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廉洁小学格言大全 正文

廉洁小学格言大全

时间:2025-05-05 02:36:38

三思而行的成语1

【成语】:三思而行

【拼音】:sān sī ér xíng

【简拼】:ssex

【解释】: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出处】:《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示例】:终身大事也应该~。 欧阳山《三家巷》三0

【近义词】:深思熟虑、郑重其事

【反义词】:不假思索、轻举妄动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经过反复考虑后再做

三思而行 成语接龙

【顺接】:行不从径 行不副言 行不及言 行不履危 行不由径 行不由路 行不知往 行不胜衣

【顺接】:按辔徐行 霸道横行 败德辱行 半路修行 苞苴公行 倍日并行 倍道兼行 倍道而行

【逆接】:不壹而三 倒四颠三 鼎足而三 隔二偏三 观隅反三 接二连三 径一周三 举一反三

【逆接】:三三两两 三三五五 三三四四 三上五落 三下两下 三不主义 三不拗六 三不足畏

三思而行的成语2

出处:《·公冶长》。

意思:也有用于劝人好好考虑。三思:多想。三:再三、反复多次。

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即季文子,

一般说来,在干一件事之前,多考虑考虑,然后行动,总是利多弊少。可是孔子却并不赞同季文子的这种态度。孔子和季文子生不同时,孔子出生时,季文子已经死去十多年了。孔子对季文子评论道:“没有必要‘三思’,只要能‘再思’,也就可以了。”

孔子为什么认为只要“再思”就可以了呢?《论语·公冶长》里没有说明。而宋代儒学家程颢、朱熹等的解释是:考虑一两遍,就足以决定;考虑一多,反而要患得患失、疑惑不定了。清朝宦懋庸的《论语稽》说:季文子一生过于谨慎,考虑个人利害太多,这是他“三思”带来的缺点。

三思而行的成语3

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即季文子,为人谨慎,凡事“三思而行”——多次考虑以后才决定做不做和怎样做。

一般说来,在干一件事情之前,多考虑考虑,然后行动,总是利多弊少的。对于某些比较粗率和冒失的人来说,“三思而行”,更是一句有意义的格言。

可是孔子却并不赞同季文子的.这种态度。孔子和季文子 生不同时,孔子出生的时候,季文子已经死去十多年了。后来,孔子听人说到关于季文子的谨慎态度时,他评论道:“没有必要‘三思’,只要能‘再思’,也就可以了。”孔子的原话,见《论语公冶长》;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为什么认为只要“再思”就可以了呢?《论语》所载的原文中,没有说明。宋代儒学家程颢〔hào〕、朱熹等的解释是:考虑一两遍,就足以决定;考虑一多,反而要患得患失、疑惑不定了。淸朝宦懋庸的《论语稽》说:季文子— 生过于谨慎,考虑个人利害太多,这是他“三思”带来的缺点,这些解释,不一定正确。总的来说,凡亊多加考虑,总是有益的。唐朝韩愈在他的《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三思而行”的“三思”,就是多想。“三”不是限于三次的意思,而是“再三”、“反复多次”。劝人好好考虑考虑,有时也可以用到这句成语。

三思而行造句

1、在你决定使用哪一类信用卡之前,很有必要四下里比较,三思而行。

2、凡事三思而行,才能减低发生错误的机率。

3、这件事太重要了,你必须三思而行。

4、作者揭示了为何在将所有鸡蛋放入一个篮子之前要三思而行。

5、结婚是终身大事,不可轻率,务必三思而行,以免后悔。

6、爸爸说小心不蚀本,要我们凡事三思而行。

7、没有经验,没有向导,没有提示,没有路标,一切都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作出选择和决定,正因为人生的舞台没有彩排,也没有重演,所以人生路上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都必须深思熟虑,三思而行,对自己负责,对命运负责,对不能重新来过的人生负责。

8、这事关系到你的终身,怎能不三思而行?

9、孩童带枪打劫,书包里暗藏**学生枪杀同学贩毒嗜毒**等罪案层出不穷,使人们夜间出门必须三思而行。

10、此事不宜冒进,大家先平静下来,三思而行。

11、我们绝不能抱隔岸观火的心态,以为**分子远在天边,要求美国在开火之前三思而行。

12、但是,如果他还指望被认为是中国首位优雅退位的现代领导人,他可就需要三思而行了。

13、如今世道衰微,人心险恶,凡事要三思而行,才能趋吉免祸。

14、他是个莽汉,做事向来很冲动,不知如何才能要他三思而行?

15、这个朋友说:“当你接管店铺的时候,在是不是要解雇经理的问题上要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的成语4

【成语名字】三思而行

【汉语拼音】sān sī ér xíng

【成语解释】

再三考虑,然后行动。比喻谨慎行事。语本《论语.公冶长》。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文子为人谨慎,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即多次考虑以后才决定做与不做。孔子都不赞同他的观点,认为只要再思就行,如果三思就会患得患失,疑惑不定了。不过看问题应该是一分为二,客观地分析问题。

【成语典故】

《论语.公冶长》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成语注解】

1、季文子:即季孙行父(?~公元前568),春秋鲁国大夫,季友之孙。宣公八年继襄仲执政,为人俭朴清廉,相传家中妇女都穿布衣,而没有人穿锦帛,马厩 里的马都只喂食草料而不喂食粟米,至于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物也都只讲求实用,而没有名贵的金石玉器。人们称其廉洁且忠诚,卒谥文。

2、三思:考虑多次。此“三”未必实指。

3、子:即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 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 先师”。亦称为“孔子”。

4、再:思考两次。

【成语出处】

1、宋.辛弃疾〈哨遍.池上主人〉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2、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你也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你如今年纪小哩,我与你慢慢的别寻个姻配。”

3、《水浒传.第六七回》:“林冲谏道:『兄长,人心难忖,三思而行。』”

4、《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为神》:“你且忍耐,此事须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楚。”

5、《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这十两银子,你做经纪的人,积趱不易,还要三思而行。”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谨慎行事。

使用类别 用在“小心谨慎”的表述上。

【近义词】:行成于思,深思熟虑

【反义词】:冒昧从事,草率从事,轻举妄动

成语造句

1、在你决定使用哪一类信用卡之前,很有必要四下里比较,三思而行。

2、凡事三思而行,才能减低发生错误的机率。

3、这件事太重要了,你必须三思而行。

4、作者揭示了为何在将所有鸡蛋放入一个篮子之前要三思而行。

5、结婚是终身大事,不可轻率,务必三思而行,以免后悔。

6、爸爸说小心不蚀本,要我们凡事三思而行。

7、没有经验,没有向导,没有提示,没有路标,一切都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作出选择和决定,正因为人生的舞台没有彩排,也没有重演,所以人生路上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都必须深思熟虑,三思而行,对自己负责,对命运负责,对不能重新来过的人生负责。

8、这事关系到你的终身,怎能不三思而行?

9、孩童带枪打劫,书包里等罪案层出不穷,使人们夜间出门必须三思而行。

10、此事不宜冒进,大家先平静下来,三思而行。

廉洁文化小学黑板报

廉洁文化格言警句

1、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2、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3、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4、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5、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6、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7、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8、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9、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10、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11、 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12、 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13、 贤能兴家,廉可避祸。

14、 权力和廉政相加等于服务,权力和贪欲结合等于自毙。

15、 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根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刃。

16、 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17、 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18、 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19、手莫长,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20、依法行政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置身商海应清正廉洁,自警自省。

廉洁文化走进校园

中国是文明古国,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廉洁更是其中最令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一项,廉洁的官员也很多。古有海瑞,包拯,郑板桥;今有朱镕基,杨善洲,孔繁森。自古以来就不缺清廉之人,廉洁就是清正廉明,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玷污。我们是小学生,可能大家会十分迷茫,廉洁和我们小学生有什么联系呢?这两者之间根本八杆子打不着边啊!可我要告诉你,这种美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讲也有莫大的关系呢。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走着,突然,我在地上看到一张模糊的纸张,我细细一看,诶呀,竟然是一张20大钞,嘿嘿,那张20大钞还是崭新的,我心中好像在流口水,垂涎不已,我心想:反正没人看到,我把他私吞了吧!正当我要把手伸向那张纸钞的时候,我突然犹豫了。我想起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的一句话:“拾金不昧,是小学生应该做到的,私吞是可耻的。”我又不禁放下了双手,的`确,捡到钱要物归原主,不能占为己有,占为己有是自私的行为,我们小学生绝对不能有这种自私的想法,这样是昧了良心,可人的贪欲总是会化为真实的行动,我这个人也很难克制住啊!天降20,真是让我左右徘徊,心中十分矛盾,说到这里,我很羞愧,因为我没抑制住自己的贪欲,最终还是拿了,回家之后,我心中十分内疚,一直捶着自己的胸,责骂自己,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也批评了我,说:“拾金不昧,拾金不昧,你怎么拿了钱还不物归原主呢,你的行为真是让我痛心!”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了,直到现在,这件事还深深地触动着我,让我更坚定:人一定要廉洁,不能因为眼前小小的利益而昧了良心。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传承廉洁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我们的廉洁不需要多大的宏图伟略,不需要有多广阔的政治理想。那贪赃枉法的官员为何会贪赃,为何会枉法,这就是他们一时被贪欲的魔爪蒙蔽了双眼,被金钱与权力的诱惑下心灵受到玷污,这种惨痛而无法挽回的教训来源于他们一种对于清廉为老百姓找想的那种意识十分淡薄,也是一种缺失。而这种缺失来源于小时候没有深刻了解到什么是廉洁,没有从根深蒂固打下这种美德的基础。所以,我们更应该从小种下廉洁的种子,让它慢慢成长,最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如果我们心存一颗廉洁之心,那乱倒饭菜的现象我们也不会无动于衷;如果我们怀有一颗廉洁之心,也不会对如何拉拢同学竞选班干部而耿耿于怀;如果我们拥有一颗廉洁之心,就不会对玩具服装起攀比之欲。

我们会做到不贪小便宜,不比吃穿,不攀比,不作违背学生原则的事。做了错事,敢于承担,不撒谎,做到“四要素”:勤,俭,廉,洁。勤,勤奋学习做事敢作敢当;俭,爱惜粮食,注意节约水电;廉,不为了自己小小的利益而违背朋友对自己的承诺,节,不贪慕虚荣,不攀比。这才是小学生廉洁的真正意义。

让廉洁文化走进校园,让廉洁精神不再是茫茫的幻想,飘渺而遥远,用自己的自律和行动证明一切,让廉洁的花朵展示他的绚丽多姿吧!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3、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4、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6、节约就是大收成。

7、一星半星,凑两成斤。

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9、细水和流,吃穿不愁。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1、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12、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

1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15、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谚语

16、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17、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

18、君子以俭德辟难。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19、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

20、真理是我们所有财产中最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节约吧。

21、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22、零钱凑零钱,到时不费难。

23、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卢梭

24、成由勤俭败由奢。

25、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王永庆

26、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27、三年烂饭砌高楼,三年稀粥买条牛。——(壮族)谚语

28、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29、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30、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31、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32、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3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34、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35、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36、三年不喝酒,买头大水牛。

37、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

38、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39、一粥一饭汗珠换。

40、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41、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4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3、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44、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45、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46、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47、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48、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4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5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51、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5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53、家有千金,不点双灯

54、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55、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5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57、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58、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59、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60、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6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62、滴水凑成河,粒米凑成箩。

63、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64、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可不是小麻烦,而是大灾难。

65、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66、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67、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锡伯族)谚语

68、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69、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70、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