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
(一)读书的成语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十年读书] 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胜读十年书]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骑牛读汉书] 形容刻苦攻读。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二)读书的名言警句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
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5、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6、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7、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10、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11、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12、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
13、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14、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
15、知识就是力量。
16、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
1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18、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19、用功学习不仅有益于我的心灵,而且有益于我的身体。因为这样专心读书的本身对我就是一件乐事,我不再考虑我的那些疾病,痛苦也因此减轻了。
20、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21、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22、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
23、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24、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25、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26、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2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8、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29、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30、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31、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
32、书是灵魂最好的麻醉剂。
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4、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3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8、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39、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40、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41、书有自己的命运,要视读者接受的情况而定。
42、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
4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4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45、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46、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4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8、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49、
50、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51、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
52、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5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4、没有哪本书坏到一无是处的地步。
55、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
56、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57、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5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59、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60、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交友成语及名言,一起来看看吧!
交友成语
金兰之交----指友情契合,如兄弟般的朋友
竹马之交----指幼年之交
君子之交----指看上去很平淡,实际上很重道义的朋友
肺腑之交----指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车笠之交----指不以贵贱而异相交的朋友
忘形之交----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行迹的朋友
款交----指真诚相待的.朋友
布衣之交----指普通百姓相交
忘年之交----指不记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石交----指友谊坚固的朋友
平昔之交----指往日结交的朋友
贫贱之交----指在贫困时结交的朋友
再世之交----指父子两代人都与人结为朋友
莫逆之交----指彼此情投意合的朋友
金石之交----指友谊深厚,如金石之坚固
交友古代名言
1、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2、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3、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4、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5、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6、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7、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8、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9、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10、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11、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12、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13、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14、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15、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16、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17、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18、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1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21、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2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23、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24、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25、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26、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27、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28、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2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30、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31、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32、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3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34、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35、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36、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37、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38、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39、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40、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交友成语和名言
名言五句:
1、一生交一个朋友谓之足,交两个朋友谓之多,交三个朋友谓之难得。--亨.亚当斯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荷 麦
2、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
3、真友谊象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 ——D.M.
4、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5、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成语典故五个:
1、八拜之交:“八拜”本指古代世交子弟见长辈时的礼节,后指好友相约结拜的兄弟姐妹的关系。
点头之交:指交情不深,仅见面点点头的朋友,亦称“一面之交”。
2、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有:“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刎颈之交:那怕砍头也不变心的朋友。《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有:“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句。“刎颈之交”亦可谓“生死之交”。
4、莫逆之交:意谓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5、 忘年之交: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