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
2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3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6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7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8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9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10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2三人行,必有我师
13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14赞美老师的名言
15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16蜡烛成灰泪始干
1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18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9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
20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3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2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5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6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7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9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1、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严厉的父亲,又是最慈祥的妈妈;您是无名英雄,又是教坛名师。
2、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看,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看与幸福的播种人!
3、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
4、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5、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马尔顿
6、您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洒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老师啊,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
7、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儿童作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8、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长大,又使树枝上挂满丰富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9、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10、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11、蜡烛选择其物固能光芒四射。
12、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13、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这光辉的名字,才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
1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15、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16、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于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得以宣泄弛放。对一个真正的朋友,你可以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身上的事情。——培根
17、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专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1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9、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0、敬爱的老师,素白的雪,是您的象征;献上为您编织的神圣光环,祝福您岁岁愉快,年年如意。
2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22、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培根
23、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24、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25、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26、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8、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29、执一根教鞭勤勤恳恳点中外。站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到古今。
30、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31、为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新作品,使他们敢于面对纵横交错的新世界,不断发芽滋长。
32、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33、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34、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
35、老师,假如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往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假如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36、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37、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3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9、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我虔诚地祝福您:康乐如意!
40、老师,祝您教育的学生,人才济济,精英辈出。
41、对于您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
42、不计辛勤一砚冷,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轻易树人难。深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43、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44、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培根
45、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曰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
46、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47、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诺贝尔
48、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49、海水退潮的时候,把五彩的贝壳留在沙滩上。我们毕业的时候,把诚挚的祝愿献给老师。
5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2、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3、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4、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5、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契诃夫
6、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7、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9、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10、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1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1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4、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15、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16、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8、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19、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0、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2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3、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2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5、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6、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27、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8、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29、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30、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3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32、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33、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34、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35、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学峰
36、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37、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38、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39、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40、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41、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42、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43、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44、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4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46、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47、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48、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4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孔子
5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