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发领先产品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家产品。
2、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既是必须的,也是个人的道德完善。财富向最能够增值的地方流动,这是经济学铁的定律。一个企业家掌控的财富越多,说明社会对他的信任越大,与他相关的人也就越多,他的所作所为也就越举足轻重……他是大家按市场法则共同“选举”的委托人,不承担社会责任行吗?越是这样的人,越需要进行个人道德完善,这一方面是让更多的人从他释放的能量中受益,另一方面这也是他赢得更大社会信任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社会公益”与“个人品牌”的共生过程。
3、把先发市场中的需求“移植”到后发市场。
4、有干劲,你就洒下汗水;有知识,你就献出智慧;二者都不具备,请你让出岗位。
5、策划也有“两面性”。好人可以用,坏人也可以用。策划有时被滥用、误用、反用,变成了“投机”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说,举目四望,提心吊胆:不是策划别人,就是被别人所策划。真正有生命力的策划,不是“抖机灵”,也不是“赛智商”,而是捧出一颗真心,拿出一份热诚,与别人同呼吸、共命运,“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策划的最高境界是诚信!诚信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大诚信”其实就是“大智慧”。当今社会最大的学问,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按客观规律办企业的最大学问,就是“对别人有利的,才是对自己有利的”。有了诚信,资源不请自来,这是无管理的管理,无策划的策划。
6、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
7、一两智慧胜过十吨辛苦,脑袋决定口袋。
8、不管螺丝是怎么设计的,正向拧不开的时候,反向必定拧的开。
9、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对赌”中实际上外资是非常不希望赢的,如果它赢了以后,它是大输,如果我们赢了,它才赢了。
10、产品市场是亿万公民,资本市场是千万股民,原料市场是百万农民。
11、要学会把苦难放在心里!
12、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的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经营人心就是经营事业。
13、把“创业”与“守业”视作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是有害的,它会使许多人误解为,创业是需要“动”的,守业是需要“静”的;创业是需要“激情”的,守业是需要“寂寞”的;创业是需要“扩张”的,守业是需要“内敛”的;创业是需要“大刀阔斧”的,守业是需要“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创业比守业离创造更近,守业比创业离激情更远。
14、我觉得自己没缺过什么人才,我认为使用是对人才最大的培养。比如,你需要三个人做一件事,现在去劳动力市场找来三个人,就算都是矮子,里面也能选拔出一个将军来。像米卢教练,他从不带甲级队,就带乙级队、丙级队,把他们带成乙级队、甲级队,这才是好教练!
15、有人说我作秀,我说作一次秀容易,但要作无数次的秀、一辈子的秀是挺难的。
16、如果缺乏必要的竞争壁垒,“先驱”变“先烈”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17、这个世界不缺少发现,而是缺少发现后的思考。
18、遍览六大洲,世界上大凡成功的企业,80%以上一业为主。你如果什么产品都想做,那么,就意味着你与很多个世界冠军在对打;对抗一个犹恐不胜,何况是对抗许多个专业化队友呢?迄今为止,做企业成功的招数很多,但有一条肯定屡验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我们厂区,最大一块标语牌写的是:“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它时时提醒我们要进行战略聚焦。
19、野蛮社会,体力可以统御财力和智力;资本社会,财力可以雇用体力和智力;信息社会,智力可以整合财力和体力。
20、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
21、差异化、挺进无竞争领域是弱势企业迅速制造相对强势的不二法门。
22、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能不做的就不做,只解决总裁与书记不能解决的问题。
23、可以越级关怀,但不可以越级管理。
24、先做人,后做事。
25、企业如何做大?我们认为企业在四个方面必须有前瞻性,首先大远见、大胸怀、大责任感、大产业链为其四大才可能做好。
26、我也不能总挨打呀。自己斗不过,就得想办法团结和发动别人。母亲给我一毛钱、两毛钱,我都和大家一起花,结果,大家都听我的话,时间长了,我让干啥就干啥,我让打谁就打谁。于是,我一步步成了“孩子王”,从此远近闻名。如果问我“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理念起自什么时候,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当然,不是说那时候就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句式,而是说有了萌芽状态的理念。
27、最大的培养在实践。使用就是最大的培养。
28、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人擅长“三大做”:做事,做势,做市。
29、要么自我革命,要么被人革命,没有第三条道路!
30、从无到有,是件快乐的事。而从有到无,同样是种快感。
31、想赢个三回两回,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做个百年老店,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32、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肯定比三年做东、五年做西的人更容易成功。
33、创业和守业不是前后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创业是永恒的,守业是相对的;守业是创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切守业都是创业的子集。
34、在经营理念上我们有四句话,经营的百分之九十八是人心;品牌的百分之九十八是文化;矛盾的百分之九十八来自误会;资源的百分之九十八是靠整合。
35、产品等于人品,质量就是生命。
36、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37、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公共汽车,那么,创业者只是这辆车上的司机而已,本车的核心目的是把来来往往的'乘客运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只有乘客安全抵达目标,司机才有资格收取车费。如果司机误以为自己是中心,乘客是陪衬,那么,整个定位就大错特错了。所以,“金本位”成不了企业家,“权本位”也成不了企业家,“人本位”才有可能成为企业家。
38、日月翻转,物去人非,抚今追昔,涕泪横生。惟养母嘱咐我的两句话终生难忘,一句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另一句是“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
39、凡巨大需求的创造,来自1%的天才加99%的汗水——这1%就是选局,那99%就是做局。
40、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41、当企业利润低的话我们会不安,当企业利润自然升高的时候,我们同样也会不安,因为你经常拿走别人应得的利益,别人就会离你而去,他一走,你的生态圈就崩溃了,你的利益就不存在了。
42、这个世界凡是高端深奥的东西,没有一个不藏在深处、细处、隐秘处。
43、我在伊利干了16年,在蒙牛才干了5年。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伊利,在这里流过的泪、淌过的汗、洒过的血,比在蒙牛多得多!所以,要说感情,我对伊利的感情,实际上不比对蒙牛的少。
44、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45、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
46、做产品,最需要讲究的就是“优生优育”。生下羊,哪怕一窝也不值钱;生下虎,哪怕一只也大有本事!滥生滥育,生得越多浪费越大!
47、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却是一种危险。
48、城市多喝一杯奶,农村致富一家人。
49、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
50、发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51、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52、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如果聚精会神只做一件事,做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东也想做,西也想做,不能做到专一、专注、专心、专业,那么,到头来,每个领域都可能只是个二流角色,弄不好还会沦入三流、末流。迄今为止,做企业成功的招数很多,但有一条肯定屡验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
53、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54、一个企业的成败往往就在一点两点上。每天进步一点,每天突破自我,就能走在前面。敢于跟自己较劲的,在欧洲是德国人,在亚洲是日本人,在中国,蒙牛人首当其冲!
55、你有几斤几两只有上市后才知道。
56、一切竞争从设计时开始。
57、帮助别人,但不伤害别人。
58、动摇就是最大的失败,你想失败就动摇,动摇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失败,而如果不动摇,则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失败,还有一种是成功。
59、吃亏吃到再也吃不进的时候,就不会吃亏了。苦多了,甜就大了。
60、我是人民的奶牛,我的奶是属于人民的。
61、让认识你的人受益,还不能算好;让不认识你的人也受益,那才是真好。
62、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63、最佳雇主:让员工“51%给自己干”。
64、好心态才有好状态。
65、企业总要找马骑,企业跑在平路上的时候,找到的可能是银行的资金,它是一匹比较温顺的马;可是当你跑在山路上的时候,找到的可能就是风险投资,它是一匹烈马,烈马的特点是——你行的时候,你指挥它,你不行的时候,它指挥你。
66、好好检讨自己,尊重所有人,以提高团体素质为重要职责。
67、我母亲教我的两句话让我终生难忘: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
68、任何一次“强大”都无法成为“终结”,历史长河浩浩荡荡,顺势则昌,逆势则亡,对于企业来说,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强无封顶,大无边界!
69、一个产品,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
70、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只有消费者、股东、银行、员工、社会、合作伙伴六者的‘均衡收益’,才是真正意义的‘可持续收益’;只有与最大多数人民大众命运关联的事业,才是真正‘可持续的事业’。”
71、三合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把合适的人放上去。衡量人才要坚持岗位标准,离开岗位去谈抽象意义的人才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陈景润是数学天才,但是在教师岗位上却算不上好人才,所以岗位要与人匹配,千万不能错位,错位之后成本太高。除了人岗匹配,态度问题也值得关注,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如果没有智慧,请你流出汗水,如果没有汗水,请你让出岗位。
72、营销的98%是在家里完成的。()
73、改变别人难上难,调整自己最简单。
74、品牌=品质+品位+品行。
75、经营中的98%是有关人性,只要换位思考,将对方关心的利益想清楚了,凡事就迎刃而解。
76、人非“生而知之”,那么,一定是“学而知之”、“思而知之”、“行而知之”。
1、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能不做的就不做,只解决总裁与书记不能解决的问题。
2、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如果聚精会神只做一件事,做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东也想做,西也想做,不能做到专一、专注、专心、专业,那么,到头来,每个领域都可能只是个二流角色,弄不好还会沦入三流、末流。迄今为止,做企业成功的招数很多,但有一条肯定屡验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
3、任何一次“强大”都无法成为“终结”,历史长河浩浩荡荡,顺势则昌,逆势则亡,对于企业来说,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强无封顶,大无边界!
4、改变别人难上难,调整自己最简单。
5、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只有消费者、股东、银行、员工、社会、合作伙伴六者的‘均衡收益’,才是真正意义的‘可持续收益’;只有与最大多数人民大众命运关联的事业,才是真正‘可持续的事业’。”
6、我也不能总挨打呀。自己斗不过,就得想办法团结和发动别人。母亲给我一毛钱、两毛钱,我都和大家一起花,结果,大家都听我的话,时间长了,我让干啥就干啥,我让打谁就打谁。于是,我一步步成了“孩子王”,从此远近闻名。如果问我“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理念起自什么时候,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当然,不是说那时候就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句式,而是说有了萌芽状态的理念。
7、差异化、挺进无竞争领域是弱势企业迅速制造相对强势的不二法门。
8、不管螺丝是怎么设计的,正向拧不开的时候,反向必定拧的开。
9、野蛮社会,体力可以统御财力和智力;资本社会,财力可以雇用体力和智力;信息社会,智力可以整合财力和体力。
10、我是人民的奶牛,我的奶是属于人民的。
11、做产品,最需要讲究的就是“优生优育”。生下羊,哪怕一窝也不值钱;生下虎,哪怕一只也大有本事!滥生滥育,生得越多浪费越大!
12、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人擅长“三大做”:做事,做势,做市。
13、我觉得自己没缺过什么人才,我认为使用是对人才最大的培养。比如,你需要三个人做一件事,现在去劳动力市场找来三个人,就算都是矮子,里面也能选拔出一个将军来。像米卢教练,他从不带甲级队,就带乙级队、丙级队,把他们带成乙级队、甲级队,这才是好教练!
14、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15、我在伊利干了16年,在蒙牛才干了5年。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伊利,在这里流过的泪、淌过的汗、洒过的血,比在蒙牛多得多!所以,要说感情,我对伊利的'感情,实际上不比对蒙牛的少。
16、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公共汽车,那么,创业者只是这辆车上的司机而已,本车的核心目的是把来来往往的乘客运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只有乘客安全抵达目标,司机才有资格收取车费。如果司机误以为自己是中心,乘客是陪衬,那么,整个定位就大错特错了。所以,“金本位”成不了企业家,“权本位”也成不了企业家,“人本位”才有可能成为企业家。
17、这个世界不缺少发现,而是缺少发现后的思考。
18、让认识你的人受益,还不能算好;让不认识你的人也受益,那才是真好。
19、如果缺乏必要的竞争壁垒,“先驱”变“先烈”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20、营销的98%是在家里完成的。
21、企业如何做大?我们认为企业在四个方面必须有前瞻性,首先大远见、大胸怀、大责任感、大产业链为其四大才可能做好。
22、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却是一种危险。
23、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
24、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25、把“创业”与“守业”视作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是有害的,它会使许多人误解为,创业是需要“动”的,守业是需要“静”的;创业是需要“激情”的,守业是需要“寂寞”的;创业是需要“扩张”的,守业是需要“内敛”的;创业是需要“大刀阔斧”的,守业是需要“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创业比守业离创造更近,守业比创业离激情更远。
26、凡巨大需求的创造,来自1%的天才加99%的汗水——这1%就是选局,那99%就是做局。
27、吃亏吃到再也吃不进的时候,就不会吃亏了。苦多了,甜就大了。
28、开发领先产品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家产品。
29、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
30、要么自我革命,要么被人革命,没有第三条道路!
31、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肯定比三年做东、五年做西的人更容易成功。
32、一个企业的成败往往就在一点两点上。每天进步一点,每天突破自我,就能走在前面。敢于跟自己较劲的,在欧洲是德国人,在亚洲是日本人,在中国,蒙牛人首当其冲!
33、日月翻转,物去人非,抚今追昔,涕泪横生。惟养母嘱咐我的两句话终生难忘,一句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另一句是“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
34、城市多喝一杯奶,农村致富一家人。
35、策划也有“两面性”。好人可以用,坏人也可以用。策划有时被滥用、误用、反用,变成了“投机”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说,举目四望,提心吊胆:不是策划别人,就是被别人所策划。真正有生命力的策划,不是“抖机灵”,也不是“赛智商”,而是捧出一颗真心,拿出一份热诚,与别人同呼吸、共命运,“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策划的最高境界是诚信!诚信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大诚信”其实就是“大智慧”。当今社会最大的学问,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按客观规律办企业的最大学问,就是“对别人有利的,才是对自己有利的”。有了诚信,资源不请自来,这是无管理的管理,无策划的策划。
36、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37、一两智慧胜过十吨辛苦,脑袋决定口袋。
38、三合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把合适的人放上去。衡量人才要坚持岗位标准,离开岗位去谈抽象意义的人才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陈景润是数学天才,但是在教师岗位上却算不上好人才,所以岗位要与人匹配,千万不能错位,错位之后成本太高。除了人岗匹配,态度问题也值得关注,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如果没有智慧,请你流出汗水,如果没有汗水,请你让出岗位。
39、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的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经营人心就是经营事业。
40、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
41、先做人,后做事。
42、把先发市场中的需求“移植”到后发市场。
43、从无到有,是件快乐的事。而从有到无,同样是种快感。
44、品牌=品质+品位+品行。
45、有人说我作秀,我说作一次秀容易,但要作无数次的秀、一辈子的秀是挺难的。
46、遍览六大洲,世界上大凡成功的企业,80%以上一业为主。你如果什么产品都想做,那么,就意味着你与很多个世界冠军在对打;对抗一个犹恐不胜,何况是对抗许多个专业化队友呢?迄今为止,做企业成功的招数很多,但有一条肯定屡验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我们厂区,最大一块标语牌写的是:“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它时时提醒我们要进行战略聚焦。
47、这个世界凡是高端深奥的东西,没有一个不藏在深处、细处、隐秘处。
48、最佳雇主:让员工“51%给自己干”。
49、人非“生而知之”,那么,一定是“学而知之”、“思而知之”、“行而知之”。
50、产品市场是亿万公民,资本市场是千万股民,原料市场是百万农民。
51、好好检讨自己,尊重所有人,以提高团体素质为重要职责。
52、动摇就是最大的失败,你想失败就动摇,动摇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失败,而如果不动摇,则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失败,还有一种是成功。
53、在经营理念上我们有四句话,经营的百分之九十八是人心;品牌的百分之九十八是文化;矛盾的百分之九十八来自误会;资源的百分之九十八是靠整合。
54、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55、可以越级关怀,但不可以越级管理。
56、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57、创业和守业不是前后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创业是永恒的,守业是相对的;守业是创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切守业都是创业的子集。
58、要学会把苦难放在心里!
59、帮助别人,但不伤害别人。
60、经营中的98%是有关人性,只要换位思考,将对方关心的利益想清楚了,凡事就迎刃而解。
61、一个产品,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
62、想赢个三回两回,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做个百年老店,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63、产品等于人品,质量就是生命。
64、好心态才有好状态。
65、你有几斤几两只有上市后才知道。
66、最大的培养在实践。使用就是最大的培养。
67、有干劲,你就洒下汗水;有知识,你就献出智慧;二者都不具备,请你让出岗位。
68、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
69、一切竞争从设计时开始。
70、我母亲教我的两句话让我终生难忘: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
71、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既是必须的,也是个人的道德完善。财富向最能够增值的地方流动,这是经济学铁的定律。一个企业家掌控的财富越多,说明社会对他的信任越大,与他相关的人也就越多,他的所作所为也就越举足轻重……他是大家按市场法则共同“选举”的委托人,不承担社会责任行吗?越是这样的人,越需要进行个人道德完善,这一方面是让更多的人从他释放的能量中受益,另一方面这也是他赢得更大社会信任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社会公益”与“个人品牌”的共生过程。
72、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对赌”中实际上外资是非常不希望赢的,如果它赢了以后,它是大输,如果我们赢了,它才赢了。
73、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74、企业总要找马骑,企业跑在平路上的时候,找到的可能是银行的资金,它是一匹比较温顺的马;可是当你跑在山路上的时候,找到的可能就是风险投资,它是一匹烈马,烈马的特点是——你行的时候,你指挥它,你不行的时候,它指挥你。
75、当企业利润低的话我们会不安,当企业利润自然升高的时候,我们同样也会不安,因为你经常拿走别人应得的利益,别人就会离你而去,他一走,你的生态圈就崩溃了,你的利益就不存在了。
76、发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当今社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背景、环境、关系、机遇等外在因素,还是天赋、能力、个人努力、坚持不懈等内在因素?相信看过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有关内外因的观点的人不少,但真正认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条件,成功关键在于自身的人并不是很多。不少人都习惯于以下逻辑:当取得成功时便想当然认为内因最为重要,将成功归于自身天赋、能力、努力等内在因素;而在遭遇失败时则往往认为外因更为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于他人或环境等外在因素。但在评价他人的成功或失败时,态度正好完全相反,当别人取得成功时便想认为外因最为重要,将他人成功归于机遇、运气等外在因素;而在他人遭遇失败时则往往认为内因更为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于自身能力欠缺、天资愚笨等内在因素。
尽管以上逻辑并非无任何可取之处,但它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心,能使我们能自如应对困难,渡过难关。可是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它不仅让人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客观评价别人,更容易形成骄傲自满、经常为失败寻找借口等不良情况。蒙牛牛根生曾说:“多为成功找方法,少为失败找借口”。畅销书《没有任何借口》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没有任何借口”。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内在因素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那么,天赋、智力、知识、技巧、能力、毅力等内在因素中倒底哪种因素对成功最为重要呢?或许每个人心目中的成功者都不一样,有人认为成功者就是历史上或现实中的英雄人物,有人认为成功者是某些著名的企业家、发明家、劳模、球星、影星,有人认为成功者是身边的上司或同事朋友,也有人认为成功者就是自己。尽管他们判定成功的关键性要素千差万别,但仔细观察与分析一下便会发现他们拥有惊人相似之处,几乎每一个的人都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只有一个区别:是否能够做到顽强和坚韧,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在没有做之前就能确定百分之百的成功。顽强与坚韧,是行动的基础,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一个人只有满怀必胜的信念,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确坚定不移,并且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他才可能迈出坚定的步伐,产生克服困难的力量与智慧,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赢得他人的信赖与支持,最终达到目标。尽管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成功者他们面对困难时很少低头,更很少放弃,只要认准目标他们将会竭尽全力,坚持不懈直至成功。在成功者的字典里没有失败,更没有放弃,只有永不言弃。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在其晚年的人生回忆录中写到:“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顽强和坚韧。才能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也到处可见;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斥着学而无用,学非所用的人;只有顽强和坚韧,才能无往而不胜。”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卓越的人有一大优点: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面前百折不挠。”
著名诗人但丁也曾经说:“我推崇勇气、坚韧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帮助我,对付我在人世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
二战的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用其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成功根本就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的话,那么就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是当你很想放弃的时候,你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照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当时丘吉尔被一家著名的大学邀请去做一次学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嘉宾,没想到这次演讲成为他生命当中最后一次演讲。也许是丘吉尔太过年迈,演讲的全过程大约持续了十几分钟,但是全程他只讲了两句话,而且都是相同的。当丘吉尔在助手的搀扶下缓缓地走上讲台,肃穆地扫视了一阵子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之后,用苍老的声音说:“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台下的学子们静静地等待这位世纪伟人精彩的下文,足足几分钟过后,丘吉尔又用他那苍老的声音讲了一句话:“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此时的会场,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但是丘吉尔已经开始缓缓的走下讲台,走上汽车,当汽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后,台下开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场演讲成为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并非丘吉尔不会演讲,台下的学子们早已被这位世纪伟人的生命之音所深深的震撼。
风靡一时的美国著名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尽管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地能人,但却凭借其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古往今来无数事例说明坚持可以创造成功,更可以创造奇迹。
荀子曰:“九层之台,功亏一篑;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用每天把手向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向后摆动300下的简单事情告诉我们坚持对成功的重要性。
古人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事例说明了坚持精神的可贵之处。
曾国藩以中人之资,成就非凡之功。知其难为而为之,禀坚忍之性,修身齐家,终于成为一代名臣。其亲身经历说明,天资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
美丽看似远在天边难以追寻,其实近就在眼前,只是我们未曾发现,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幸福看似漂浮不定、难以拥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目前拥有的健康、亲情与友情不也是一种莫大幸福?只不过我们未曾珍惜,一旦失去才后悔莫及。成功看似神秘莫测、遥不可及,其实就在脚下,只是我们未曾意识到成功的关键,未曾发掘自身巨大潜能。拿破仑·希尔曾说:“人人都可以成功”;美国旅店大王希尔顿曾说:“一个人可以没有资产与后台,但只要有信心和微笑就有成功的希望”;张瑞敏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平凡者与不平凡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他说:“所谓不简单,就是把最简单的事情千百次不厌其烦地去做;所谓不容易,就是把很容易完成的事情每一次都能认真做好。”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认准目标,坚定信念,怀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