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教师节手抄报文字资料1
暑假过后的初秋,天空上朵朵的大棉花糖好像在邀我去品尝,阵阵的清风扫过我的脸颊,善解人意的风啊,拽走了夏天的闷骚。地上的草啊,早已没了夏日的生机,不变的是它一如既往的坚韧。秋天,硕果累累;秋天,老师们为学生播下种子奏响新的乐章!
老师是个雕刻家,用沾满粉笔末的双手,轻轻雕刻学生们的灵魂,她可以和米开朗基罗相比拟;老师是个音乐家,用高昂的嗓音,涌起学生们的奋发热血,它比贝多芬的乐曲更振奋人心;老师是个革命家,用坚定地信念,改革无所事事,无所顾忌,无所梦想,无所未来四大旧思想。她会像毛爷爷一样永驻我们心中。
老师与我们非亲非故,却待我们如儿女,甚至盛过自己的儿女。政治老师曾和我们讲过他的一位同事,一位以为人母的教师,每天早上两位老师等车时总能碰巧遇到,再一次闲聊中,政治老师了解到,这位老师由于教的是初三班,课程比较紧张,所以每天早上需要早一点到学校为学生们上自习,这早已是平常事。可这位老师还有一位上幼儿班的女儿,女孩的父亲比母亲上班还要早,这位老师只好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还有半个钟头时间开门的校门口站着,不论春夏秋冬,皆是如此。这位老师还补充道,总不能为了我女儿耽误了课程吧,四十多人呢,多讲一点是一点啊。老师的工资并不高,可他们却不曾有一丝懈怠。
师恩难忘,既然难忘,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报答老师?有位学生在为自己老师庆祝教师节的时候,送给老师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没有钱,买不起礼物送给老师;我不学习,拿不了骄人的分数惊喜老师;我体育不好,夺不了冠军为老师争光。我唯一能做的是成为一位堂堂正正一撇一拿的人。”
不成人成材也为无用之邦,既成人又成材者乃国之栋才。我们既要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成为材人,又要修身养性,成为正人。这样,老师紧皱的眉头才会舒展,操劳的心才会喘口气。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欲敬师而已别。听听老师的声音吧,是不是已有了些沙哑?看看老师的午饭吧,是不是有一丝的心寒?摸摸老师的手吧,是不是早已融进粉笔?从现在起,做老师夏日的柠檬茶,冬天的热咖啡吧。
庆祝教师节手抄报文字资料2
演变历史
1931年,教育家 邰爽秋、 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 ,在南京 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 [2] 。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 国 民 党政府承认,但在中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
1939年国 民 党政府决定立 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
建国后, 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 。
195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 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5月1日 国际劳动节作为中国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 左倾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
1981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提案指出,教师担负着培养 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由 张承先和 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 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 马克思的 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12月,由教育部 何东昌部长和方明共同签发的`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中央宣传部 。
1984年12月15日, 北京师范大学 钟敬文、 启功、 王梓坤、 陶大镛、 朱智贤、 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 。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国家主席 李先念发出《致全国教师的信》,中国各地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并在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 。
1997年之前, 香港的教师节定于每年的9月28日( 孔子诞辰),回归后则跟随中国内地规定,改为每年的9月10日。
在 台湾地区,从1952年起台湾当局就确定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及教师节,并不随中国内地教师节日期的变化而改变 。
日期争议
为教师节定在什么日子最合适, 政协委员方明征求过 谢冰心、 叶圣陶等民进老前辈的意见。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最终1984年12月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中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因为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
从2004年开始,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人文学者 李汉秋以提案的方式,多次呼吁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他认为,重新设定的节日是由现代人自己择日的,就应当考虑这日子是否有历史文化内涵、如何接续历史传统。教师节应当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应该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以孔子诞辰作为中华教师节是非常合适的。经权威部门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阳历),这个日子也恰当其时:新学年开始时的繁忙已经过去,可以有时间筹办教师节和国庆节 。
庆祝方式
由于教师节并非 中国传统节日,所以各地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没有统一、固定的形式。
政府、学校方面,有举行教师节庆祝 表彰大会,为教师颁发奖金、证书;有组织学校学生、歌舞团等,为教师献上歌舞表演;有走访、慰问教师代表,还有组织新入职教师进行集体宣誓等活动。
学生方面,有自发通过原创参与、将祝福写在 板报、 贺卡、 绘画上;有将合影照及活动感言晒至 个人空间、 微博上,来表达对教师的真挚祝福及衷心问候。
香港在敬师日(教师节)当天,举行典礼表彰优秀老师,还会统一印制贺卡,学生可以免费领取后填好赠送给老师。卡片、鲜花、 公仔一类小礼物通常是香港学生对老师表达教师节祝福最常见的礼物。香港的敬师运动委员会在每年的9月10日举办“敬师日庆典暨表扬状颁发典礼”,典礼由学生乐队担任现场伴奏,家长唱歌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敬意,在现场也会播放师生间的感人故事视频,体现师生情。此外,敬师会还举办“表扬教师计划”、“师生共育苗”种植活动、征文比赛、心意卡设计比赛、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节敬师杯等活动。
庆祝教师节手抄报文字资料3
一、赞美老师的古诗词
1、《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2、《师蚕》
教子教女,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甘乳一生。
3、《一似梦瑶台》
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二、张乐平尊师的故事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陆寅生曾经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
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你是谁?找谁?”张乐平说:“我是张平啊,现在叫张乐平。”陆老师兴奋异常:“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啊!”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您!”
三、关于老师的名言
1) 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
2) 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3) 爱岗、敬业、肯于奉献是职业道德观的三个层位,爱岗是敬业、奉献的根本。
4)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5) 在知识的舞台上,最渊博的教师也是最谦虚的学生。
6) 教书育人,功德无量。
7) 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8) 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9) 勤于给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浇水、捉虫、施肥的园丁终将迎来争奇斗妍的春天。
10)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俞敏洪励志文章1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究辉煌
我常常认为一个男人做事情如果是不依靠自己的内心做,而只依靠自己的外表做,这样就会有严重的问题,忘掉自己的外表就是成熟的开始。
男人也要微笑面对世界,有人说如果男人微笑面对世界,不就把自己的刚强显示出来了吗?刚强是放在内心的,持之以恒的追求也是放在内心的,所以外表的柔和并不能抹煞你的刚强和你持之以恒的决心,你外表的柔和或者微笑和善良将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让人感觉到你这个人更加容易接受,让人感觉到你这个人更加平易近人,这样使别人更加愿意和你合作。
我有一句自己的格言叫“做事像山,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如果有一个目标在你眼前,这个目标对你的生命进步很重要,你就要坚定不移的追求,不能随便改变移动,像山一样坚强坚定;但做人要水,水是流动,水是变化的,水是往低处流的。
如果你把自己放得很低,你的容器就会越来越大,你会容纳越来越多的东西,你会变得宽广,一个小小的池塘是很容易污染的,但是一个大湖和大海是相对不容易污染的,可以容纳更多的东西,还能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
有些人会问什么叫成功?成功是一个很简单的定义,今天你设定一个目标,你晚上要吃两个包子,但是你现在口袋没有钱,如果到晚上你看看你口袋有钱,你吃到了两个包子,这个就是成功,成功就是一个目标放在那里,不管目标多大多小,但是你获得了那个目标,获得目标一瞬间的喜悦就叫做成功,而且成功不是一个固定的定义,也就是说不是一个你到了一个点上,你就永远在那儿就永远成功下去,这个是一个相对的定义,你到了那个点以后就失去了那个点。
说中国大学生如果你到22岁还要父母养活就是卑鄙的,不管是读研究生还是工作,首先要自己养活自己,养活自己的方法很多,人的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大学生独立生活第一是就业,第二是职业,第三是可能产生的事业。
小失败背后有小成功,小成功背后也会有小失败,但是大失败背后也隐含着大成功,大成功背后也一定隐含着大失败。
做人的标准两个,做事也是两个,第一最低标准,最低限度是做任何事情对自己有用,对别人无害就可以了,自己有用对别人无害就对这个社会无害,最高境界是对自己有用,对别人有用,有了这两个事情做事情,就永远不会做坏事,对自己有用,也不会给社会增加负担
天才也许一下子就可以达到目标,地才需要十年的奋斗才能达到目标,到金字塔顶端的第一种是雄鹰,这个是天才,第二种是蜗牛,蜗牛爬上金字塔的过程可能要花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只要蜗牛能够爬到金字塔的顶端,所看到的世界和雄鹰一样,所看到的地平线和雄鹰一样的,如果让我选择,我选择当蜗牛,不选择雄鹰,因为一件轻而易举达到的事情,是留不下生命的回忆,对于生命过程的甜酸苦辣的体验,造成你所有的智慧人生是回忆都学不来的。
生命是一条河流,要保持永远的流动,河流有两种成分,一种是泥沙,一种是水,只是希望所有的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泥沙,变成泥沙,你的生命就会沉淀下去,就会进入河底,最后生命就会永远停滞,如果你是水,就会必然流向大海,黄河九曲十弯,就是要流向大海,尽管他们的曲线不同,他们的运行方式不同,但是最后都流向大海,当你流向大海以后,就会变,得更加丰富、清澈、透明,而且生命本身会变成最美丽的颜色,大海的蔚蓝色。
俞敏洪励志文章2
大学生不要盲目创业
2016年3月11日9:00,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记者见面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出席活动,并畅谈大学生创业和大学教育等问题。
不赞成大学生盲目创业
对于要不要鼓励大学生创业,我认为要理性看待。人一辈子如果没有一次创业经历的话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现在的情况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家就拼命鼓励在校大学生都去创业,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力,对于行业的了解、容忍度等等都不成熟,在面对创业环境时,大学生的人生经验还不够。
我研究了很多国家的教育体制,除了美国以外,没有发现一个像这样充分就业、充分鼓励创业的国家,他们在大学的时候就鼓励每个大学生自己去开公司。我们常常一讲创业就说到比尔·盖茨,为什么呢?因为他大学都没有上完,在自己的车库里就研究出了微软,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天才,这样的天才在全世界是可以数得出来的。
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去创业,带来了几个不利因素。第一就是对大学教育的冲击。因为大学是一个学生面对社会现实、认真研究并且学习的地方,而现在中国的大学中流行着这样一种风气,就是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开始就想着怎么样做生意,忘掉了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把自己的底蕴变厚。
关于大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创业这样一个概念其实带来了一种问题,就是大学四年学生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学什么,如果大学生要学创业的话,请问大学里有几个老师是自己曾经创业的,请问有几个老师能够解答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现在就变成了我们这样的企业家被老师拽过去给大学生讲创业。我每次第一讲就是泼凉水,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大学生创业失败问题大应先就业学习积累
创业失败会给学生带来心态上的问题。创业的学生大部分都会失败,我看到的成功的例子非常少。失败以后,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通常不会反思自己,重新静下心来认真琢磨怎么积累经验再次创业,而是会怨社会,觉得中国社会太黑暗,太不公平,认为这个社会的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当然有部分事实是这样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他怨人心,比如他创业的时候一般要跟几个同学一起做,通常做着做着就打架了,最后的结果是,他不会总结自己作为领导人或者作为团队领袖自己凝聚团队的能力不够,往往把问题归结在跟他一起创业的团队的懒惰、贪婪、不合作,从此以后对人失去信心。
一个年轻人一旦对社会失去信心、对人失去信心以后,他未来振作的机不会有多少。稍微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有这样一批人在社会上,大学生毕业直接创业,创业失败了,从此以后就变成了很难描述的一种人群,对未来既没有信心,又不愿意去工作了。所以我认为大学生毕业应该先工作,甚至是在你父母的单位工作,因为现在很多父母本身就是创业的,比如我的孩子长大了,我就希望他到我这里来实习,我言传身教,告诉他怎么样面对各种困难,对社会对人保持信心。他可以积累经验,观察老板是怎样干活的,怎样跟同事打交道,学会如何在人群中间,尤其在利益和权力的人群社会中间,怎样让自己在一帮人中变成领袖,变成大家很服气的人。
大学教育定位不准课程设置落后脱离现实
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把自己的底蕴变厚,我说的学习当然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学习。面对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我也是比较迷茫的。中国大学设置一方面讲就业问题,一方面很多的课程设置脱离社会现实,并且是落后的,知识更新速度不够。
一般大学课程的设置是分两个方面的:一是研究性人才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一定是为了某一个具体工作岗位,赚大钱的岗位,而是这些研究性人才毕业后,专门研究某个领域的高精尖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知识。国家现在给予这方面大量的资助。二是实践性的人才,也就是这个专业在设置的时候,就是为了未来一个很好的岗位做准备的。
现在大学生毕业以后找工作,到处递
1、不要以为是领导就聪明。我觉得他们有时候就是比我们想象的笨,这是肯定的。
2、希望国家给农民一颗定心丸,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种粮食永远不会赔本。
3、文化改革发展成效要纳入官员考核评价体系,因为涉及乌莎帽,这会让他们强烈地重视,也可能会让他们疯狂地做假。
4、美国8块8美元打一年电话,我们的话费为什么贵的不行?
5、我觉得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只认制度、不认人。
6、纳豆是一种食品,相信吃它能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都是憨豆。
7、交警队长酒桌上对朋友说,咱地界上你随便开,出了事算对方责任。晚上分手后果然接到朋友电话说出事了,是自己的责任。队长说,不,是对方的责任。朋友说,对方是树。
8、你问我什么是幸福?对我来说,睡好觉就是最大的幸福!现在觉得不幸福,睡一个好觉对我来说还是很困难吧,非常对不起大家。
9、国不缺惹祸的人,缺的是敢于担当的汉子,担当了,就还是条汉子!
10、限娱令发布后,对观众最大的危害就是电视剧和电影了。
11、有人说我不相信有野人,真是冤枉我了。我知道现在野人很多,有的野人当上了科学家,有的野人还当上了法官。当然,绝大部分野人在当主持人。
12、去年我给自己的政协履职工作打58分,其实这是有出处的,我当年的高考数学成绩就是58分,这还是超水平发挥。别看这个分很低,但这是一个人尽最大努力得来的。
13、美国汽油比中国还便宜两元,中石油老总怎么玩的?还亏损,要不让我试半年,不行再还给他!
14、袁隆平你说他算不算农民,他起码比我们了解农民。在我眼里他是很棒的一个农民,科学家。
15、网友说我最靠谱,我觉得这个说法就太不靠谱了。比如像我所在的无党派组里,有很多院士、教授,我觉得他们的'发言非常好,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是特别有社会知名度,所以就总是不被报道出来。
16、我一直觉得,所有的人,都在两条线内游荡,一条是底线,这底线叫法律;一条是高线,高线叫道德。所有的人都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游荡,好的人离上线比较近,差的人接近底线,最差的人逾越底线。
17、白糖涨价了,甜美的生活更贵了。
18、所谓的媒体审查,是管紧上三路和宽松下三路,所以关于上三路的内容被管的无路可走,而下三路的内容则泛滥得路人掩鼻。
19、拆迁不是建住宅就是工厂,都是好事;但我们习惯是用土匪的方式干慈善家的义举。
20、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这么一群人,来到这里就要尽力,别到这里来享受,来这里开同学会、老乡会,那样就太辜负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