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藏族的名言
1、滑头的人会丢掉帽子——藏族
2、话好听好铃,心弯曲如鞍——藏族
3、吃多味不美,话多不值钱——藏族
4、因其小,失其大——藏族
5、骆驼的颈项就是再长,也够不到山那边的草;兔子的前腿就是再短,一样能够一蹦八根垅——藏族
6、要把马练好,缰绳靴刺少不了——藏族
7、乌鸦吃死羊,先要哭一场——藏族
8、肤浅的人容易为一点小捷而狂喜,但也最容易刹那间灰心丧气——藏族
9、奶头子大的乳牛,是有奶挤的好牛;有根据的话儿,是受听的好话——藏族
10、没有木头,支不起帐房;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藏族
11、关了大门做皇帝,自家看自家的戏——藏族
12、能干的人常常要被派遣——藏族
13、有本事能玩狮子脑袋,有胆量能摸——藏族
14、庸俗的人很容易高兴,高兴之后又容易烦恼;又浅又短的小溪流,满溢与干涸只不过是转瞬间——藏族
15、人间有装水的瓦罐,世上无锁话的木枷——藏族
16、黄金的嘴巴,利斧的心肠——藏族
17、雄鹿在山顶,能够远远望;雌鹅在巢里,单想所孵蛋——藏族
18、树靠根,人靠心——藏族
19、水源浊,河水难清——藏族
20、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藏族
21、消化,是吃东西的标准;能力,是干工作的尺度——藏族
22、合心的喜鹊能捉鹿,众人做事不会——藏族
23、狮从皮不贱——藏族
24、争问题肚量要宽,拉烈马缰绳要长——藏族
25、办事只起动动嘴,就像皮绳套流水——藏族
26、当人们放荡无羁的时候,衰败的命运就要临头了;当公牛发疯斗殴的时候,被骗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藏族
27、闪电的光亮虽强,只是瞬间的存在;星星的光亮虽弱,却是整夜长明——藏族
28、小鸟翅膀软,总想攀硬枝——藏族
29、失去良心的人,像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了——藏族
30、贪食的猪只图眼前舒适而不顾今后——藏族
31、热壶里斟出来的酒是热的,真心里——藏族
32、最好的走马,都是骑出来的;最有才干的人,都是磨炼出来的——藏族
33、益友百人少,损友一人多——藏族
34、路靠人走,地靠人种——藏族
35、一个博学者的思考,不如三个普通人的商讨——藏族
36、害胆病的`人,连海螺也看成黄色的——藏族
37、在激流中行船,稍一松桨就会退之——藏族
38、买马要看口齿,交朋友要摸摸心底——藏族
39、山要崩,绳子箍不住——藏族
40、谋略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使主体能从——藏族
41、书要简洁方为妙——藏族
42、说出口的话是药,闷在心里的事是病——藏族
43、公众的议论,是量人的铁尺;谁好谁坏,不会相差很远——藏族
44、蜂背虽花不称虎,蜗虽有角不是牛——藏族
45、真话好说,谎话难编——藏族
46、老年的计谋,年轻人的干劲——藏族
47、提防乌鸦扮金鸡——藏族
48、猛象在它战斗时才知道,好人在他的言行中才知道——藏族
49、虚伪的迎合是友谊的毒剂,诚恳的批评是友爱的厚礼——藏族
50、如果泉水自己不会枯干,泥土不能塞住它——藏族
藏族名言名句大全
1、消化,是吃东西的标准;能力,是干工作的尺度——藏族
2、滑头的人会丢掉帽子——藏族
3、乌鸦吃死羊,先要哭一场——藏族
4、庸俗的人很容易高兴,高兴之后又容易烦恼;又浅又短的小溪流,满溢与干涸只不过是转瞬间——藏族
5、最好的走马,都是骑出来的;最有才干的人,都是磨炼出来的——藏族
6、益友百人少,损友一人多——藏族
7、一个博学者的思考,不如三个普通人的商讨——藏族
8、虚伪的迎合是友谊的毒剂,诚恳的批评是友爱的厚礼——藏族
9、说出口的话是药,闷在心里的事是病——藏族
10、人间有装水的瓦罐,世上无锁话的木枷——藏族
11、水源浊,河水难清——藏族
12、雄鹿在山顶,能够远远望;雌鹅在巢里,单想所孵蛋——藏族
13、话好听好铃,心弯曲如鞍——藏族
14、黄金的嘴巴,利斧的心肠——藏族
15、能干的人常常要被派遣——藏族
16、奶头子大的乳牛,是有奶挤的好牛;有根据的话儿,是受听的'好话——藏族
17、害胆病的人,连海螺也看成黄色的——藏族
18、当人们放荡无羁的时候,衰败的命运就要临头了;当公牛发疯斗殴的时候,被骗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藏族
19、骆驼的颈项就是再长,也够不到山那边的草;兔子的前腿就是再短,一样能够一蹦八根垅——藏族
20、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藏族
21、失去良心的人,像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了——藏族
22、雄狮要雪山来保,猛虎要森林来护——藏族
23、要把马练好,缰绳靴刺少不了——藏族
24、蜂背虽花不称虎,蜗虽有角不是牛——藏族
25、买马要看口齿,交朋友要摸摸心底——藏族
26、办事只起动动嘴,就像皮绳套流水——藏族
27、在激流中行船,稍一松桨就会退之——藏族
28、没有木头,支不起帐房;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藏族
29、路靠人走,地靠人种——藏族
30、公众的议论,是量人的铁尺;谁好谁坏,不会相差很远——藏族
31、书要简洁方为妙——藏族
32、争问题肚量要宽,拉烈马缰绳要长——藏族
33、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藏族
34、肤浅的人容易为一点小捷而狂喜,但也最容易刹那间灰心丧气——藏族
35、谋略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使主体能从——藏族
36、因其小,失其大——藏族
37、树靠根,人靠心——藏族
38、猛象在它战斗时才知道,好人在他的言行中才知道——藏族
39、小鸟翅膀软,总想攀硬枝——藏族
40、山要崩,绳子箍不住——藏族
41、如果泉水自己不会枯干,泥土不能塞住它——藏族
42、热壶里斟出来的酒是热的,真心里——藏族
43、提防乌鸦扮金鸡——藏族
44、有本事能玩狮子脑袋,有胆量能摸——藏族
45、闪电的光亮虽强,只是瞬间的存在;星星的光亮虽弱,却是整夜长明——藏族
46、合心的喜鹊能捉鹿,众人做事不会——藏族
47、关了大门做皇帝,自家看自家的戏——藏族
48、吃多味不美,话多不值钱——藏族
49、狮从皮不贱——藏族
50、老年的计谋,年轻人的干劲——藏族
1、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2、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3、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4、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5、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6、下下人有上上智。
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8、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9、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八大人觉经》
10、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11、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12、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13、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14、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佛说十善业道经》
15、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16、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17、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18、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19、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2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2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22、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佛说十善业道经》
23、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24、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25、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26、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7、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28、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29、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0、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31、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2、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33、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34、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5、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36、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八大人觉经》
37、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8、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39、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40、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41、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2、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43、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44、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45、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46、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47、佛法是不二之法。
4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9、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50、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51、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52、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53、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54、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55、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