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词句积累与运用(43分)
(一)读文段,据文意,拼写汉字。(8分)
“zhāo( )看水东流,mù( )看日Xzhuì( )”。时光飞shì( )不回头,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看似滔滔不jué( ),连mián( )不断,实则一去不返,让人jiē( )叹。我也有了朱自清先生的感wèi( ):十二个春秋已过去,十二个春秋已不在,我何曾留着游丝样的痕迹呢?
(二)给带点的字注音,再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组一个词。(8分)
打量( ) ( ) 挑逗( )( )
泊位( ) ( ) 行走( )( )
扁担( ) ( ) 唱和( )( )
尽管( ) ( ) 倒退( )( )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10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金壁辉煌 呕心沥血 响竭行云 负荆请罪
B.走头无路 香味四溢 精兵简政 豁达乐观
C.春意盎然 迫不及待 无可奈何 心旷神怡
2.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火把花》这篇文章很深,不好理解。②这口井很深,人们打水十分吃力。
B.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C.①他爷爷与地主老财有着深仇大恨。 ②我们对老张的遭遇深表同情。
D.①花言巧语迷惑不了头脑清醒的人。 ②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是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3.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 )
A.沉重的打击 沉重的心情 沉重的负担
B.沉痛的心情 沉痛的教训 沉痛的脚步
C.苍茫的夜色 苍茫的大地 苍茫的天空
4.下列句子说得最委婉的一项是 ( )
A.怎么不把你的《小学六年级
B.快把你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思维训练》拿给我用!
C.你为什么不把《小学六年级语文思维训练》给我用呢?
D.能把你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思维训练》借给我用一下吗?
5.下列句子表意准确、简明、连贯的一项是 ( )
A.我要尽快早日报答母亲对我的母爱。
B.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很快进步了。
C.围绕中心选材,是衡量一篇
D.即使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6.“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7.下列和所给例句修辞方法同类的一项是 ( )
例句:天亮时才发现,我们俩已经成了泥人。
A.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B.红安养育了223位将军,两任国家主席。
C.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D.昨天我遇见那个小光头了。
8.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________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____出墙来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_____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开。④竹外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桃花 红杏 菜花 梨花 B.红杏 菜花 梨花 桃花
C.红杏 桃花 梨花 菜花 D.菜花 桃花 梨花 红杏
9.下列文字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A.一儿曰:“日初出大余车盖,级日中,则如盆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B.虽与之俱学,佛若之矣。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10.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四)给说法正确的句子打“√”错误的打“×”。(7分)
1.模糊(mó) 似乎(sì) 转身(zhuǎn) 分量(fèng)这些多音字的读音没有一个错的。( )
2.“辉”用部首查字法查“光”部,“光辉”的“辉”与“辉煌”的“辉”意思一样。( )
3.“焕然一新、守株待兔、卧薪尝胆、胸有成竹”这一组词感情色彩相同,都是褒义词。( )
4.“春天的邻水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 )
5.“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共产党是队伍”。( )
6.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
7.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
(五)补充名句(6分)
1.造物无言却有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 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动人 。
4.珍惜自然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俯首甘为孺子牛 。
6.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写名言警句(4分)
1劝勉诚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爱国情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珍惜时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27分)
(一)默写古诗《竹石》(清·郑燮)。(4分)
(二)根据意思写出古诗句。(2分)
1.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2.及时的好雨是知道时节的,每当春天就滋养万物生长。
(三)照原文填空。(2分)
人( )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 )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
(四)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6分)
王荆公不受紫团参
王荆公【1】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2】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注释】【1】王荆公: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神宗熙宁年间任宰相,封荆国公,因此世称荆公。【2】薛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善于经商和管理财务。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2分)
适有之( ) 亦活到今日( )
2、用现代汉语说说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3、下面哪个词语不能概括文中王安石的品质?( )(2分)
A、豁达乐观 B、清正廉洁 C、严于律己 D、宽宏大度
(五)读文章,完成作业。(13分)
小儿今年4年级,每天放学后都忙着呼朋唤友,打打闹闹□互换各类卡片;周末还要组织同学们搞小队活动,上兴趣班,看上去忙得很。( )星期天下雨,搞不成活动,没有小朋友来,他( )会拉开窗户朝外面看他养的几盆花草。冬日的`冷雨打在金盏菊小小的花瓣上,花芯里积着一小弯盈盈浅水,他就在作文里马马虎虎地写道:“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我忍不住笑道:“儿子,太夸张了吧。”
10多岁的男孩,心思都在玩上,教会他细细观察人和事,不是件简单的事。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婴幼儿时期,( )年龄小,( )只要给他们吃饱、穿暖,健健康康的就行了。长成小小少年,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玩伴了。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懂得孩子的心的,以为只要把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能使孩子充实、快乐。其实,小小少年在空闲时间里,最想要的是朋友的友谊。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一天傍晚,从外面玩回来,满头汗,花猫脸,浑身上下泥迹斑斑,手里却举着一捧新鲜的桂花枝,说是阿婆朋友送的。我没大留意他的话,随手拿了只玻璃杯装了点水递给他,让他自己摆弄。
过了几天,儿子又带回一捧缀满绿叶红果的桔树枝。一进门就对我说:“阿婆朋友家的桔子多好吃呀,妈妈,你也吃一个。”我看着他,问:“阿婆朋友到底是谁呀?”儿子说:“上次我和小朋友们在阿婆家外面玩,周寒生鼻子出血了,阿婆给他止了血。阿婆还说,下次,我们有困难就找她,她是我们的朋友!”哈哈,笑死我了,瞧瞧我的儿,一点点大的人,就在外面交了老太太朋友了。
后来,我们搬家了,儿子也上一年级了。一天放学回家,儿子脖子上挂了一只红绒线编的小网袋,里面是一只绿壳鸭蛋。儿子兴奋得结结巴巴,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听清了这只鸭蛋的来历。后来,我真的好感动,为这一老一少纯真的感情。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留意( ) 纯真( )
2.给本文第1、2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分)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修改“儿子”在作文中马马虎虎写的那句话。(2分)
原来的句子: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
改后的句子:
4.根据提示,补充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留下的空白。(提示:这一天可能是什么日子?是谁给“儿子”送的鸭蛋?)(2分)
5.本文为了表现阿婆和儿子纯真的友谊,依次写了哪3件事?(概括每件事,字数不超过15个)(3分)
(1)
(2)
(3)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最想说的一句话。(2分)
三、习作 (30分)
请以《成长需要 》(掌声、失败、压力……)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习作。要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鱼我所欲也基础练习有哪些题目呢?鱼我所欲也基础练习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鱼我所欲也的知识点,从而轻松应对关于鱼我所欲也的考试题。
第一篇:鱼我所欲也基础练习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 通 词义: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词义: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通 词义: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 ,词义: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二者不可得兼(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 ) ④贤者能勿丧耳( )
⑤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⑥呼尔而与之(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5.根据课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
②生,亦我所欲, ,二者不可得兼, 。
③呼尔而与之, ,; ,乞人不屑也。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1.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ò
2.①乡通向; 从前。 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③辩通辨;辨别。 ④辟通避;躲避。
3.①同时占有 ②假使,假如 ③天性、天良 ④遗失、丢掉 ⑤祸患 、突难 ⑥助词
4.C
5.①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也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基本能力达标学习】
1.C 2.①用脚践踏 ②古代的一种量器 ③丢掉、遗失 ④天性、天良 3.B
4.如果是高官厚禄,就不讲礼义而接受它,这高官厚禄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5.①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第二篇:鱼我所欲也基础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主张是 ,他认为人之初, 。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1)死亦我所恶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________
(3)蹴尔而与之________ (4)乞人不屑( )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词多义。
为
(1)今为( )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也?
(4)乡为( )身死而不受
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一)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线字的意思。
①苟得( )②恶( )③由是( )④独( )⑤蹴( )
⑥本心( )⑦得( )⑧已( )⑨丧( )⑩向( )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
4、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下面的一副对联。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 ,此 是 乎?
5、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 本文选自《孟子•台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
D. 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
7、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选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9、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10、既然有比生更可宝贵的,比死更可厌恶的,那么平时应该如何做?
11、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1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二)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曰:“……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翻译“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与“王好战,请以战喻”中的“请”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置酒请之 B. 战则请从C. 臣是以无请也
3.孟子“以战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其目的是什么?
4、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 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天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攘②是③请损之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斯速已矣 B. 惧其不已
C. 可以已大风 D.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3、偷鸡人听到别人劝告后的态度是什么?(用现代汉语回答)
4、对偷鸡人做法的评论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想想自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吗?
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则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 能读会写“愠、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
3.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
能力目标:
1.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2 . 理解、运用《论语》中名言警句。
德育目标:
1.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2.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点评《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的意蕴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
2. 探究法。在教学中,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质疑释疑并加以评点,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
设计1: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和做人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2: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长途跋涉、一路跪拜的虔诚的藏传佛**向着布达拉宫或者伊斯兰**向着麦加前行的壮观情景。而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也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吗?人们多称孔子为“圣人”,曲阜是他的家乡。据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长九尺有六寸(约合现在6.4尺),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古圣的教诲。
设计3: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她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不少光辉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然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二、交流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知识
(可以投影显示)
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被尊为圣人。孔子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写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 《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对象。清朝时有一个故事,文学家毕沅在陕西当巡抚,有一天到庙里住宿,听见一位和尚在念经,就问他:“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和尚说:“我是一个蠢人,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的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毕沅也答不出,因为‘子曰’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课文第一至第第九则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第十则属于这种体式;叙事体,其中多少有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扫清文字障碍。
2、听读,听老师示范朗读,把握节奏语气。
3、正音释词:①论语(lún)②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诲女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也:通“智”,聪明。(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③愠(yùn):生气,发怒。④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 ⑤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⑥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⑦弘(hóng)毅:强毅。⑧凋(diāo):凋谢。 ⑨矣(yǐ):语气词。
4、分则朗读,疏通文意,并且翻译。
四、研习课文,深层体悟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纳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①为每则语录分别批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评语。
②学习笔记
A.成语类——
B.格言类——
3、问题设计:
①“学而”一则
三个反问,尽得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还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
②“温故”一则
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子曰:“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在掌握旧知识的同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可以为师。
③“诲女”一则
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
⑤“岁寒”一则
孔子用松柏后凋比喻什么?
4、学生集体背诵全文。
五、积累拓展
1、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和格言,并说明理由。
2、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格言归纳并板书:
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