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记.学记》
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4、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5、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二、《论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是知也。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时候的
三、《荀子·劝学》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君子结于一也。
5、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四、中国古代其它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五、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
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4、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六、外国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0、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5、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8、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9、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10、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11、爱国如饥渴——班固
1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
1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4、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曹操
15、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1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7、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9、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20、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范晔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1、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白
2、有谁知?鬓残,心未死。——陆游
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三国志
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
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7、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于谦
8、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唐·李梦阳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5、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16、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
1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
20、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21、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2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25、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6、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
27、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2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2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0、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31、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32、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33、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34、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
35、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3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37、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3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39、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
40、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4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4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3、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44、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45、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6、国既不国,家何能存?——《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
47、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48、12、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49、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50、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5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5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3、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54、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55、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56、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57、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58、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5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60、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