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3、推荐课外读物。
课前准备:
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书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
1、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56页。请浏览一下回顾中共有几个部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
二、交流平台--揣摩各种描写的妙处
1、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句子。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b、“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c、“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2、学生读读这几个例句,说一说这几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
3、同桌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4、教师小结并引入:是啊,作者就是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人物的精神品质,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那请同学们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5、交流学生在本单元中找到的一些句子,教师作随机点拨
6、其实像作者的这些描写在我们平时的习作中,很多同学都已运用过,接下来交流一下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7、教师拓展:其实刻画人物形象,除了这两种,还有哪些描写呢?交流
8、教师小结:是的,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不忘多多运用这些描写,相信在我们笔下的人物形象一定会更加得丰满,更加得吸引人。
三、日积月累--读悟警句
1、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诵。
(1)学生自选日积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作准备,呆会儿要向全班作深入浅出的解释。
(2)交流对名言的理解,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3)学生自由练习背诵,比一比:看谁在最少的时间内记住这些名言警句
(4)积累情况抽查
2、朗读课外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每一位同学把在课外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在组内交流一下。并准备:每一组选出一两句,由组长为代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作适当点拨
四、课外书屋--推荐优秀书籍
1、自由朗读“课外书屋”中对《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介绍,学生作了解。
2、通过谈话提问,了解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对文中提及的《根鸟》、《窗边的小豆豆》、《小海蒂》的熟知程度。
3、知识大比拼──课外书屋中提到的这几本书,你认为哪本书最值得推荐?我们来发表演说,说出你的理由。看谁勇敢;看谁最幽默;看谁的书最有吸引力;看谁的书最值得看!
(1)发表演说要有称呼,有开场白,有结束语;还要注意声音响亮,富有感情;态度自然大方。并要用自己的话讲而不是读。
(2)自练。
(3)交流,采用形式是自荐,学生推荐等。
(4)听的同学作分析,评价一下,谁说得棒?
(5)教师小结,对优胜者给予表扬,鼓励学生课后找这些书来看一看。
五、作业──合创精美小报
1、教师小结过渡:走进了“回顾·拓展三”,我们的收获更多了,体会更深了,我想如果把今天这一节课中所学到的这一块一块分散的内容进行信息处理,知识整合,制作成一张一张精美的小报,不仅我们的同学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同学了解我们,认识我们,让他们也获得知识,不是挺不错的吗?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行动吧!
2、寻找合作伙伴,要求:
(1)至少2人,最多3人。
(2)采用强弱合作,杜绝弱弱合作。
3、比拼时间为一星期,要求书写整洁,内容丰富,富有创意。
4、一周后评比,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各若干名。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评析作文《我的理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
2.学生能根据别人的评价意见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修改作文
教学难点: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制订作文评价标准
1.读作文要求
2.制订评价标准
(1)是否写清楚了自己的理想、产生这个理想的原因和准备
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2)是否运用了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作文内容是否丰富
(3)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
二、抽一篇作文和几个片段进行全班评价
1.展示一篇作文,师生共同评价出优、缺点;
2.集体评改。
3.展示几个片段,包括好的和有明显问题的,共同评价、修改。
三、同桌互评
四、自改。
五、誊写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围绕本组课文的主题,“交流平台”设计了两个内容,一是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知识;二是用单元小结列表格的方式总结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进行交流。“日积月累”则安排了一首诗歌《四时之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四季的特点。“课外书屋”向同学们推荐了中外许多著名的科普名著,有外国的,如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森林报》,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文学大师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地球的故事》,苏联作家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我国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贾兰坡的'《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等科普名著。这样的编排,旨在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丰富知识,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设计理念】
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总结方法;鼓励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在大量语文阅读实践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鼓励学生上网阅读或进书店购买《森林报》等科普名著,并把自己喜爱的科普读物带来与同学共享。
【教学重点】用表格式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自行填写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都填上。)除了这四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好的说明方法?试着填一填: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总结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上,在学生交流完上面的表格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按照书上提供的表格形式自己制表填写。
采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进行发布,使学生的认知得以强化,思维得以发展。
二、阅读小诗,感悟特点
1、读读日积月累中的《四时之风》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2、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说。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只要能大概知道诗句的意思即可。)
3、四时之风各有什么特点?
4、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5、练习朗读,并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课外书屋
一、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
推荐阅读,交流共享:
1、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得形象生动的。
2、除了《森林报》,你还阅读了哪些科普文章?谈谈你的读书收获。
二、建立班级科普读书角,开展科普阅读活动
1、向学生推荐类似的科普性、说明性读物,引导学生到网上去搜索,让学生去阅读,并利用专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丰富相关知识,了解作者如何观察、探究、说明事物的特性。
2、建立一个科普读物图书角,举办课外阅读活动,在阅读实践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为学生的科普阅读创设条件,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意义、有乐趣地学习。
有的老师问:“成语歌里的成语,为什么有的在成语词典里查不到呢?”
成语的界说以及成语词典的收录标准向来异说纷呈,宽严不一。目前看得到的成语词典,收得少的只有几千条,收得多的可达两万多条。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取从宽的一说。除了大家都公认的成语以外,也酌收了少量由谚俗等其它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以及正向成语转化的固定短语。小学生学习语文,不是重在给他们建构一个语文知识的系统,而是重在培养他们的读写听说能力。我们选收成语,编写成语歌,着眼点是常用不常用,有无积累价值,而不是界定其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在低年级就安排儿童学习成语,是不是为时过早?成语多来自书面语,有的还是典故,儿童能理解得了吗?”
诚然,我们编写教材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我们却不可形而上学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实践证明,儿童学习语言,对于某个成语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是一个成语的方方面面都理解了才去运用,而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加深了对这个成语的理解,逐渐地知道了该怎么运用这个成语。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我们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自然要教给他们语言的精华,教给他们长效的、终生有用的东西。而成悟恰恰是汉语言的精华,而且文化含量特高,让他们从小接触这些语文精品,不仅能提高其语文能力,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郑板桥有一副
可不可以等学生进了中学,理解力强了,再去背成语歌呢?我以为这是不可以的。国外学术界有一种“文化剥夺”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的某一特定阶段未能充分发展某一方面的特征,那么这种特定特征在生命的较后的各个阶段常常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种思想在动物和婴儿的行为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童子功”。如果在他们的记忆高峰阶段被剥夺了必要的记忆刺激,是不是也会产生某些无法补救的损失呢?这就正像《金缕曲》中所说的那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低年级儿童正处在启蒙阶段,识的字很少,没法查成语词典,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成语歌里的成语呢?”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然而只要我们顺应儿童的思维特点,遵循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办法总是有的,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会差。
我有一个6岁的孙女。有一次她正在画画,我问她:你会画些什么?她说:会画机器猫,画小狗,还会画大自然。我问她:什么是大自然?她说:大自然就是有山、有水,有花,有小鱼……她不是从概念上去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而是用相关的表象来说明她对这个词的理解。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让儿童理解成语的意思,不是要给成语下一个定义,让儿童把定义背下来。儿童理解成语的过程就是在他们的头脑里建立对象的言语形式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因而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作为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当是行之有效的。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一、联系课文内容教成语
为了给儿童学习成语提供方便,单元练习里成语歌的内容大都与该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一些联系。我们教学成语歌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如本册第8单元有《司马光》一课,该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歌便是:“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我们一看便知,这就是对司马光临危不惧、从容应变的赞颂。帮助学生理解这几个成语,只要联系《司马光》这课的故事情节说一说就可以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情况危急,别的小朋友吓坏了,司马光却不害怕,这就叫“临危不惧”。他急中生智,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立即行动,这就叫“多谋善断”。他不慌不忙,很能沉得住气,这就叫“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方寸”就是“心”,“方寸不乱”是说他遇事心里不乱,跟“从容不迫”的意思差不多。
又如,“练习7”的成语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蚂蚁和蝈蝈》中的蝈蝈就是这个样子的。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储备过冬的粮食了。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帮助学生理解这首成语歌,只要联系《蚂蚁和蝈蝈》一课的有关情节说一说,让学生大体上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二、借助生活经验教成语
启发儿童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是理解成语的好办法。如“练习1”的成语歌:“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欢庆、热闹场面的。“申奥”成功那天夜里人们狂欢的场面,儿童仍记忆犹新。教师便可启发学生回忆回忆当时的情景,相机出示成语,解说意思。教师可以问学生:当“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是什么情景?(生答:广场上沸腾了,人们伸出两个指头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地把鲜花抛向空中。)这就叫“欢声雷动 欣喜若狂”。还有的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这叫做什么呢?(生答:载歌载舞。)广场上的灯都亮了起来,照得广场就跟白天一样,这就叫──(生答:灯火辉煌。)
三、观察相关事物教成语
将儿童带至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讲解,让成语与该成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情景在儿童的头脑里挂起钩来。如教学“练习2”的成语歌“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教师就可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把儿童带到公园里,让儿童观察一下园子里的景物,说说看到了什么。教师相机出示成语,让学生结合眼前的景物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可以现场进行教学:春天来了,小朋友观察一下,大自然有哪些变化?(生:风变得暖和了,花儿开了。)天变暖和了,花儿开了,这就叫“春暖花开”。(生:柳树发芽了,地里长出了小草,杏花开了,蜜蜂忙着采蜜……)你看,公园里到处都可能看到春天的景色,这就叫“春色满园”。春天的景色好看不好看?(生:非常好看。)春天的景色很好看,非常美,这就叫“春光明媚”。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热闹呀!春天的气氛多浓呀!这就叫“春意盎然”。
四、凭借语言环境教成语
有一些成语歌,几个成语意思连贯,很像一首四言小诗。教学这样的成语歌,不要孤零零地解释四条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教。要让学生一边读成语歌,一边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力求进入成语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去。读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是干巴巴地念四个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读,要一边诵读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力求读出感情来,读出韵味来,有一种美的感受。这么一来,儿童凭借语言环境,就能意会到这四个成语的意思。
如第3单元的成语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教。四个成语,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抱定一个宗旨,只要坚持不懈,顽强不息地干下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教学时,教师可联系《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帮助儿童理解成语歌的大致意思。(关于“愚公移山”,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把它当作一首四言小诗来诵读。要读得铿锵有力,要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读出来。成语歌的意思明白了,四个成语也就自然理解了。
我们将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成语编成成语歌,就是为了便于儿童记忆。心理学家乔治.米勒经过多年对记忆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块”的新概念:“人们的记快具有块状结构。人记忆某件事物,总是跟与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信息一起,以整块形式来记忆的。”(见张光鉴《相似论》100页)以韵语的形式来记忆成语是符合“块”的记忆机制的。教成语歌的重头戏是“读”是“背”,每一首成语歌都要让儿童熟读成诵,烂熟于胸。因为非如此就不足以形成牢固的积累。有的老师教成语歌,不要求儿童读,也不要求儿童背,只是要求他们查查成语词典,把定义记在书上,这就难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大家都见过牛儿吃草。它饿了的时候,便大口大口地将草料吞下去。待卧到树阴下休息的时候,再将草料返回到口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儿童学习成语的过程也跟这情形差不多。学习成语歌,只是初步的了解。理解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在他日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如阅读、看电视、听广播、与别人交谈,还有可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次与这些成语见面。每接触一次,他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就深入一步。渐渐地,这些成语也出现在他自己的笔下或口中了。开始时可能用得不甚恰当,乃至用错。渐渐地,用错的越来越少,终于能用得恰如其分了。到了这个地步,成语就消化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2020年关于父亲节的手抄报简单又好看1
2020年关于父亲节的手抄报简单又好看2
2020年关于父亲节的手抄报简单又好看3
父亲节的由来故事
现在全世界普遍庆祝的父亲节是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于1910年诞生在美国。
父亲节的发起人是美国的杜德夫人。杜德夫人的母亲在她13岁时便去世了,遗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特(William Smart)是一位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并军功卓著的退役军人,他在妻子去世后立志不再续弦,父兼母职,独自一人挑起了抚育六名子女的任。他却因为长年的过度劳累而一病不起,最终病亡。
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于是美国华盛顿州便在1910年6月19日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聚会。当天参加聚会的人们,如果父亲在世的就佩戴红玫瑰,父亲去世的则佩戴一朵白玫瑰以表达对父亲的哀思。这样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红色或白色玫瑰也成为公认的父亲节节花。有的国家将黄色视为男性的颜色,所以在他们的父亲节这天,也有送黄色玫瑰花的。
关于父亲节的名言
一、父亲的爱好对其子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出自:〔古希腊〕荷马:《奥德修纪》
介绍:荷马(?μηρο?/Homer,约前9世纪—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
二、父亲的智慧是对儿童最有效的诫命。
出自:〔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7a64e4b893e5b19e31333431356662》
介绍:德谟克利特(希腊文:Δημ?κριτο?,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出生在色雷斯海滨的阿布德拉的商业城市,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三、父亲的责任是教育自己的儿子习惯于自身地守正不阿,而不是慑于人为的恐惧。
出自:〔古罗马〕泰伦提乌:《两兄弟》
四、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候,还只不过是完成了他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
出自:〔法国〕卢梭:《爱弥儿》
介绍: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关于父亲节的
爸爸非常关心我的学习。每天晚上,他都要陪伴我做作业,遇到不懂的,他耐心辅导我,举一反三,直到我弄懂为止。为提高我的学习兴趣,今年年初,爸爸在家里第一个提出要买电脑,妈妈几经劝阻,爸爸也执意不听,他说:“我买电脑是为了儿子,让他学习上有所帮助,上网并不都是玩游戏,可以看看别人的文章,也可以查查
爸爸不仅关心我的学习,还一直关心我的兴趣爱好。
拉二胡是爸爸的特长。一开始拉我觉得他拉得特别棒,但是后来,随着我的级数不断增高,比赛次数不断增多,我的技术也相应地越来越强,不到三年的努力,现在,我的水平已经与他不分上下了。呵呵!有时我拉的曲子水平超过了他,他就像小孩子一样,脸上显得不高兴,非常富有童趣,越是这样我越觉得他越可爱。为了我学二胡,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每到周六下午,他都背我上琴行……不仅如此,爸爸在生活中还和我谈天说地,一起玩耍、嬉戏,就像小伙伴似的亲切,我深深地体会到爸爸对我的爱……
哦!爸爸!慈祥的爸爸,谢谢您这么多年对我的栽培,您的一番苦心我终生难忘,今天就是父亲节了,在父亲节到来之际,我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