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韩愈修身格言大丈夫 正文

韩愈修身格言大丈夫

时间:2025-04-30 00:22:15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5、学不可以已。——《荀子》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8、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0、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语

1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5、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1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9、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0、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2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3、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7、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28、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2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0、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3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3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33、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3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3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5、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46、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4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5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54、三思而后行。——《论语》

5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5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6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6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6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6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6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65、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66、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6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6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7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7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72、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7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7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5、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7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78、好学而不贰。——《左传》

7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80、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8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2、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8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8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85、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8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7、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88、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程颐

89、对心灵来说,没有微不足道的小事。心灵能将一切放大。——巴尔扎克

90、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惟德扬名,可以不朽。(www。lz13。cn 名言警句)——曹丕

91、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92、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恩格斯

93、给青年人最好的忠告是让他们谦虚谨慎,孝敬父母,爱戴亲友。——西塞罗

94、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康德

95、良心平静,在雷声中也睡得着。——托马斯·富勒

96、一个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华时,才成为真正的人。——安德烈·马尔罗

97、对任何事情都一知半解就等于一无所知。——狄更斯

98、倘使一个人不以知识作为目的,是很可能会失败的。——德莱塞

99、不论你的威望有多高,务必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总是无知的。”——巴甫洛夫

100、一个人若是年轻而且孤独,完全专心于学问,虽然“不能自给”,却过着最充实的生活。——艾芙·居里

为人处事名言古诗词【经典篇】

1.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4.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5.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7.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0.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为人处事名言古诗词【精选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为人处事名言古诗词【热门篇】

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4.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5.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6.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7.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8.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9.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1.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3.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1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7.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18.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9.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20.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1.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2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3.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2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25.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26.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2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2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29.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30.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5、学不可以已。――《荀子》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8、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0、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语

1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5、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1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9、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0、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2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3、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7、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28、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2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0、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3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3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33、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名人名言:修身格言名人名言:修身格言

3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3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3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5、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46、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4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5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54、三思而后行。――《论语》

5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5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6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6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6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6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6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65、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66、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6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6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7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7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72、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7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7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5、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7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78、好学而不贰。――《左传》

7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80、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8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2、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8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8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名人名言:修身格言

85、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8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8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8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9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9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9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9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9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9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9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9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9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9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00、知耻近乎勇。――《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