法以正,普法以诚,明法以精,尚法以恒。
49)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50)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51)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52)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3)增强法制观念,建设法治政府。
54)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5)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法治化。保障和改善民生。
56)人人学法用法,个个懂法护法。
57)同筑法治长城,共享法治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