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篇1
回望历史之硝烟弥漫,纵览山河之锦绣蓬勃。从百年前的风雨如晦,到当今的海晏河清,岁月厚重石碑上印刻着的灿若星辰的光芒,是中华民族血脉中亘古不灭的理想之光。时至今日,理想依然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引领吾辈青年逐浪前行,勇攀时代高峰。我辈青年站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向着理想,拉满弓箭,砥砺向前。
修身为弓,正心为箭,博取而知止
修养是腐草化萤的光辉,思想是诠释自我的明灯。叶嘉莹是中华古典文学的研究专家,她在走过苦难的曲折泥泞之后,转而追求个体的道德修养和更高的精神自由。她用生命将柔弱的蚕丝吐尽,织成薪火传承中的天机云锦。由此可见,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高,能够实现自我的强大,为追求理想奠定基石。青年应像叶嘉莹先生一般,构建起内心的坚强壁垒,方能更好地书写理想之华章。
左手繁弱弓,右手忘归箭,知止而后有定
艾青曾有言:“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当时代发展的浪潮席卷而来,裹挟每个追赶浪潮的人,我们才会发觉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民族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时代风起云涌,个人追求理想的脚步应成为推动时代发展、民族发展的一部分,要顺应发展潮流,正确而坚定地追求理想,将个人理想的实现同时代发展同频。只有于人生定向之时,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不偏不倚地到达理想的殿堂。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砥砺笃行天地青
忆往昔峥嵘岁月,青年先辈风华正茂,挥斥方遒,为中华民族谋出路。“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或许那个年代的火烛不够明亮温暖,但无数怀揣着国之复兴理想的青年,用满腔热血点燃了被硝烟掩埋的盏盏理想灯火。《格言联璧》中写道:“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诚然,正所谓实干兴邦,追求理想也是如此。理想是需要用实践浇灌的花,青年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应做到务实去华,脚踏实地奋斗。应敢于直面困难,乘风破浪,不畏艰难险阻,以青年之芳华,谱理想之新篇。哪怕理想邈若山河,也应勇敢追梦,跨越山海,终将抵达理想的彼岸。当理想的羽翼日渐丰满,生命的光辉也会愈发清晰。追求理想,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要有“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的坚韧,还要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达。生逢灿烂盛世,就应勇敢扬帆,借时代的风浪,云霄奋翼,直抵九万里远方。正青春的我们,纵卑微如尘,亦当和着时代脉搏,朝着理想,弯弓射箭,不抛青云之志,不做时代过客。愿青春你我,挽弓饱满,落箭精彩!
高考作文 篇2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愿修身以为柴,矫思以为焰,立义以为的,双脚踏实地,燃尽星星火,燎亮苍苍原!
苏轼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的确,要想实现理想,就要有坚韧不拔之志,可当代青年以何修坚韧之身,何以修坚韧之身?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还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回也不改其乐?是千锤万凿出深山,是烈火焚烧若等闲,是粉身碎骨浑不怕!实现理想,就要修肯吃苦,不服输,不怕输的坚韧之身,我们要坚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查。艾霍尔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确如此,思想决定命运,要想实现理想,就要端正思想,可当代青年以何端正思想,何以端正思想?当学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思,当学邓小平改革开放之思,当学共产党热爱人民之思,当学一百年奉献之思!我始终相信,梦想在彼岸,彼岸有花开,而我只需飞过这片海!
《荀子》中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实现理想,就要有实践精神,脚踏实地,可当代青年以何实践,何以实践?是北大学神韦东奕凡事都要动动手?还是袁隆平院士的面向黄土背向天?是习近平主席的`事事落实精神,是中国航天的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理想就是这样,一段路,没有任何捷径,无法借助任何工具,没有人为你呐喊,没有人为你加油,我们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实践,去摸索,去探索,为自己而喝彩!
王建言: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确实是这样,君子有仁有义便离理想又近了一步。可当代青年以何成仁,何以有义?是与人为善与人为美的大仁?是心系天下心怀天下的大义?还是与人友善的小仁?亦或是是与朋友交的小义?是心念天下的仁心,是感恩天下的义气,实现理想避免不了别人的帮助,也定会用到社会提供的平台,国家为我们提供展示的舞台,我们就要学会感恩,深晓民族大义,回报祖国,努力实现理想。我始终坚信,这世界会因自己而发光!
只有先立大义,明确自己的目的,再加强基础,端正思想,辛苦实践,当代青年才能实现理想。以修身为基础,以思想为方法,以实践为路径,以立义为目的!这便是实现理想的我们,一群努力而又上进的追梦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指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我要用摇曳着曙光的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来描绘我的理想,我要向这天地宣告:我以修身为柴,以矫思为焰,以立义为的,并且脚踏实地地以星星之火点亮了整个苍茫之原!当代青年大多如此,追求理想,砥砺前行!
高考作文 篇3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岁月悠悠,飘逸的白云牵走童稚的歌谣,汹涌的江水载走纯真的幻想,理想的天空又多了些许灿烂的云霞,引领着无数的追梦人为之奔跑,如夸父逐日般执著。
追逐理想需要行动。每个人的理想都是那么美好、远大,但是,锲而不舍地去实现理想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是带着自己七彩的理想,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地度过了一生。殊不知,要实现理想就要付诸行动,实现理想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果断地付诸行动。吉姆克拉克是一家通讯公司的创始人,理想支撑着他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克拉克毕业后考上了一所海军学校,也许他会循规蹈矩地做一名海军,但是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给自己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并且努力学习,积极进修,获得了学士学位。几年后他获得电脑博士学位,随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有伟大的梦,就要行动起来。这是克拉克的座右铭。
追逐理想需要坚持。人生需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因为漫漫人生路,会遇到无数的困难。怨天尤人无济于事,长吁短叹于事无补。只有在与困难抗衡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积极进取,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绽放出绚丽多姿的人生之花。范仲淹曾经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心怀天下的精神一直广为传颂。他少有大志,希望将来能够从仕为官,让百姓安居乐业、为国家出力,或者做一名杏林高手,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普济众生。后来,范仲淹做了官,他为官清正廉洁,不忘少年时的理想,一直致力于造福百姓、报效朝廷,实现了自己的济世理想。
追逐理想需要思考。在经历挫折之后,要仔细回味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领悟到自己的不足和缺失。追逐理想中的思考会让人摆脱平庸,从而挖掘潜能,增长才干。人人都渴望理想成真,可通往理想的道路往往是平凡生活;人人都渴望理想成真,但有时以退为进却是为了积跬步以至千里。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追梦终将是南辕北辙。所以,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如果多些思考,多些自省,多些揣摩,自然也就会多些人生的智慧。铲除一切阻碍,轻装上阵,追逐理想,让美梦成真。
理想是一缕阳光,驱散你前行的阴霾;理想是一泓清泉,洗净你心中的铅华。追吧,展开理想的翅膀去追吧!只有勇敢行动、坚持不懈、善于思考的人,才能进入理想的辉煌殿堂!
高考作文 篇4
关于“体育之效”,毛主席自己正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众所周知,毛主席自幼体弱多病,然而到了晚年却仍能畅游长江,这便归功于其重视体育、坚持锻炼。
毫无疑问,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体格生长、改善生理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提升健康素质,所谓“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便是如此。所以,弱者可以因为勤自锻炼,增益不能,变而为强;而强者也可能因为滥用其强,疏忽锻炼,日渐退化,变而为弱。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矮个儿“暴涨”、强壮者虚胖的现象。本人高中入学时身高在班级前列,但高三毕业时就落到几乎最后了,我因此始终后悔自己光顾着读书,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经常打篮球!
同时,这不仅是生理规律,而且是哲学道理。1917年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显然并非只针对“人的身体”而论。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中国已因长期安于现状、盲目自大,由“天朝上国”之“至强者”沦为遭列强肆虐、半殖民地半封建之“至弱”;而反观日本等国,原本属于中国的“追随者”,比较“弱”,却因为与时俱进、革故鼎新而转身为“侵略者”,越来越“强”。这与“体育之效”如出一辙。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新青年正因为意识到如斯强弱之辨,才会积极革新文化,开启民智,寻求出路,终于再令得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又完成一番由“弱”而“强”的“逆袭”!而中国此前之渐弱,与被蔑称为“东亚病夫”之武风不振、民族疲苶不无关系;而后来之日强,正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体育、增强国民体质颇有渊源。这恰恰也证明了体育之效。
所以,还是毛主席说得好,“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这正是一种明了强弱之辨的心态。我们作为青少年,更需要如此。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内卷”明显,压力巨大,因此经常有青少年选择“佛系”、“躺平”、“丧文化”,自觉于“弱”而又自甘于“弱”,结果只能恶性循环。要知道,就像体育锻炼一样,纵然“生而弱乎”,也得有“天之诱我以至于强”的心态,积极“锻炼”,提升自我,毕竟无论何时,自强都是硬道理!最近网络大火的,起初考试不及格,而现在在北大数学院被“封神”的韦东奕,便是励志典型。身要强,心更要强!
因此,青年朋友们,强和弱,在于我们的选择。如果身体虚弱,就去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果心理委屈,就去投入生活历练,增强能力。明强弱之辨,谋身心之强。共勉!
高考作文 篇5
“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诚如此言,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生长与机能状况的调节,体育之效对人一生的影响不容小觑。然而,人生而不同无可避免,既有所谓“生而强者”,自然不乏“生而弱者”,天然的不平等或许导致人生轨迹的差异。故此,依吾所见,当以体育构建强身根基,以精神信念铸就坚定之志,方不负青春韶光。
体育锻炼的过程强化个体精神意志,推动自身人格不断完善,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跳水运动员郭晶晶在遭遇挫折后以坚持不懈的训练最终夺得金牌,邓亚萍凭借无所畏惧的胆色与顽强意志登顶为乒乓球坛皇后……亦如毛主席之言,“生而弱者不必自卑”,因为体育运动的`存在让我们拥有健全体格的途径,因为美好心灵的存在让我们得以在世间绽放独特光彩。与此同时,“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重视体育锻炼的作用,助推意志潜能的激发,抒写人生华章。
体育之效铸就强大精神信念,亦添益裨补体育精神,促进民族繁荣、家国兴盛。
奥运会等大型国际竞技比赛比赛在世界各地影响广泛,对于提高大国国际地位具有重大影响,体育在社会生活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精神,是纵身跃入的水花葳蕤,是赛场上万众瞩目的热切,是破除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全力冲刺,是永不放弃、拼搏进取的女排队员们尽情挥洒热血……正当体育强国、科教兴国之盛世图景,体育工作者们在新世纪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成为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的精神力量亦将带动全民共赴时代繁荣,同铸家国鸿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体育锻炼与精神培育更加不可或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不仅促进体格发育、心肺功能发育,也能够起到坚定心智、缓解压力的作用。在现有实力上“增益其所不能”,把学习工作与道德教育同体育锻炼融为一体,德智体美劳健全发展。当然,体育活动也需要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开展,并同时注意平衡膳食、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形神共养,培元固本,方得身心健康。
高考作文 篇6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毛主席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铿锵文字在很早前,便阐释着一个观点:强与弱这一组对立面,实际上并不是固化的,并非强则恒强,弱则恒弱,强与弱是能够进行转化的。“人非生而知之”,强与弱也并不是天生存在的,“强”是可以由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达成的。
诚然,个体天生的差异确实客观存在,我们都无法否定。但天生而存在的“强”与“弱”并不能永恒保持,后天是否努力才真正决定成功与否。中国女排昔日何等辉煌,但当女排的训练模式落后于世界,她们的“强”终究也在一记扣球下被打碎。而辉煌破碎之后的女排,却没有因自弱而自悲,仍能靠着不断调整的训练方式和女孩们的拼搏与决心重新冲上领奖台,再揽荣光,以弱化强。倘若没有“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的志向,女排岂可重夺桂冠?
一个国家,同样没有被天定的命运。“是故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国家的强弱并不会在一时被决定,忧劳勤勉与逸豫贪安能够为国带来全然不同的情状。正如昔日之中国,满清滥用其强,自诩天朝上国,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盲目排外而弱;而自近代中国始,愈来愈多新青年意识到国家积贫积弱困局,从迷惘的黑暗中觉醒起来,不再因祖国积弱而自卑,正因为他们立志发奋,勇敢地为祖国献身,风雨飘摇的中国才得以一步一步走过战乱与纷争,走向今天的繁荣昌盛。
而今,强与弱的对立转化仍然不息。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中,已不再有哪个国家能够永远强大,新兴力量的崛起更无法被扼制。怎样使中国在世界之林中屹立——时代的接力棒即将传递到吾辈青年手中,我们更需铭记前例,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从不缺少奋进向强的人:袁隆平院士一生以禾下乘凉梦为引,领中国摆脱饥饿;钟南山院士在疫情当下再赴前线,拯救国人于病痛。我们应以他们为荣,以他们为榜样,始终不忘忧劳祖国,砥砺前行。反观那些因当今新中国已欣欣向荣,而甘自沦为胸无大志、不愿拼搏的“佛系青年”一类人,倘若都如他们这般堕落懒散,更有谁来肩负中国国运?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将美好中国梦照进现实,还看今朝少年!
高考作文 篇7
烟云大地渺茫无际,人生伊始,从来都有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譬如有人生来养尊处优,有人生来困苦无依;有人智力卓群,有人天资愚钝。于是乎,强弱两者时常被浅薄的定义划出冰冷的分界与显性的隔阂。然而,强弱之间是否真有毕生难跃之天堑鸿沟?吾言非也!世道如棋局,变化不容覆,人生亦如此,于我辈青年而言,纵然赠我以无物,亦能自力攀青云。
诚然,倘若时间不再线性流淌,或许强弱二者能在某一瞬间定格。然而,百年长河的尽头拂来一阵清风,历史深处有余温,毛泽东先生遒劲果决的论断尚响彻耳畔:“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字字珠玑,每一声音调都重重地锤击青葱的心灵。
生之弱者之奋发,可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客观现况的缺陷容得下主观意志渴盼光明的天地,容得下无所畏惧的试错与步步踏实的拾级而上。回溯历史,越王勾践也曾是囚于他人的“弱者”,却未尝废其志,卧薪尝胆终复旧国。平视今朝,出身山村的贫寒学子黄国平慨然负担接踵而至的苦难,把书读下去,走出坦荡前途,不枉一世。挣扎与奔跑从不是徒劳无功,增益其所不能的艰辛或许少有人感同身受,但不变的真理是:弱者自强赴山海。
生之强者如若自命不凡,不屑进取,到最后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乃至泯然众人矣。犹如仲永的才华禀异终究在不习研修和追逐功利中消磨,犹如项羽的攻陷秦都却最终自刎乌江。当强者不再企望迁徙和远方,听任蔓草湮路,恒久围困在重重叠叠的定位和一时的自我满足中,强者也就失去了引以为傲的天分与资质,行向深渊。
在这高歌猛进又暗流汹涌的时代,我们重读毛主席的《体育之研究》,探讨强弱两者的对立转化,意义正在于重申“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常识,在泛滥的自由主义和消极处世态度的盛行中,唤醒迷惘怯懦的灵魂,为“人格缺血”的时代病递上一剂良药。有言道:“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驮住了无数次的日落。”一时之弱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未想过改变。平凡并不应被鄙夷,应当鄙夷的是本可以走向辉煌却沦于人海,末了却只知归咎于“内卷”和“躺平”,从未清醒地审视自身,设定发展轨迹,朝着理想前行。
青年们,身处这个社会,身处这个曾经备受屈辱却最终重新站立于世界舞台熠熠发光的'国家,就要带着一种不卑不亢的拼搏姿态:乾坤未定,强弱孰分。强身健体也好,挑灯夜读也罢,君子以自强不息本就容许多元方式的存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辈青年与前人促膝长谈,重新汲取力量,以更坚毅的精神在中华复兴之路上披荆斩棘,对着世界宣告中国青年的骄傲:“纵天地曾赐我以无物,我亦自力攀青云,剑指长霄赴沧海!”
高考作文 篇8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制造飞机的代表人物,他指出飞机以后,全部精力花费在申请专利上,而不是钻研会怎样提高飞机的性能。战争爆发,美国的飞机已经落后了,因为他们的技术不高,也没有尊严飞机的性能。我以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物。美国的一间大礼堂由四根坚硬的橡木支撑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橡木逐渐的老化了,开始腐朽了。人们纷纷着急起来。但是事情并未如此糟糕,值得赞扬的是当时的设计师设计礼堂时就想到:木材终有一天会腐朽,只要及时采取措施就不怕。所以设计师就在礼堂四周种植了橡树。等到换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就这样,礼堂还会像原来一样坚固。正是因为设计师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避免问题的发生。
有一个渔夫,他仰慕其他渔夫,捕到许多又大又新鲜的龙虾,于是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捕捉大龙虾给他们看看。结果这一次出海渔夫还是没有发现大龙虾,只有许多的螃蟹和小鱼小虾。渔夫失望透了,最终空手而归,什么也没有,所以他最后饿死了。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渔夫因为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下定决心捕大龙虾就捕大龙虾虾,错过螃蟹和小鱼小虾。没有考虑到其他,所以才被饿死了。
有时候想一想事物发展的结果,就会比别人知道多一点,了还可以扭转局面。江南是著名的生产茶叶地方,人们纷纷来购买。一个商人远地而来购买茶叶,等他到了也已经买光了。他很灰心丧气走在街上。看见有人在编箩筐,商人灵机一动。把全部箩筐买下,等到人们装茶叶需要箩筐时狠狠赚了一把,商人满载而归。商人看到箩筐也能想到跟茶叶有关系,这就说明商人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及时的采用某种措施,他才成功的赚了一次。
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渔夫,商人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纠结眼前小小的问题,而错过更长远的发展机会。
高考作文 篇9
普希金曾说过:“一切有理性的动物都会无聊。”作为能为心爱之人拔枪决斗的俄国贵族诗人,这的确像是他的风格与态度,他的感性让他死于这场决斗,年仅38岁不免让人唏嘘一番。因此我认同这句话的一半,只因理性作为“照耀人的灯”也是无可或缺的。
理性是区别人与物的标志。春秋时期,孔子提倡“克已复礼”,提出有礼乐制度才有规矩,用理性来约束自己。宋朝大学者朱熹说,“存天理而灭人欲”,也是这么个理。旧时学者儒生将人的理性看得如此之重,正说明了理性之光的重要意义。而五四时期提倡的“民主科学”之中的科学,更是理性的结晶。有了理性,人就有了自制力;有了理性,人就能探索宇宙万物的奥秒。可以说,理性之光是照亮人类未来前进方向的。力量。
感性之花正是绣在理性这匹锦缎的芳华。感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道径,正因有了感性,才有喜怒哀乐,才有滋味丰富的诗意生活。那年,一封充满感性的辞职信火遍全国:“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其中的对祖国万里河山、对世界各处风景的幻想与期待,正是好触动了人们的感性。人因感性而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因感性而“看山不是山,看云不是云。”白居易辛弃疾曾在《贺新郎》词中写过,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试想,若他少了这份感性,又怎会有此逗趣之语,百年千年后的我们又怎么会有感触?
理性应为本,感性不可去。理性,早被人们认识到,是一切公正、平等的来源。古罗马由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由原来的对事“酌情处理”到有法可依,正是理性的胜利,以至于如今各国都宪法完备、依法治国。而感性是生活中一切真、善、美的源泉,是诗意的化身。只有理性,生活难免会枯燥无味,因为感性正是生活的调味品,一切色彩碰撞在一起,才有了多姿多彩的画卷。只有感性,也是万不可取的,难免会丧失做人做事的原则,就如不久前私自命名道路的“葛宇路”事件,正是感性作祟的闹剧。只有理性与感性并存,才能构筑和谐社会,才能让前行之路被光明照亮,看清路旁的鲜花。
人因理性而被称作人,因感性而不被称作动物。若能认清两者共存的意义,那么理性之光长亮,感性之花永开,也就不难实现了。
光不灭,花永开,前行之路再无荆棘。
高考作文 篇10
人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作为逃跑的一种方式,许多自称为英雄好汉的人以此为“座右铭”其实只是借口罢了,因此我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也夹杂着一些不好的意思。
其实,退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事实上也可以进。有人一定会问,你没搞错吧?进?明知是错还要进?错!进一步并不一定是错。从伤心太平洋改编的一句话“往前一步是升学,退后一步是留级,由此可见,近有错吗?进没错!如果退的话,那是懦弱的表现,在苦难面前一定要迎难而上。鲤鱼跃龙门中的小鲤鱼因害怕自己实力不够而放弃了吗?没有,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跃过了龙门。如果当时小鲤鱼放弃了,没有跃龙门,后果怎样?永远只是一条平平凡凡的小鲤鱼,没有理鱼跃龙门的故事,更加没有小鲤鱼的那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当张海迪姐姐瘫痪后,她退了吗?她放弃了吗?没有!她选择了进,脚不能动还有手,手不能动了还有嘴,还有大脑。她靠自己的拼搏,走自己的道路艰难地走着,走着走到人生的尽头,也给别人留下了她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
人生变化无常,有时也可以选择退,当知道做错了还要继续错上加错吗?那就不必了,因为它已经错了,进反而令事情更加复杂化,结果也不尽人意。有的人以好汉不吃眼前亏为借口,其实是害怕苦难,害怕损失,你若不吃你怎么知道是亏呢?也有可能因祸得福,总而言之,凡事要勇于尝试。
在生活中,我也尝试过。有一次,放学回家晚了,第二天还要考试,但我什么也没背,怎么办?背吧,睡觉的时间就少了,不背吧,怎么应对考试。思来想去,我把书本往书桌上一摊,不背了,大不了考试不及格,被老师骂一顿再写一份检讨。恩,就这么办。可当我钻进被窝后,困意全消,心里很紧张,很不踏实。又转念一想,学习是为自己,并不是为他人,我要创造的是我的未来,开拓的是我的世界。想到这,我拧开台灯,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背起书来,那一晚,睡得特别香。
其实,退没有错,只是被那些懒惰的人说臭了罢了,进也没有错,在人生道路上,退和进直在你一念之间。进了则有可能飞黄腾达,相反,退了则可能失去一次挑战的机会,失去了成就的机会。进可以鼓励我们与困难作战,绝不像困难屈服;退则向困难举白旗,甘愿做困难的奴隶。
无论你进也好,退也罢,但你要想清楚,近的成功率大一些,只是冒风险,只有进才可以成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进一步,才可以海阔天空。
导语: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
介绍中国钟南山院士英语作文篇1
Dr. Zhong Nanshan was born in October 1936 in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He is one of the famous medical scientists in the 21st century. He studied at Guangdong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in 1953 and graduated from Beijing Medical College in 1960. In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Games, Zhong Nanshan got the championship of the men's 400m Hurdles and set up a National record at that time.
In the spring of 2003,the SARS epidemic broke out in China and across the globe. Zhong Nanshan not only led but also took an active part in the battle against SARS. At that time no one really knew much about SARS and most people had no natural defenses against the disease.Dangerous as it was,Zhong Nanshan worked hard day and night treating the patients.Through their hard work for several months, Zhong Nanshan and his workmate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 Soon the SARS epidemic was stopped in its track.
Zhong Nanshan was awarded one of the top ten people moving China in 2004. He has been working in the medical field for over 60 years. He is a good doctor in the countrymen' eyes and respected by all the people in China.
介绍中国钟南山院士英语作文篇2
After dinner at the hotel restaurant, we spent some time talking with our guides. We were a bit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y both think of Japan negatively, but like the U.S. It seems that Japan’s WWII behavior in China has not been forgotten, and is emphasized in school.
We saw a beautiful sunset and watched the sky become resplendent with thousands of stars, including the Milky Way galaxy. This was the clearest sky that we have seen in China. The fresh air at Hua Shan is a treat!
Our guides had both been planning to get up at 4:00 AM to watch the sunrise. Fran and I made sleep a priority. We did happen to wake up a bit before sunrise (our room faced east) and went outside to watch the sky become rosy. Ironically, our guides missed the sunrise because they had stayed up late watching the European soccer championships on the television in their room.
If you are a reader, you just read the saga about Dr. Zhong Nanshan, you get the information for English language newspaper submission, write an article English on his report (complete with 5 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level English article) Name: Zhong Nanshan experience: when affected by their parents, determined to become a love of a good doctor: love sports. In 1959, in the first national games, breaking the 400 meter hurdles national record of deeds: risk to lead the people against SARS, to save the life of the people and mad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nd won the respect of people. Du Hougan said: must contain the efforts of victory, and the suffering people go to success
年味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炮竹声,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了,但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也让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年俗。
就说我们绥宁吧,我们从腊月二十几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搞大扫除,我们称它为“扫扬尘”,是为了表示今年你很勤劳。接下来每家每户都开始做豆腐,用传统的石磨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豆制品,那散发出的淡淡豆腐香,孕育着合家团聚。打糍粑,杀年猪熏腊肉也是在腊月进行的。每当看见家家户户的灶台和厨房顶上悬挂着薰的嘿呦嘿呦的腊肉时,我就知道要过年了,慢慢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将近年尾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准备年货。年货一般包括瓜子、糖果、坚果之类的小食品。还有鞭炮、对联、灯笼等喜庆配件。其实我最期盼的是年夜饭,一般都有我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宫保鸡丁、火锅,还有我爱喝的可口可乐。我也会帮忙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年夜饭,吃年夜饭的时刻是最开心的时刻,一家人边谈边吃完全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我家的年味是浓浓的亲情。所以年夜饭一般吃得早,时间也比较长。年夜饭还很讲究,有吃有剩预示着年年有余。
紧接着就是拜年了,大年初一的早上,爸爸就把我叫了起来,今天我们要去外婆家拜年。下午终于到了外婆家,外公、外婆、舅舅、舅妈、表哥、表姐都出来迎接我们。外婆高高兴兴地接住我们的东西又抱住了我,用她那粗糙的声音激动的对我说:“一年不见一定长高了不少吧”,正说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外婆家过年十分的好玩。这天,我和舅舅他们一起去山上挖竹笋。我们屋后就有一大片竹林,我们在山坡上蹦蹦跳跳的,表哥带着铲子,他用铲子帮舅舅挖出来了许多竹笋,一个个嫩嫩的,我心里可真高兴。我们一个下午就收获了一麻袋的竹笋。
晚饭的时候红烧排骨、竹笋炒肉,各种各样的菜肴上桌了。外婆家的小狗这时也兴奋的不停的要骨头,它是我在狗年见到的第一只狗,其实我也是一只“小狗”。正因如此,全家都向我祝贺“狗年大吉”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饭后我们就去放烟花,看着满天眼花缭乱的烟火,似乎是在迎接新年。在黑暗的天幕绽开了花朵,大家都默默地许下了各自的新年愿望。
一天就要结束了,大年初二我们要去更多更远的地方拜年,我躺在被窝里安然入睡年味越来越浓了。
年味2
每忆起那座小村庄,总会闻到丝丝缕缕家乡味,从我记忆深处传来。
家乡味是秋日清晨荡漾在空气中桂花香。爷爷家院子一角有一株银桂静悄悄地生长。一早,一股浓烈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觉地,从门缝里挤出来,从未掩好窗户里钻进屋里,似乎无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并不腻人,只会让你一夜好觉后倍感神清气爽,还夹杂着一点点早晨湿润空气,毫无遮拦地直直地钻进你鼻孔。这香味时常会使你忍不住顺着香味去寻它出处,好让你尽情地享受一番。
这香味,是约莫在清晨可以闻到,那是它最香时候。也许还在梦中朦胧着,只听见姑父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准备去剪枝。我便时常忍不住下了床,拾起一枝被剪下,插在花瓶里供养起来。这花香没有城市里有时香冲鼻,花朵也没有城里迫不及待地想从绿叶中凸显,它们只是隐在叶子中,星星点点,不显山不露水,只由你顺着味道探寻。
家乡味是猪圈草棚里臭烘烘,阴冷味道。这味道虽不好闻,但时常伴随着我愉快童年回忆。草棚里几头小猪挤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味道大概是源于墙角那堆黑漆漆东西吧。偶尔会有几只睡过了鸡从草棚里不紧不慢地踱着步过来。有一次,姐姐带我到后院摘了白菜,一起喂猪。不好闻味道始终弥漫着,可乐趣却丝毫未减。白菜一扔进猪圈,几只窝在墙角小猪慢悠悠,摇摇晃晃地走进,只听得一声声嚼白菜脆响,欢乐极了。
家乡味是大铁锅里炒出饭菜香味。黄昏时分,池塘边、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烟囱里都冒出来白烟,有时候会有些发灰,如同水墨在洗净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线条。一走进厨房,大锅里翻炒着菜,香味总会让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颜六色食材在锅里跳跃着,仿佛是害怕自己被烫到而跳着脚。锅里还冒着点点火星,如同夜空中火焰般璀璨发光。厨房里当然还会有呛人浓烟味。姑姑总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后,一面添着柴火,一面与我们聊天。香味与烟味混杂在一起,让我一边流着泪一边仔细嗅着各种菜香,既满足却又难以忍受。可每当菜端上桌,一股温暖香味扑鼻而来,只让人心生对家眷念。
家乡味,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山珍海味,闻过再多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这一缕浓浓家乡味。
年味3
20xx年2月某日晚,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零食和烟花 童年时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花。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扑地一声,烟花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学,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过年了,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思念 岁月无情,光阴飞逝,爷爷奶奶也禁不住时间的考验,随那年寒冬大雪也与我们阴阳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让我知道过年的年味是对亲人牵肠挂肚的思念。想着和爷爷吃年夜饭饭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刚贴完春联,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我坐在饭桌旁,看着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终于开饭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费力气就把一碗饭消灭了,轮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爷爷奶奶虽然走了,但他们仍留在我心中。我相信他们在那边也是开开心心。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了我无尽的回味。高三:无言的草
年味4
今晚除夕,爆竹声中旧岁辞,在外的亲人们都回家团聚,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暖入人心的年味。
下午,一大家子都到齐了,我们聚在一起讨论这大年三十该怎么过,大家各抒己见,意见分坛,连平时都不怎么讲话的舅舅参与其中乐呵呵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同,就爷爷的老家水府庙去过大年。
一路上阳光明媚,我们一大家子足足做了五辆车!伴随着一路欢声笑语来到水府庙,旧地重逢,水府庙越来越美了,平坦的小路两旁都是绿水青山,在往前走就是一片大水库。我迫不及待的下了车,张开手跑着,拥抱着这里独有的风景,对故地来了个别样的问候。
到了家,轻轻推开铁门,便看到爷爷奶奶忙碌的身影,小辈们一哄而入,大声祝福爷爷奶奶新年好,爷爷奶奶的脸笑成了两朵美丽的菊花,这就是我们一家人年的开始。
厨房里,妈妈和阿姨们都在帮忙,妈妈一边切着菜一边和奶奶闲聊,阿姨们有的洗菜有的'端盘子,一片和谐的年味画。另一边爸爸和家里长辈们在闲聊去年的琐事,一群人嗑着瓜子不时哈哈大笑聊的不亦乐乎。
不一会饭上桌了,大家围着一个大桌坐下吃饭,我不禁回想有多久没这样一起吃过饭了,团聚真好!亲友围在一桌,外面爆竹声声,屋里暖气融融,觥筹交错,祝福不断,我给妹妹到了杯果粒橙,她大声道了谢,并祝福我新的一年学业进步,开开心心,都得大家哄堂大笑,我欢喜的捏了一下她的脸。
映衬着新年新气象,我带着弟弟妹妹唱起了新年好,歌声洋溢在餐桌上,屋子里所有人都在笑着唱新年好,爷爷还用毛笔字写了"家和万事兴"浓浓的幸福涌上心头:这就是我爱的年味呀!
吃过了年夜饭,弟弟妹妹迫不及待的把烟花拿出来,对着长辈们撒娇要放烟花,我们在空地上一点然,瞬间烟花照亮了夜空,五彩缤纷,20xx年的倒数声响起,新年到了!
听着新年的欢呼,我默默许下了一个心愿:希望家人平安快乐,希望家人越来越好。
温暖的年,幸福的年,快乐的年,这个年充满了年味,那是亲情的味道呀!
年味5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咖啡色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付出,由衷祝福。分寿桃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亲情友情。家乡过年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旅途。可家乡热闹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年味最浓!
年味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题记
噼里啪啦嘣!狗年在一阵阵烟花爆竹中缓缓走来,年味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悄然而生。
年味——团圆
每至除夕,大街小巷中空无一人,家家户户中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都在吃着香喷喷的团圆饭。这不正是那浓浓的年味吗?亲人们欢聚一堂,彼此诉说着在去年的经历的事,向对方送上新年祝福。不一会儿大家便做起了各自的事情。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看着电视那幽默的小品,小孩们便欢欣鼓舞地跑到楼下不时放会儿鞭炮,不时捉会儿迷藏。那洋溢在孩子们红红的脸蛋上的笑脸和家人们欢度一堂的活跃气氛,不正是年味的体现么?待到12点,只见窗外一片璀璨的烟花夺人眼目,为除夕抹上了欢快的色彩,长辈们也向晚辈们送上了新年的红包祝福…这便是年味的“喜”。
年味——祭祖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春节祭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它体现了中国孝顺的传统美德。我与家人在初二一起去看望了离世的外婆,却只见在那条平日里人烟稀少的崎岖的山路上,到处皆是来扫坟、拜祖的人们。看到此景,我心中触动极大。祭祖的人们手握的烛香与人们浓浓的怀念祖人之情,不也正是年味的体现么!我与家人到了外婆的坟前,先是上烛香,后将纸钱小心翼翼的散开,最后每个人都在外婆的坟前跪拜,与外婆谈着家中的事儿,等到烛香燃尽,我们也就载着千愁万绪回家了…这便是年味的“愁”。
年味——拜佛
佛教距今已有2500多年,起源于古印度,是今中国人最多所信奉的宗教。我与家人在大年初五清早赶到了南岳衡山。南岳大庙内的人也是多的让我喘不过气来,在里面最让我崇敬的神佛便是“文曲星”。因为其能够帮助我们学习成绩步步高升,事业有成。进入佛庙,里面的人们都是那样的虔诚的拜佛,我心中为之一震,这对佛教的信仰,不也正是年味的体现吗?我们拿着手中的香,虔诚地在佛教面前跪拜。向神佛祈求着又一年的的愿望,希望神佛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便是年味的“迷”。
新年已经来到,我们唯有不忘初心,负重前行,才能达到那梦想的彼岸!20xx再见,20xx你好!
年味7
一年365天,到底盼个什么呢?当然是盼春节啊!
一个学期眨眼就过去了,感觉所有的事都在昨天发生一样,马上要过年了,我迫不及待地回到老家,和外公外婆等一起过完这个年。
回到老家,我和妈妈在商场准备一些要在春节用到的东西,比如说给小孩零食,还有老人用的东西,比如说,买些营养的东西燕麦。还买一些水果,鱼肉,还有鞭炮,鞭炮在我们老家那边当然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然,还要贴对联,封红包,拜年等。
过年还有守岁,守岁是整夜不睡,在凌晨的时候,我们那边都能听到放鞭炮的声音,望着天空,非常的美!每户人家都在放鞭炮,鞭炮的颜色互相交错着,五彩缤纷,非常好看。过春节的氛围,让我忘掉了所有的不愉快。静静的享受这美好的一刻。
过年,我们家要做十几道菜,甚至二十道菜,色香味俱全,一家人都齐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团圆吧,过年就是为了与家人聚在一起,多少人就是为了这团圆一刻啊!所有烦恼都忘掉了,在外的辛苦也抛之脑后了。现在就只想和家人待在一起。
在我们家,不管他们离老家有多远,都要回来一起吃个团圆饭,多少家庭等这一刻等了很久,我们家有很多人,所以过年就非常的热闹,虽然闹哄哄的,但内心也非常激动,小孩跟小孩玩,大人跟大人玩,各有各的玩法,而我们那边大人聚在一起就是打牌。输了也没关系,因为是一家人,就当给他们封个红包。一家人其乐融融,外公外婆看到了,也很欣慰。
春节最响亮的声音最清脆的声音就是放鞭炮的声音。听起来一点也不刺耳,而是温暖的走进我们的耳朵里。似乎和鞭炮也成为了好朋友。
吃饭当然少不了喝酒了。我们家自己做了药酒,没有外面的这些酒贵,也比外面的那些酒有营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喝药酒马上就醉了,喝外面的酒没有这么快醉。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叫药酒吧。
过年的饭,对于我来说,肯定少不了青菜,肉还有,汤。平时外公外婆自己都不舍得吃鸭,鸡。但是一过年,就杀了好几只鸡和鸭,让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味的菜肴。
而过年,当然少不了别人给我们封红包,或者是我们给别人封红包的环节啦。红色象征愉快和好运,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感谢或者是爱意。
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在过年就能最好的体现出来。所以,这也是我们喜欢过年的原因了吧。
年味8
年味,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各个家庭都有那独一无二的年味记忆。
——题记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轮回,也引来了新的一年。
清晨,熹微的阳光从窗纱的间隙中透到我的床上,伴随着窗外鸟儿的歌声将我从睡梦中引领出来。我走出房门,瞬间被一股扑鼻而来的香气所牵引,我在香气的牵引下来到了厨房“原来是妈妈在做年糕啊”是啊,过年怎么能少得了年糕呢?
我走出家门,一阵阵鞭炮声吸引了我,我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走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小孩在放鞭炮啊,他们一个个穿着大红的新衣,还真有点过年的感觉呢。我继续走,来到了长沙市最热闹的步行街。是啊,一样的街道异样的氛围,整个步行街都充满着过年的氛围,充满着春天的生机。
我走在大街上原本脏乱的街道都焕然一新,变的异常干净,路灯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福字,马路上的车大都是驶向火车站的方向,我想都是着急回家过年的人吧。街上好像是特意迎接“年”的到来似的,变的异常热闹。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击打年糕的敲击声,以及人们喜悦的笑声。这些都构成了一曲动人的新年交响曲。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每家每户都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春联,中间夹杂着一个倒着的“福”字,为什么福字要到着贴呢?曾经听家里年长的长辈说:是因为倒着贴就寓意着福到了。我走到了家门口正巧碰到了爸爸在贴春联,我连忙上去帮忙,只不过中间贴的不一样,我们家贴的是财神。此时,传来了一曲《新年好》传了出来,春联上的字也随着着美妙的音符舞动。
傍晚,太阳落下,月亮又接替着它升起。我追随着太阳的脚步,来到了外婆家,一进门就是几个大大的红包向我递了过来。这便是我过年时最喜爱的环节。我一时沉浸在收红包的喜悦中。过了一会儿,菜都上齐了,人也来齐了。我们便动起筷子品尝这美味佳肴了。吃完后,大人们在畅聊,而小孩子们却在低着头看着手机,都在等待着20:00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头一曲《万紫千红中国年》唱响了整个春节联欢晚会。其中一曲《中国》唱出了中国的强大与全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最后一曲《难忘今宵》结束了整个春节联欢晚会。这也预示着整个春节正式开始了。
晚上,一阵春风袭来,拂过耳畔,虽略带些许寒意,却又格外亲切,为我携来了一缕年味。
是啊,每个地方年味各有不同,却又大同小异,只不过是气氛的不同罢了。
年味9
快要过年了。老人们都按照习俗操办一些年货。今天,我和妈妈去帮姥姥,姥爷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姥爷让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爷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姥爷同意了。于是,我,妈妈,姥爷三人负责搓麻花。姥姥自己负责炸麻花。姥姥给我们端来一盆面。姥爷把它们切成了一条一条,妈妈和姥爷开始搓麻花了。我看着她们搓出来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边看边问姥爷怎么做。姥姥耐心地说:“把小块面搓成细长条,握住面两头,向相反方向搓。然后,提起两头面条会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拧劲状。”我边做边看姥爷做。姥爷也一次次耐心教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次实验。我终于成功学会了。我把搓好麻花小心放在手心里给姥爷看。姥爷乐呵呵表扬我:“哦,哦,真不错,有点传统麻花意思了。我外孙真聪明啊!”妈妈也复合“是啊,是啊,真不错啊!”终于学会了,我兴奋拿着自己搓小麻花坐在沙发上。开始漫不经心为自己小麻花编了首歌谣:“都说麻花儿香,香里带着甜,都说麻花甜,甜里透着香……”我歌声引来姥爷赞许声和笑声。
我忽然感觉姥姥一个人在厨房挺孤单。就拿着搓好麻花。去找姥姥了。看着姥姥熟练把麻花放油锅里,那小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滚。一会就变成金黄色。我心里痒痒。就问姥姥能不能让我也炸上一根姥姥开始说不行。因为怕我被油烫,说要过年了。可姥姥哪能经起我软磨硬泡。最后,姥姥教我:“要贴着锅边慢慢放进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样会溅起油花。”我按着姥姥方法。慢慢将一根麻花放进油里。我继续往里放。放了几根之后,姥姥叫我停下了。说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会我放麻花就飘了起来。一会就变黄了。等它一出锅。我就拿出姥爷和妈妈尝尝。看着姥爷和妈妈都十分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我看搓成长条面,真像长胡子。就将它贴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幼稚举动笑前仰后合。连平时沉默寡言姥爷,此时也荡漾着无尽笑容。最后,连我自己都被逗乐了……
这次帮姥姥炸麻花。我学会了好多东西。我决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为,这麻花炸出了欢乐。炸出了知识。炸出了团圆。
年味10
放寒假了,过年了,小朋友们唱着、跳着,心里不知有多少高兴。又可以收红包,又可以放烟花,还可以和亲朋好友们相聚在一起。
今年大年三十我去杭州舅舅过年。我好奇地问外婆:外婆,外婆,你们小时候过年是什么样的?
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可没你们现在那么丰富,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才有好东西吃,所以我们每天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过年。因为新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百节年为首。外婆停在手中的活告诉我,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忙了,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大扫除;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做炒米糖捣年糕;二十九蒸米馒头;三十晚上贴对联,做灯笼,抱着一年到头才买一套的新衣服守岁熬通宵。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春节晚会可以看,连电视机都没有。到了大年初一,早早地穿了新衣服起床去寺庙烧香许愿,愿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我觉得外婆小时候的新年怎么都是劳动啊,不知道爸爸妈妈小时候过年是怎样的。于是我又去问舅舅。舅舅说:我们小时候过年就是看着长辈们忙进忙去,我们就在一旁偷吃。然后在大门口等着姨妈表姐们带着新衣服好吃的回象山。那时候还有戏班子,我经常早早地搬了竹椅子去抢占位置。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电视机全天候放着也不看,就图个声响热闹,然后捂着耳朵跟小朋友们跑出去放烟花燃爆竹鸣鞭炮。大年三十收好父母的红包压在枕头底下,盘算着能收几个红包,计划着买哪些好玩的、好吃的感觉妈妈的整个寒假都是吃、玩、走亲戚、收红包,都不用写作业,真是太幸福了。
就这说话间,外婆就已经做好了满满一桌菜,有五香牛肉、白切鸡、白宰鸭、红烧带鱼、大猪蹄、红膏炝蟹、大毛蟹、大鲳鱼桌子都堆不下了。我问外婆:外婆,这么多菜怎么吃得完啊?外婆说:没关系,过年嘛,吃不完就剩下来,表示年年有余嘛!
原来是这样啊。
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我大声说:祝外公外婆健康长寿,祝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工作顺利,干杯!大家都祝我学习进步!并给我塞了厚厚的红包。妈妈说,怎么只有小朋友有红包,我们大人也可以收红包,于是就在饭桌上玩起了手机抢红包游戏,舅舅还在家庭群里发了好多有趣的抖音视频,一家人说着笑着可开心了。
虽然舅舅家没安装电视,看春节晚会只能用IPAD,虽然西湖区不允许放烟花,我们还是过了一个充满幸福的年。
年味11
时间如细沙,不经意间,在指尖悄然滑落,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新年将至。
踏上回家的路程,马路上车子来来往往,扬起一阵阵灰尘。今年的年与往年不同,大年三十在爷爷奶奶家过,之后就去外公外婆家。
早晨是伴随着霹雳啪啦的鞭炮声醒来的,菜是由爷爷亲自主刀,我也期待了很久,爷爷奶奶早已在厨房忙碌了一早上,准备了各样佳肴,不过这些菜,却未摆在餐桌上,而是在堂屋里祖先的牌位前,爷爷每年都会在拜一拜,听爷爷说是为了祭拜祖先,并且要用未吃过的。终于等到了吃饭,桌上只有我们一家人,满桌的菜,配上我们几人,显得比较凄凉,感觉很冷清。在吃饭的过程中,也比较尴尬,甚至可以听到吃菜的声音,最后,爷爷终于耐不住寂寞,最先发起了话,我们应着,慢慢的话题就被挑起来了,气氛也不再那么压抑,也有了些欢声笑语。
到外公外婆家后,人多,也热闹些。放下行李,立刻向老婆婆家奔去,很多一年都只能见上一回的亲戚们都回来了,刚到,就有人高呼:“发红包啦,大家快点抢红包啊!”众人纷纷打开手机微信,抢红包,我也不甘落后,这么好的机会,怎能错过?不一会儿,几十个红包就被抢完了,发红包的那位舅外公一脸悲哀:“怎么只我抢的少一点,快点,你们哪个再发。”我看了看我抢的,貌似还可以,不算少的,笑嘻嘻地看着他。有人趁着他们吵闹又发几个,看来这是要拼手速了,那位舅外公在这次中也确抢到了红包,还是“运气王”,他乐了,虽然还不够他刚刚发的红包的零头。吵闹过后,就到了吃饭时间。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一桌,当然是不够的,两桌坐满还不够,还有一些人没地方坐,只好委屈委屈站一站了。与在爷爷奶奶家吃饭时氛围不同,大家聊得甚是开心,谈天说地。在外闯荡的说一说在外趣事,我们听的津津有味,加上有酒助兴,他们讲得越来越起劲。一顿饭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就这样过去了。
回到外公外婆家后,拿出外公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烟花,在门前放。我不敢放,只是看着弟弟放,我将不同种类的烟花递给他,看着他选好位置,点燃一根香,拿在手上,小心翼翼的往引火索靠近,点燃,看着嗞嗞的火花冒出,他赶紧跑开,欣赏那绚丽的烟花从一个小小的圆柱形物体中喷出,好似银色的喷泉。喷泉停了,只留下漫天烟雾,那一刹那的美丽确定格在了夜空,定格在了我的心。
年味是与家人团聚,是餐桌上那一杯酒,是微信中那一个个红包,是烟花的流光溢彩……
年味12
年的味道是什么?我想,年味就在我们身边,一定是藏起来了,不叫人发觉。
年味藏在大扫除中,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小雪的腊月二十四,我们家迎来了大扫除。首先,擦窗户是必不可少的啦!你看那窗子上一层因雨而成的灰印,随着我们挥动着擦玻璃器一点点被擦掉,露出原本光滑无瑕的镜面,我和妈妈一边擦一边说笑,欢乐的气氛洋溢着屋子。然后就是打扫厨房了,厨房天天被油烟缭绕着,虽然不算得上很脏,但油垢污渍也是随处可见,我和妈妈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随着时光的流逝,房子里的一切都焕然一新,家具擦得崭新得像刚搬进来一样,地板也拖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灰尘,可以隐隐看见自己的倒影。家里有了年的味道。
年味藏在装饰中,在白雪皑皑的腊月二十八,我家一起去超市采购新年装饰。我们来到新年装饰品区,一排排货物架上那一堆堆金光灿灿的饰品,直晃得人眼光缭乱。经我们的几番研究讨论后,我们终于选到了几样不错的装饰:一幅“一帆风顺”的水墨对联,素净雅致,上面也不失一些喜庆的花纹;两张剪纸似的“福”字,一张上面印着竹影,清高,淡雅,一张上面有鱼,喻示着年年有“余”;还有一个大大的中国结“福”字,金色的纹路绕着“福”字;另有一束鲜花。回了家,我们分工合作,爸爸贴对联和挂中国结,妈妈贴剪纸“福”,我负责插花。不一会儿,家里就变得喜气洋洋,恰到好处的喜庆大红,美丽的鲜花让人心情愉悦。家里的年味,更浓了。
年味藏在团圆饭中,在冰雪未融除夕夜,我们一边吃团圆饭,一边看着春晚。团圆饭上,一满桌的食物,琳琅满目,令我目不暇接。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这些美味。唔,这烤鸭不错,不光卖相好,而且沾上了酱汁,更加美味多汁呀!这蒸鱼好吃!白嫩的鱼肉沾上汤汁,真是鲜嫩可口!还有这个!那个!……我不知不觉就“扫荡”了桌上的美味,与长辈们有说有笑着。电视里的春晚也是让我看得津津有味,美丽多姿的舞蹈,喜气洋洋的歌曲,笑料百出的小品……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了年味的温暖。家里的年味,浓稠得像蜂蜜一般。
年味,好似一坛上好的老酒,一年复一年,年越长,味越浓。
年味13
小时候我在老家过年,可以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形容!那个时候呀,那时候无处不弥漫着这年味。
我们家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贴要去一个“服”“福”在家里贴是要反贴的,因为这表示“福到了”,在外面贴福要正着贴。还有什么窗花啦,对联啦……总是一派喜庆的样子,寓意深厚。
我最怀念也是最喜欢的,自然是老家的湘西火锅。湘西火锅顾名思义就是把许多菜放到一个锅子里煮。当腊肉、腊肠、腊鱼等等以及一些配菜在一起炒的时候,这些味道就会融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味道也美极了。
更重要的是,每当湘西火锅时,我们这一家族的人,就会坐在一张大桌子上,一起享受这山珍海味。其实这湘西火锅中的不同的菜,相当于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出去打工拼搏的人,而这个锅把这8些菜放在一起蒸,就是我们这些人一起回家团圆。所以它也寓意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
讲完吃,我们就来讲一些好玩的。我们老家附近的镇子上有许多商店,大多数都是买鞭炮的,有冲天炮,板炮,花炮……看着我眼花缭乱,选择困难症的我又不知道要买什么了。最终,我还是每个都选了一点。
接着,我们就开始放鞭炮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用打火机点燃了第一根花炮。我拿到手上挥来挥去,一条条金色的曲线好像有了生机,在我手上跳着舞呢。一灭了,我又拿着一根,用这根会灭了的残留的火点燃。
觉得无聊了,我们又开始玩新的品种,我开始玩板炮。拿出几个后,我用力往地上一甩,只听见“嘣”的一声,就只剩下一些碎纸,我兴奋极了,开心得像个出生的婴儿。还有最好的就是冲天炮。一点火,几秒钟后,就从盒子里冲出了许多不同颜色的炮。接着就绽放在天空中,像一朵五颜六色的花朵,绚丽多彩。
晚上的时候,我们除了放鞭炮,还有就是和家人聊天,看电视。每年春节,我们都守着春晚来看。
要说鞭炮最多的时候,自然是12点左右。这时就正式快要跨年了,大家都怀着期盼,想有一个好年的开头。这是四面八方的鞭炮声传入我耳朵,以前我觉得很吵,可其实听多了也就习惯了。这似乎是一种热闹,是一种欢庆。“5!4!3!2!1!”伴随着春晚里的倒计时,这一年就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过年了!”。
初一开始,我们又开始贺喜拜年,走亲戚等等。
那几年,是我过过最开心,有味的年。
现在因为我要上课外班,所以没有时间回老家过年,只能在城市过年。虽然没有老家过年的那种感觉,可是——年味依浓……
年味14
过年是每个人都期待的事情。
过年的时候,小孩是最无忧无虑的。这个时候不会被家长要求写作业看书,这个时候就算犯错也不会有很大的惩罚,这个时候就只要尽情的玩和收钱就可以了。
过年的时候,最受欢迎的当然就是鞭炮啦!每当拿着刚得到的压岁钱去买鞭炮的时候我都特别的兴奋,因为买了再分给小伙伴我都特别的自豪,我可以说这是我买的,不用受之于人。抱着鞭炮跑到坪子上迫不及待的先划开一个鞭炮,将它丢的远远的,这就是一个提示。小伙伴们就会闻声而来,当然这个时候就会毫不吝啬的分给他们,而遇到你不喜欢的人也可以理直气壮的不给他,让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玩。人多了燃放鞭炮的引子就不够了,但这并不能难到我们。我们会去偷香,香真的可谓是放鞭炮必不可少的利器。有了香我们就不局限于只是放一个啦!我们会比赛给你一盒鞭炮看谁一次性燃放得最多,这是考验胆量和速度的时候了,赢了你就离这一届的孩子王不远啦!在这个时候你放鞭炮一定要有技巧尽量的围成一个圈这样你把香一放鞭炮就可以立刻燃起来。当然不止这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将鞭炮里的硝拆出来用来当引子这样可以燃放得更多,拆了的是不算数的,而鞭炮只有一盒这时候你要把握好量。
孩子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后面还有一局。那就是去河边炸鱼,那么小的鞭炮真的能炸到鱼吗?当然不能,这是考验运气的时候啦!孩子王可不止是智慧和速度就可以的了,没有运气怎么在新的一年中带着我们捣乱呢!运气不好会被抓的。鞭炮遇水一般是不能响的,但是在手上拿一会再丢下去就可以啦!有时候控制不好有可能会炸到手,这是个很危险的事情。但是谁小时候没疯狂过呢!在手上拿的越久炸的水越高这也是可以加分的。
小孩子是单纯的,最讲义气愿意参加这次比赛的都会遵守规矩。然而参加了这次比赛却不遵守的人就不会有人再跟他玩了。新晋的孩子王好处多多谁都想当,所以有很多小朋友。这就是过年我最期待的环节,也是我觉得最具有年味的。当然,过年不止这么一点项目,还有很多。
年味15
最喜欢过年味道。快到新年时,那热热闹闹景象无处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满为患。最拥挤,就是各家大大小小超市了,全是采购年货人,商店里各类物品都供不应求,超市老板往往会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但采购人还是络绎不绝。
每到过年,奶奶最喜欢往超市跑,有事没事就跑去转转,就喜欢那热闹气氛。奶奶手提一只竹篮子,在超市转悠,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张广告纸“年货大减价”,在精打细算一阵子后,便跟着人流,一会儿就装了一篮子东西提回家。我总忍不住,东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让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来都是些鱼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装精美礼品,什么红酒啊,广柑啊,盐水鸭之类。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庆小玩意,红底金字福字帖,可爱玩具小金牛和小红牛,大红色灯笼,塑料爆竹,春联,金牛剪纸,中国结等等一堆好东西。这下我可乐坏了,马上忙活起来:窗子上贴上金牛剪纸,马上就觉得家里又多了份喜庆;大门上贴上倒福字和春联,我脸上也是喜洋洋;书桌上摆上一对小牛,书架上挂着一串爆竹;连晾衣架也被我挂上了中国结和红灯笼。家里,马上有了“年味儿”,我嘴里也轻轻哼着那支小曲儿《你最牛》。
和家人逛街时,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小商场,还是新店开张,都挂上了灯笼,贴上福字贴,一片热闹红色。往往那灯笼上都写着几个金字: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大街上,来来往往行人也让我感受到了即将过年了。瞧,那边一位年轻阿姨身穿大红底,金色花纹旗袍,戴着中国结式样耳环,手提一个小巧玲珑红包,无不为这即将来临新年增了份光彩。这被染红大街,更是年味儿十足。
饭店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兴隆,请客吃饭大出血已经是家常便饭,饭店天天爆满,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大过年,年夜饭尤为重要,儿女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趟家,吃团圆饭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饭店,办得热热闹闹,那是在所难免。要订好饭店,还得抓紧时间,晚了,就只能在家里吃了,有些人甚至几个月前就订好位置了。在爆满饭店里,那花样百出菜名,如“五福临门”、“牛气冲天”等,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深深“年味儿”。
“年味儿”是过年不可缺少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