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优美散文(一)
告别了蒙蒙阴雨天,天气渐暖,春花开放,阳光总是伴在身边,世界一片欢愉,但我心中的失落仍挥之不去。
伫立江畔,碧水粼粼,虽已是初春,杨柳仍黯然无泽,又不禁想起我自己,月考出师不捷,各科平平,担心着成绩如这杨柳,该鲜艳时仍然沉寂,便从此一蹶不振。
我寻根望去,企图发现一丝新绿,好让心中有些安慰,可望到的只是蓝天白云下残端枯槁的杨柳,唯一一丝希望也破碎了。在要离开的瞬间,猛然抬头,看见一只燕子,不,是一只风筝从对岸升起,彩色的翅膀在耀眼光下熠熠生辉。
风有些大,“燕子”在空中努力寻求着平衡,冲破风的阻力,摇摇晃晃地飞向更高更蓝的天空。它勇敢着,努力着,奋斗着,但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他不放弃。突然,一个踉跄,它要掉下来了,任风吹着,东摇西晃,但它无畏,它努力寻求重心,挥动翅膀,终于在即将失败的那一刹那又飞了起来,我不禁为它松了一口气。我暗自佩服这个放风筝的人,他一定经常放吧,思衬着,却发现,主人竟是一位残疾人,他有亲人陪着坐在轮椅上……线渐渐放完了,突然,这位残疾人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拿来一把剪刀,“咔”,剪断了风筝线,声音清脆而响亮,他望着风筝,目光里满含期待与憧憬。
我恍然大悟,脱离了线,风筝不就能飞的更高更远吗?它之前那么努力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即使它最后会掉下来,即使它最后的结局并不美好,但他曾经高飞过,自由过,幸福过,它不会留下任何遗憾。再看看这位残疾人,他的身体虽然残缺了,但他的心灵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完整,他的心灵还是自由的。他和风筝都那么执着的面对苦难,我又有什么理由消极,我不是应该更努力,不管结局如何吗?
的确,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途中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是放飞心灵,让心灵去旅行,让心灵获得自由。即使在我们最无助、最困顿的时候,只要心灵是自由的,我们就能不惊不惧、乐观向上;我们就能拨开生活的迷雾,放下身边的琐碎,把尘封的心胸敞开。所以,只要我努力了,问心无愧了,我不就成功了吗?
放飞烦恼,放飞无奈,放飞心灵,放飞希望,放飞幸福,无论何时,都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人生哲理优美散文(二)
天气越来越凉了。我打开窗户,一片黄叶在秋风里悠悠扬扬,从窗口飘进来,落在了我的肩上。我拾起叶片仔细地端祥,正如我仔细地端祥我生活的这片黄色的土地,叶片清晰的脉络如大地上纵横交错的河流,其间是山地、丘陵和田畴,叶子正散发着昨天阳光的味道,隐藏着一个夏天的梦想。现在,经过了繁华与热烈,一切归于了安祥。
穿城而过的平溪河已经很消瘦了。水落石出,昨日丰满的河床突然空旷了起来。其实不仅河流在消瘦,其实一切洗尽铅华,都在消瘦。山坡上葳蕤灌木丛在秋风的沐浴下早已面黄肌瘦,零乱如一蓬乱哄哄的头发,横七竖八,就那样随意地倒伏,任秋风秋雨一日日地摧败。
这是一幅零乱的秋意图,象某一位抽象派大师随意泼洒的作品,看不到条理,看不到思路,找不到出口,只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一堆乱麻。然而,正是这堆乱麻让我看到了自然之美。庄子说,道化自然。我想,这团秋的乱麻真正阐释了生命的哲理。有了这种哲理,我想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会再刻意地去追求什么,生活的态度会更多一些随意和自然,吃得饱、穿得暖就足亦,何必再为一些事情去计较,去钻营,处心积虑,夜不能寐?何必再感慨生老病死,人生苦短?何必再去追名逐利,你争我夺?头发乱了就乱了,何必要天天去照镜子,刻意地去制造一个发型?只要自已感着舒服,就那样随意地搭着;衣服破旧就破旧,何必要到豪华的商场里去买名牌追赶时尚?只要身体感到自在,衣服就那样绉绉巴巴;腰身粗了就粗了,何必要苦恼,想尽办法去减肥?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望着深秋高远的天空,我思考着生命的意义。秋是淡泊的,安祥的.,真实的,自然的,沉重的,沧桑的,温馨的,无私的,奉献的……这是秋的品质,是秋对生命意义的呈现和启示,是对大地母亲的深刻表达。欧阳修作《秋声赋》,感叹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我站在窗前,重新拾起那片飘落在窗台上的秋叶,仔细地端祥,正如端祥我生活的这片黄土地,双眼噙满了泪水,一种温暖象潮水一样涌遍了我的全身。
人生哲理优美散文(三)
闲暇时总是喜欢坐在书桌前翻看书架最高一层的书,那里装满了我对童年的回忆。里面有儿歌书,漫画书,还有练习描红的小册子,自己画画用的小本子。看到了它们,我就可以想起那一件件发生在童年的事。又一次捧起了厚厚的书,读得津津有味时,不经意的一回头,我看到了静静地挂在墙上的那副画。墨绿色的树林诉说着这幅画的寂静,中间那条笔直的小路遥遥地伸向了远处,不经意地看,你会觉得这条小路的终点就在不远处,而仔细看时,你就会发现,这条小路是没有终点的。看着这幅画,让我的思绪又飘回了八年前的那个冬天……
那时我才六岁多,常常陪爷爷奶奶住在乡下老家。那里有山有水,有树有花,风景可比这城市好多了。爷爷家就在山脚下,当时年幼的我总觉得那座山好神秘,好多次都想翻过那座山去看个究竟,上的那边是什么?
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直通向山顶。那里应该就是小路的尽头了吧!我经常这样想。
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有了一次爬山的机会。那天,爷爷奶奶都去学校开会了,我便鼓起勇气走上了上山的小路。
我也不知道我走了多长时间,只记得走了好长时间。
一路上难免有些磕磕绊绊的,但是好奇心给予我一种强大的力量,让一个小女孩竟有如此大的勇气。路好滑,我费尽了全身的力气到达了山顶我所谓的那个“终点”,心想一睹山下的风光。可是竟没想到我所谓的那个“终点”连“中点”都还没到。等到好不容易爬到山上时,发现山的那边还有路,还有山……那到底走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呢?我哭了,而且哭得好伤心。
这时候我发现,这条我走过的小路岔出一个路来,于是,我又踏上了“漫长的旅程”。
但没想到的是,沿着这条小路我居然下了山,走回了家。我非常疑惑:明明走的不是一条路,为什么又回到了起点呢?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旅程吧。自己在很多时候认为已经走到了终点,而那只不过是一个落脚点。不同的是,有的人会歇息歇息继续走,而有的人就在落脚点上结束了自己的旅程。至于我回家时走的那条路,大概就是要告诉我,人生的路有无数条,或许其中好几条不相同的路却可以走出相同的结果。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旅程吧,永无终点地旅程。
等我回过神来,我又将静静地挂在墙上的这幅寂静的画收进了“回忆的书架”上。而这幅画,不仅仅是童年的回忆,更多的是生活的印记。
人生哲理散文:凡事适可而止,量度而行
好比喝茶一样,茶放多了会苦,茶放少了无味,适量最好。饮茶要适量,喝酒要适量,运动要适量,吃饭要适量,午睡要适量,吃多伤胃,久坐伤腰,知足而乐,处处适量就好。理想目标要适度,标准低了,变成短期目标,高了,成了空想。期望值要适度。太高了,会因无法实现而丧失信心。太低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批评或表扬要适度。过高或过低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种不走回来的人。他们认为要做好这一件事,必须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必须得去做更前面的事。他们逆流而上,寻根探底,直至把原始的目的淡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看似忙忙碌碌,一副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起初,个别人也许知道,然而一旦忙开了,还真的不知道忙什么了。
欲望的永不满足不停地诱惑着人们追求物欲的最高享受,然而过度地追逐利益往往会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因此,凡事适可而止,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适度是依靠实践中来,需要自己去实践体会揣摩总结不断调整适度标准才行。因为,人与人不一样,每个人的适度标准几乎都不相同,适度是因人因事因时因场合而异的。
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冷静对待。不断游刃有余地把握适度的份量。就会成功!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人生亦是如此,适可而行方始步,量力而行却止履。适度、适量最好。
人生哲理散文:有所畏,有所不畏
孔子说:“勇者不惧。”不惧的,是跌跌撞撞后的遍体鳞伤。孔子说:“君子有畏。”畏惧的,是发人深省的圣人之言。由此观之,真正的勇士,并不是只知横冲直撞的莽夫,而是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却不畏惧披荆折棘的拓荒者。
勇者有所不畏,不畏迷蒙未来的不可预见性。第一只下树的猿猴是勇敢的,因为它克服了对地面未知的恐惧;第一只飞翔的始祖鸟是勇敢的,因为它消除了对蓝天遥远的恐惧。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实则是一部书写勇敢者不惧的精神史书。人类社会的产生延续,也应以勇敢不惧的精神为先决条件。
但勇敢并不意味着对一切无所畏惧。勇敢者更应拥有对正义的坚守,对至善的执念,对人类根本信仰的畏惧。历史上暴君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们自持君主专制的封建传统,目空一切,兴土木,厚赋敛,但却忘记了“君舟民水”的金玉良言,一朝荣华在,转眼亡国君。西方伟大的哲人尼采也曾说出“我是太阳”的豪言壮语,然而,这太阳却太过耀眼,以至于刺瞎了他的双眼。尼采的无所畏惧亦是造成个人悲剧的重要原因,可见,无畏主义终将使人走上自戕之路。真正的勇士,绝不是永没有畏惧的时刻,他们始终怀着对人间真善美的敬畏之心。
正如鲁迅所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之所以将真正的勇士如此定义,是因为勇敢不仅意味着对死亡与黑暗的无所畏惧,更意味着对个人价值的艰难创造和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这基于对天下苍生,对人间正义的畏惧。
神农氏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勇士。为了探寻医药的奥秘,他走过大江南北,尝遍百草,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心系万千黎民百姓的福祉,不畏行走的劳顿和死亡的恐惧,最终在我国医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曼德拉,这座屹立于彩虹之上的不朽丰碑,一生坚持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早年被南非逮捕入狱,身陷囹圄27载。但他没有畏惧牢房的.阴冷黑暗,心中始终怀着对自由与光明的敬畏,最终终结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正如香港音乐人在写给他的歌曲中唱道:“黑色皮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
君子有所畏,所畏真谛也;君子有所不畏,不畏惊险也。当今社会,有关中学生的负面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打架斗殴、顶撞老师、违法犯罪……更有甚者,因不堪沉重的学习压力而选择自杀。中学时代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始终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法律的人生法则牢记于心,同时也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不轻言放弃。
圣人孔子的良训犹在耳边回响,光阴不过百代之过客,人生在世,要做就应当做真正的勇者,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毫不畏惧地踏上未知的荆棘路。
人生哲理散文:少说是一种智慧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大师对话语的精辟见解让人颇受启示。
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生活和工作之中,人与人之间运用适当的语言,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增添乐趣、促进工作。然而,话语过多、夸夸其谈,便会让人生烦起厌。
“善言不必多,言多必有失。”历史上的文臣武将,都明白“多言必败”“多事多患”的道理,都知道管好口舌的重要性。东汉名将马援,很讨厌议论别人长短的人,他说:“儿孙中有人有这种行为,让我难受,我宁愿***。”清代名臣曾国藩也认为“多言失德”,他说招致品德败坏的是“长傲”与“多言”。
话语过多,往往显示出自己的虚伪浅薄。俗语“一壶水不响,半壶水叮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看一个人,评价一个人,智者不会光听这个人是怎样说的,而是要揣摸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更要看这个人是怎样做的。少说话,不是不说话,是要抓住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说话之前,注重观察、审视、酝酿和蓄力,如同拉弓射箭一样,拉弓蓄力,射出去的箭才铮铮有声。麻雀每天从早到晚,啾啾叫个不停,却不引起人们注意;楚南有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少说话,多倾听。清代文学家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倾听自然,回归自然,净化心灵,找回真实的自己。你也可以倾听自己,与自己对话,真正读懂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加热升温,摈弃虚华与浮躁,驱逐烦恼和郁闷,创造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旋律。
少说话,多微笑。对同志、朋友和家人,多一些微笑,保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面对无奈事情,淡然处之,微微一笑,若无其事,乃是最好的应对办法。面对天灾人祸,多一些微笑,保持豁达的心境和乐观的态度。
少说话,多思考。多思考,就不会片面看问题;多思考,话语和行为就会少出错或不出错;多思考,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容易被人接受。
少说话,多干事。生活和工作中难免陷入困境,不将“难”字挂在嘴上,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做出成绩后不表功、不炫耀、不居功自傲,要学会守拙,善于推功揽过。被人误解、受到委屈时,也要少说话,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少说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还是一种美丽、一种智慧。记住大师的告诫,话语像黑夜的星星。黑夜的星星虽然少,但给人光亮,照人前进,被人欣赏,受人点赞。
篇一、人生哲理经典散文
年轻的情怀,喜欢一个人,爱一朵花,其实并没有错,在我们长大过程中。只要爱过,喜欢过就是美丽的。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要记住:遗产为零,诚实第一,学习第二,礼貌第三,刻苦第四,精明第五。
人生的聚会是一种缘分,有时分离也是一种爱的祝福。
人生不是止水,总会出现许多出乎意料之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风波骤起而泰然处之,就显得很重要。转危为安往往需要高超的心智,也需要好的心态。多思索少激动,多仁爱少仇恨,人生才变得更加美丽。
人不可有傲气,但可有正气。
名人与凡人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强词夺理叫雄辩,凡人就是狡辩。名人跟人打招呼叫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不修边幅,叫有艺术家的气质,否认呢?话里话气的。名人喝酒叫毫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叫王老,凡人只能叫老王。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预先计算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期待改变我们的命运,首先要改变心的轨迹。
世间的许多事情都如此。当你刻意追求时,它就像一只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摒去表面的凡尘杂念,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专心致于一项事情时候,那意外的收获已在悄悄地问候你。
很多时候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相信你的解释,朋友不需要你的解释。
尽管时光要使爱情凋谢,但真正的爱,却永远保持着初恋的热情。
有些人不管变得多么衰老,却从不失去他们的美丽——他们知识将它从脸上移到了心里。
你可以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赚到财富。也可以用不相信的药医好病。但你无法从自己不爱的人身上获得幸福。
多一份舒畅,少一份焦虑。
多一份真实,少一份虚假。
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悲苦。
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
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
为别人着想意味着给你插上一对翅膀。
人世间,除了权力,金钱,声望,暴力等等之外,还有一个给人成功。有了它,一个人的潜能可以成倍成倍地施展出来,它就是——正直!
真正意料不到的事情永远难以预料。
有朝一日你动了爱情,千万保守秘密,没有弄清楚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如果我们能勇敢去爱,去原谅,为别人的幸福慷慨地表达我们的`欣慰,理智地珍惜地珍惜环绕自己的爱,那么我们就得到别的生命不曾获得的圆满。
一个人如果在20岁不英俊,30岁不强壮,40岁不富有,50岁不智慧。那么他这辈子就别想英俊,强壮,富有,智慧了。
篇二、人生哲理经典散文
人生过的是心情,生活活的是心态,人生随其然,生活何其烦,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经过一些事,才知道经验。阅过一些人,才知道历练。读过一些书,才知道财富。过了一辈子,才知道幸福。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生活怎么样,自己放调料,自己开心自己乐。
缘分,缘来缘去古至今,谈之若素诗歌吟。相逢是缘亦为分,缘定三生属命运。天涯之遥何其甚,银河难阻两灵魂。一则求远宁舍近,千里迢迢赶投奔。二则视财如土粪,情坚意定堪比金。三则奋然不顾身,千古绝唱天地震。四则并蒂心连心,两情厮守如青春。除却巫山不是云,缘来缘去皆随君。
简单,是人生的至境。小时候的欢乐,是单纯带来的。长大后的痛苦,是复杂给予的。越长大越孤单。小时候,在没人的地方,我们可以很快乐,因为有花草作伴。长大后,越在人群中,我们越感到孤单,因为人心叵测。简单,是人生的大彻大悟。无欲无求无失望,来去随缘少徒劳。简单,是最大的快乐。
不懂珍惜,守着金山也不会快乐。不懂宽容,再多的朋友也终将离去。不懂选择,再努力也难以成功。不懂行动,再聪明也难以圆梦。不懂合作,再拼搏也难以大成。不懂积累,再挣钱也难以大富。不懂满足,再富有也难以幸福。不懂养生,再治疗也难以长寿。懂爱的人,才知道珍惜,懂心的人,才知道可贵。
懂珍惜的人,才能得到,懂爱护人的人,才能幸福,懂怜悯的人,才有爱心,懂感激的人,才能心善,懂付出的人,才能得到回报,懂选择的人,才能做大事,懂坚强的人,才能承受打击,懂感情的人,才能得到真爱,懂人情味的人,才能得到尊敬。
越聪明的人,其实越累。在乎得多,割舍就难,往往失去的也就越多。追求的苦,心事就重,往往美好的也就越少。人生中,有些东西,只是数字,不必太刻意。有些人,只是过客,不必太留恋。有些事情,也只是事情,不必太奢望。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一个简单的心境,一种幸福的感觉,即使不完美,也是最美。
生命中,遇见一些人是一种幸福,而遇见一些人则是一种灾难。人,无完人,但要真诚,真实。事,无巨细,但要尽心,尽力。情,无绝美,但要无愧,无悔。这世界,原本干净,美丽。这人性,原本善良,质朴。这遇见,原本清澈,简单。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回归一颗安静无尘的心。
谁都有脾气,但要学会收敛,在沉默中观察,在冷静中思考,别让冲动的魔鬼,酿成无可挽回的错。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谁都有底线,但要懂得把握,大事重原则,小事有分寸,不讲情面难得别人支持,过分虚伪亦让人避而远之。
人生的路那是要靠自己行走,无论如何选择,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不存在对错更无须后悔。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一件东西可以永恒不变。当你失败、痛苦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当你成功、得意忘形的时候,你也要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心情不好时告诉自己: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只要是自己选择的,那就无怨无悔,青春一经典当,永远无法赎回。过去只可以用来回忆,别沉迷在它的阴影中,否则永远看不清前面的路。不要期望所有人都懂你,你也没必要去懂所有人。聚散离合是人生的规律,不必在意,何须伤悲。
人在轮回路上,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相逢,也总有一些失之交臂的陌生。缘分有聚散,有人能随行,就是一种温暖。人心有冷暖,有人能懂得,就是一种幸福。握紧几份真情,以心交心。拿出几许真诚,以诚换情。相识于真,才能相知于心。相处于纯净,才能相望于透明。相守于珍惜,才能相伴于一生。
人生的诸多烦恼,其实源于自己。风的摇曳,是一道自然的风景,无需牵强。雪的飞舞,是一页自然的诗词,无需奢念。心的悸动,是一抹自然的情愫,无需过多地在乎。每一天,是一种终结,也是一种开始。无论过去多么美好,都将成为过去。无论现在多么不好,谁都在经历。给自己一个微笑,人生处处是阳光。
篇三、人生哲理经典散文
冷冷的晚风,轻轻地吹着,吹乱了满怀的思绪。辗转的流年,悄悄从指缝中溜走,不留痕迹,无情的岁月,在脸上刻下道道年轮。
蓦然回首,青春已逝。脆弱的心,在红尘中落寞成一季风花雪月,一世情缘,刹那间成了海市蜃楼!
人,这一生,如果事事都要记住的话,那实在是太多太多啦。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忘却。譬如: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快,以及他人对你的各种伤害,诋毁。忘记这些,不仅仅是一种大度、一种超脱,更是一种为人的美德。
忘却吧!那些曾经经历过的忧伤,因为它只会让人颓靡。忘却吧!如果把它们深藏心底,那么得到的,只会是更多的心碎与泪水。而且是毫无意义的。必竟过去的已成为过去,已画上句号,如云烟般消散。
走向明天,这是我在小学时就学到的,而从没有走向昨天之说。是的,昨天即为昨天,那就说明它已过去,不管它有多么的卑污,我们都可以做到忘却,然后是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走,毫不畏惧的告诉人们:“我要走向明天,我要开拓我的明天”!
太阳每天必落。它毫不吝啬,更不会偏心于谁。我们也应该用新的心情,新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每一天。无需为昨天,已成为过去的忧伤而忧伤,亦,无需为昨天而得意忘形。
我们要面对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忘却吧!放下一天里的所有该放下的,让一切从零开始。如新的一天,新的太阳般重新升起,还自己一片澄清的天空!
无法忘记过去伤痛与愉悦的人,往往会连今天的幸福也失去!无法忘却昨天的人,往往会连今天都把握不住!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有真情、有假意。有悲伤、也有欢乐。有感恩、也有抱怨。
人总是一个矛盾体。一边希望自己能够活的超脱些,轻松自在些。可,常常又事与愿违,总在不经意间自己给自己制造很多的麻烦与负担。
如果真的想活得悠闲,那么,为何不学着让自己释放心灵的重负,学着忘却,忘记那些无碍于个人原则的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碰。无伤大雅的前嫌旧隙呢?学会让自己时时都轻装上阵,潇洒前行!
懂得忘却之人也是最明智之人,她们的心中只装着大局,她们追求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
因为有了忘却,她们便不会斤斤计较在情绪的漩涡里,也不会迷茫与徘徊在情感边缘。精神便得到了一份放松,心,便有了一份愉快。从而,使自己轻松迎接新的每一天!
人生如歌,何必去过份的计较与留恋那些过往的东西,何必把那些已成定局的怨恨背在肩上,让心灵去承受这种不必要的负载,让精神再去遭受这种无谓的折磨!学会忘却吧!
善忘,是人生的一种佳境!学会忘却吧!就像春去了秋来,花开了又谢,世间万物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