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部队)走入地方后,不适应商品经济,也无驾驭它的能力,一开始我在一个电子公司当经理也栽过跟斗,被人骗过。后来也是无处可以就业,才被迫创建华为的。
2、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3、一个人离开家奋斗是为了获得美好的生活,爱情又是美好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爱情就像独木桥一样,人家过了,你就不能过。离家已经五年,在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时候,面对自横的独木桥,真不知别人是否已经过去,心爱的姑娘可安在。那种惆怅,那种失落,那种迷茫,成功了又能怎么样?
4、我认为人是怕痛的`,太痛了也不太好。
5、人是有差距的,要承认差距存在,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要有满足感,不要不断地攀比。你们没有对自己付出的努力有一种满足感,就会不断地折磨自己,和痛苦着,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这不是宿命,宿命是人知道差距后,而不努力去改变。
6、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7、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8、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把建设自己祖国的信心建立在信任自己的基础上,只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才会获得平等与尊重。
9、职业化、规范化、表格化、模板化的管理还十分欠缺。华为是一群从青纱帐里出来的土八路,还习惯于埋个地雷、端个炮楼的工作方法。还不习惯于职业化、表格化、模板化、规范化的管理。重复劳动、重叠的管理还十分多,这就是效率不高的根源。在引进新管理体系时,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10、要敢想敢做,要勇于走向孤独。不流俗、不平庸,做世界一流企业,这是生命充实激越起来的根本途径。
11、“王小二卖豆浆,能卖一块钱一碗,为什么要卖五毛钱?我们产品的毛利,要限定在一定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合适。”
注解:有时,自己给自己的优势产品降价,不要等竞争对手进入后再降价,用抬高进入的门槛,来阻止新的竞争者进入,反而能够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INTEL就是典范。
12、2001年,杨元庆来华为参观时,杨元庆表示联想要加大研发投入,做高科技的联想,任正非以一位长者的口吻对他说:“开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几十个亿,几年不冒泡的准备。”
注解:研发作为一种战略性投资,其利益与风险同时存在。
13、时光不能倒流,如果人能够从80岁开始倒过来活的话,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
注解:年轻人不要光从书本上学习,一定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经历的失败和磨难中学习。
14、“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要想成为院士,就不要来华为。”
注解:“院土”,即任正非所说的“工程商人”。企业搞产品研发,不是搞发明创造,不是要破解歌德巴赫猜想,而是要对产品的市场成功(商业成功)负责
15、1999年,内地某副市长来华为考察参观,在欢迎晚宴上,副 市长问任正非:“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政府究竟应该干些什么?”任正非笑着回答到:“政府什么也不要干,政府只要把道路修好、把城市绿化好,就是对企业最大的帮助。”
注解: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可以多听听来自企业的意见。
16、我们的战略规划办,是研究公司3——5年的发展战略,不是研究公司10年、20年之后的发展战略,我不知道公司是否能够活过20年,如果谁要能够说出20年之后华为做什么话,我就可以论证:20年后人类将不吃粮食,改吃大粪,我的道理是……
注解: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规划和预测五年的发展,已经非常的困难,预测20年的人,可以成为未来学家,但绝不是在企业里。
17、在华为的员工大会上,任正非提问:“2000年后华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大家回答:不知道。任正非告诉大家:是钱多得不知道如何花,你们家买房子的时候,客厅可以小一点、卧室可以小一点,但是阳台一定要大一点,还要买一个大耙子,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经常在阳台上晒钱,否则你的钱就全发霉了。
注解:钱多未必就是好事,不懂的如何合理的利用资金的话,再多的钱也会发霉。
18、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注解:华为才发展了十几年,绝不能算作成功,能够长期持续的存活,成就百年基业,也许才是成功。
19、任正非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提问:“我的水平为什么比你们高?”大家回答:不知道。任正非说:“因为我从每一件事情(成功或失败)中,都能比你们多体悟一点点东西,事情做多了,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注解:勤于思考,注重在实践中积累和学习。
20、时光不能倒流,如果人能够从80岁开始倒过来活的话,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
1、与其费尽心思琢磨如何击倒客户,不如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对方多着想。 ──《拒绝是客户的天性》
2、做第一,只有做第一才有大赢的机会。不能成为第一,就要寻找可以成为第一的战场。 ──《浪莎:从袜业大王到内衣大王》
3、如果想法改变,态度就会改变; 如果态度改变,行为就会改变; 如果行为改变,习惯就会改变;如果习惯改变,人格就会改变;如果人格改变,命运就会改变;如果命运改变,人生就会改变。只要决心成功,失败永远不会把我击垮!——奥格●曼狄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4、肯定的想法不迫使你做任何事情,但它比消极的想法能更好地帮你把任何事情都做好。——美国著名营销大师齐格●齐格拉
5、我拼命工作不是三餐。人生就是一连串面临克服挑战的过程,克服了一个挑战,再面临另一个新的挑战,再去克服它,在这连续不断克服挑战的过程中,我获得人生最大的快乐! ——本推销大师原一平
6、没有商品这样的东西。顾客真正购买的不是商品,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著名营销专家特德●莱维特
7、一个基本的价格定律:一是市场上卖得最好的绝不是价格最低的产品,而是市场表现最活跃的产品。怎样才能活跃?肯定要求产品的渠道利润空间大。二是便宜的产品未必好卖,让消费者、销售者觉得占了便宜的产品才好卖。怎么让他们觉得占了便宜?肯定少不了价格设定策略。——杨永华
8、有困难就是能力不足;有麻烦就是努力不够。——台湾长鸿益集团厂训
9、满足消费者的“急迫需求”,是快速赚取利润的最佳途径;满足消费者的“必然需求”,是长久获利的最佳选择;激活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则是获得市场先机的有效手段。——联纵智达咨询集团董事长、首席营销顾问何慕
10、要想让客户记住你,你得先记住你的客户;要想让客户想着你,你得总是想着你的客户;要想让客户帮助你,你得总是帮助你的客户。
11、朋友不一定是生意伙伴,但你一定要把生意伙伴变成朋友。
12、我们未来的富有不在于财富的积累,而在于观念的更新。 ——彼得●德鲁克
13、在一个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的世界里,企业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发展自身的适应能力。在将来,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激发组织内各个层次人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的组织,才能傲视群雄。——彼得●圣吉
14、产品(服务)与品牌是形影相伴的共生体。离开产品的品牌是孤魂野鬼,而离开品牌的产品则是行尸走肉。——联纵智达咨询集团董事长、首席营销顾问何慕
15、世纪的.工作,已经从做一份工作、追求一项事业,转变到建立专业品牌。——美国著名营销专家汤姆●彼得斯
16、你说什么客户不会记多少,但你带给他们的感受,他们却永远忘不了。——西门●海尔
17、不要过度承诺,但要超值交付。——戴尔
18、那些能够赚大钱的人,都是懂得如何让别人赚钱的人。——宗庆后
19、一个优秀的企业输出的不仅仅是优质的产品,更有优秀的管理优质产品的方法。——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瓦格
20、好经销商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找出来的。 ——唯美陶瓷公司营销总监王尚平
21、营销只有围绕消费者的注意力转,才能获得市场。——小天鹅集团销售公司经理徐源
22、具体的问题成千上万,不过绝大多数可以归结为如下一句话:怎样才能赢?——前GE公司CEO 杰克●韦尔奇
23、诚实的代价最低、风险最小,所以诚实最划算。——希望集团总裁陈育新
24、Thomas Watson (托马斯·沃森),IBM 创始人造就了一个世界级的大公司。他在总结其终生经验时,语重心长地指出:“一切始于销售”,“没有销售,就没有美国的商业。”
25、麦当劳公司的董事长R·kroc(柯罗克)在其艰辛的 年推销员生涯的末期,发现麦当劳兄弟的汽车餐厅竟然订购了 台他推销的产品——拌奶机,他幻想如果全美国有 家这样的快餐厅,就能推销 台机器,由此,他以“推销员的思维方式”开始发展麦当劳连锁店。而麦当劳兄弟俩人则卖掉了自己的股份。
26、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为了把公司的新产品收音机推到美国,竟然举家迁到纽约,以便了解美国人和开拓美国市场;本“佐川快运公司”的创始人佐川清从自己当搬运工的血汗经验中体会和制定了公司的“顾客随叫随到”的原则,从而使这一个小公司一跃而成为本最大的运输公司。
27、“A 部巨人营销秘诀(I)——P:营销组合”通过实际的例子介绍了营销大师如何把P(prod-uct—产品,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price 定价)以最佳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使产品畅销。“A 部巨人营销秘诀(Ⅱ)——营销策划与策略与技巧”为您展现了麦当劳董事长、本“佐川快运”创始人、IBM 的创始人、本八百伴、杜邦等 多家公司的创始人及经理的营销策划经过、销售的绝妙策略以及高超的技巧。“A 部巨人营销秘诀(Ⅲ)——%的董事长都做过数年推销员”正是这一特点,造成了世界许多伟大的公司。IBM 的创始人作了 年的推销员、麦当劳公司的创始人做 年推销员、福特总裁艾科卡做了 年的推销员,而像索尼创始人虽未做专职推销员,但从一开始就充当推销员推销公司的产品,李嘉诚、王永庆、庄永竟等等均是如此。“A 部巨人营销秘诀(Ⅳ)——营销管理的技巧”则记述了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东芝”总裁土光以及行销经理们的营销管理秘诀、技巧、方法等。
“B 部营销巨人:新产品开发的奥秘”告诉人们,新产品开发是关系
企业存亡的大事。众多成功的企业巨人都非常重视新产品的发展,把新产品开发、营销及定价等列为头等议事程。“惠普”、Ⅳ“夏普”、索尼、IBM、可口可乐公司、本“花王公司”、杜邦公司、“黑人文摘”公司、丰田公司、本尼西奇公司的董事长总裁们在本部分都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经验、秘诀及教训。相信对您有所启发。
C 部是“企业巨擘的‘服务观’、国际营销绝招”在产品、渠道、促销等大致相同的条件下,服务就是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法宝,请看数十位总裁纵谈他们的“服务价值观”;国际营销是巨人们最重视的业务之一,他们为拓开国际市场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诀窍。
28、马云
29、马云:必须先去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然后再去找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30、马云:最核心的问题是根据市场去制定你的产品,关键是要倾听客户的声音。
31、马云:免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所以尽量不要免费。等你有了钱以后再考虑免费。
32、马云:“营销”这两个字强调既要追求结果,也要注重过程,既要“销”,更要“营”。
33、企业越做越大,讲话要越来越实在,越来越细,真正伟大的领袖,我觉得优秀CEO和非常大的领导者做得非常大的时候,他们讲的东西是很细的东西,小企业有大的胸怀,大企业要讲细节的东西,我觉得有的时候还要给你一个建议,目标要明确,明白你自己想要什么,明白别人想要什么,这样的话你又可以单刀直入,所以我问你产品、客户、收入,简单一点。
34、改变文化很难 但也不是不可能。
35、谁是你的竞争者,你最大的竞争者就是传统思维,传统文化,所以你要花很长时间去传达一种新的文化,新的礼仪,对现代生活的理解。年前我做互联网,做电子商务,很多人觉得怎么会有人在网上买衣服,现在越来越多……
36、年代的人要跟年代的人去竞争,不要揪着年代的人不放。你建一个公司的时候要考虑有好的价值才卖。如果一开始想到卖,功利心太重,你的路可能就走偏掉,这是给很多年代的人的一个建议,做任何事都要有时间!
37、马云告诉员工,普通企业看到客户口袋里有块钱,想的是如何把它赚到手,而阿里巴巴员工的责任是帮助客户把块钱变成块钱,再从中拿出我们应得的块钱。
38.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销售终端是离消费者身体最近的地方,售后服务时离消费者心灵最近的地方。”
1、 宁可小才大用,不可大材小用;
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之长,不挑人之短。善用人者,无不可用之人;
3、 灵活要有原则,原则不可灵活;
4、 不能有活无人做,也不可有人无活做。更可怕的是一件事许多人在做!遇责任则无人承担,遇功劳则人人有份!
5、 一个好的管理者绝不是靠一张铁青的脸、一个玄机重重的头脑,而是靠知识与经验造就的实力、与人为善真诚待人的心肠和人人平等的原则性,威信、威信,信是关键,有信自有威。
6、 没有任何雇员能让老板完全满意,没有任何下属能让上级完全满意。如果有,那么也是暂时的,也是靠拍马屁得来的,不能长久。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都不尽相同。一个好领导,要能容忍下属犯错,更要容忍下属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因此,做上级的对下属宽容一些,做下属的对自己严格一些,一个集体才能团结和睦,才能共同做好事业。如果恰恰相反,组织则无战斗力。
7、 过程与结果:对基层的职员要重视过程管理,对高层的职员要重视结果管理。如果颠倒过来,管理必乱。如果一视同仁,集体的效率必下降。
8、 所谓企业文化,其实即是老板(最高管理者)的文化。(此处的“文化”不是文化程度。)一个企业,老板(最高管理者)正直、宽容、敬业、有远见,那么所有部门经理中也就极少有靠溜须拍马过日子的人存在,同样这个企业自上而下就会形成公正、诚实、靠努力工作获得进步和利益的风气,企业内部必沟通顺畅,团结向上,企业定能兴旺。如果一个老板(最高管理者)好听谗言、好听奉承,那么一个企业就会培养一批靠打小报告、靠“山呼万岁”过日子的人。企业内部必勾心斗角,互相玩权谋,四分五裂拉帮结派,企业必难发展壮大。
9、 制度是建立在对人不信任的假设上的,但企业用人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用人莫疑,但制度一定要健全。
10、 批评是管理必要的手段之一,但不是主要的手段。从不批评下属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不会批评的领导也不是好领导。批评不是苛责和谩骂,批评应成为一种激励方式。因此批评必须建立在所犯错误事件主体的基础上,不要做任何延伸。批评要以指导、校正工作为目的。
11、 有的老板说,管理越正规,效益越糟糕。事实并非如此。有的老板认为部门设置多了、人员多了、一套又一套制度、流程建立了就是管理正规了。其实大错特错。在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现代化管理程度与西方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盲目地把组织架构扩大是不明智的,自以为分工明确,工作细化,而事实上,即使你的职务说明书做得很漂亮很详细,只要部门设置多了,就一定要出乱子。国人的劣根性决定我们的企业暂时无法象西方企业那样。所以一般企业应避免贪大求洋,把部门设置的多了,管理环节上接口就多了,扯皮推诿现象就多了,管理成本也相应升高。信息的畅通度差,天天忙于协调内部关系,表单量增大,会议增多,各部门的首脑都会站在本位主义的立场维护本部门及个人权益,从而对企业整体的.利益不利。
建议设立大的事业部,如一个公司,设立营销管理中心、生产质量管理中心、行政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管理起来要比设立市场部、企划部、业务部(或物流部)、客户订制部、采购部、开发部、设计部、信息(it)部、生产部、技术部、质管部、人事部、行政(后勤)部、办公室、财务(工业会计、商业会计)部、稽核部等等平行部门简单许多。因为设立五个管理中心,也就可以把相关工作需要沟通协调的部门划归一个中心内管理,中心设立总监一名即可,整体由总监负责,公司协调会议只需要四个总监商讨即可,也可以减少许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如:营销管理中心,下辖:市场、企划、业务、信息(it)、采购、开发、设计、客户订制等部门。行政管理中心:下辖人事、行政、后勤等部门。生产管理中心下辖: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技术设备等部门。财务管理中心下辖:财务稽核、
预算核算、工业会计、商业会计等部门。工作联系紧密、工作互相影响、容易造成扯皮的部门组成一个中心。部门间相互需要沟通协调的事情较多,在一个中心内部由总监协调解决即可。
12、 何为合理的目标?即是让他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的果子。也就是说目标不要太容易达到,也不要太高让他无法达到。太容易达到的目标没有促进作用,无法调动员工的全部工作激情;太高的目标,又会让其认为反正努力也没有用从而失去激励作用,员工心灰意冷,丧失斗志。
13、 一个企业的目标(包括企业各部门目标)制定,最大的忌讳是领导一个人闭门造车异想天开。目标制定一定要发动全员力量与智慧,充分与下属沟通共同制定。让下属参预目标的制定有几大好处:1、加强下属的被尊重感和主人翁意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2、下属参预制定的目标更切合实际,群众的智慧可以使目标更完善,不会脱离工作现实。
3、管理者可以借此机会增强与下属的沟通,并向下属阐述一些关键目标的重要性。4、共同制定的目标不再是领导给下属的任务而是全体人员对工作的郑重承诺,全体人员会共同协力奋斗使之达成。工作主动性会高涨。5、全体人员都能明确每一个具体目标,并有一个清晰的努力的方向,目标达成率高。
14、 如今是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再是一个可以
打天下的时代。因此,企业用人宁可用一个专业能力一般但能凝聚团队力量的综合管理型人才,也不用个人的专业能力很强但沟通力差、配合度差、不懂得团结群众、不能整合团队力量的人。
15、 许多企业强调用人的忠诚度。事实上,忠诚度是企业培养出来的。企业自上而下气氛良好,人才在企业工作既无生存压力,又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还能在广阔空间里施展才华,创造成就,老板为人正直坦荡,任人唯贤,员工忠诚度自然高。反之亦然。
16、 领导者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言必行、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