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
2、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亦安得妄见业报哉?
3、解圣法者,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
4、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由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凡夫当生忧死,临饱愁饥,皆名大惑。所以至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
5、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6、"生亦何欢,死亦何哉。看破了生死,六道轮回又有何可怕呢?"万物看起来实有,都是因为暂时的相似相续的存在,但终归是有生有灭。"认同。如果你能看透,生灭跟寂灭我觉得也没有区别。寂灭是以某一种形态恒久存在于宇宙中,生灭只不过是不断地变换形态,但还是没有脱离宇宙。大家都在宇宙中。
7、修行是点滴的工夫关于生死的佛教名言关于生死的佛教名言。
8、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观念,不要使错误的观念落入我们生死的坑道里面,那是很危险的。
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0、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4、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15、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6、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1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8、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0、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21、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烦恼什么?
22、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23、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4、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25、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6、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7、心中仅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声音。
2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9、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30、如果不是拿无言的诚恳和慈悲的香油,任何东西都无法将伤口的毒针拔掉。你为什么让自己对别人的恶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气愤呢?争吵、轻蔑、处罚都不能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抹去这一切,反而善待他们,「善行」是让我们息怒的方法。
31、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2、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33、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5、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36、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3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3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关于生死的佛教名言格言大全。
3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0、默默地关怀和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1、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42、有德自然香。
43、与其你去排斥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4、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45、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
46、你要感谢指出你缺点的人。
4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48、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49、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50、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你进入空无的那一天,你将会被所有的佛欢迎,整个存在都跟着佛性在脉动,因为有那么多佛消失进入它里面,他们提升了存在的水准。
——奥修《般若心经》
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在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来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维摩诘经》
修学为空,不以空为证。
《维摩诘经》
无明毕竟来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维摩诘经》
心无放逸,不失众善。
《维摩诘经》
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维摩诘经》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维摩诘经》
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维摩诘经》
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维摩诘经》
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
《维摩诘经》
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
《维摩诘经》
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维摩诘经》
求法不懈,说法无吝。
《维摩诘经》
不著己乐,庆于彼乐。
《维摩诘经》
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维摩诘经》
静心就是关于所有这些:一个没有头脑的意识,一个无摇曳的意识,然后它就以它全然的美和祝福存在,那么真理就在那里。
——奥修《般若心经》
洞见会否定,当某些东西被否定,而没有东西被放进来取代,某些东西被摧毁了,而没有东西被放进来代替它的位置,在这个时候会有宁静,那个宁静就是空或空无。
——奥修《般若心经》
洞见会否定,当某些东西被否定,而没有东西被放进来取代,某些东西被摧毁了,而没有东西被放进来代替它的位置,在这个时候会有宁静,那个宁静就是空或空无。
——奥修《般若心经》
只要一个片刻的清晰、尽致和自发性,你就会像火焰一样燃烧,只要一个片刻就够了!一个片刻就会使你成为永恒的。
——奥修《般若心经》
一旦你知道了这个内在的空,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因为死亡已经发生,现在已经不再有任何死亡的可能了,你感觉到一种无死亡(不朽),无时间性,你已经达到了永恒。
——奥修《般若心经》
你只要进入这个空无,然后空无就开始成长、再成长,而变得更宽广、更宽广。有一天它会变成你的整个存在,然后就有涅盘——你已经停止存在,你已经消失而进入宇宙了。
——奥修《般若心经》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有愧之人,则有善法; 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佛家经典禅语静心书精选
1.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2. 若你不理人,人也不会理你;若你不信人,人也不会信你;若你不容人,人也不会容你;若你不爱人,人也不会爱你。这个世界很公平,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你付出和便得到容;你付出谦便得到尊;你付出善便得到缘,你付出苦便得到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珍宝,只要你懂得开采。
3. 不迷心自明,不染心自净。
4.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微风拂面;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它屋檐滴水;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它萤火流逝。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
5. 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6.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7. 人生的境界,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我们走多远,都是难以捕捉人生的真象,难以领略雅韵的风景。唯有我们心灵的安静,才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诱惑时的淡定,是困苦中的从容,是微笑地面对娑婆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8. 养生贵在养心:不良心境如同毒草,长期处于其中,会使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实际上,人生只有一次,没有彩排,更不需要彩排。活着就要活得精彩,快快乐乐地享受每一天,你无法选择如何死去,何时离去,但你能决定此刻怎么去活。
9. 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10.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11. 无论顺逆安危,常对子孙微笑,即是无上慈敬;莫分数落夸赞,多听长辈唠叨,即是绝佳孝行。
12. 成功需要八个从不:从不放弃梦想,从不懈怠努力,从不遗忘友情,从不疏忽联系,从不错过信息,从不松开坚持,从不迷茫目标,从不三心二意。
13. 病后方知身是苦,死后方知用错心。
14. 神仙尚有缺陷,人生岂能尽如意!
15. 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16.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17. 有些事不可避免,有些事无力改变,有些事情无法预测。抱怨无用,明智的人会一笑置之,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常常发生。我们无法保证事事顺心,但能够做到坦然面对,该放则放。培养对生活美好的感觉,浪漫与感恩的心态,以新鲜感看生活,将意外视为礼物,相信自己:你能让生活充满美好。
18.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9. 自私的人只看见自己的痛,却看不见别人的苦。
20. 生是幸福,可以体验人生百态;死也是幸福,超脱于人世纷繁回归自然。有朋友是幸福,喜怒哀乐有人分享诉说;孤独也是幸福,享受静谧的冥想和心灵的净化。被爱是幸福,时时处处享受无微不至的关怀;爱也是幸福,从此生命有了牵挂,梦境有了归属。别到处找幸福,幸福就在你的心里。
佛家经典禅语静心书摘抄
1. 君子以谦让化解冲突,以涵养折服敌人。
2. 人生有输有赢,得势顺境时不要得意忘形,放纵自己;失势逆境时不可消极颓唐,放弃自己。成功的人生,要自己定义;快乐的人生,要自己创造!
3. 如果你作出了某种选择,就要准备好承担一切后果。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要心生抱怨,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人生故事里的大多数结局都源于你自己的选择,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不是游戏,我们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的机会。既然选择了,就要咬牙坚持走下去。
4. 客来一句问候,客去一句祝福,不分张王李赵,都是善缘;境生一份喜悦,境灭一份清静,莫辨真妄,无非心造。
5. 生活是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笔,每个人也都有认为不尽如人意的一笔,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与其整日被庸人自扰的愁闷所困扰,不如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淡看一切。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困难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豁达,让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6. 人生的精彩在于经历。经历是一种思想的提高,是一种生活的提炼,更是一种坚强的成长。人生需要越经历才能越美丽。经历了严寒才知道春天的温暖,经历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的可贵,经历了痛苦才知道幸福的难得。经历了,它,就是你一生的拥有与财富。
7. 一个人若斤斤计较,成就必然有限。若能用宽广的格局,不以现阶段的成败来论英雄,只争千秋.不争一时,那么短暂失败,就成了他最佳的激励元素。眼光短窄之人,只看眼前繁花美景,却不知镜花水月不可凭恃。把格局放大,眼光看远,一时的不如意,反而是造就日后成功的本钱。
8.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9. 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坏,你就是一个最幸福的人记住一个人的坏,那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让自己生活得不快乐,那样只能让自己整天生活在不快乐之中;记住他人的好,让感恩时时装在心里,你就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10. 信念不坚的人,如同墙头草,容易被他人的三言两语,乃至自己的疑虑打倒。
11. 以美好的心,欣赏周边事物;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以负责的心,做好份内的事;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错误;以不变的心,坚持正确理念;以宽阔的心,包容伤害你的人;以平常的心,接受已发生的事实;以放下的心,面对最难割舍;以感恩的心,感谢走进生命中每一个人。
12. 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是不完美的,是孤独的,是无味的,是缺乏激情的。唯有挫折可以磨炼你的意志,提升你的境界,充实你的人生!
13. 即便是再清澈的水,如果在杯中不停地摇晃,它会变得浑浊;即便是再浑浊的水,如果将它静静地放着,也会变得清澈。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如果你没有给它时间去沉淀.去净化,而总是妄想丛生.纠葛不断,那么它就会如摇晃的水一样浑浊。让你的心静下来,清明.澄澈。
14.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15.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6. 我们做人,何妨像一朵花,多给人一些欣赏.一些芬芳.一些气质.一些美感。怕的是做人像一根刺,逢人伤人,遇事害事。修道者要做灵山会上的那一朵花,给人喜悦。禅,就是一朵花,喜悦芬芳。
17. 人常在该糊涂时卖弄自己的聪明,又在该精明时卖弄自己的无知。
18. 品味生活,完善人性。存在就是机会,思考才能提高。人需要不断打碎自己,更应该重新组装自己。
19.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20. 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品。与人方便,也就是与己方便;给人余地,也就是给己余地。能受苦乃为真志士,肯吃亏不是痴愚人;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21. 想开了自然微笑,看破了肯定放下。
22. 助人就是助己,为别人付出,也是为自己打基础,常怀一颗帮助他人的心,你的世界也能变得更温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便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如果你点亮属于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在照亮自己的同时,也能照亮他人!哪怕是付出微笑,对失意的人小小的安慰,也能温暖他人的心!
23. 刚强的柱石支撑起了百年不倒的大桥,坚韧的钢轨支撑起了呼啸奔驰的列车。因为它们都得益于三角形结构的支撑。
24. 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25. 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饱览美景,用身体拥抱自然,用汗水洗净心灵,用爱情升华情怀,用歌唱美化年华,用意志战胜自我,用智慧感悟人生。
26. 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27.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待手一双。
28. 知足是富人,平常是高人,无事是仙人,无心是圣人。
29. 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人们总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却往往忽略了路边的风景!
30. 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样样看得淡,看淡烦恼就少。学东西也要看的淡。一门深入,选择一样东西,在一门里得三昧,世间求学是求知识,愈丰富愈好。学道,愈丰富妄想愈多,杂念愈多。学道的目的在三昧,在定慧,就不能杂.不能多,这是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