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吴位于泾阳县城北蒋路乡安吴村。安吴家族是清时泾阳有名的大商财东。以经营官茶起家,后转作官盐,也属官商。中期因家丁不旺,由一丧夫女主人主持家业,人称其“安吴寡妇”。
该女为鲁桥孟点(现属三原县鲁桥镇孟店周村)大财东周家之才女,名周莹,人称吴周氏。嫁到吴家年轻守寡,操持家业,因经营有方,家业大兴。商号多设在四川及江淮流域。据载,吴家在扬州设有盐务总号“裕隆全”年收入银两数百万。传有“吴家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之说。顶峰时期“日进斗金”。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安吴寡妇赶到西安拜见,当时所带土特产贡品中就有茯砖茶。安吴寡妇给慈禧上贡时说,这是泾阳家乡产的'茯茶。因语音关系,慈禧听说是“福茶”,高兴地说:“福茶好!福茶好!”后来就有人把茯茶叫“福茶”之事。
安吴寡妇当时还给慈禧太后一次捐贡白银十万两。以慈禧当时的处境,只看重白银,对茶之事也没有多提。后慈禧收安吴寡妇为义女,并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著名红学家吴宓就是吴家后裔。当年中央红军在云阳改编成八路军,就在安吴利用吴家庄园举办进步青年培训班。现为国家革命遗址“安吴青训班旧址”。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
故事: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说怎样有利于自身,这样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么就危险了。”接着孟子说道:“在能出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二等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大国的大夫能从万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千辆,二等国家的大夫能从千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说不多了,但是,他仍永远不会满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很受触动,焦急地问:“那先生以为该怎么办呢?”孟 子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也没有讲义的人会不尊 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何必再讲利呢?”
1966年的时候,人们曾经打开过李莲英的坟墓,令人吃惊的是,他的棺材里除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子外,没有尸身……
李莲英原名李英泰,字灵杰。祖籍浙江绍兴,明末清初其先人流落山东,后来移居直隶河间府大城县。道光二十八年(1846年)李英泰出生。
父名李玉,是个修鞋匠,家境极为贫困,在家乡无以为生,全家辗转进京,仍以修鞋为业。李莲英小时候常帮助父亲削切皮头,所以人们都叫他“皮削李”。根据李莲英的墓志铭记载,他“年九岁入内廷充役使”。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李莲英
清宫档案的记载也证明,李莲英是于咸丰七年十月十一日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但年龄是13岁。也许李莲英在净了身之后,没有直接到皇宫当差,而是在王府当了几年的差,才被郑亲王送进皇宫的。
李莲英入宫后的名字叫李进喜,他进宫14年的时候才由慈禧太后起名莲英。李莲英入宫之时,正值太监安德海被慈禧太后宠爱,红得发紫。
后来,安德海因少年得志,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砍了脑袋。这件事使李莲英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他是一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很快就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
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能够千方百计地讨主子的欢喜,同时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正像墓志铭中说的那样:“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李莲英的心计使得他在年仅26岁的时候开始任储秀宫的掌案首领大太监。这个职务一般需要进宫服役30年才有资格担任,可是李莲英这时候进宫刚满13年。
光绪五年,李莲英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他的主子慈禧太后日益大权独揽,他的声望地位也一天天变得显赫起来。李莲英31岁时,已经可以和敬事房的大总管也就是清宫太监的总头目平起平坐了。
而到了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清朝的二品文官,级别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对太监来说,二品顶戴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虽然如此,李莲英还是在太监中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先例。因为早在雍正时期,雍正皇帝规定太监的品级以四品为限,不能再高出这个等级。李莲英就这样成为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盈在节俭》读后感1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汉高祖刘邦厉行节俭,并且与民众约法三章,后来终于赢得了天下,并开创了大汉王朝;慈禧太后每天花费白银四万两,这样的穷奢极欲终于导致了甲午海战一败涂地,列强纷纷索取割地赔款,中华民族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可见节俭是多么的重要。
《盈在节俭》这本书告诉我:节俭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更是盈利的关键。无论是在经济繁荣时期,还是在经济萧条时期,节俭都永不过时,节俭能成就真正的赢家。此书例举了华盛顿互助银行发展壮大的例子,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就在十年前,华盛顿互助银行还只不过是一家弱小的地方性银行,而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储蓄银行和第七大金融服务公司。是什么力量在拉动这家公司高速成长?公司的CEO基格林一语道破了天机:注重每一个细节,节约每一份资源。这就是我们成功的秘诀。华盛顿互助银行的案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节俭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何等的重要;第二,提倡节俭,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小节俭也能成大气候。反观同是银行业的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浪费的现象,最常见的就是票据的浪费和打印纸张的浪费。存取票、进账单等最常用的票据填写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有相当多的顾客不能一次就把票据填好,有的甚至要浪费三次以上,日积月累,废弃的票据比有效使用的还要多,我建议推行大堂经理体制,或由保安等兼职,对客户的一般业务进行指导服务,既提高了填写的正确率还能节约办理业务的时间,可谓一举两得。另一个常见的就是打印纸张的浪费,既有设计的浪费也有内控漏洞造成的浪费。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节俭起来,第一,纸张的质量可以选择适用的薄一点的纸,这就从源头上节约了成本,第二,优化系统,使得最基本的业务打印出来的内容布局合理,不需要总是对纸造成纸张的浪费,第三,加强内控,管理内部人员不要私自动用公家财产,不要一天打多遍流水造成浪费。节俭要关注每个细节,还要持之以恒,相信以后的农商行会做好每一个细节。节俭是做人道德的回归,节俭是人格修养的体现,节俭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我们今天节约的每一块钱,都是明天赢得胜利的砝码。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我们要从点滴做起,节约资源,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贡献!
《盈在节俭》读后感2
近日,笔者读了《盈在节俭》一书,感触颇深。
如何将企业做大做强,是所有企业思考的首要问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微利时代,节俭将是企业制胜的筹码。因为面对微薄的销售利润,企业只有转向内部挖潜,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竞争力。谁的成本低,谁获取的利润就大,在市场中就更具竞争力。节俭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更重要的是,而且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因为节俭总是与勤恳、务实、理智结合在一起的,而这些正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根本。而那些弥漫奢侈文化的企业,很难有高的运转效率,很难有理性的经营决策,很难有严谨务实的发展远景,有的只是无序和懒散。这样的企业生存都堪忧,何谈发展?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只是公司领导的事情,因为企业所有的节俭活动都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就拿生产经营来说,如果企业仅仅是购置更多的`生产设备,引进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而没有员工自觉主动降低成本的意识,所有措施仍然只是一句空话,得不到落实。
事实上,节俭是企业和员工的双赢选择。对于企业来说,节俭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赢利空间,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提倡节俭意识,还有助于逐步形成勤俭节制、注重节约的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提倡勤俭节约,更会惠及员工自身。只有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养成注重细节、精打细算、讲究节俭、严格管理,树立以成本为中心的责任意识,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不仅自觉堵塞跑、冒、滴、漏、流的黑洞,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做到人走灯熄、纸张双面使用等等小事,而且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及时间成本,做到不返工、不怠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把资源投入到最有生产力的环节中去,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只有这样,企业的效益才能变得更好,企业也就更有能力给予员工更多的回报和鼓励,使员工得到更多益处。
《盈在节俭》读后感3
在《盈在节俭》读书潮中,我看到身边的师傅们都身体力行地在工作、生活中做出表率,打印纸正反使用,洗抹布、拖地的水冲洗厕所等等。但我也发现了一些我们工作环节中存在的浪费漏洞。
比如客户在书写票据时经常写错,日积月累就造成了不小的浪费。我想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统一凭证票样并贴在柜台显眼处,方便客户参照填写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不仅避免了浪费,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还使顾客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到高效服务。在我们行里的日常基础设施和常用品的规划和设计当中,应该本着一次投入反复使用的理念,进行标准化操作,减少人力、财力的重复投入。例如业务票据的设计与制作,应与一线临柜人员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日常业务的办理流程、临柜人员的工作习惯,从源头上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一次改版,多年使用。
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节约人力资源更是盈在节俭的首眩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十分需要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前提,合理为临柜人员提供工作便利。例如现在还有很多高柜台的网点,临柜人员在办理一笔普通的储蓄业务时要起立坐下数次,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不美观。还有在推行柜员制的过程中,由于很多网点的对公户和个人结算账户较多,没法做到柜员人手一套印鉴片,这就造成了每个人接到业务都要退出系统、收好印章、锁好抽屉和保险柜再去核印,然后交给复核员,再由复核员复核完毕,七七八八,才算完成此笔业务。既增加了客户的等待时间,又给柜员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降低了柜员的工作效率。
我行很多网点都代发工资、占地费等业务,由于客观原因,经常是发一次钱重新发一个存折,这样既给我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给被发客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经常有客户来向我们抱怨,每次一个新本,家里全是你们这儿的本,都弄混了。我们在给客户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后,也深深为这种无谓的浪费感到可惜。假如我们与代发企事业单位做好沟通,在代发前做好被代发人资料的核对,对去世和出生、新进和解除合同等特殊情况进行登记,做到每次都往一个存折里入账,就可避免我行资源的浪费,又免得居民陷入存折过多的困扰。
盈在节俭,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怀有一颗节俭之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我行的改制道路才能走得更加坚实矫健。
《盈在节俭》读后感4
关于节俭,从小到大,我们无论是从长辈的教导中,还是接受学校社会的教育中,这两个字眼一直是陪伴着我们成长,伴随一生的。它就像个传家宝,一代代深入人心。
古代贤哲曾经总结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厉行节俭,终可赢得天下;穷奢极欲误国殃民。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我认真的读了《盈在节俭》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企业需要节俭,而且明白了企业如何来实现节俭。书中的例子,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企业高速成长的秘诀是什么?CEO基格林一语道破了天机:注重每一个细节,节约每一份资源。也许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个人的节约可能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小节俭也能成大气候。拒绝节俭就等于拒绝财富,因为财富就藏在节俭之中。在家里,我们不会让卫生间的水龙头一直滴答不停,我们不会离家时让书房的灯一直亮着,我们不会把一些尚有用处的东西随便扔弃。我们,没人会这么做。同样的道理,如果您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自然就会想尽办法节约每一样物品,决不会随意的铺张浪费。也许有人对此会不屑一顾,认为在单位太刻意节俭属于“小气,抠门儿”的表现。但是您可别忘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古训和高楼万丈平地起,点点滴滴成江海的格言。作为公司的职员,我爱我们这个大家庭。我们不但要直接创造利润,我们还要节省维修开支,每一点每一滴处处不忘节俭。我会在自己每天的工作中节能降耗,全心全益的为公司利益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当我在使用电灯、电脑、电话时,我问自已:今天,我节约了吗?我是否有在中午休息时间关闭电灯、电脑,空调,以节省电费?当我在使用复印纸、公文纸、打印机的时候,我问自已:今天,我节约了吗?我是否有将正面已用过的纸再利用一次,可打可不打印的资料尽量不打印,尽量无纸化办公?当我在维修设备时,我问自已:今天,我节约了吗?我是否节约了每一块破布,每一滴油,每一棵螺丝钉,每一个零配件。
节俭是做人道德的回归,节俭是人格修养的体现,节俭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节俭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当前,金融危机硝烟未散,公司发展攻坚在即。我们今天每个人的点滴节约,都是明天赢得胜利的砝码。因此,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节俭成为公司发展的助长剂,让我们共同缔造的财富照亮公司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