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治家格言精辟句子 正文

治家格言精辟句子

时间:2025-04-30 04:43:22

家训家风家规手抄报

家训家风家规手抄报

家训家风家规手抄报

诸葛亮《诫子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戒子书》全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颜氏家训》经典语句

婚姻勿贪势家。

巧伪不如拙诚。

父不慈则子不孝。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父母威严而有慧,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称《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庐,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家训》经典语句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岳母刺字

宋元帅宗泽病重,以印信交岳飞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

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画荻教子

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黄香温席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天气热,每天晚上他都先给父亲扇枕席,以便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九岁的孩童能这样懂得孝顺父亲,感动了太守刘护,他上书朝廷申报,批准黄香为孝廉,黄香由此成为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儿童。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

六尺巷

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待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今天的我们礼让,和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3.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增广贤文》)

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6.行军打仗,兵最怕骄,骄兵必败;儿女也最怕娇惯,一娇惯,那一定出现问题。

7.刻薄成家、骄奢淫逸,就是败家相。

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9.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10.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11.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12.维祖卓识图迁,艰难风雨肇云,世系移蕃,各省籍贯他州;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焉。

13.尊老爱幼、见不义之财勿取。

14.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15.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16.儿孙自有儿孙福,勿为儿孙做马牛。

17.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锅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家诫要言)

18.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治家铬言)

19.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于金。(《增广贤文》)

20.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21.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增广贤文》)

22.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23.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24.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示儿女》诗)

25.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增文贤文》)

26.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27.毋为财货迷。(家诫耍言)

28.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29.房氏后裔起名,班辈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后,不得紊乱。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1.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32.毋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扶正义,勿以恶小而为之、亲贤者。

33.凡是不 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34.做人要做老实、诚实、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35.匆贪意外之财,匆饮过量之酒。(家诫要言)

3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治家格言)中国传统文化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家诫要言)

37.活到老学到老躺在棺材里不算巧。

38.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39.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陈毅《示儿女》诗)

4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1.驭横切莫逞气,遇谤还要自修。(《增文贤文》)

42.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43.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44.责己之心责人,爱己之心爱人。(《增广贤文》)

45.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6.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家诫要言)

47.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4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9.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增广贤文》)

50.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求知格言

求知是一种快乐,好奇心知识的萌芽,格言杂志经典语句。 ——培根 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的景色越壮阔。 ——拉吉舍夫

进取格言

积极进取,机遇总喜欢光顾有准备的头脑。

亲情的格言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 丁

想象格言

积极心态能使一个懦夫成为英雄,从心志柔弱变为意志坚强。

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倾向: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

有些人常常在烦恼,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他却有意的接受。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练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人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一个人的成败,与他的心量有很大关系。

念念都是为了一切大众,必定成功。

养胸怀大量——

观天地气概,抒古今豪情;养胸怀大量,

出浪潮思想;创千秋史业,塑辉煌人生。

珍爱景光——

寒微世家,平俗人生,深刻感悟,人情世风:

超凡文采,当世孤怀,司马雪芹,概莫例外。

名入华典,著染邸香,业成家昌,沾带几方。

为官修文,无愧父乡,传家励后,珍爱景光。

(感悟、自勉、励后——民亭新作)

1.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袍鼓之急则忘其身。——《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2.做官的都爱做好官,不过往往只知道爱做自己家里人的好官,自己亲戚朋友的好官;这种好官往往是自己国家的贪官污吏。——朱自清《论自己》

3.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

4.置不肖之人于位,是为虎傅翼也。——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

5.出公理,则远者自亲;行私为,则子母相怨。——《管子·形势》

6.把亲戚朋友看得轻,把国家法律看得重,如此自然易于走到公忠方面去。——张君劢《立国之道》

7.私仇不入公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8.儿子从宦,有人来云:“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若闻资货充足,衣马轻肥,此是恶消息。——清·梁章钜《古格言·仕进》

9.婚姻勿贪势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

10.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父母-子女亲戚在 内。当然,对于自己的近-亲,对于自己的父、母、子、女、妻、 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层特别感情的。这种感情,共产党不仅不否认,而且加以巩固并努力倡守它走向正确的与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于人民的途径。

11.应高年享富贵之人,必须少壮之时,尝尽艰难,受尽辛苦,不曾有自少壮享富贵、安逸至老者。今人往往机心巧谋,皆欲不受辛苦,即享富贵至终身,盖不知此理。而又非理计较,欲其子孙自少小安然享大富贵,尤其蔽惑也。——宋·袁采《袁氏世范》

12.以媚字奉亲,以淡字交友。——清·金缨《格言联璧》

13.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规模宏远,而其训诫子弟,恒有恭谨厚藏,身体则如鼎之镇。——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14.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1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元·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