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有关唇亡齿寒的格言 正文

有关唇亡齿寒的格言

时间:2025-05-03 04:38:38

10字以内的

1. 学问不厌。——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大略》

2. 为学心难满。—— 唐代诗人 项斯 《送欧阳衮之闽中》

3. 随时随地学习。——管理培训专家 余世维

4. 学习永远不晚。——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5. 学习是硬道理。——中国好声音选手 吴莫愁

6. 善学者其如海乎。—— 清代诗人 袁枚 《随园诗话》

7. 重复是学习之母。——英国小说家 狄更斯

8. 善学者通一经而足。——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万卷楼记》

9. 朝闻道,夕死可矣。——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里仁》

10.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马蹄》

10字以内的.名言警句【精选篇】

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4.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6.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7.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8.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0.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11.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1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3.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14.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5.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6.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7.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0.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10字以内的名言警句【热门篇】

1. 学不精勤,不如不学。—— 唐初史学家 令狐德棻 《周书·李贤传》

2. 循序而进,与日俱新。——宋代诗人 何坦 《西畴老人常言》

3. 人无贤愚,非学曷成?——清代学者 陆以田

4.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明末清初思想家,政论家 唐甄 《潜书·讲学》

5.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6.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西汉学者 韩婴 《韩诗外传》

7.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西汉学者 扬雄

8. 学其所用,用其所学。——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9. 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东汉哲学家 王充

10.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东汉哲学家 王充

1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2. 不知理义,生于不学。——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13. 不从糟粕,安得精英。——清代诗人 袁枚

14. 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

1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

16.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7. 我在发明创造中学习。——前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理论奠基人 齐奥尔科夫斯基

18. 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明末清初教育家 朱之瑜

19.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20.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学记》

21.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子张》

22. 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国当代作家 王小波

23. 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徬徨。—— 报摘

引导语: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怕不动,脑怕不用。志怕不坚,心怕不静。机器不转要生锈,人不锻炼要减寿。

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6、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7、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8、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9、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唐渊明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老子》

11、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3、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14、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孟子

1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17、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18、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9、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20、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21、言必行,行必果——民谚

2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合,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民谚

2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民谚

2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2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子

30、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3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3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3、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3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佚名

36、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3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38、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3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4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41、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陈毅

42、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4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4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

4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4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49、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50、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是可忍,孰不可忍。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1、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12、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言必信,行必果。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