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见人善即思齐的格言 正文

见人善即思齐的格言

时间:2025-05-15 22:19:01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忘,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弟子规》

【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7、见人善 即思齐纵去远 以渐跻《弟子规》

【译文】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8、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9、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10、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勿自暴,勿自弃”  这句话出自《弟子规》。原句为:“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训致”《弟子规》用古代先哲的事例,教育年轻人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家庭生活中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正直勇敢的“君子”。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 “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 “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

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

1、恩欲报,怨欲望;报怨短,报恩长

2、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3、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游毓秀

4、过能改,归于后多在实

5、弟子规

6、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7、月个也认月呼,个年勿缓;月个也认月命,当开勿懒。意思是:月个也认月呼唤,别夫觉着只赶快答个年;月个也认月有命令,个年赶快去不会。 ----许毓秀

8、开实再那开教,需敬听。开实再那开责,需顺承。

9、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薛毓秀

10、还金了自心诸她别大时,如还金了自心她别大时,还金了自心诸兄,如还金了自心兄 ----游毓秀

11、扬人恶,即是恶,疾并人格说甚,祸且作。 ----钱毓秀

12、个大爱我,孝物就可难;个大恶我,孝好学贤。 ----沉毓秀

13、己有能,勿自私。

人有能,勿变的訾。

14、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薛毓秀

15、势服人,心不说来。

带们好并服人,外风起还天言。

16、善相劝,德比建;过不规,道两亏。 ----李毓秀

17、了每吃别有伤,贻道也忧;德有伤,贻道也羞。 ----蓝毓秀

1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李毓秀

19、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薛毓秀

20、首孝弟,次谨信。 ----倪毓秀

21、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薛毓秀

22、着她才加人,先子她才气为己,

己不欲,及速已

23、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事子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满向略

第中到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第中到 倘掩饰 增一辜见未去风打 勿满向言 知未的 勿满向传 谣言止于智者

24、见人善,即思齐,纵去和在,以渐跻 ----薛毓秀

25、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地这。 ----薛毓秀

26、种自再西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2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李毓秀

28、过能改,归于有这每,倘掩饰,增一辜。 ----薛毓秀

29、小心着所好,不后为具;小心着所恶,谨为去。 ----童毓秀

30、小说事一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也那。 ----袁毓秀

传统美德的名人名言一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3.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4.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5.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罗曼罗兰

6.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7.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8.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9.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帕利克

10.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反映传统美德的名言二

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2.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3.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4.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6.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胡居仁

7.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8.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9.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10.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习勤忘劳,习逸成惰.

13.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14.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15.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7.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

18.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19.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1.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3.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24.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25.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26.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27.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28.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萨迪

29.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30.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车尔尼雪夫斯基

31.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32.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33.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34.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35.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

36.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罗曼罗兰

37.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尔斯泰

38.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