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2、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3、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4、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5、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6、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7、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
8、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9、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10、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11、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12、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13、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14、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15、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16、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17、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公。
18、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9、敬守此心,则心定;欲抑其气,则气平。
20、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1、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22、困辱非忧,取因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23、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
2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5、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26、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27、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28、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29、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30、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大全请关注:激励人生名言大全 80后的人生名言
修身律己名言 读书贵能疑
31、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32、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设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33、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3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3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7、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9、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40、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41、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42、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43、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44、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4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药言》。
意思是:人不应该自己原谅自己,也不应该叫别人原谅自己。
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出自《尚书·伊训》。
意思是:对别人不应求全责备,但却要抓紧检查自己的缺点。
人不自知其过者,不明也。
——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警训》。
意思是:一个人不能知道自己的错误,这是由于糊涂的缘故。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矣。
——出自《薛方山纪述·上篇》。
意思是:人不知自重自爱、自立自强,就会招来侮辱。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凶。
——出自《墨子·非攻》。
意思是:君子不以水为镜子,而以别人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以水为镜能看到自己的面容,而以别人为镜子,便会知道吉凶。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高尚的人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卑鄙的人喜欢苛求别人。
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出自(清)魏源《默觚下·治篇》。
意思是: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出自《二程全书·伊川·易传三》。
意思是:高尚的人遇到行不通的事,一定要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从而加强自我修养。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
——出自(清)张潮《幽梦影》。
意思是:要求自己要象秋风一样严厉,对待别人如春天般的温暖。
貌轻则招辱。
——出自(汉)扬雄《法言·修身》。
意思是:容仪举止轻佻就会招来侮辱。
明是非者检人,思忧患者检身。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意思是:公开搬弄是非的人常常盯着别人,深思熟虑忧患的人能约束自身。
莫将闲话当闲话,往往事从闲话生。
——出自(清)金埴《不下带编》卷六(引唐诗)。
意思是:不要把闲话当成无所谓的事,闲话里边常常生出事端来。
木生虫,还自食。人生事,还自贼。
——出自《文子·符言篇》。
意思是:树林生了虫子,必然蚕食了树林的本身。人做错了事情,必然自己害了自己。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犹吾身。
——出自《王文公文集·众人》。
意思是: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是无关紧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自己有什么缺点。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出自《韩诗外传》卷五。
意思是:对己不自欺,对外不欺骗别人。
宁人负我,无我负人,此待己之道也。
——出自(元)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下。
意思是:宁可别人对不起自己,也不能使自己对不起别人,这是做人的方法。
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
——出自《陈与义集·适远》。
意思是:我的一生始终遵循着一个信条,那就是一辈子不求虚名。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出自(唐)韩愈《原毁》。
意思是:要求别人详尽严格,就会使人感到学好太难;对自己要求太少,就会阻碍进步。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感兴》。
意思是:我并非不爱惜青春,但追求行乐并不是我的`想法。
去小智而大智明。
——出自《庄子·外物》。
意思是:去掉小聪明,就会有更多的聪明才智。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出自《孟子·尽心下》。
意思是:有些人的毛病就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却要去替别人耕田,要求别人的很重,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自《孟子·告子下》。
意思是:一个人常常检查自己的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自己觉得心意困惑、思虑阻塞,才能有所发奋创造。
人能反已,则四通八达皆坦途也。
> ——出自《吕泾黔
意思是:人能多检查自己的弱点、错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人心未易知,灯台不自照。
——出自(元)康进之《梁山泊李达负荆杂剧》第三折。
意思是:自己的心不易了解,正象灯光只照别人不照灯台自己那样。比喻人往往对别人的缺点看得很清楚,但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却不易看出来。
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
——出自《郭嵩焘
意思是:人生的不幸,不知道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不知道羞耻的人是大不幸的人。
1、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2、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3、民无信不立孔子
4、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5、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6、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7、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1、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12、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3、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4、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15、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6、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17、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8、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19、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20、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