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古代中医养生经典格言 正文

古代中医养生经典格言

时间:2025-05-06 13:57:46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

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素问·举痛论》)

16.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

18.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

19.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孟子·尽心》)

2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22.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23.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

2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5.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26.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27.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清·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28.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29.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二十》)

30.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31.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

32.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33.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34.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35.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6.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7.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8.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9.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0.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41.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42.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43.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44.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45.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明·江瓘《名医类案·医戒》)

46.(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47.(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48.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9.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清·怀抱奇《医彻·品行》)

50.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51.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52.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5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54.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55.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56.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57.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58.(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59.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60.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

健康的体魄恢复时,智力和创造力就会再生。

心灵上的疾病比肌体上的疾病更危险。

要快乐首先要健康。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

运动和节欲能使人在暮年还保持青春的活力。

旺盛的精力寓于健康的身体。

愉快的笑声 ————— 这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记。

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得到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水停百日生毒,人闲百日生病。

生活多美好啊 , 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

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练不强壮。

不登高山,不见平地;不经锻炼,不会坚强。

脑子不用不聪明,身体不练不结实。

一个人的寿命并不取决于他已经活了多少年,而取决于他得过多少次感冒。

走路能使你童颜常在,运动又使你青春永驻。

心中欢乐,面带笑容;心里烦愁,神伤体损。

人无泰然之习惯,必无健康之身体。

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也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乐观是养生的惟一秘决,常常忧思和愤怒,足以使健康的身变得衰弱而有余。

为了健康而采用过于严格的摄生法,这也是一种可悲的病症。

内心的欢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悦。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快乐的标志。

莫把烦恼放在心上,免得了白了少年头;莫把烦恼放在心上,免得未老先丧生。

体育和运动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而乐观情绪却是长寿的一项必要条件。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之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通过严格的养生法,才得以保持住自已的健康。像患了了不得的疾病那样。

极其单调的生活,能够使人丧失生存下去的兴趣与勇气。

有规律的生活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没有运动,生活就是昏睡。

一个经常旅游的人,必有广博的知识,坚强的性格,不挠的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

寿命的缩短和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所食欲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欲多,心愈塞,年愈损。

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

休息是滋养疲乏的精神的保姆。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

●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

——富兰克林

●身体对创造力至少有极大的影响。过去有过一个时期,在德国人们常把天才想象为一个矮小瘦弱的驼子。但是我宁愿看到一个身体健壮的天才。

——歌德

●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卢棱

●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巴甫洛夫

●如果确有神圣的东西存在,那就是人的躯体。

——惠特曼

●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以也。

——毛泽东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陶行知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柏拉图

●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弗·培根

●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叔本华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

——爱默生

●保持健康的唯一办法是:吃你所不愿吃的东西,喝你所不爱喝的饮料,做你所不想做的事情。

——马克·吐温

●健康的人未察觉自己的健康,只有病人才懂得健康。

——卡莱尔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斯宾塞

●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

——欧文

●健康的开始在于知道自己的疾病,在于愿意服医生开给他的处方。

——塞万提斯

●最穷苦的人也不会为了金钱而放弃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为了健康甘心情愿放弃所有的金钱。

——柯尔顿

●第一财富是健康,第二财富是美丽,第三财富是财产。

——柏拉图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

——培根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德谟克利特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

——约翰·格雷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

——斯宾塞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

——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