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原文】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①伎②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③犹④求饱而懒营⑤馔⑥,欲暧而惰裁衣也。
(选自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薄:这里指小。②伎:同“技”,指技能。③是:这。④犹:如同,好像。⑤营:谋求,谋取。⑥馔:食物。
【参考译文】
谚语曾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能学起来简单就贵在是否去学,这就如同学习读书一般。世上的人不论是聪明还是愚蠢,都希望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多事,却不肯用功读书,这就好像想吃得饱又懒得做饭,想穿得暖和又懒得做衣服。
【文言知识】
释“是” “是”在现代汉语中多作判断词用,而在文言中尤其是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它多作代词用,相当于“这”。上文“是犹求饱而懒营馔”中的“是”,即指“这”,句意为这好像追求吃饱而却懒得谋取食品。又,“是人也不知好恶”,意为这个人不知好坏。又,“是处不宜住人”,意为这里不适宜住人。自汉以后,“是”逐步有了判断的作用,但这种用法也不多。如《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的“是”,即作判断用。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薄:与“厚”相对,引申为小。②是:这;③犹:如同,好像。④营:谋求,谋取。
2.翻译: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
世上的人不管是愚昧的还是智慧的,都想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广的事,但却不肯读书学习。
3.上面这则民间谚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世上的事不是钱财重要,而是读书学习技能最重要。
妈妈的消化系统一直不好,这几天胃又撑的不得了。肚子胀的和鼓一样,加上天气变化感染风寒,咳嗽不止。腹胀如鼓,咳嗽流涕,食欲很差,饭端去得哄着才能吃一点,只能喝一点点奶才能维持。可是精神却一直很好。
肚子一直胀着,吃饭越来越少,看着那表情很是痛苦。妈妈这种状态我们是很习惯了,曾经因为这种病做过很多次手术,不是胃穿孔就是肠粘连再引起肠梗阻,肚子上留下了很多的伤疤。也由于天生的十二指肠比正常人少四寸,这也是就是病的起因吧。这些年妈妈的精神状态还可以,发病也一般都在萌芽状态,及时用药物控制住,不再遭受开刀的痛苦。胃疼时喝雷尼替丁和糖盐水,吃不下去饭的时候喝四磨汤,经常看书,心情自己调节的还可以。
妈妈如今已经80岁了,除了耳聋外,生活能自理,还经常自己做饭和洗衣服,去医院看病时大夫都说这老太太很年轻的。腿脚很灵活,自己能劳动的时候,绝不去麻烦别人。
刚刚和老师学了腹诊,感觉腹部的推拿好舒服。也能感知腹部不适时推拿一次就会松快许多。看着妈妈涨的那么厉害的肚子,我有点想去推揉一番,又怕妈妈单薄柔弱的身体经受不起,还怕妈妈的肠子有什么问题,因为长时间的消化不良,肠子已经很薄了,经不起揉捏了。
往往都是妈妈的胃极不舒服的时候等上半日便会自行消解。一小时后进去看妈妈,情况依旧,听着妈妈那痛苦的'呻吟声,不由自主的掀开被子,隔着衣服轻轻地在腹部推了起来。妈妈痛苦的哼着,揉着胀胀的腹部,真不知该怎样才能减轻妈妈的痛苦。揉着妈妈依然很疼,只好粗略揉了几下,便赶紧给儿子做饭去了。
饭做好后去看妈妈,妈妈忽然有了精神,笑着对我说:你揉的还真起效果,肚子的胀气好像下去了。看看妈妈隆起的腹部真的变得扁平了,不再那么胀了。看来这腹部的推拿还真的很管用。这下又重拾了我的信心,敢把和老师所学的一切手法全用上。涂上刮痧油,双手就像太极符号一样开始在上面顺时针的
推,只感觉里面是水声一片,肠鸣不断。妈妈很瘦,肚皮薄的就像一张纸,里面的器官用手轻触便能摸的很清晰。所学的十八般手艺全用上后,便收功气沉丹田。
时间不长妈妈说多少给我舀点饭吧。看来中医的推拿术还真在关键的时候起了不小的作用。妈妈尝到了推拿的妙处,晚上回来的时候便又要求让我推揉。又把我喝的乳糖饮排毒的药让妈妈喝下,利于清理肠道。
第二天妈妈的头有点轻微的震颤,赶紧按着妈妈头上的原始点治疗,症状略微有点减轻。好好学习,在关键的时候学点中医的技能,还真能处理一些小病,让自己不再不知所措。
推拿术和原始点疗法真是俺的贴身小棉袄啊,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一施展了身手,二还能解救人于危难之中。集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