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二、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
三、人的一生,不会永远倒霉,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四、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拼搏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五、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宁静且欢快地承受人生,英勇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浅笑着。
六、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灭亡了。
七、从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
八、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不断攀登命运峻峰的人。
九、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与你安安静静的度过一生。
十、你不喜欢我,我一点都不介意。因为我活下来,不是为了取悦你!
十一、为人不能像打台球,对自己有利时一分也不放过,对自己不利时也不给别人机会。
十二、只有忍得住寂寞,才能够见明日的繁华。
十三、不甘心失去,就要去努力争取不是吗。
十四、你要长成一颗大树,待他称赞一声良木。
十五、遥不可及不是梦,我们要做俯视者,不做仰望者。让我们燃烧出生命的价值吧。
十六、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双翅膀。
十七、我就像是一出闹剧、可我不知道结局是悲剧、还是喜剧。
十八、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十九、在爱情这场戏里总是有一个主角和一个配角,累的永远是主角,伤的永远是配角。
二十、蜕变的故事,过程是撕裂的痛,但痛过后是破茧的释然。
二十一、正因为理想和现实有差距,人们才会珍惜理想。
二十二、放得下,才能走得远!有所放弃,才能有所追求。
二十三、不要因为没有阳光,而不走进春天。
二十四、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
二十五、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离开人与事,逃避现实,便无从产生智慧。
二十六、侮辱那些无法要你道歉的人,本身就是怯懦的表现。
二十七、我知道你我都没有错,只是忘了怎么退后,信誓旦旦给的承诺,全被时间扑了空。
二十八、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
二十九、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苦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三十、努力就是光,成功就是影。没有光哪儿来影?
三十一、不开任何会伤害他人的玩笑,无论此人在场还是不在场。
三十二、我的自信,自信的我;自己的自信,自信的自己;自我的自信,自信的自我。
三十三、让汗水哺育不凡;用智慧丰富内涵,凭**创造灿烂。
三十四、戒骄戒躁,平心静气,静水深流。
三十五、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三十六、爱一个人,就是在漫长的时光里和他一起成长,在人生最后的岁月一同凋
三十七、我们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之后都爬起来。
三十八、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十九、下对注,赢一次;跟对人,赢一世。
四十、挺胸抬头,自信的走,让你身边的每一寸空气都拥抱自信。
四十一、我把社会看的太单纯,所以才会感到那么后悔。
四十二、也许一个人在真正无可奈何的时候,除了微笑,也只好微笑了。
四十三、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学着努力多爱自己一点。
四十四、不要抱着过去不放,拒绝新的观念和挑战。
四十五、时光不比人,它脆弱,它禁不起来来回回的辜负。
四十六、我所有的勇敢和执著,被伱的沉默给全部否决。
四十七、把你太太当合作伙伴,不要把她当太太看。
四十八、当意识到一颗钻石比一颗玻璃珠贵重时,你已经可悲地长大了。
四十九、用心丈量人生,要为自己树立明晰而又伟大的目标,这目标切实又高于现实。
五十、与其用泪水悔恨昨天,不如用汗水拼搏明天。
五十一、你比你想象中更勇敢,比你看起来更强大,也比你以为的更聪明。
五十二、当一个人有远方的山峰要去攀登时,他就不会在意脚下的泥沼。
五十三、再怎么难过,也必须微笑着说你大爷的。
五十四、我的青春还在继续再多荆棘也要向前奔跑。
五十五、速度,连贯性,敏锐性,灵活性及创造力。
五十六、此刻睡觉的口水将变成明天流下的泪水。
五十七、虽然我没书,没笔记,没上课,没复习,但是我有一颗不想挂科的心。
五十八、人的一生有八十年,前二十年的努力会变成后六十年的'享受。
五十九、
六十、地狱中最炽热的地方是为那些在伟大精神考验中保持中立的人预备的。
六十一、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
六十二、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好停止。
六十三、是你的想跑也跑不掉,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
六十四、要想飞,就得追;要成功,努力干。
六十五、做人应该这样,不要为模糊不清的未来过分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奋发图强。
六十六、英雄,你怎么不问问做英雄的代价!
六十七、无论是太晚或者太早,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你都可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六十八、如果你选择一条保守的路,就只能实现一个狭窄的目标。
六十九、解释永远是多余的,因为懂你的人不需要它,不懂你的人更不需要它。
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是指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争宅基时,张英不偏不袒,互判三尺,同等对待。
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
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他们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
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到目前为止,佛教中的礼佛者更是以“心诚则灵”来形容拜佛求签者的心意。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一、家教篇(教育家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1、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2、俭以养廉,俭以保家——"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3、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4、谦以保泰,谦以进德——"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劳而逸,谦而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个谦字。"
二、治学篇(治学需要坚强的心、博学多才)
1、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2、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励志 www.lizhi98.com)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4、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修身篇(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1、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2、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3、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4、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5、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6、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7、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8、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9、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0、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四、处世篇(在社会,灵活机动)
待人以诚,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无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吾辈总以诚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以为人共谅。"
五、读书篇(多读书可以开智慧)
1.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3.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4.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5.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6.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7.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8.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9.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1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