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君子与异性相处的分寸格言 正文

君子与异性相处的分寸格言

时间:2025-05-09 04:54:59

所谓君子,并非大贤大圣。

做人有底线,做事有禁区。

能做到这些,便堪称君子了。

《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八有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人的原则。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是一个人的修行。

君子审时度势,决定取舍,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更是出世与入世间的谋略。

1、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从个人而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要老成。从组织而言,自己的举动会影响整个团体,更要瞻前顾后较量得失。

如果负责城建的是一位君子,他就不会今天修好路,明天挖开埋水管,后天再刨开走电缆,因为每一个举动都有经济和时间成本,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

每一个动作都要遵循“道”,这个道可能是法律、道德、经济考量和其他普世标准,凡事有所依凭,是君子行事要坚守的底线。

2、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徒语”意同以讹传讹,君子不会不加分辨的转述言论,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君子谨慎自己的言论,非礼勿言。同时对他人的言论也会进行分析,去伪存真。

只说知道的,只讲确定的,不会明哲保身而说模凌两可的话,不会曲意奉承而说不实在的话。

“语必有理”不仅是说话有道理,而且讲原则。

该说的时候必定要说,比如谏言和建议,该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说而发声,比如自己不确定的事,则是失言。

3、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君子不会贪求无度,追求必定符合“义”。

这个义不是哥们义气,而是大义,法律、道德、个人准则等等。

如君子爱财,他也会取之有道。能对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

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4、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

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

同理,佛教说一个修行人,其言行必须合乎“八正道”。

所谓八正道,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要起正直的念头,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引人向善的信仰,核心都是互通的。

如果能以八正道为修身原则,离君子的修为也越来越近了。

1、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2、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3、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4、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5、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6、非其地而树之不生,非其人而语之弗听。

7、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8、道不同,不相为谋。

9、良友在身旁,地狱变天堂。

10、傻子们的友谊由于恐惧和贪婪,好人们的友谊由于一见倾心。

11、一个正直的人要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来,一个坏人只要一天就认得出来。

12、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

13、故君子相求也,非特兴善也,将以攻恶也。

14、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

15、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6、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17、亲戚是不可选择的,而朋友却可以。

18、交绝不出恶声。

19、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

20、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21、过分了解或者过分不了解,同样妨碍彼此的接近。

22、近来者赤,近墨者黑。

23、与人交往,待人以至诚,才能换取真挚的友谊。

24、向四面八方低垂的细草,它们的根大拔不起。

25、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

26、在患难中的朋友才真是朋友。

27、上交不谄,下文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28、朋友越老越好,美酒越老越香。

29、交友的范围宜稍宽泛,各种人都有最好,不必限于自己同行同趣味的.。

30、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31、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32、友以义,不慕势利。

33、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34、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35、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36、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37、伪装的朋友要比凶恶的敌人更坏。

38、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39、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晚而已。

40、真正的朋友应该让人像对母亲那样地信赖。

1、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2、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

3、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4、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6、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7、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8、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卷五

9、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10、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11、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12、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13、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14、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15、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1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1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1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9、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20、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2、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24、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25、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26、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27、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28、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29、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30、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3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32、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3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36、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37、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38、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39、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