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感悟诗句
篇一: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一、《弟子规》
二、《三字经》
三、《百家姓》
四、《千字文》
五、《论 语》10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 大学 中庸 庄子》11段
《老子》节选
1.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 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中庸》节选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
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庄子》节选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2.《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七、《孟子》6段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5.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八、《陋室铭》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九、《劝 学》荀子(战国)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十、《杂说四.笠翁对韵一东》
《笠翁对韵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篇二:国学经典诵读目录
国学早教机,中华教育研究会科研成品,在国学教育方面,特别倡导:桃李不言让孩子感受国学,春风化雨让孩子享受国学,童蒙养正让孩子扎根国学,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快快乐乐学习国学。
音乐润心系列之中国儿童古典天籁
1阳关三叠
2太极
3秋水悠悠
4梅花三弄
5凤求凰
6无来无去
7空山寂寂
8寒窗读夜
9岭头山色
10 梵声万里
11 细雨松涛
12 普安咒
13 捣衣
14 玉树临风
15 欸乃
16 关睢
20 卧龙吟 秋风词 古风操 春江花月夜
21 韦编三绝
22 潇湘水云
23 广陵散
24 岳阳三醉
25 醉渔唱晚
26 佩兰
27 双鹤听泉
28 流水
29 空山鸟语
30 关山月
31 搔首问天
32 龙翔操
33 秋江夜泊
34 碣石调幽兰
35 长门怨
36 阳春白雪
37 离骚
38 良宵引
39 大胡笳
40 洞庭秋思
44 高山 华胥引 胡笳十八拍 墨子悲丝
45 鸥鹭忘机
46 樵歌
47 酒狂
48 听泉引
49 梧叶舞秋风
50 忆故人
51 渔樵问答
52 伐檀
53 归去来辞
54 高山流水
55 列子御风
56 鹿鸣
57 平沙落雁
58 庄周梦蝶
59 春晓吟
60 阳春
64 蕉窗夜雨 平湖秋月 浔阳夜月 出水莲
65 彩云追月
66 寒鸦戏水
67 雪山春晓
68 月儿高
69 清明上河图
70 秋水如梦
71 月下海棠
72 水龙吟
73 寒江残雪
74 碧涧流泉
75 泛沧浪
76 凤凰台上忆吹箫
77 梧桐月
78 昭君出塞
79 大浪淘沙
80 夕阳箫鼓
音乐润心系列之铃木左右脑全能音乐目录 81沃恩威廉斯:绿袖子
82维瓦尔第:冬
83格里格:晨曲
84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85维尔瓦第:春
86宾基:伊丽莎白小夜曲
87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
88巴达捷夫斯卡:少女的祈祷
89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90赛尔维恩·图森:秋的喁语
91布拉加:天使小夜曲
92德彪西:棕髪少女
93圣桑:天鹅
94肖邦:降B小调夜曲
95莫扎特:C大调小星星变奏曲 96舒曼:路边的客栈
97威尔第:吉他奏鸣曲
98德沃夏克:幽默曲
99柴科夫斯基:四小天鹅舞曲
100巴赫:打水仗
101莫扎特:D大调四手联弹钢琴奏鸣曲 102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103比才:“卡门”间奏曲
104勃拉姆斯:摇篮曲
105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106莫扎特:第15号钢琴奏鸣曲 107德彪西:月光
108古诺:圣母颂
109托尼奥康诺:大自然的摇篮曲 110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选二) 111舒伯特:降G大调即兴曲
112肖邦:升F大调船曲
113贝多芬:蓝色多瑙河
114莫扎特:柔板
115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 116舒伯特:圣母颂
117门德尔松:春之歌
118马瑞:金婚式
119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
120柴科夫斯基:船歌
121贝多芬:致爱丽丝
122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123贝多芬:欢乐颂
124成田为三:海滨之歌
125莫扎特:第2号长笛协奏曲 126莫扎特:第21号钢琴协奏曲 127海顿:小夜曲
128亨德尔:水上音乐组曲
129门德尔松:结婚进行曲
130托尼奥康诺:魔术
131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
132舒曼:异国与异国的人民
133维瓦尔登:秋
134肖邦:摇篮曲
135莫扎特:D大调嬉游曲
136麦克道威尔:致野玫瑰
137莫扎特:第20号钢琴协奏曲 138舒曼:肖邦
139柴科夫斯基:雪橇
140博凯里尼:小步舞曲
141勃拉姆斯:A大调圆舞曲
142西贝柳斯:小回旋曲
143肖邦:降E大调夜曲
144肖邦:雨滴
145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146舒曼:孩子入睡
147亨德尔:竖琴协奏曲作品
148莫扎特:油菜花开
149门德尔松:梦
150莫扎特:圣母颂
151斯卡拉蒂:奏鸣曲K
152马斯奈:沉思
153莫扎特:帮助蝌蚪找妈妈
154福雷:西西里舞曲
155维瓦尔第:狩猎
156托尼奥康诺:小夜灯
157贝多芬:奏鸣曲
158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选二) 159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选三) 160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选四) 161比才:小步舞曲
162柴可夫斯基:十月秋之歌
163德彪西:泛舟
164德尔德拉:回忆
165莫扎特:第4号钢琴奏鸣曲 166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167舒曼:梦幻
168莫扎特:可爱的笛子
169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
170舒伯特:音乐瞬间
171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172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
173舒曼:快乐的农夫
174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175托尼奥康诺:晚安
176莫扎特:C大调小提琴回旋曲 177莫扎特:D大调云雀弦乐四重奏 178莫扎特:E大调小提琴柔板
179莫扎特:A大调第5号小提琴协奏曲 180莫扎特:D大调弦乐小夜曲
国学育魂系列之国学经典
184 三字经 弟子规 百家姓 千字文
185 朱子治家格言
186 孝经
187 笠翁对韵·卷上
188 笠翁对韵·卷下
189 增广贤文
190—209 《论语》
210 大学
211 中庸
212—292 《老子》
293—306 《孟子》
307—312 《庄子》
313—395 《诗经》
396 孙子兵法
国学育魂系列之国学经典唐诗 397 咏鹅 骆宾王
398 风 李峤
39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400 咏柳 贺知章
篇三: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
读篇目
一 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专题"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 小 学 阶 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
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名胜联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让其实地地去走走、议议。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浪淘沙
【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比如,我们诵读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就可以讲讲有关的故事。
小学五六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音版的《孝经》
有计划地完成《颜氏家训·风操第六》、《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扬州慢·【宋】姜夔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三四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孝经》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分享了写国学经典诵读的
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1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自从进入六年级下学期,我们也开始了对国学经典——《论语》的理解与诵读。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对学生的淳淳教诲,每一句都饱含哲理。我们学的第一句《论语》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句告诉我们:三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们老师的人。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是最经典的一句。随后我们又学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明白了世上没有天才,只有肯吸收古人的知识,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才会有学问。“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告诫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不能空想,要付诸学习,而学过的东西必须经过思考,细细咀嚼,才能真正吸收。我最喜欢这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这才是明智的表现。这一句在千年后的今天,同样适用,它是一句至理
《论语》是孔子的智慧结晶,他将一生的感悟都传给了学生。他的学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他的格言收录下来,编成《论语》流传后世,孔子的思想从而传承下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后人起着醒世的作用。想当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论语》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在至情至性的格言面前,在博大精深的真理面前。三天新学一条《论语》,同时每天复习一遍从前学的几条《论语》,真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学宝库的一朵奇葩。品读国学经典,感悟国学精粹,一部《论语》,受益终生。
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2
某个周末的傍晚,我吃过晚饭以后,和往常一样,坐在窗边细细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的印记,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传统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莫大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慢慢品味,文明才能悟出其中的妙处。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诗中的“自古”与“我言”两词将作者的独见完全体现出来,整首诗立意新奇,蕴含着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我读完后感到舒畅不已。又例如温庭筠的《过分水岭》,一个“似”字用得十分恰当,语意灵动轻妙,与全诗平淡中见真情的风格相统一,而诗人丰富曲折的联想和自然平易的表达,将自己对溪水源源不断的深情全都投入到诗中,真是妙不可言。
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
“庭院深深深几许”,我们虽然无法通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有限的篇章尽览伟大传统的幽深风景,但我们希望充当一个尽职合格的小导游,由此可以走进传统文化的家园,进而自己去寻幽探胜。
作为一个中国人,古典和国学是我们的精神产业,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所说:“在读书之余,我们要把最高的敬意归给历代作者,是他们把世界上最美的事物记录了下来。是他们,用精粹简练的语言替众生说出了种种感受。也是他们,给了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受人性的关怀与尊严,传承文明,持续未来。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文明诵读经典,能够聆听圣贤的教诲,这是莫大的幸事。学贵力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坚持不懈地阅读经典,把圣贤的教诲贯彻到生活和学习之中,落实到一言一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在忙碌的今天,它依然能够打动我,让我静静去品读,让我去探索这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你们,所有和我一样热爱读书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愿意停下那匆促的脚步,和我一起诵读这本《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品中华文化呢?
我爱读《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3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习着,实践着,收获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诵读兴趣,我尝试了多种方法,以下就培养小学生诵读兴趣的探索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介绍诵读意义,教师体验先行
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些内容只有通过我们亲身的诵读才能深刻体味,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们的'“不言之教”。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最核心的原理不是当今科学界所采用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觉启发式”。这一点作为当前我们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重要补充,理应保持与国学经典内容相匹配的特有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教给学生,首先与教师自身是否正确认识诵读密切相关。教师对诵读意义的了解和介绍是以其具备一定的诵读实践为基础的。对于诵读的意义,我在教学之前已经实践过一段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准备环节。因为,教师体验先行是学生诵读的第一步。
二、建构诵读环境,体验清静自然
在诵读之前,给学生放一些轻柔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身心,感受心灵和身体的宁静自然,缓解和消除平时的紧张或压抑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如果是在喧嚣忙碌的城市氛围中,这种氛围本身与经典文化所要传递和表达的宁静、悠远是不一致的。如果学生们找不到清静自然的身心感觉,那么经典诵读也往往停留在动口不动心的状态,难以深入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事实证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音乐沐浴下身心放松的体验。也许在人们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哪怕是片刻的身心放松,找回清静自然的感觉,
三、有声有色,音声相合
针对很多学生诵读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兴趣减退和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笔者曾运用“内观经典诵读法”[2],让学生们尝试在熟背的基础之上,闭目回想经典中的字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右脑的图像思维,让整个诵读或背诵的过程不那么枯燥,而是“有声有色”,进一步提升诵读的兴趣。
尽管国学经典诵读有以上诸种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诵读的兴趣。这时,教师的亲身示范与表演,鼓励学生勤于实践,经受住最初一段时间的“无聊期”,逐步找到诵读的乐趣与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前一阶段如果唤起了学生的思考和共鸣,那么下一环节学生就会更有热情和参与意识,自然也会把这种学习的喜悦感和收获感带入到诵读环节中去,有助于他们静下心来专注于诵读体验。总之,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是让学生接近国学经典、体会国学精髓的重要方面。
励志朗诵文章(1):
假如你认为自己会被击倒,你就会被击倒。
假如你认为自己没有勇气,你就不会有勇气。
假如你想赢,但是你认为自己不会赢,那么,你几乎不可能会赢了!
假如你认为自己将会失败,你就已经失败了。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孕育于一个人的心——全都在那颗心上。
假如你认为自己与众不一样,你就是!
你得尽可能想得美,你得先确定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你就能够赢得任何奖牌。佛家名言
人生的战斗并不永远靠向那些比较强壮的人,或比较快的人。
可迟早赢得胜利的,将是——那个以为自己能够的人。
励志朗诵文章(2):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这天,我励志朗诵稿题目是:只有勤奋才能成就人生。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文学大家韩愈就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也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的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报酬,武装自己的头脑。
勤奋,是扣开成功人生的敲门砖。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传说,有这样一个搞笑的故事:一天,曾先生在家看书,重复诵读了很多遍却还没有背下来,这时来了个贼,却怎样也等不到他睡觉。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比曾先生聪明的多,但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连毛主席都钦佩的人。
我们无法验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就算是假的,我想这个编故事的人也无非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人天分,人依靠勤奋而将天分变为天才!记得一位哲人以前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励志演讲)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精鹜八极,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作,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史学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游迹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八十五年时刻,搜集了超多材料,写出了震惊文学界和思想界的巨著《浮士德》;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的看书学习,最终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名人名言)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和勤奋分不开的。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但他并不灰心,为了克服这个弱点,他便每一天口含石子,面向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五十年如一日。最终,他成为了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过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个叫陈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上一两百遍才能读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知识与日俱增,之后最后“无书不读”,成为博学之士。这就应证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
勤人登山易,懒人伸指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亦没有掉馅饼的事。庸庸碌碌的人,永远只能对别人胜利的果实垂涎欲滴,而自己却尝不到果实的味道;很多人读完莫泊桑的《项链》之后都会认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受,而我则更看中于他能勇敢应对打击,用辛勤的劳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她是值得尊重的。她也用巨大的代价告诉我们——勤劳才是立身之本!
默默耕耘,用心付出,这样的人生,才是“勤劳的一生”。
坦然应对,在过程中付出汗水和心血,那么我们就能够自豪的交给人生一份满意的答卷。
励志朗诵文章(3):
《擦亮青春》
山用巍峨的背影擦亮夜色
故乡的土路里填满我童年的歌谣
一茬又一茬老去的乡亲
用粗糙的手指躬耕的背影
醇香我笔下偷懒的汉字
我用歌唱的姿式
站直身体(
站成故乡寂寞中耐寒的形状
站成父亲单薄而挺拔的脊梁
没有人能够侮辱我笔下的汉字
正因我的汉字里有母亲紧握的饱满的谷粒
有母亲村口弯弯河流一样弯弯的身躯
有童年里从不说假话的孩子
有打工他乡用美德收获感情的兄长
有像花木兰一样足不出户的漂亮山村姑娘
我用年轻的肩膀对付汉语
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流满城市的心脏
在钢筋混凝土中扛起梦想
快餐和馒头让我成长
委屈和耻辱从不放心上
伤痕累累的身体倒下就香
我始终坚信明天会有我一寸歇脚的地方
会有一轮崭新的太阳
擦亮青春
擦亮梦想
年轻的脚步
势不可挡
不好犹豫
和我一齐勇敢的飞翔
励志朗诵文章(4):
《当幸福来敲门》
(一)
当幸福来敲门
我把它请进屋
象重逢的朋友
我将告诉它走错了地方
(二)
你该循着乌云哭泣的方向
跨过那条血河
你能够把那些无辜的难民
带到天底下任何角落
山洞,地穴,海底
哪怕象爬虫一样的活着
只要不听到心惊肉跳的炮声
你还能够跟着那忧郁的星星
翻过那座荒山(名言)
山后有一群我见过的孩子
不必带什么麦当劳肯德基
带上方粉、棉衣和一缕春风
顺便捎上我送他们的彩笔
教他们画出绚丽的梦
那单调乏味的敬老院
你也能够去呆段时刻
也许不须带什么
只用你十足的耐心去倾听
听他们唠叨流逝的光阴
有时刻返到繁华的十字街头
看一看城市流浪的人儿
多半能碰到流浪的猫狗
你会唱让孤独悄悄溜走的歌么
那些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家
你不妨都走一走
倘若嗅到那些豪宅有罪恶的血腥味
就留下你从天堂带来的那瓶
能洗净心灵的纯净水
(三)
让我把你送走吧,朋友
你是否记住
我这十平方的陋室
软绵绵的席梦思
暖和和的棉褥
香喷喷的馍馍
热腾腾的蔬菜
温一壶米酒
点一支香烟
泡一杯四季春
窗户亮灿灿
当我清晨睡醒
眺望深不可测的天空
琢磨还未褪色的旧梦
心中就涌起欢欣
请你别忘我四肢健全
能够经常尽情地唱歌跳舞
能够为人们摄下难忘的瞬间
能够赴需要帮忙的地方作志愿者
能够去女儿感到快乐的地方作陪伴
此刻我兴奋地写着自由诗
真的,我已经幸福
励志朗诵文章(5):
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
深远辽阔,富于幻想。
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
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阳。
朝气蓬勃,充满期望,愿把光和温暖无私地奉献。
青春是白色的,似雪似浪,如云如月,白洁无瑕。
犹如一张白纸,如写的文字,爱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青春是无色的。像风变幻无穷,像雾绚丽迷人。
放纵它,遗憾终生;驾驭它,乘风破浪。
青春是彩色的,拥有了它,便拥有了七彩人生。
青春是一首美丽的诗,是一支动听的歌。
让我们真诚地把握住它,让青春之花绽放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