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格言和古诗词一样吗 正文

格言和古诗词一样吗

时间:2025-05-08 00:44:39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为大家分享了有关爱国的格言和古诗词,欢迎借鉴!

有关爱国的'格言

1、利于国者爱之,害与国者恶之。——晏婴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5、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8、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9、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10、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11、爱国如饥渴——班固

1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

1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4、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曹操

15、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1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7、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9、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20、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范晔

21、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

2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

23、古之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旧唐书?陈子昂传》

24、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2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

26、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崔颢

27、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28、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29、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杜甫

30、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杜甫

有关爱国的古诗词

1、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2、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3、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4、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5、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6、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7、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9、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10、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1、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1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14、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15、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16、关山万里作雄行。

1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8、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0、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21、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22、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2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

2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6、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何承天《战城南》

27、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关于爱国格言

1、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崔颢

2、古之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旧唐书?陈子昂传》

3、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4、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6、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于谦

7、但愿天下,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文天祥

8、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岳飞

9、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

10、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11、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14、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胡宏

15、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16、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范晔

17、一寸赤心惟报国。——陆游

18、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19、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2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

2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2、平生铁面心,忘家思报国。——陆游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25、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

26、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27、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李梦阳

2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29、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

3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1、丈夫所至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海瑞

3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3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3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35、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3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

37、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

3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39、爱国如饥渴——班固

40、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41、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

42、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杜甫

43、赤心事上,忧国如家。——韩愈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5、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杜甫

4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47、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48、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文天祥

49、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5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51、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

52、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曹操

5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5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5、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5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57、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楼钥

5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5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关于爱国古诗词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少年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3、《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9、《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10、《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2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3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3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3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3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3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3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4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4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4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4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4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4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4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5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5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5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5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5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5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古诗词

诗词是中文中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体裁

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也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体诗:绝句:4句1、2、4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绝”,七字称“七绝”

律诗:8句,4联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律诗分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尾联(7、8句)。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