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有人说,廉洁是一盏灯,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而我们更要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廉洁更是一面镜子,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作为八零后的我们,如何真正将廉洁二字落实、贯穿到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如何有效的去扩大这份感染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廉政是一件离我们很远的事情,我们不过是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岗位从事着一件极其简单的监测工作,每天的工作说起来很是非常的单调,每天我们面对的是冰冷的玻璃瓶,那个是我们的样品,然后借助各种各样的仪器将其转化为我们的产品—数据值。
我们是一群严谨的年轻人,我们对数据有着一份特有的敏感,对于每天打交道的仪器我们已经了如指掌了,但是对于外界我们接触的相对来说还是非常的少,所以即使我们有贼心,也没有去腐的机会。每每听到谁谁谁又翻船了,除了觉得可惜之外,没有更多的想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工作承担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责任。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廉政风险也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新领域。我们的想法也在发生着变化。
对照社会上的腐败大案,我们不敢懈怠;审视身边的廉洁环境,我们任重道远。如果说,过去的成绩归功于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勤政廉政的环境,归功于我们有一支廉洁从业、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的话,那么,未来更加繁重的发展任务,更加需要我们发挥无私奉献,勤政廉政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个人违反纪律不是突发形成的,总有一个日积月累、逐步蜕变的过程。有人爱贪小便宜,唯利是图,慢慢陷入私欲膨胀的泥潭不能自拔,贪赃枉法,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有人爱吃吃喝喝,“酒杯一端、纪律放宽”,丧失了党员干部的原则立场,对纪律的限制、约束、惩戒无所畏惧,一步步走入人生的死胡同;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当成合法合理的来看待、当成新生事物来接受,难免会步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
有人比喻犯错误是分了四步走的,第一步是走在河边不湿鞋;第二步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第三步是既然湿了鞋那就洗洗脚;第四步是既然洗了脚干脆洗洗澡。这个四步曲形象地道出了一个人由廉到贪的渐变过程。我们查办案件时经常有当事人约咱们喝茶、吃饭,我们要是接了招,这就好比走在河边湿了鞋,最后难免要栽跟头的。所以啊,要想不湿鞋,最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在河边走。
数不清的贪官污吏东窗事发后,面对党纪国法,流下悔恨的泪水;暂时还没有暴露的,也难免为自己的贪腐行为惶惶不可终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贪腐之风长不了,清正廉洁最是好,它提升着我们的灵魂,愉悦着我们的身心。时下,作为党员干部应该率先垂范,正本清源,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在廉洁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努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廉洁文化,就是要倡导立足我们的实际工作岗位,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不断规范和约束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增强我们拒腐蚀、永不沾的能力。要以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社会氛围为指向,以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社会公众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使廉洁意识内化为社会公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社会公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让廉洁文化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
因此,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带头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严起,每日“三省吾身”,检点得失正误,校正自身偏差,见贤思齐,闻过则改,不断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信念不动摇,在腐朽文化侵蚀面前思想不蜕变,在各种诱惑面前行为不失范。通过严格自律,做到令行禁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觉维护法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只有视纪律重于生命,常怀敬重之心,常思违纪之害,始终保持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政治觉悟和法纪观念,才能始终自觉做到令行禁止,点点滴滴严格执行法纪、维护法纪。
走进工作岗位,我们自豪,因为我们自信、自洁、自律——我们全身心投入。廉洁是一种境界,自律是一种力量。从我做起,从我严起。
下班了,我们欢乐兴奋,因为我们廉洁从业,我们心底坦荡,以休闲的心情漫步在夕阳西下的田野上、小河边,或低声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放声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廉洁,它蕴涵在恋人脉脉含情的话语中,妻子温柔的.笑脸上,儿女依依的期待中,母亲虔诚的祈祷里……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没有草稿,篇篇都是正文。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我们象一只响箭,一往无前的出征,我们不是风中的墙头小草,摇摆不定,我们出征,让生命和使命同行。
康德曾说,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们内心深深的震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廉洁自律,是我们新一代的责任,是我们年轻人的使命。正如我们长城公司的廉洁标语“小慈是大慈之贼,小利是大利之贼”,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守住自己的那口井,不越法律之线,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亲民、富民、安民”的从政理念,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兢兢业业干事业,让廉洁成为一种自然习惯,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环保工作者,为构建和谐沧浪做出贡献。
亲爱的朋友们,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就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职,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投入发展的浪潮中,共同创造中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一篇:廉洁文化进校园
廉政文化,乍听起来,好像是与我们小学生没啥关系,可是,在校园里,教材,教师,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对我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片圣洁校园的净土里,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影响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呼唤廉洁文化进校园。
当今社会,经济大潮,社会上滋生的腐败现象;校园里教育的乱收费、乱罚款;同学之间的虚荣心、攀比心,不自觉的侵蚀着我们青少年的心灵,慢慢的会使我们变得冷漠,自私,迷失自我。不知我们是否看到:当今青少年上迷恋网吧的情景,有多少孩子放学后,一头扎进网吧,玩得天昏地暗,乐不思归;不知有多少孩子乱花钱,每天下课跑着进商店,买小吃……
我们学校开展了诵经典诗文活动。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又感悟理解了诗文的内涵,让我们做一个爱学习的学生。
我们学校开展了“感恩
“不必吃穿比学习”,我们应自觉遵守纪律,用良好的学习成绩回报老师。试想:当你在教室里安静写作业,有同学在走廊吵闹喧哗,你还能安心做作业吗?校园里呼唤琅琅的书声,呼唤给我们健康成长的环境,成才的空间。
老师,你的一个亲切微笑,你的一个轻轻抚摸,你的.一次真诚夸奖,你的一个关切眼神,都会播种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呼唤校园廉政文化,呼唤校园是我们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第二篇:廉洁文化进校园
自古以来,很多人就把“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意思就是做一个不随俗浮沉、质朴高洁的人,这同样也是任何一个正直的人都该做到的基本原则,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要是说每个人都大公无私未免太过于不现实。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出现了廉洁与腐败两类截然相反的人群。可能很多人都会以为这只是在政治层面上才会存在的现象,与大多数老百姓都没什么关系,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更是遥远了。其实不然,仔细想想那些腐败的人,如果从小就可以受到良好的廉洁教育,长大当官后怎么还会贪污受贿呢?这样想来,从小就给我们廉洁文化方面的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我看来,廉洁文化在很多方面都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廉洁是美德之一。作为一个官员,不论是官大还是官小,只要连接就一定可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因为当他廉洁时,自身的内在素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下得到提高,他的处世态度也能让人们相信他,服从他的安排,那么管理自然就顺利多了,廉洁起到的重要性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其次廉洁还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当每一个管理者都大公无私地为人们付出,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时,一些人的不良习气也会逐渐消除,物欲横流也会很快被抑制住。
换一个角度,来看看我们学生自己。尽管与那些腐败官员贪污几百万是不能比的,但有一些事情还是必须引起我们足够注意的。有些同学可能对于“权力”看得比较重,所以在一些班干部的选举中,就会耍些手段,像拉一些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来选自己,要不然就是请客或者是买些小玩意送给他们;再比如两个朋友之间,因为关系好,所以在班上一些事情上就互相包庇、袒护,甚至在考试时彼此作弊……这些都是一种变相的不廉洁,是朋友之间的所谓“义气“造成的。可能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是一定得引起足够的注意,否则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义气”以后不会毁了他们一辈子。
让我们看一看古人是怎样廉洁处事的吧!刘宠曾是一个小小的太守但处事公正,一心为百姓服务,所以被升了官。离任时不少百姓送他很多财物但他坚决不收,最后在大家强烈要求下采拿了一枚小小的铜板!所以被称为“一钱太守”;杨振在做官时,一个人在夜晚送给他很多黄金,他同样不要,虽然那人说不会有人知道,但他反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让那人愧怍不已,这就是有名的“杨振拒金”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廉洁一向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一个人也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才可以廉洁。因此诚信也是必须的,我们应该不违背良心做事,真心去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让廉洁走进校园,诚信伴我行!
第三篇:廉洁文化进校园
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道题吧:一个不为我们做事的贪官和一个能为老百姓做主的好官员,你喜欢谁呢?不用说,大家肯定都会选后者吧。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现在谈廉政文化显得过早了呢?是的,我们现在不太懂,但是廉政文化就更应该在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开始做了,从小就受到教育。廉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其实在校园里处处可见关于廉政的问题。例如:某某值日生不想值日了,就找来值日组长,塞给他一点儿利益,组长就准许他不值日了。这利益有可能是一块口香糖、一把尺子、一块钱……虽然这样的事情很小,但是这也是廉政的事情了。
刘备曾说过:勿以恶小而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善处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问题呢?
一要廉洁奉公,为人正直,绝不因小失大。校园里有多少“官”受过自己成员的小利益呢?在接受利益的同时,有是否想过事情的严重性呢?像之前说的值日生与值日组长的做法将会使他们自己养成坏习惯不说,还会让班级扣分,给班级抹黑,损害集体利益。
二要勤政为民,热爱成员,帮助同学。一个人要是不热爱成员和帮助其他人的话,那人们也不会关心他的。他的生活将会冷淡下去,不会有人注意他,也不会有人关心他。反之,人们也会关心他,尊敬和帮助他,他的生活将会充实起来,就会充满阳光。
“廉”与“政”是对搭档,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让我们从小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吧,积极响应号召,做个正直的人,做个有用的人才。打开门窗,让“廉政”随着暖风飞入校园的每个角落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廉政”之心!
篇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廉洁”这种精神都是被人们所称赞的。
在我的心目中,廉洁的典型代表人物就属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包拯了。他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从古到今无不被人们所敬佩。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人在看《少年包青天》,我看着电视里面那个黑黑的皮肤,额头上有一个月亮状印记的那个人,对妈妈说:“妈妈,那个人长的好难看啊!”活生生的就是一个黑炭头嘛。妈妈笑着揶揄我,并告诉我有关包拯的事例,渐渐的,我开始喜欢上包拯了,更令我欣赏的是他那种清正廉洁的品质,印象最深的,记得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说的是他在审判案件中,有一个皇上的'儿子犯了法,皇上很想为他的儿子求情,却被包拯的一句话说的心服口服,从此,并对包拯更加欣赏有加。
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事例里,我们可以知道廉洁对于人们来说有多么的重要,一个有廉洁的人,是多么值得被人们尊敬的。从古到今,有多少名人志士因为拥有这种精神而被人们敬仰。古有包青天,今有周恩来总理,中国的一代伟人周总理,他去世之后,人们发现他的存折竟然只有一块钱,一块钱,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都很清楚。堂堂一个中国的领导人,却拥有这样廉洁的品质。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让中国人所赞叹,更让外国人所震撼,联合国更是为了纪念这样一位廉洁的楷模,做出了从所未有的举动——为周恩来总理降半旗。这对于周恩来乃至中国来说是一种多吗大的肯定呀!
纵观这两位廉洁的代表人物,我们可以得出:人并非生而拥有廉洁,但廉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让我们从小培养廉洁的品质,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廉洁之花在你我之间盛开。
篇二:
中华传统廉政文化是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数量众多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政格言警句,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人文内涵和深厚的廉政文化思想,对中国各个时期的政治和文化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是承载中国廉政文化的根本基石,有根才有干,有源才有流,根深干壮、源远流长的廉政文化,深深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充分认识其在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对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有助益。
当代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廉政文化”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之中,凸显了它的价值和地位。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廉政文化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文化实践,也是新时期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基础性课题,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既要保持民族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特色。
一是以爱国、民本思想统领廉政文化。爱国和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都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民为本思想。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出发点是建设我们伟大的国家,体现了新时期的爱国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指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新的“民本思想”,它们与传统的爱国和民本思想一脉相承。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其根本出发点还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因此加强廉政建设文化也就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以爱国和民本思想统筹廉政文化建设。
二是以淡泊名利的美德引导廉政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主要集中在儒、释、道三家,其中有许多做人的美德。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高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等,体现了我国人民传统的为人观念和价值取向。把传统的道德观念同当代廉政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推己及人,做到廉洁奉公、淡泊名利,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取向。
三是以健康科学的理念倡导廉政文化。我国古代出现了包括家训在内的蒙书以及清言小品,其中很多涉及到个人修养和生活方式问题。蒙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算“勤俭”二字了,宋朝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中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些都道出了勤俭的必要。由于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当前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畸形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奢侈浪费、骄奢淫逸等现象屡见不鲜,对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社会大众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败的发生。因此,新时期的廉政文化应该大力倡导“勤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传统廉政文化潜在的熏陶、引导、渗透作用,更好地感化、优化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使其树立拒绝腐败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自我约束力。
弘扬优秀传统廉政文化必须和发展当代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必须贴近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氛围。用“扬弃”的辩证思想来传承传统文化,加强当下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消除传统廉政文化与当下社会的隔膜和疏离感,通过去伪存真的研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实现传统政治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并进一步打造整个社会反腐败的文化氛围与舆论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