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名言警句
1、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2、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3、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4、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5、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6、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9、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10、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11、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12、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13、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14、倘若世上没有坏人,也就不会有好的律师。
15、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16、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17、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18、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19、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20、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21、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
22、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23、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24、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25、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26、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27、婚姻的结合要求夫妻双方都要忠实,忠实是一切权利中最神圣的权利。
28、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29、付给律师的费用不应据其在法庭上陈述时间的长短,而应据其辩护质量的优劣。
30、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31、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32、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
法制教育作文1
法律是无情的,只要你触犯了法律,你便回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有一些人却以身试法,但是最后还是伏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违法呢?那还不是自己的好奇心太强和自己的控制里不够,而让自己吃亏,走是了绝路。才后悔莫及。
今天我们学校请了一位朱警官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节法制课。使我们进一步走进了法律,增强了法律的知识,并进一步让我们体会了法律的无情。正是像那位警官所说的有些人因为上网吧玩,最终使自己走向了犯罪道路,最后却害得自己进了监狱毁了自己大好的`前途,这都是好奇心惹得祸。
这使我想起了电视上艘播放的吸毒和贩毒的犯罪分子,为什么他们会这样?那还不是他们一时的好奇和贪婪心,使自己慢慢地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而且越陷越深,到了不能自以。难道不是这样吗?犯法把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弄得支离破碎。所以我们要每时每刻都警备,不要误入禁区,那只会让你走向黑暗,最终落入法网进了冷冰冰的监狱,到是你哭天喊地也没有人会来救你,所谓“法律无情,人却有情”。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则便会自废前程。
法律是严肃的,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犯法之人,所以我还要劝告大家,小心使得万年船。自己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强大的控制力,要分清是非遵守法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法制教育作文2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维护国家秩序的一种制度。遵纪守法,是每个人都应做到的,生活中往往有些人违反法则,包括一些青少年,在青少年时期,人往往会迷失理性,很多不良行为总会发生在少年时代。
在我们身边,也会有些青少年做出越轨的事情。就在前一阵子,汽车站附近经常有许多青少年,虎视眈眈地盯着来往行人的钱包,只要人们稍不留神,钱包就神不知,鬼不觉的不翼而飞了。那天,我无所事事,便出门去散散心。来到汽车站附近,亲眼目睹了令人“拍案叫绝”的一幕:只见路边出现了一个装扮的灰头土脸的人,我仔细打量一番,那人皮肤黝黑,身着一件带着灰尘的衬衫,留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虽打扮毫不考究可是怎么也掩饰不住,他那张年轻的脸。他只是一个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只见他的眼睛不住地四处张望,突然他眼前一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跟上了一辆小型摩托车,说时迟,那时快,他一边飞奔,一边伸出那只手,鬼使神差般拿走了那人的钱包,那人竟然毫不察觉。路边的行人立刻警觉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前包,然后长长吁了一口气。
那些青少年们为什么要偷窃他人的钱财呢?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生长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往往会受到许多外界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还有一种是生长在温饱还难以解决的家庭,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导致前途尽毁。由于家中贫困,负担不起学费,而剥夺青少年们对学习的渴望,这种父母是多么不负责任啊,同时他们也触犯了法律。
当我们坐在宽敞而又明亮的教室里,无拘无束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那时,我们可曾想过那些失学的儿童。曾经在一个偏僻的山区,有一户人家,有着五个孩子,两男,三女。因为家中非常贫困,不能负担五个孩子上学,于是这些孩子的父母便强迫三个女孩辍学,让两个男孩去上学。十年过去了,两个男孩总算干出点事业,但三个女孩在这十年中,每天都在干农活,不是种地就是插秧。三个女孩的一生就这样完了。
真是令人心寒啊,但愿普天下所有人的心中能多一份真诚,少一分罪恶,为世界添上那一丝光彩。
关于法制教育的演讲稿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进行一次法制学习。其实,有些法律知识我应该向你们学习的,为什么呢?前不久,我陪同市领导到校调研的时候,观看了同学们自己编写的法制小故事,很真实,很深刻。其中有一位同学编写的一个"毛阿敏偷税漏税"的故事,我深受启发,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你们的内心深处法律意识的真实反映。在这里,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我亲眼目睹、令人深思的真人真事。事情发生在四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此时,我给同学们出二个思考题: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②如果甲违法,违反了什么法?结果应是:如果医疗签定部门确定为重伤,首先甲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违法,其次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下面,我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原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个方面,来给同学们讲一下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并以侵犯财产型犯罪与性犯罪居多,团伙作案数量剧增。"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少年,曾经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座标为什么变得如此扭曲?人生最初暗淡的一笔来自哪里呢?究其青少年犯罪的基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更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是人从幼稚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巨变,从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求知欲增强,交往需要增加,有虚荣心,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有好胜心,易于冲动,爱感情用事,有较强的独立意向,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去行事,认识问题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具备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
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作出越轨的举动,实施违法犯罪。
(二)青少年不良的个性倾向性
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趋向与选择。个性倾向包括人的需要和动机、兴趣、信仰、观念体系等,不良个性倾向性是大多数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因素。青少年的不良个性倾向在需要方面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物质欲,权力欲,报复欲;在观念体系上,概括地说,主要表现为"五观"不端正,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索取,不愿奉献的极端利己的价值观;过分追求金钱,享乐,名利,实惠,讲究吃喝的人生观;善恶、美丑、荣辱、爱憎、是非、苦乐,得失完全颠倒的道德观;"哥们义气"高于一切的封建行帮式的友谊观;放荡不羁,崇尚低级感官刺激的性爱观等。正是在这些强烈,畸形的欲望驱使和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一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重点给同学们讲一下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拿起法律武器,把实际例子讲给父母听,纠正有些父母的不良家庭行为。
家庭是青少年个体生活、成长的第一空间,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小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大染缸"。这就要求有些同学,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家庭在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应是最为重要的。父母代表社会对子女的教化也是最为深刻的,一些家教箴言、格言及家训会影响子女的一生,甚至有的还世代相传。调查与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在家庭这一环境中能否健康发展,与家长对家庭的责任感,态度,对子女的教育引导,与其自身性格和言行举止有着密切的联系,若父母对家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子女的态度适当,教育、引导得法,自身性格,言行举止良好,家庭的内聚力,亲和力增强,正面影响加大,子女实施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就很小。反之,子女受到的负面影响大,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就大,甚至直接导致犯罪。
其中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主要有亲情过剩,疏于管教,家庭暴力,单亲家庭,不轨家庭五种。亲情过剩。目前,在我国城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在"四二一"家
庭结构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祖辈、父辈的百般宠爱,被过度的亲情所包围,在家中俨然是一个"小皇帝"、"小公主",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他们中一些人因而养成了不良性格,形成了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凡事总是先考虑自己,从个人角度出发,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受任何约束,甚至以身试法,以致违法犯罪。
疏于管教。一些家长对子女的管教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自觉与不自觉地放弃了对子女的管教义务。对子女身上的错误和缺点,或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或是晴蜓点水,关心帮助不够;或是一打一骂了事。更有甚者,为了"发家致富",有的家长竟迫使子女弃学经商,不惜以子女成为新文盲或半文盲为代价。生活在疏于管教家庭中的子女,因得不到父母及时而悉心的管教,生成不良品性,终由小错而大错,直至违法犯罪。
家庭暴力。对生活在暴力家庭之中的青少年来说,因耳濡目染或亲身体验过暴力侵害,心理受损明显,心中阴影严重,致使子女养成仇恨,冷酷,撒谎,逆反等不良性格。家庭暴力往往还导致一些常遭暴力侵害的青少年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寻找温暖与爱心,因而难免被坏人引诱利用;或者导致一些青少年直接向社会"施暴",向"弱者"施暴。单亲家庭,近几年来,家庭离婚解体现象越来越严重,单亲家庭日益增多,这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单亲家庭的父母缺少了原来对子女的关心,体贴,爱护,管理和教育,有的家长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粗暴的打骂子女,虐待子女。这一切都给子女的身心造成了伤害,一些子女因此变得孤僻、抑郁、自卑、冷漠、任性,仇恨父母,对学习、生活和家庭失去了信心。这种心理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导致违法犯罪。
不轨家庭。不轨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中有不道德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家庭。生活在不轨家庭中的青少年,易接受暗示,模仿成人的不良举止,久而久之,逐渐同化、堕落,最终滑入违法犯罪的泥潭。
近几年来,因不良家庭因素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如:自97年上半年以来,佛山的一个少年暴力犯罪团伙共三十多人,最小的仅11岁,最大的17岁,在追求称霸一方,为所欲为的目标下,以"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吃干吐净"为盟,排列座次,三人成伙,五人成群,穿插结合,交替作案,渐渐发展一个犯罪团伙.并于1999年被公安部门依法逮捕。
我希望通过这次的法制学习,在在座的同学能认清违法、犯法的后果,坚决抵制不良的诱惑,与不良的行为作斗争,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1、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
2、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
3、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
4、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5、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
6、法不禁止即自由。
7、法律不是保护崇高,而是保护一般。
8、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9、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10、法律的制定是为了市民的安宁和国家的安全。
11、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12、法律家喻户晓,社会长治久安。
13、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14、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15、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
16、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
17、法律一多,公正就少。
18、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19、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20、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
21、法擎利剑斩邪恶,律做天平判是非。
22、法律是你的黎明,而不是你的黄昏。
23、只有战胜者才有权判定什么是战争犯罪。
24、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
25、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26、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27、奇特几乎总能提供一种线索。一种犯罪越普通,越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
28、付给律师的费用不应据其在法庭上陈述时间的长短,而应据其辩护质量的优劣。
2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30、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31、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
32、恪守法规,画出圆满人生。
33、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34、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35、法者,治之端也。
36、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
37、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
38、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
39、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40、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
41、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
42、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
43、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44、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
45、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46、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47、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
48、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49、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
50、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5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52、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
53、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54、以法治权权生威,以德修心心养廉。
55、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56、法律就像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有了它,我们才能平安快乐每一天,远离不法侵害!
57、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
5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59、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60、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关于尊严的名言警句
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2、要人敬者,必先自敬。——陶行知
3、人的一切尊严,就在于思想。——巴斯葛
4、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巴尔扎克
5、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
6、既不要忘自菲薄,又不盲目自夸。——茅盾
7、一个人开朗豁达,就会感受到自尊的快乐。
8、傲慢是一种得不到支持的尊严。——巴尔扎克
9、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思卡尔
10、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11、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卢梭
12、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卢梭
13、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普列姆昌德
14、自尊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15、哪里有理性智慧,哪里就有尊严。——马丹·杜·加尔
16、尊重他人是一门学问,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
17、为人粗鲁,意味着忘却了自己的尊严。——车尔尼雪夫斯基
18、珍视思想的人,必然珍视自己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
19、只有当智慧与
20、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结合起来,就会散发出高贵的气质。
21、生命的尊严正是超等价物的一切事物的基点。——池田大作
22、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23、不知道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席勒
24、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柯林斯托姆
25、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6、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27、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黑格尔
28、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比命运更有价值——托·伍·威尔逊
29、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是无价的。
30、不知道他自己的人的尊严,他就完全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席勒
31、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
32、我们的尊严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懂得什么。——桑塔亚那
33、不要让一个人去守卫他的尊严,而应让他的尊严来守卫他。——爱默生
34、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格外珍惜自尊,就会主动维护他人的尊严。
35、擦地板何洗痰盂的工作何总统的职务一样,都有其尊严存在。——尼克松
36、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越发敏感,作茧自缚,最终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37、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扞卫自尊。
38、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伤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39、幽默乃是尊严的肯定,又是对人类超然物外的胸襟之明证。——罗曼尼·葛瑞
40、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1、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屠格涅夫
42、只要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就会感受自尊的快乐。
43、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赢得集体和社会的赞扬,这就是自尊的表现。
44、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斯特那夫人
45、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勇于不惜一切地去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这个国家就一钱不值。——席勒
46、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7、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48、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9、一个人要敞开心扉,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超越,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50、只有当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又没有其他办法时,漂亮的衣服才能派上用场。——塞缪尔·约翰逊
51、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
52、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53、人的尊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海卡尔
54、生命的尊严使普遍的绝对的准则。生命的尊严是没有等价物的,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池田大作
55、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独处的时候,都不要有一点儿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56、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57、一个真正伟大骄傲而又勇敢的民族宁可面对战争的任何灾难,也不愿在牺牲其民族尊严的情况下换得卑贱。——西·罗斯福
58、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啃嗤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马克思
59、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样。不尊重别人感情的人,最终只会引起别人的讨厌和憎恨。——戴尔·卡耐基
60、在文学上,年轻人常常从担任法官开始他们的生涯,只有当智慧与经验到来时,他们才终于获得了受审的尊严。——托马斯·哈代
61、用法律更新人们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消除封建残余,保证人的尊严,促进经济繁荣,以稳定联邦形式统一欧洲……——拿破仑
62、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罗素
63、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苏霍姆林斯基
64、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蒙田
65、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约翰高而斯华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