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的手抄报
读书日的手抄报
读书日的手抄报
读书格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张岱
历年主题:
BooksforAll-2015
地球与我-2014
拥抱春天追逐梦想-2013
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2012
让我们一起走向阅读社会-2010
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2009
历年当选“世界图书首都”的城市分别有:
马德里(西班牙,2001年)
亚历山大(埃及,2002年)新德里(印度,2003年)
安特卫普(比利时,2004年)
蒙特利尔(加拿大,2005年)
都灵(意大利,2006年)
波哥大(哥伦比亚,2007年)
阿姆斯特丹(荷兰,2008年)贝鲁特(黎巴嫩,2009年)
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2010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2011年)埃里温(亚美尼亚,2012年)
曼谷(泰国,2013年)
导语: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故事,前一代人又深深地影响着后一辈人,这叫做传承。家风家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成长,好的家风家训应该得到推崇。放下浮躁的心灵,让我们以第一视角去追寻隐藏在家族里那些闪亮的句子。希望以下家风家训手抄报图片,大家能够喜欢!
家风家训手抄报
家风家训手抄报
家风家训手抄报
家风家训手抄报
好家风好家训的作文: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
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等等。
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家风家训格言警句:
1、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2、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3、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4、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5、家,心灵的守护地;家,温暖的港湾处;唯天下间最美丽的地方!
6、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7、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8、阴阳和,万物生长,父母安,家庭兴旺。
9、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10、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保一家兴旺。
11、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3、一年只望一春,一日只望早晨。有事莫推明早,今日就想就行。
14、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15、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16、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17、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18、房氏后裔起名,班辈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后,不得紊乱。
19、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20、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21、做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
22、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23、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
24、坚持没有办不成的室,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25、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好商量。
26、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27、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28、进家门前丢掉不愉快的情绪,让家只存放快乐的记忆。
29、坚持自己的准则,不盲从,不浮夸,实实在在。
30、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天地自己闯,靠天靠地靠祖宗不如靠自己。
31、一家同心合意,何愁万事不兴。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半无成。
32、夫义妇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人安家齐,子孙昌旺。
33、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34、吾家食宋禄三百余年,勿忘后裔不仕。
35、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36、成功的开端,在于年幼之时,而年幼的优秀,则在于家训端正。
37、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3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39、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担当是非,调和是非。
4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41、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42、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43、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
44、勤俭治家,虚心治学,仁爱治德。
4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46、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47、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48、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
49、汉之袁氏累世忠节,吾心所尚,尔等宜以之为师,时时训诫自己。
50、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意思:
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这句诗可以做为
诗句解释
此句意思是指: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他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两句,已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登临祝融峰,“韩愈开云”千百年来在南岳衡山传为佳话,历代文人以“开云”为题歌咏不绝。他也是第一个写诗吟诵禹王碑的文人,明代杨慎称其《岣嵝山》一诗“发挥称赞岂在石鼓之下哉?”因此四事,成为对衡阳人文历史影响最深远的大文学家。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代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古今贤文·劝学篇》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赏析
关于本联的疑问:
人们经常引用或书写一副
王芸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大公报》社的一名编辑。他在工作之余,致力于研究中日关系史,竟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通过查阅大量资料,采访若干名流,著成并出版了一部近二百万字的皇皇巨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成为时人极推重的一位中日关系史专家。他为这部书所下功夫之大,委实令人惊叹。别的不说,单以平均每月完成六七万字定稿的写作速度,即非一般学者所能想见。当时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王芸生便口吟了这一副书山学海联。其意,自然是在强调学习与治学首先必须勤奋和不怕艰苦。可是这副联语究竟是王芸生自撰,还是他在复诵别人之作,我所见到的材料语焉不详。但不管怎么说,这副经王芸生之口而流传至今的联语,肯定是有毛病的。
毛病在哪里?就在上联的“路”和“径”字上。这两个字,音异而义同,出现在短短七个字的上联中,本身就显得笨拙、牵强而欠通,和下联音义皆异的“涯”和“舟”字相对,也太失水准。我想,不论是否王芸生所撰,只要是经他之口传出的,这么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怎么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揣度该联本意,可能是转述者无意间把上联的“路”和“径”这两个字念颠倒了。它原本应该念成——
书山有“径”勤为路。
为什么把颠倒后的“径”字打上引号呢?
因为还原了位置的这个“径”字,本应写作“尽”——当初念颠倒了,才错写成“径”的。现在纠正过来,顿然文从字顺,对仗工稳,几乎称得上天衣无缝了。你看——
书山有尽勤为路,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学海”对“书山”,“无涯”对“有尽”,“苦作舟”对“勤为路”,不论声韵、词性、内涵、意境,无不字字工稳,处处贴切。这才应该是此联的本真!
可能有人一时还想不通。既是“学海无涯”,怎会又说“书山有尽”呢?这样岂不矛盾?其实,“学海”与“书山”,虽则有关,却非同一概念,二者是不可混为一谈的。学海之无涯,源于庄子的“知也无涯”,不论学习与研究,的确永无止境。而书山之有尽,则是就客观实际而言的,作为物质形态之书籍,总有其极限。别说是古人极言“学富五车”的那点儿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历史典籍、诗词歌赋不难被饱学之士所遍览,就是在今天各种著述浩如烟海之际,不也可以用几台电脑加一堆光盘,便将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型图书馆的藏书都囊括殆尽么?
所以,“书山有尽”而“学海无涯”,正体现了事物的一种辩证统一关系。
邓遂夫著 《探源偶拾》
(邓遂夫 自贡人 知名的红学专家,著名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专职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其著述已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曾与魏明伦并称“自贡两大才子”。)
以上纯属其他读者玩弄的文字游戏,无中生有的,请读者自辨。
书山有路 勤为径 学海无涯 悟登舟 相对更合理!
《古文观止》一书,验证学有止,
这几句很简单理解:读书初看是没有路可走,只有勤奋才能开创一条路。学习知识就如一个人身在大海中一样,只有在里面悟出道理,学为所用,这样就好比一条属于自己的船。知识转化为智慧之船,人生里程的航行就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