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税收促进发展 发展改善民生
2、 服务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税收
3、 优化纳税服务 规范税收执法
4、 依法诚信纳税 共建小康社会
5、 税收连着你我他 诚信纳税靠大家
6、 规范税收执法 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7、 同心汇聚服务民生 依法治税保障和谐
8、 手拉手依法诚信纳税 心连心共建和谐团镇
9、 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
10、 积极发挥税收职能 全面服务团镇“三化”建设
尊敬的各位领导、纳税人朋友、我的同事们:
你们好!
刚才,就在我准备上场的时候,有朋友担心我怯场,就提醒我说:“待会儿你一站在台上,就要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就当观众不存在。”我知道她说的很有道理,但我却不想这样做,我宁愿紧张得浑身发抖,也一定要和我的朋友们实现眼神与眼神的交流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因为,对于给我鼓励、为我加油的朋友们啊,我怎能不以真心相待?!朋友们,能再为我加加油油吗?“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你的爱将与我同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税收服务,与爱同在》。
我看到下面有同志在笑,或许是我的歌声不够优美,让您见笑;或许是同意我的演讲观点,您赞许的笑;也或许不以为然,您置之一笑。如果是后者,那我就要请问您了:我们都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全心全意”四个字,难道不包含着浓浓的爱心爱意吗?反言之,如果没有爱心爱意,您能做到“全心全意”吗?说到这儿有朋友会问我了:照你这么说,我们要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前提就是要先爱上纳税人喽?no,no,no,您要这样想,就把“爱”字理解得太狭隘啦!我说“税收服务,与爱同在”!这个“爱”,不是小爱、情爱、一已之爱,而是大爱、是博爱,是对税收事业的钟爱,更是对纳税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咱们先来说说对税收事业的钟爱。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干一行,爱一行”说的`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英国谚语说:“事业是生命的盐”,说出了“干一行”的重要性;苏联的高尔基说:“事业应该欢笑着去做,事业可不喜欢沉闷”,说出了“爱一行”的必要性。有了“干一行”的动力,再加上“爱一行”的热情,那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了事业而孜孜进取、上下求索;会为了事业而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会为了“善其事”而不断“利其器”。这会儿,可能又有朋友会想了:这好象和税收服务没有多大关系呀?那就请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对税收事业的钟爱,没有对职业技能的探求,没有掌握一定的“真本领”和“硬功夫”,在面对纳税人咨询时“一问三不知”;在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时效率低下、差错不断,把人家等得是火烧眉毛、焦头烂额,那哪怕您笑得是艳若桃李,喊得是甜甜蜜蜜,端上来的是“龙井茶”,递上来的是“大中华”,那又能说是为纳税人提供了优质服务吗?因此,钟爱税收事业,不断提能强技,就是在不断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不断提纯为纳税人服务的质量。您说,这关系还小吗?
再来说说对纳税人的关爱。这一点估计大家都不难理解。因为,如果没有关爱之心,虽说你也具备为纳税人服务的能力了,但你的神情是淡漠的、你的笑容是勉强的、你的语言是冰冷的、你的行为是机械的……您说,这样的“服务”能让纳税人“舒服”吗?因此,做好税收服务的前提就是要关爱纳税人,并且要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真切切的关爱。这一点,说来容易做来难。在长期的征纳过程中,税务干部扮演着管理者和执法者的双重角色,在思想上、行为上都体现着一定的优越性。因此,提起服务纳税人、关爱纳税人,或许有不少同志还转不过这个弯儿来、还磨不开这个面子来。但是,您想想,中国都已经WTO了,我们的思维怎么还能停留在封建时代的“官本位”上呢?如果说“非歧视原则”是WTO的基石,那么,“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则是WTO的最大特点。在中国加入WTO,特别是在新《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颁布后,作为我们税务部门,就有了法定义务和责任来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更是由以前仅仅出于道义的“我应该”变成了现在法律规定的“我必须”!况且,从另一方面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税收的源泉,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说纳税人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一点儿也不为过。那么,对于“最可爱的人”,我们又怎能不激发出发自内心的关爱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纳税人以最真切的关爱,我们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心灵的净化和境界的升华……
因此,有了对税收事业的钟爱和对纳税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我们就一定能把“为纳税人服务,我该怎么做?”这个问号给拉直,拉成一幅幅充满了温馨、关怀、亲切、平等和理解的美好的税收服务蓝图,那就是,纳税人朋友,当您走进办税服务厅,那优美的纳税环境、甜美的招呼问候、先进的服务设施、公开的办税程序,形成了您办税的“绿色通道”。在这里,您所询问的第一位税务人员,将会对您负责到底,直至问题解决,这,是我们为您提供的“首问负责服务”;您的所有涉税事宜,我们都为您在一个窗口全部解决,避免您奔波劳累之苦,这,是我们为您提供的“全能型一窗式服务”;当申报期来临,您还可以端坐于微机面前,鼠标轻轻一点,申报资料便跨越时空,“飞”到了税务部门,这,是我们为您提供的“多元化申报服务”……它们,和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提醒服务等等,一起架起了一座桥,一座通向纳税人心灵的桥!
朋友们,此时此刻,在我们这个会场,就有不少可敬的纳税人或是纳税人的亲人、朋友。在此,请您相信,我,还有我的同事们,都会怀着一颗真诚关爱的心,全心全意,为您服务!
谢谢各位朋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地税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一手抓税收中心工作,一手抓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塑造了地税局精神状态良好、工作作风严谨、服务意识到位的干部队伍,实现了宣传思想工作与税收中心工作的“双丰收”。
一、推进地税文化建设,营造干部良好精神状态
确立地税文化理念。在确立我局愿景、价值观和使命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绿港金税”的地税品牌,并先后开展了征集科训、所训、个人格言,创作地税局歌等文化建设活动。我们还分别组织局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开展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知识更新培训,将学习型地税创建工作引向了深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也引导全局树立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追求。
举办青年辩论赛。去年,我局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青年辩论赛。共12支参赛队50余人参赛。比赛题目设置参考了“抗震救灾”、“共迎奥运”、“建党87周年”等时事主题。在组织安排上,我们与税收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既弘扬了地税文化,又促进了青年团员的互动,还进一步锻炼了广大地税干部的口才,提高了他们的应变能力、辨证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竞赛,培养干部严谨工作作风
组织全员脱产会计培训。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系,认真研讨教学方案,开设了会计知识基础班和提高班,分四批组织全局330名干部进行了脱产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授课+结业考试”的教学模式,采取了课堂知识学习向实际成果转化延伸的全新形式,在脱产会计培训结束后,我们又以“全员评估”和记账操作等形式为载体,开展了系列“成果转化”活动,使广大学员所学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巩固和运用,全局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会计知识运用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增强和提高,为我们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开展“业务技能大比拼”活动。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业务技能大比拼”活动,为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一批优秀的人才在这次活动中脱颖而出。最终,我们比拼出了优秀税收管理员、纳税服务标兵、稽查工作能手、纳税评估能手、税收政策业务能手和计算机操作能手。切实提高了广大地税干部的业务素质,在全局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全局比业务、比作风、比贡献、比管理良好风气的形成,为更好地服务纳税人练就了过硬的本领。
三、强化税收政策法规宣传,增强干部纳税服务意识
强化日常税收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受众面广以及平面媒体直观性强的'优势,广泛营造税收法治环境,同时,增强干部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我局共在《中国税务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稿件60余篇,其中北京电视台《税务周刊》栏目上稿3次,北京广播电台上稿12次,《中国青年报》上稿1次,《北京日报》上稿2次,在区区级媒体上稿10余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目前,我局已经同区广播电台调频92.9兆赫联合创办了《地税之窗》栏目,并播出了9期专题节目,加大了税法知识的普及力度。另外,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应税行为制作了税收宣传卡,已先后推出“个人出租房屋”等六期宣传卡,印制了30万张,正陆续发放到全区各乡镇、住宅小区和商业区。下一步,我局还将同区电视台合作,制作税收宣传动漫;同区委主办的报刊——《时讯》合作,专栏刊登税收知识。按照“始于纳税人的需求,终于纳税人的满意”的要求,完善和改进税务宣传工作。
组织特色宣传活动。在税收宣传月期间,紧密围绕“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主题,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为纳税人“量体裁衣”,开展税法进社区、进乡村、进车间等“个性化”宣传。结合区特点,开展了“走进地税,了解税收”主题开放日活动。活动中发放宣传材料到各税务所和办税大厅供纳税人领取,并向市、区两级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先进单位和荣誉纳税人颁发了证书。此外,我局还专门成立了多支税法宣传小组,深入企业、集市、乡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税法宣传活动。在方便广大纳税人的同时也提高了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
今后,我局将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地税局的重点工作部署,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税收中心工作与思想宣传工作“两手抓”,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和税收宣传工作的基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