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读书汇报课课件1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课外读书情况,把握学生课外读书动态,把学生课外读书活动引导到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上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感受好书的魅力。实现全体学生积极读好书、好读书的良性循环。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体会、有收获,并懂得一定的道理。
教学重点:
汇报读书成果,展示个人的口才。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准备交流会内容,并能够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准备:
1、课件、故事,推荐书目
2、汇报课前了解同学们阅读情况,根据内容把读书汇报会设计分为两大板块:一是绘本系列故事赛;二是阅读汇报、交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开场白
二、了解有关读书的名言(幻灯片出示)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2、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3、读了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
三、说说你都看了哪些书?你喜欢看哪些书?为什么?
1、拿到一本新书,你先看什么?(教给一年级新生看书方法)
2、说说你从哪里可以知道这本书大概写什么?
3、说说你都看了哪些书?
四、出示读书知识竞赛题目(幻灯片出示)
五、绘本系列故事会
这个学期我们每天都在读绘本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1、 在小组里讲故事、交流读书感受。
2、 派出代表上讲台讲(说出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
3、教师小结 。
六、阅读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向小组里的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故事。(展示自己带来的绘本)
2、选择自己欣赏的片段读给大家听。(引导: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
3、教师选取个别片段细致交流、欣赏 。
4、 小结。
(1、)从这些人和事中,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
(2、)以“( ) 教会我 ( )”的句式说一句话。
(3、)同学们手上都有很多好书,谁能为大家推荐一些? (指名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好书)
(4、)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低年级读书汇报课课件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对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精彩片段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
3.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有目的的读书。
教学重点:
通过精彩片段的阅读,认识人物形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狐狸图片)同学们认识这种动物吗?谈谈它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2.今天,老师要推荐给大家一本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了不起”这个词,我们一般用在什么人身上?看了这个题目,你觉得书中的狐狸爸爸和我们印象中的狐狸一样吗?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简介作者:
出示作者简介,指名读。
说说现在你对作者有了哪些了解。
(狼、蛇、狐狸许多动物被人类所厌恶,甚至仇恨,并不是它们的本性所致。它们远不是人类的天敌。而是我们的文化赋予了它们某种人类所厌恶的一些秉性和象征,所以它们的形象随着我们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特性。它们的美丽或者可爱,被人类一些艺术大师发现了,比如说罗尔德.达尔就是一位,他们以善良、正直的品德以及无与伦比的创造才能替它们冲刷了一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耻辱。我们淄博也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笔下的狐狸都是善良的化身,你们知道是谁吗?)
三、简介故事内容:
1.出示内容简介,自由读。小结本书特点(情节离奇、想象丰富、语言风趣)
2.你最想知道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
四、认识文中的主要人物:
1.板书主要人物。
2.认识三位农场主:
(1)出示相关句子,
山谷里有三个饲养场。三个饲养场的场主经营得不错。他们都是有钱人,但也都是卑鄙龌龊的家伙。他们三个简直是你所能遇到的最卑鄙、最小气的人。他们的'名字是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比恩、邦斯、博吉斯,一瘦一矮一胖子。三个坏蛋真是坏,模样虽然不一样,没有一个不贪财。”
这就是附近孩子见到他们时常常唱的一支儿歌。)(博吉斯是养鸡场的场主。
邦斯是鸭鹅饲养场的场主。
比恩是火鸡饲养场和苹果园的主人。)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谈谈对他们的认识。
(2)教师补充读文中相关段落(随机板书:卑鄙、贪财、小气、狠毒)
3.认识狐狸爸爸:
(1)出示“聪明”段落,学生读,谈感受。
(2)出示“枪响”段,学生阅读,体会狐狸爸爸的小心、机敏,以及语言描写的生动。
(3)出示“与獾对话”部分,体会狐狸爸爸的大方。
(4)读“与妻子对话”部分,体会狐狸爸爸的家庭责任感。
(以上内容随机板书)
五、课堂小结:现在,你觉得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六、布置读书任务:
课下读这本书,明确任务:
1.读一读:按照书名、作者、封面、封底、目录、文本的顺序读。
2.画一画:用规定的符号画出
3.写一写:在
4.想一想: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练一练: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或收获写下来。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课文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难点: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先谈一谈读懂了什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也可以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或者让学生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个句子最能表达“我”和时间赛跑的体会,抓住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展开教学。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力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读自悟、质疑、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在引导学生研读的过程中,能够提出重点语句共同讨论。可以边读书,边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或难以理解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可重点指导学生讨论以下语句。“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可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一是引导学生先读读爸爸的话,看看爸爸是怎么理解的:昨天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如果不是一个人的亲身体验,感受就不会那么深刻,所以,“我”感到爸爸像是给“我”说了一个谜。二是着重引导学生多读读后面的语句,感受“我”的生活体验,看看“我”是怎样理解的: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天即使飞的是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三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看待时间的流逝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理,把握朗读语气。这篇课文的朗读语气应该是亲切、自然的,好像在和朋友谈心,谈自己的人生经验。课文前半部分写“我”体验到了时间的流逝,朗读声调应缓慢些,低沉些,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最后两个自然段写“我”和时间赛跑的体会,抒情的色彩很浓,读时语速稍慢,语调稍重。要指导学生在体验到了时间的珍贵和与时间赛跑的快乐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
本课的生词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举例、想象等方法理解。如,“忧伤”“哀痛”,指的是“我”失去外祖母后心情十分悲伤、痛苦、忧郁,可以联系上下文,从“我”的表现中加以体会,如,“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持续”,在文中指的是“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此悲伤痛苦,而且这样的心情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可以联系上下文,通过“每天”“很久”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来体会。“安慰”,可以联系自己伤心痛哭时父母如何用话语劝告、用手轻抚,使自己的心情舒坦起来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受益无穷”的意思,可以结合所在段落几句话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文中是指“我”珍惜时间所得到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理解“假若”的意思,可以用换词法,分别在句中换成“如果、假如、要是”等词语,让学生理解体会。
学生读了这篇发人深思又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定有很多感慨,可以开展一些拓展活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并加强实践。如,让学生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自己珍惜时间的想法或自己读课文的感受写一写。让学生想想,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跑在了时间的前面;还可以想想自己平时有没有浪费时间的情况,有没有得到改善;或亲身实践,感受跑在时间前面的快乐滋味。
布置学生课后继续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成语,在晨会时间或通过学习园地、
【教师准备】
挂图或课文插图的投影片,以及文中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
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古诗,以及身边的人珍惜时间的事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板书设计】
13 和时间赛跑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珍惜时间 定会成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老师自己编了一个谜语,你们想听吗?听好──什么东西有的人觉得充裕?有的人总觉得不够用?什么东西你珍惜它,就会给你带来财富?什么东西你浪费了它,也就等于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同学们,对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呢?
同学们,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生说自己的见解,师引到时间上。
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看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
教师相机指导。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生说,互相补充。
三、再次读书,质疑问难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课文大意。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读了这篇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得认真读书呀。
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说说自己的问题?你觉得哪写句子不好理解呢?
生再次认真读书,注意发现问题。
生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四、读课文,重点探究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好,正是老师想提出的问题呢。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靠老师吗?对,得靠我们认真读书。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谁来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读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读书,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
学生读书,谈感受。师生共评,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一句化总结
这节课,你读了这篇课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写出来。
教师巡视。 学生写,写完的站起来念给大家听。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忆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和时间赛跑,我们看看,哪些人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好吗? 先看看你昨天和时间赛跑的结果吧。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
学生畅所欲言。
把生字词写在练习本上。
二、学生选择,深入探究
请你找出认为难理解的语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吗?
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生读书,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和难理解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
小组交流后,各组选出本组的语句,在班上交流。主要是针对含义深刻的句子和难理解的句子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看法,谈感受。
三、延伸,深化中心
同学们,我们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你又读了课文,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咱们身边,有哪些同学和时间赛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呢?
珍惜时间的名言可多了,你收集了哪些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咱们一起看看,读一读吧。(出示幻灯)
最后,让我们也来写名言怎样?请你把自己珍惜时间的想法,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吧。
师总结:虽然时间一去不回头,但我们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生说,师生补充。
生写,师巡视,指导,写完的先念
四、拓展作业 巡回指导 写
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诗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2、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优美段落。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2—6自然段,描写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景物特点。
教学模式:情景教学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课题两遍。(出示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读。
3、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地方。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爱)
这是在“总说”西沙群岛。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南海的宝岛西沙群岛去看一看。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一)自由朗读2—6自然段,边读边划出2—6段共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几个地方?(点名回答)
四人小组自由选择学习2—6自然段。要求是:每到一处你都见到了什么?他们的特点是怎样的?你能读出他们的特点么?
汇报情况:(一)海水
1、“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
2、那些词可以看出来?
(此处播放海水图,让学生欣赏,体会。)
你能读出海水的美么?(同桌读一读—请人读)
3、你能找出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
(投影海底结构简图)
请人朗读,老师指导。全班读。
1、刚才哪个小组去海底潜水的?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底介绍了几种景物?
你可以读出它的特点么?
“懒洋洋”、“威武”怎样读出来?请人读一读。
想读的站起来读,加上动作。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什么?
还有那些词看出鱼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你可以读出鱼的多么?(大屏幕出示以海底图片为背景的文字)
同桌读—请人读—全班读
2、海滩有人去了么?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滩介绍了几种景物?
贝壳和海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映象?(贝壳奇形怪状、数量多,海龟有趣)
那些词可以看出来?“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演示贝壳、海龟图)
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自读—指名读
3、海岛
愿意读海岛的同学自己起来读
海岛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鸟的天下)总说
从哪些词表现出是“鸟的天下”?
主要抓住“厚厚的”、“各种”、“遍地”、“堆积”等词来理解。(播放海岛的画面)
男孩,女孩比赛读。
三、朗读竞赛、作品展示
1、自由组合、自由选择2——6自然段来读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汇报读书情况,全班推选一个小组为优秀奖,其他小组为激励奖。
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图。并且介绍他的画。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抓住“日夜守护“、”必将“、“更加”来学习,体会战士们为保护祖国而付出的努力。
五、布置作业
(略)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情感朗读中积累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2.随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的意思。
3.感悟把一种事物写具体和生动的方法。
4.体会西沙群岛是个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拣”、“栖息”“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句的意思。
2.感悟作者是怎样把一种事物写具体写生动的。
教学准备:
师:词语卡片及相关课件。
生:复习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一、紧扣主题,激情导入。
1、导语。
2、板书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配乐范读,边听老师背诵边思考:作者按照地点的变换都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
2自由读,汇报。
①老师配合学生回答板画。
②试着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
③出示词卡教具(海水、珊瑚、海参、大龙虾、鱼、贝壳、海龟、海鸟):请你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
④总结学法。
三、细读课文、积累语言。
(一)欣赏海面风景。
1、以问激读,理解段意:
①、读课文找一找,哪个段落写了海水?这里海水有哪些颜色?
②、课文又用了哪些词来描写海水的呢?
③、这些海水的形态怎么样啊?
④、那海水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美丽的色彩呢?
⑤、板画海底,帮助学生理解原因:
⑥、幻灯片出示海水图:
这就是西沙群岛的海水,难怪作者会说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配乐诵读,积累语言:
①看到这五光十色的海水,你最想说什么呀?
②配乐想象,指名读 。
③那就让我们带着向往之情来赞美西沙群岛瑰丽无比的海水吧.
(二)领略海底物产。
1、自主默读:
海底都有些什么吧?默读第3、4自然段,并完成练习一:
西沙群岛的海底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到处都是(懒洋洋)的海参,
全身披甲的龙虾样子挺(威武),
(成群结队)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幻灯片出示)
2、个性阅读:
对于一个从未见过海洋生物的人来说, 如果只看到这样四句话,你能想象这些动物的样子来吗?那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述呢?
①你最喜欢什么?
②读描写的句子,有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生动和具体?
③相机出示图片,加深理解。
3领悟把一种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①提出问题:
作者为什么能把西沙群岛的海水写得这么生动这么形象呢?
②提示方法:
这段话总共有几句?都是围绕啊一句来写的?其它的句子能去掉吗?
③总结写法:
(三)迁移学法、认识海鸟。
默读五六自然段,自学完成练习二:
通过自学我知道第六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来写的。从(树林)多、(鸟蛋)多和(鸟粪)多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西沙群岛(海鸟)多。(幻灯片出示)
四、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1、寻找中心句:
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围绕课文中哪一句话来写?
2、风景优美、特产丰富用课题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富饶。
3.配乐赏图,感情朗读总结全文。
五.延伸主题、升华感情。
1、结语。
2、积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名言佳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六、布置作业、深化积累。
继续积累描写祖国大好壮丽河山的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段有关西沙群岛的录相,你们想看吗?
2、那就请你仔细观察,看完后要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哦?(美丽、可爱)
3、你想当西沙群岛的小导游来为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西沙群岛吗?要当一个优秀的小导游可不容易,首先要把课文读熟、读懂,你行吗?
二、积累语言
1、提自学要求:
⑴朗读课文第2至6自然段,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重点阅读,再用波浪线画下感受最深的词句。
⑵三人小组交流:有感情地把你画下的词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说说你为什么画下这些词句。
2、学生按要求自学、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理解:
⑴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①为什么喜欢?(写出颜色多,写出海面美)
②你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西沙群岛的海水颜色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⑵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①为什么喜欢?(把珊瑚多、美写具体)
②作者是用什么句式来表现珊瑚多种多样的呢?(有的像有的像)
③能读出鱼多、各种各样的感觉吗?(练读→指名读→齐读)
⑶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①为什么喜欢?(具体写出鱼多,美,可爱)
②各种各样的鱼儿成群结队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多美呀!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练读→指名读→评读)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这种美,好吗?(齐读)
⑷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
⑸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三、拓展语言
1、瞧,同学们把课文中的语言都掌握了,但要当一个出色的小导游,光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是不够。你想想,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作者具体描写了吗?海底岩石上那各种各样的珊瑚,作者全都介绍到了吗?成群结队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还有其他的模样吗?你能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展开想象,更具体地来介绍西沙群岛吗?
2、提拓展想象要求:
⑴仔细观察课件中贝壳的颜色和形状,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⑵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等句式进行介绍。
3、指名汇报交流。
四、运用语言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训练,相信你们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西沙小导游!准备好了吗?
2、提导游介绍要求:
⑴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中选择其中一部分内容,结合影片画面配上导游词。
⑵导游词可以是文中优美词句的重新组合,也可以联系所查到的
⑵介绍时尽量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等句式。
3、学生独立操作课件,练习说话。
4、小导游上台介绍。(2~3名)
5、还有好多的同学都想来当西沙的小导游,这样吧,我们的教室有你的好朋友,有你的爸爸妈妈,还有许多听课的老师,你就把他们请到你的电脑前,当他们的小导游,为他们介绍西沙群岛,好吗?
四、小结
老师听了你们的介绍,仿佛真的置身西沙群岛之中,特别是那美丽的海底世界更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作业
1、把你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抄下来。
2、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向爸爸妈妈介绍你了解的西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