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先秦诸子散文分类格言体 正文

先秦诸子散文分类格言体

时间:2025-04-28 15:43:15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下面是大一语文基本文学常识,请参考!

大一语文基本文学常识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现形记(李宝嘉) 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6、 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 商丘应天府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23、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24、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25、 三书指:魏书 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27、 南朝三谢: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28、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29、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 新来瘦,非千病,不是悲秋。

32、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33、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诗作 书法

34、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35、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6、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37、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38、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 《偷生》 《饥荒》

39、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40、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41、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42、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43、骆宾王7岁写著名《咏》诗:“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4、陈子昂是初唐四杰以后的著名诗人,他反对六朝绮丽之风,提倡古朴淡雅的诗风。

45、盛唐有名的田园山水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他们的诗歌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田园的自然质朴,诗中有画。

46、盛唐有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岑参。他们的诗表现祖国边塞风光和唐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47、王昌龄,是写七言绝句出名的诗人,《出塞》他的代表作之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8、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非常有名气,这首诗是这样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诫人们在取得成绩之后要更加努力,才会实现更高的理想。

49、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年轻时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写下很多歌唱祖国的好诗。他的诗热情浪漫,想象力很丰富,人称“诗仙”。

50、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按照体例可以分为纯文学和谎言文学,其中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阶级权贵谎言、愚民谎言的作品称之为纯文学,反之则称之为谎言文学。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努力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中突出“过程和方法”,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文化品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编排体系上,人教版《必修五》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的安排,本期开始开设选修课《高中作文读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中作文读本》是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编写出来的,是为高中生提供的语文选修课中的一种。本书内容共分28讲,涉及个性化写作、材料的使用、认识的深化以及文章修改四个方面的问题。为具有写作兴趣和特长的高中生开辟的写作新天地,同时也为高中生参加高考提供了必要的发展空间。《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材,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学生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高二文科11、理科6两个班的语文教学。

本人面临的两个班属于平行班,学生由高一升入高二,刚刚经历分班,情绪欠稳定,人数多,中等生多,后进生少,学习兴趣浓,但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学习习惯较差,课堂沉闷,思维不活跃,思考问题不积极。

四、工作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

3、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4、提升学生对阅读量,引发对中国文学的感性认识,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引导自主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五、具体措施

1、加强书本和网络的学习,提高教师自我素养。

2、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

3、指导学生加强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用好《语文读本》,每周布置阅读量,积累语文基础知识,4、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5、跟同事协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向同事们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听课评课活动。

6、作文训练以“表达交流”和《文章写作与修改》相结合,面批、互评、自批多种批改方式结合,切实提高效率。

7、加强电化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度

1-3周第一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4-6周第二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7-8周第三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8-9周第四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10-11周复习、期中考试11周以后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学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新学期年级组重新分班,我担任高二(17)(18)班语文教师,两个班都是政史组合班,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只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成绩不够理想。不过还有很多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有待培养良好的习惯。

二、指导思想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能坚持做到:坚持原则、奉公守法;践行规范、廉洁从教;教书育人、率先垂范;求真务实、严谨治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与精神;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全身心致力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三、教学设想

1、立足教材,以“本”为本。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非常重视利用教材,按照教材的体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内现代文中的必读篇目我们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2、努力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利用周记进行练笔、积累材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选例文,认真研读揣摩,利用文中材料进行仿写,然后对照原文,比较优劣,找出差距。注重作文实战训练,认真选题,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导,在卷面、书写、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

3、多样化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要摆脱以前枯燥的教学模式,放弃满堂灌,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在语文课上快乐学习,所以我在分层教学的同时,引入了启发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轻松、自由你、平等的课堂氛围、试图让学生在竞争与快乐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但有时我却高估了我的学生,启发式教学并没有实现她的太多价值。

四、具体工作

在备课方面,自己能深入细致地学习本学科的“教纲”和“考纲”,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精要与核心;

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把握其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材中的重难点、易混易错点、可考点与必考点;

广泛涉猎有关的教学辅导资料,以期扩充内容、丰富知识、旁征博引、博观约取;

同时还坚持学习和研究近些年的高考试题,更进一步地把握其改革方向、命题思想、命题思路、知识考查的深度与广度、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做题规范化要求等等。在深入研究教材、熟悉教情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教案和学案。

在课堂教学方面,自己能够自觉落实“三主”要求(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着力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促成师生双方的通畅交流与双边互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知结构和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中,自己能够做到:把握学生基础、理清成绩层次;

区别对待、分类推进,从而使不同智力和能力层级的学生学有所得、不断发展、逐次提高;

在基础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自己能够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有效地区分易混易错点,使所讲授的基础知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纵横联系、形成网络,能让学生易于理解、消化、吸收、掌握、运用。

近一个学期以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一直使用启发式、诱导式、激励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且对自己的教法不断地加以改进与丰富。再者,自己能够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练,一直把“侧重双基、充分挖潜、提高能力”作为日常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课堂教学语言方面,自己能够做到语言精炼、深入浅出、表达清晰。

在课外辅导方面,自己能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在给学生解难答疑时耐心细致、循循诱导、清晰透彻,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除正常的辅导之外,自己还利用每周一、三、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举办“补差”讲座,以便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系统知识、复习归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

在学生训练方面,自己能够坚持进行“周周练”、“单元练”和“专题练”。所有上述练习都能做到全收、全改、全采分、全讲评,对于共性问题集中讲评,个性问题分别指导。同时加强考后的分析和总结,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现状、进步趋势,并据此不断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发挥练习对日常教学的及时指导作用。

在教学教研方面,担任备课发言人,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教案、认真说课,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易混易错点,使集体备课活动内容丰富而充实,集体商讨热烈而深入,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良好。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3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是散文,以阅读鉴赏为主,重点学习名著,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小说欣赏能力;选修内容要突出写作及修改技法指导、古诗文赏析训练,为高考服务。

基本情况:

本期所教两个班级,每班人数48人以上,人数多,虽是实验班,但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且参差不齐。特别是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字写得潦草而不规范,卷面不合格者比比皆是;厌学厌写作者亦不在少数。学生语文积累不够,涉猎不多,知识面狭窄……总之,所面临的情况不容乐观。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语文基本技能,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语文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母语,树立科学的写作观、口才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锻炼胆量、口才和笔才。

措施和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领会大纲精神,把握大纲要求,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3、认真组织、开展好各种竞赛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口才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充分运用“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道德素质。

5、结合学生实际,注重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努力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让社会生活走进语文教学,努力实现“大语文”教学目标。

6、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努力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服务水平。

7、强化训练和批改,注重技巧和方法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水平。

8、深入学生实际,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探究,及时处理反馈信息,让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教学进度安排:

1——3周:散文部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4——5周:散文部分:“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6——7周:散文部分:第七单元。

8——9周:先秦诸子散文选第一单元。

10周:复习,选讲“基训”及有关训练卷。

11周: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讲评。

12——13周:先秦诸子散文选第二单元”。

14——15周:先秦诸子散文选第三单元诗”。

16——17周:先秦诸子散文选第四单元

18周:19——20周:期末考试复习。

21周:期末考试与试卷讲评。

古代文学(一)之三

一、填空题

1、《王风·黍离》中反复咏叹诗人的忧思不能被人理解时而痛苦不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夙兴夜寐”、“信誓旦旦”出自《诗经》中的《卫风·  》篇。

3、7、《天问》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罕见而奇特的诗歌,它的作者是________。

4、《_______》代表了先秦诸子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誉为“晚周诸子,莫能先也”,代表性篇目有《逍遥游》。

5、成语“刻舟求剑”出自先秦《    》一书,它是秦相国吕不韦召集手下门客集体编辑而成,自诩有能改动其中一字者即赏赐千金。

6、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_________________”。

7、贾谊的《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和尊敬,揭露了造成诗人不幸的社会现实。

8、《_______________》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南朝著名文论家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9、《孔雀东南飞》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神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原始人自觉的文学创作   B、原始人类迷信的产物

C、原始人类幻想和想象的产物  D、神话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产生

2、《豳风·七月》是一首___  诗。        ( )

A、祭祀诗   B、农事诗  C、徭役诗  D、史诗

3、“过秦论”的意思是           ( )

A、论说业已成为过去的秦朝  B、谈论秦的过失

C、论说秦朝的.过失    D、对错误评说秦朝的纠正

4、下列属于反映婚姻爱情的诗篇是  。       ( )

A、《伐檀》  B、《无衣》  C、《卷耳》  D、《芣苢》

5、屈原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其题目“离骚”二字的涵义是_____。 ( )

A、离别忧愁  B、遭受忧愁  C、古乐曲名  D、告别忧愁

6、汉赋早期为骚体赋,代表人物是        ( )

A、司马相如  B、枚乘 C、贾谊 D、张衡

7、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著名的_____。     ( )

A、以意逆志说  B、发愤著书说 C、发愤抒情说 D、不平则鸣说

8、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汉赋四大家”的是_____。      ( )

A、司马相如  B、班固 C、张衡 D、赵壹

9、汉代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的是_____。       ( )

A、《羽林郎》 B、《四愁诗》 C、《陌上桑》 D、《古诗十九首》

10、罗敷是汉乐府民歌___  中的人物,她大胆地嘲笑了使君,鞭挞了上层人物的荒淫,维护了自己的爱情和尊严。        ( )

A、《上山采蘼芜》 B、《陌上桑》 C、《妇病行》 D、《羽林郎》

三、名词解释

1、诗经,2、香草美人,3、互现法,4、汉赋

四、默写题

1、诗经 蒹葭,2、《离骚》片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哀众芳之芜秽。”

3、迢迢牵牛星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离骚》中种类繁多的香草有什么象征意义。

2、《孟子》一书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3、简述《战国策》的艺术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要说出汉乐府民歌都有哪些思想内容?

六、论述题

1、举例分析《史记》写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2、《诗经》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魅力?

七、作品赏析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这段文字出自的《》。(2分)

2、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1分)

3、这段文字运用了的论证方式,加强了说服力。(1分)

4、这段文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5、这段文字有何艺术特色?(3分)

古代文学(一)之二

一、填空题

1、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深情呼唤着的“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是将《诗经》中的《秦风·________》改编而成。

2、“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3、《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其名称来源于汉代河上公《老子章句》将此书分为《________》和《德经》两部分。

4、秦始皇的暴虐统治摧残了学术文化,使得秦代的文学建树很少,作家“唯李斯一人”,其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

5、《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谋臣策士的游说论辩之辞,大概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最后由西汉的________编校整理成书。

6、《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它是“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____”。

7、贾谊的政论散文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他的散文代表作是《___________》。

8、__________是西汉辞赋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

9、东汉中叶,标志着文坛从以大赋为主转入到以小赋为主转变的是张衡的《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二、选择题

1、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一部著作是_______。      ( )

A、《庄子》  B、《山海经》 C、《列子》 D、《淮南子》

2、《诗经》下列作品中被当作是周民族史诗的是_____。    ( )

A、《大雅·生民》  B、《豳风·七月》

C、《王风·黍离》  D、《周颂·丰年》

3、《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排,这是从_______角度来划分的。  ( )

A、地域 B、音乐 C、内容体裁 D、篇幅长短

4、《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_____。      ( )

A、《大雅·生民》  B、《大雅·文王》

C、《周颂·清庙》  D、《小雅·鹤鸣》

5、下列不属于楚辞体诗人的是_____。       ( )

A、屈原  B、宋玉  C、王逸  D、班固

6、“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是指_____一书的特点。   ( )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荀子》

7、《史记》是以_____为中心,是司马迁的首创。     ( )

A、记言  B、记事  C、人物  D、历史事件

8、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_____的《七发》,此后主客问答成了大赋一种固定的结构模式。           ( )

A、贾谊  B、枚乘  C、东方朔  D、司马相如

9、反映劳动妇女采莲时的情景及欢乐心情的汉乐府民歌是_____。  ( )

A、《江南》 B、《妇病行》 C、《陌上桑》 D、《上山采蘼芜》

10、“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对下列哪类作品的概括。    ( )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

三、名词解释

1、神话,2、楚辞,3、骚体赋,4、苏李诗

四、默写

1、硕鼠,2、《离骚》片断:“步余马于兰皋兮??将往观乎四荒。”3、迢迢牵牛星

五、简答题

1、简析《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2、《庄子》散文取得了哪些艺术成就?

3、简述屈原《离骚》一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内涵。

4、简单说明《史记》与《汉书》在写法上的差异。

六、论述题

1、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认为孔子删定编选过《诗经》,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孔子并没有删诗。谈谈你的看法。

2、举例说明汉乐府民歌有哪些艺术特色。

七、作品赏析题

下面是《周南·芣苡》全诗: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请回答:

1、《诗经》广泛地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是________。(1分)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妇女们采集芣苡(即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而这一过程在诗中又是通过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实现的。(1分)

3、这首诗所表现的是田家妇女们在田野间、山坡上三三五五的一边采集芣苡,一边互唱对答,请将此诗敷衍改编成一个故事。要求:①文句流畅,②富有新意,③语意连贯(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