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格言标语1
1、勇于质疑,敢于展示。
2、课堂精彩,由我主宰。
3、你追我赶,有识有胆。
4、你争我辩,快乐无限。
5、进入新课堂,谱写新篇章。
6、学习的天堂,展示的舞台。
7、教改新风范,来自我展现。
8、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
9、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
10、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
11、领先来自争锋,成功源于合作。
12、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
13、给我一次机会,送你一份惊喜。
14、付出就有收获,尝试就能成功。
15、以点头微笑拥抱鼓掌等激发思维。
16、预习是展示之本,展示是学习之魂。
17、活,杜口之特色;功,学生之本色。
18、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主宰。
19、我拼搏,我进步,我努力,我优秀。
20、开放的课堂是我们心灵放飞的舞台。
班级文化格言标语2
1、宁可充实过一分,不愿茫然活一世。
2、精彩的课堂任我辩,欢声笑语乐无限。
3、快乐情绪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成功。
4、课改是北斗星,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
5、今天我为母校骄傲,明天母校为我自豪。
6、张扬个性,塑造品格,展现自我,成就未来。
7、多彩课堂,缔造希望;艺术课堂,多彩人生。
8、最有力的回答是行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参与。
9、把握时机,成就梦想,动感课堂,我要飞翔。
10、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收获,我成功。
11、课堂在于改革,学习在于参与,成功在于实践。
12、探索使人聪明,合作使人快乐,展示使人自信。
13、沉默是金难买课堂一分,跃跃欲试不如亲身尝试。
14、课堂是自己的,如果被别人占为已有,那还了得。
15、课改是时代的'阳光,让我们有幸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16、善于合作的人,将是进步最快的人,也是实力最强的人。
17、动感课堂,我自主,给了我希望,让我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18、遇到困难时,抬头看看天空,你可知那彩虹是风雨的结晶?
19、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
20、因为我的参与,我得到了成长;因为我的成长,我得到了无比的快乐。
班级文化建设名人名言
1. 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4. 拼两个春夏秋冬,博高考无怨无悔。
5.人生若没有一段想起来就热泪盈眶的奋斗史,那这一生就算白活了。
6. 善待你的爱好,别让它们为学习让路,要让它们替学习服务。
7. 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8. 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
9.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10. 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
11. 一个人应当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既使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也要信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12. 若要精,人前听。
13. 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
14. 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
15.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16.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17. 高考是一个实现人生的省力杠杆,此时是你撬动它的最佳时机,并且以后你的人生会呈弧线上升。
18. 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
1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 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
21.自信,是无尽智慧的凝聚。平淡,是成功路上的驿站。
22.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23.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24. 到处留心皆学问。
25.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26. 曾经的苦,现在的痛,都是将来的笑颜!
2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8. 悲观些看成功,乐观些看失败。轻松些看自己,宽容些看别人。理智些看问题,纯真些看人生。
29.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30.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正在上初中一年级的芳芳的父亲以女儿迟早要嫁人为由, 只供儿子上学, 要芳芳休学在家做家务。芳芳的父亲重男轻女、不让女儿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
①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利于公民的自身发展
②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
③受教育者有权获得贷学金、助学金的规定
④受教育者有权参加教学计划中的各项活动的规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对于父亲的做法,芳芳应该
A、听父亲的话,减轻家中的负担
B、对父亲进行法制宣传,或者请
C、离家出走,以示反抗 D、对父亲大吵大闹,要求上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们青少年学生要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自己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对受教育问题,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看,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B、不想读书、放弃受教育权利,是不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
C、受教育的权利可以享有,但义务可以不履行
D、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4、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初中的家长告上法庭。对这一案例的正确说法是
A、子女上学与否是家长的权利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乡政府不应该干涉家庭问题 D、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
5、初中生王某,平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屡次违反校规,学习也不努力,成绩较差、由于在期中考试中作弊,受到学校严肃的批评,并要求其作深刻检查。对上述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①这是学校对受教育者的歧视,侵犯了王某的受教育权
②王某没有珍惜受教育权
③王某没有很好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④学校应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6、进人初中后,我们应该自主学习,意思就是
A、不听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愿意怎样学就怎样学 B、一个人独立学习
C、老师说什么,我们做什么 D、积极主动地学,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7、学习不只是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对我们的启示是
A、上课认真听讲是十分必要的 B、人家告诉你的东西不一定正确
C、要积极主动学会自主学习 D、不向别人学习也能学好
8、下列观点能够体现合作学习好处的'是
A、业精于勤荒于嬉 B、学而不思则罔
C、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D、众人拾柴火焰高
9、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说明了
A、要学会自主学习 B、要学会合作学习
C、要学会探究 D、要学会提问题,而不要解决问题
10、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培根的这句名言对我们的启发是
A、要善于提出问题 B、要学会合作
C、要尝试解决问题 D、要学会自主学习
11、我们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
①自主学习 ②勤奋学习 ③合作学习 ④探究学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这里的渔指的是
A、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B、系统的文化知识
C、优秀的学校和老师, D、团结奋进的集体
13、下列不属于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是
A、自主学习 B、巧妙安排时间 C、寻求有效学习方法 D、临时抱佛脚
14、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就会大大提高
B、关于方法的知识才有价值
C、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D、好方法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适用的
15、记意大利的领土轮廓时,可以和一只皮靴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是
A、多感官并用法 B、联想记忆法 C、目标记忆法 D、归类记忆法
16、有些同学对作业和练习一拖再拖,疲于应付,这是
①一种坏习惯 ②天性 ③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④不专心的结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7、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指的是
A、不再学习的人,将成为文盲 B、有了知识就不是文盲
C、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如同文盲一样
D、不识字的人不是文盲,不会学习的人才是文盲
18、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这句话说明人要有一个美丽的人生,关键是
A、要学会自我控制 B、要先改变性格再改变习惯
C、把自己置身于集体的监督之中 D、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19、下列属于好习惯的是
A、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B、边听音乐,边做作业
C、终日书本不离手 D、学习死记硬背
20、考试焦虑是由于 引起的。
A、自身紧张 B、考试压力 C、心理因素 D、生理特征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表格内填A,错误的填B。每题1分,共10分)
21、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22、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3、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除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和剥夺公民依法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
2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和长处,将这些智慧和长处集中起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5、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
26、良好的习惯都是父母和老师教育出来的。
27、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就是符合每个人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28、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好习惯是学习的润滑剂。
29、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人的成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0、面对考试,我们应有正确的理解,它只是检测的一种手段,对人的成长没有什么影响。
三、简答题(2题,共计10分)
1、青春诊所来了两位病人,请运用所学知识找出他们的病因,并开出治病处方。
A、同学症状:一边听音乐一边背单词,一边听广播一边读书。(2分)
病因:
处方:
B、同学症状:考试时经常十分焦虑, 急得连题目都没看清, 更谈不上思考;有时虽然题目看清了,但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 (2分)
病因:
处方:
2、七年级(1)班学生学习了《思想品德》后,写了一些体会:
小明认为: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上不上学与他人无关,别人管不着。
小红认为:我国实行六年制义务教育,它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接受义务教育是全体公民的权利,又是全体公民对国家对民族应尽的义务。
小东认为:现在在新的学习天地中,应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指要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以上体会中,有些观点是正确的,但也有些观点是不正确的。请你把不正确的观点找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是不正确的。(答案写在下面空白处,不能在材料中做。若将正确观点列出,要扣分。) (6分)
四、分析说明题(1题,共10分)
学习了第三单元学会学习后,某校七年级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题研究。
1、在研究中,同学们认识到班上吴晓玉同学不到学校接受教育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具体说明。 (2分)
2、在研究中,江彬同学收集到下列两段材料:
材料一 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壮况,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材料二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从受教育的角度,你能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分别得出什么结论?为此,我们怎么办? (6分)
3、在研究结束总结时,老师强调学习新天地需要新的学习方式去开辟。请你为同学们介绍两种新的学习方式。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