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小学作文
亲爱的同学们,当有人问你,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我的父母”!是的,我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不仅教会我们怎么做人,怎样去接受和认识世间的真善和美丑,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祖国母亲,如何用渊博的知识去做一名新时代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爱国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印象可能很模糊,但我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教育下,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将来用知识回报我们的祖国母亲。没有和平伟大的祖国,哪里有温暖幸福的家,茫茫五千年,祖国母亲经历了太多的沧桑。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已经取得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正在崛起,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的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不断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好好学习,勤奋努力。
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灿烂的文化武装自己,努力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聪明才智。我坚信,在我们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爱国格言
1.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照汗青。——文天祥,宋朝诗人
3.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4.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 果戈理
5.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 大仲马
6.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7.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8.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 鲁迅
9.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 居里夫人
10.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 歌德
11. 我无论作什麽,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 巴甫洛夫
12.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 陆游
13.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冰心,作家
14.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15. 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 肖邦
16.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 聂鲁达
17.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18.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19.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2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爱国故事
1、《妇好》——戎马易针黹,朱袖伐千军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就在这时,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保卫国家。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
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占都城十分之一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她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身而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人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女子楷模。
2、《谭嗣同》——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山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谭公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意谓是我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一生一死是一副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高耸,谭公生如昆仑,死如昆仑。“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
1.
2.
3.
4.
5.
6.
7.
8.
9.
10.
1.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不公不明,则兵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身体赢弱者,过劳则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则万不可带兵。故吾谓带兵之人,须智深勇沉、文经武纬之才。数月以来,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或忘诸怀。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
2.带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
3.求将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气,有智略。
4.天下强兵在将。上将之道,严明果断,以浩气举事,一片肫诚。其次者,刚而无虚,朴而不欺,好勇而能知大义。要未可误于矜骄虚浮之辈,使得以巧饰取容。真意不存,则成败利钝之间,顾忌太多,而趋避逾熟,必至败乃公事。
5.将材难得。上驷之选,未易猝求,但得朴勇之士,相与讲明大义,不为虚骄之气、夸大之词所中伤,而缓急即云可恃。
6.兵易募而将难求。求勇敢之将易,而求廉正之将难。盖勇敢倡先,是将帅之本分;而廉隅正直,则粮饷不欺,赏罚不滥,乃可固结士心,历久常胜。
7.将以气为主,以志为帅。专尚驯谨之人,则久而必惰;专求悍鸷之士,则久而必骄。兵事毕竟归于豪杰一流,气不盛者,遇事而气先慑,而目先逃,而心先摇。平时一一禀承,奉命惟谨,临大难而中无主,其识力既钝,其胆力必减,固可忧之大矣。
8.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饷重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
9.军中须得好统领、营官,统领、营官须得好真心实肠,是第一义。算路程之远近,算粮仗之缺乏,算彼己之强弱,是第二义。二者微有把握。此外,良法虽多,调度虽善,有效有不效,尽人事以听天而已。
10.璞山之志,久不乐为吾用。且观其过自矜许,亦似宜于剿土匪,而不宜于当大敌。
11.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辛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
12.李忠武公续宾,统兵巨万,号令严肃,秋毫无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官民,无不争思倚重。其临阵安闲肃穆,厚重强固。凡遇事之难为而他人所畏怯者,无不毅然引为己任。其驻营处所,百姓欢忭,耕种不辍,万幕无哗,一尘不惊。非其法令之足以禁制诸军,实其明足以察情伪。一本至诚,勇冠三军,屡救弁兵于危难。处事接人,平和正直,不矜不伐。
13.乌将军兰泰遇兵甚厚。雨不张盖,谓众兵均无盖也。囊无余钱,得饷尽以赏兵。
14.兵事不外奇正二字,而将材不外智勇二字。有正无奇,遇险而覆;有奇无正,势极即阻。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而其要,以得人为主。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设五百人之营,无一谋略之士,英达之材,必不成军。千人之营,无六七英达谋略之士,亦不成军。
15.统将须坐定能勇敢不算本领外,必须智勇足以知兵,器识足以服众,乃可胜任。总须智勇二字相兼。有智无勇,能说而不能行;有勇无智,则兵弱而败,兵强亦败。不明方略,不知布置,不能审势,不能审机,即千万人终必败也。
16.贪功者,决非大器。
17.为小将须立功以争胜,为大将戒贪小功而误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