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雨,不一定感伤。
清明的雨,不完全是泪。
伫立于卧室窗前,一丝湿润的春风从推窗檐口飘进,清新拂面,牵拽衣襟,梳理思绪,吹走神情的疲倦,纾解劳顿的压力。每年清明,都是在哀惋中追思。20年来,总感觉天地是那么动容,阴郁的天空,低沉的云朵,如泪的雨丝,一切如影随形。那一年清明,在我们目送生命的远行中,奶奶驾鹤成仙,即使哭天喊地,我们无力回天,无法挽留。
雨珠成串,思念成殇。如今,在中年人的沧桑中,我们惟有面对那种无言的伤痛揪心、无言的思念缠绵。
年后,读到同治十年修纂的平阳郡敬睦堂《汪氏宗谱》,一揽列祖列宗之功伟,细评家规、家训、宗法、宗禁,崇尚《朱子治家格言》,为先人知书达理、文墨酣畅、富于情感,我肃然起敬,甚而骄傲,从宗法中看宗子担当,深知祭祖当是我的道义责任。尽扫墓的义务,乃宗后的孝道。
春社后的周六,回乡为故去的先人焚香,带上修剪、砍刀为祖坟修整。这一天,雨后的暖阳高照,领着三弟和侄儿祭祖,站在奶奶坟前,总有一些话在默念的脑海中闪出。我告诉奶奶,如今的乡村已是桃花的红、李花的白、油菜的黄、满坡的绿,太阳在微澜的水面上洒下闪光的碎金,小鱼在浅底的青荇里自由欢畅,田埂上的野草掩住了少时光溜溜的羊肠小路,一望无际的田野早已不见放牧的少年、打猪草的村姑,广袤的大地静静地守候花开的季节。春色美好,但在无情的岁月中,我已感受到迟暮之年正在到来。
春光和暖,妻子换上母亲劳作的行头,下地摘菜,烧锅做饭,大锅灶台烹饪的味道,永远不是城里煤气小灶所能烹调出来的,我味觉大好,胃口大开,守着父母,围坐于一方小桌,一起垒起儿时的童话,苦涩教会做人,艰难锻炼心海。那感觉就是父母在家永远就在,心大了,世界就更宽。想起高晓松母亲写给晓松先生信中的一段文字,“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从清明中禅悟,纪念先人,最好的表达是带着下人善待长辈,传递亲情,宽厚待人。
清明的雨来了,不再是我们的泪。清明的雨,是奶奶与我们在天堂与人间,用雨丝编织思念的情网,奶奶在网的那端,我们在这头,我们把所有的祈祷传递过去,将所有幸福的喜悦传送到那头,带去欢笑,带去思念,告诉奶奶仓廪殷实,事业登高。在这张情感的网络世界里,我知道,奶奶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她在远行,在远行中陪伴我们成长。
清明的雨来了,润泽着大地万物。清明的雨,丰盈了春天的河流,滋润着山峦,浇灌着大地。奶奶曾经耳提面命的教诲,清明的雨再一次从天堂之上带来,仿佛又在充盈着我们的耳鼓。不管多高的官爵、多厚的俸禄,家是归宿。不能当家者,何以修天下。德行天下,修德为先,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修身处世当以义为先。桑树欲成器,当从小就育。官与财乃身外之物,修人性之本当以此为重。我深知这是先人教诲的意涵,是我们为人立身之命。
清明的雨来了,开悟着启迪智慧。清明的雨,有点清冽,滴落在树叶尖上,晶莹剔透、雍容华贵,在一束阳光的光照下,透视着光辉的深邃,眼中的世界多彩而有韵味。“人生不在初相逢,洗尽铅华也从容”,在清明的雨中荡涤,青青芳草,淡泊从容,清新脱俗,有着透彻心肺的芬芳,大地才因此弥漫泥土的清香。风的摇曳,雨水淋过,清凉的空气透过太阳穴,醒脑提神,如同捧一手雨点,凉了掌心,湿了情怀。春风卷起清明的雨,密密匝匝的敲打着窗户,披衣起坐,人勤春早,春来人更勤,年少的`时候,奶奶说这正是一年浸种育秧的时候,一年的收成就从此开始。清明的雨,飘舞在空中,洗净了空气,开悟智慧,启迪人生。
清明的雨来了,是来自天堂的手。当亲情成为回忆,时光留给我们的只剩下归途,只有追忆,我们也就老了。清明的雨,是曾经抚育我们成长的手,是奶奶与我们亲情的延伸,那一份情没有远离,它抚摸着我们的脸颊,浓浓的爱意轻柔如丝,触动心灵那一扇窗户。清明的雨,点击着晚生的思想命门,让我们的灵魂净化,让我们的思想进化,人生起落有常,世事轮回,无须哀怨,无须有恨,道法自然,因果皆缘。清明的雨是大手牵起我们的小手,那一点雨滴穿过手心,有一种力量撼动心扉,我们仰望苍穹,向着天堂行注目礼,向奶奶诠释我们的家国情怀。
清明的雨,穿过漫漫时光隧道,染指人间烟尘,将我们的思念带去远方,带到遥远的世界。清明的雨是逝去光阴积淀后的暴发,让人体会到光阴积蓄的是厚重的情感;世事染过的炊烟,随清明的雨飘飞出人世事间浓浓的人情味。清明的雨,承载着我们心中无限追思的缅怀。那些年的清明,奶奶曾经递给我一把油纸伞,或一顶斗笠,或一件蓑衣,或一条雨披……,在雨中的洗礼,在香火中燎烤,这一切,在现在的清明中都已成为追忆。清明总有伤感,但不是为了伤感,在而是为了继承遗志,沿着先人的足迹继起、接力奋起。清明的雨虽然让人心里柔肠百转,但更多的是,给予我们以力量,是陪伴、是智慧。
清明的雨落在屋顶,一个华丽的转身,汇集成水,从屋檐处纵身跃下,不是悲壮的别离,而是舞出人生精彩。清明的雨在街巷边、在村口旁渗入大地,那是天堂之上的先人对人间似水柔情。我深知,清明的雨,是在绘制烟雨江南的画图,是在迎接初夏的暖意,是在伴舞莺飞草长的悸动,是在为布谷鸟弹奏鸾凤和鸣的乐章,是在为我们向九泉之下的先人们鸣唱。
清明的雨不期而至,似曾相识,又是那么遥远。
清明的雨不是生命的挽歌,敲打催人奋进的鼓。
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绘画游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具文化及家具造型的基本结构,尝试通过设计制作,体验纸盒变家具的全过程。
2、通过欣赏、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设计与应用之间紧密联系的设计理念。
3、利用传统文化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生要重视合作学习等。
教学重点:
学习依据纸盒特点将其变成家具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材料特点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一)师吟诵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二)生活中各种废旧的纸盒,其实都有它们的潜在利用价值,正等待你的发现和创造。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一)组织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对家具的认识并简单汇报。
(二)师吟诵《礼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三)欣赏书中学生作品,小组讨论:这些家具的各部分都是由什么形组成的?它们是使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做出来的?
(四)师总结设计方法:
1、减法:剪掉纸盒一部分,其余部分作为家具的造型。
2、加法:往纸盒上添加纸张或组合几个纸盒变成一个家具的方法。
3、补充的设计方法:不加也不减,只运用剪、折,就可以将纸盒设计成家具。
(五)师引领学生吟诵《弟子规》中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六)小组讨论:根据所准备的材料分析如何将纸盒变成家具?用到哪些制作方法?
(七)制作要求:小组分工合作为房间设计制作家具,看哪一组的家具设计合理、美观、牢固。
设计意图:了解家具文化和家具造型的.基本结构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明确纸盒变家具的设计方法,形成设计思路。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重视合作学习,学以致用。
四、课堂练习:
(一)学生艺术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二)渗透《弟子规》中的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课堂总结:
(一)展评优秀小组的作品。
(二)师提出希望。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六、板书设计:
制作方法:
折 剪 贴
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绘画游戏》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设计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
六、材料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讲授新课
(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可以闭上眼睛画。)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实物投影)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
(4)想象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5)看书第4页、第5页,讨论:
①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②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③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3、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①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分析作业要求,准备作业用具,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辅导要点:
①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4、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5、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绘画游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各种图形充分的展开想象,进行添加,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欣赏以及相互交流、启发,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通过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画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教学难点:
巧妙结合已有图形的特点,添加成生动有趣的形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画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出示两幅连线游戏。(引出并出示课题:绘画游戏)
二、探究学习
1、师:我们在绘画时经常会利用到各种各样的线,你认识下面这几种线吗?
师出示:直线、曲线和折线。
师:你知道这些线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直线,曲线,折线
2、师:出示三角形和圆形,启发学生联想可以变化成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训练学生对基本形进行大胆的联想。
师:出示不规则图形进行联想,它会让你想到什么?你也可以改变不同的方向去思考,看看分别像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奇特,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同一个图形,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联想,同一个图形换个角度就有不一样的发现。如果我们稍加添画,就可以将现有的图形变成一个有趣的画面。
3、出示并结合米罗的作品《鸟翅上滴下露珠,唤醒了眠于蛛网暗影中的罗莎利》引导学生想象。
4、师:出示课本中学生作品《奇妙的世界》、《布娃娃》师生共同赏析。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他们在实践中可以更好的借鉴。
5、出示三幅线条勾画的图形,让学生对比讨论,你觉得哪幅分割的好?为什么?
(1)过于简单,不利于添画。
(2)过于复杂,不利于联想。
(3)分割恰当,利于联想添画。
设计意图:学生在随意中可能出现过密过疏的线条,通过比较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6、教师示范画随意的线条、并在线条勾画出的图形上大胆联想,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师:谁能像米罗一样大胆幻想在老师随意画的线条中添加?
三、艺术实践:
师 :我觉得大家能创作出更漂亮的作品来,有信心吗?那下面就让我们开始一场精彩的 “想象大比拼”。比一比谁能巧妙的利用随意线组成的图形,添加出最生动有趣的形象。
学生:创作。
教师:巡视辅导。
教师辅导要点:
(1)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2)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3)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四、欣赏评述:
1、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2、学生互相欣赏,简单说出自己的作品内容。
3、教师评述优秀作业,引导学生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训练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并鼓励有所创新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课后小结
看,这些原本随意,甚至有些杂乱的线条,通过大家的联想、绘画,就变成了一幅幅漂亮的美术作品。难怪有人说: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看来只要你敢想、敢做,就一定能收获更多的惊喜和成绩。
六、课后拓展
欣赏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小结:生活中处处奇思妙想,让想象成为我们的伙伴,伴随我们成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