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仁者无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赏析】孟子反对用刑杀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政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对国内能通过推广仁德来使百姓安定,对外以至仁伐不仁,决不至于让血流得把捣米的木槌都漂起来。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释义】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赏析】孟子认为有仁德的人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有德行的人当政,他能把自己的仁德推广到天下,这样就是推行仁政,由类似尊老爱幼的仁德美善出发去制定国家的政策,管理天下就是很轻松的事了。
三、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赏析】这是孟子与邹穆公一段对话中的一句。当时,邹国与鲁国边境发生械斗。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地方官员死了33人,可是老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对这些可恶的百姓,要杀呢,杀不尽;不杀呢,这种瞪着眼睛看长官战死而不去救助的行为,太可恨了。你说怎么办?”孟子回答说:“灾荒年,你的老百姓有的饿死在沟边路边,青壮年四散逃荒的就有几千人,而你的粮仓里、府库里却装得满满的。地方官员却没有一个来向你汇报,对老百姓这种严重饥荒情况,还说形势大好。这些地方官员的行为,就叫做对国君怠慢、对人民残忍呀!曾子说过‘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人民在危难时得不到官府的救济,现在才有报复的机会。所以只要你行仁政,关爱百姓,百姓自会爱护他们的长官,而愿为之效死了。”
四、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赏析】孟子是个胸怀宽广的大儒。他长期周游列国来推行自己的主张,要在天下实行仁政,要统治者保民爱民,与民同乐,实现天下统一。《孟子·公孙丑下》里记载他的话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今日的社会里,除了我,还有谁呢?)正是有这种心胸,他才能对推行仁政孜孜不倦,即使身处厄运困境,也不改变志向理想。
五、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释义】(圣人)出自于同一类的人,却远远高出于众人。
【赏析】这是孟子对孔子的崇高礼赞。孟子认为孔子是人类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杰出人物,“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伟大)于孔子也”。并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六、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释义】当今之世(如果要想平治天下),除了我能做到,还能有谁呢?
【赏析】这是孟子的宏伟抱负及自信之语。孔孟二人均有治世忧道的心情,孟子更多次明确自己迫切希望参与治理天下国家的抱负。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他独特的历史观。他认为从周文王、武王开国距今已七百多年了,应该有圣王出现,而自己能当“名世”之士,作伊尹、姜太公一类的人。所以他说:当前,如果上天还不想使天下得到平治,那也就算了;如果天意想使天下得到平治,“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七、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社会有分工,)有的人从事脑力劳动,有的人从事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就
担当管理工作,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就被别人管理。
【赏析】这是孟子批判农家学说的话。农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贤者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即国君及在上位的人应当同农民一道种田,才能吃饭;自己煮饭,同时管理国事。
孟子反对这种观点,揭露了这种观点的许多荒谬可笑之处,阐明其事实上的不可能,从而正面阐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合理性。
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释义】身在富贵之中要不迷乱本性,身在贫贱之中要不改变志向,身在威势武力之下也绝不卑躬屈膝,有违道义,这样才可算作大丈夫。
【赏析】一个人只有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修养仁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目标,恒心恒德,才算是大丈夫。富贵也好,贫贱也罢,都不能改变理想和节操,这才是大丈夫。
九、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处】《孟子·离娄上》
【释义】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赏析】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违背了这些要求和规范,就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顺应这些规则,才能顺利完成工作。工匠不使用圆规矩尺,他就不能很好地画出自己想要的图形。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制度、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句哲言现在已经转化为成语了,就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十、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释义】作践自己的人,没必要跟他谈什么有价值的言论;抛弃自己的人,不能跟他一起干什么有价值的事业。
【赏析】孟子认为,开口闭口都非议“礼”和“义”的人,就是所谓的自暴;自身不能坚守“仁”的信念、遵循“义”的规范,就是所说的自弃。这个提法和我们今天的“自暴自弃”有所不同,但是都不脱离与理想、志向、情趣的关系。
十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释义】人们的共同缺点就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赏析】一个人应该性格内敛、品德谦虚才好。爱好仁德的人,有志于修养德行的人,绝不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而那种目光短浅的人,他们只要有一丁点收获,就开始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孟子对这种人非常不满,极力讽刺他们。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们努力学习,昼夜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他们没有固定的老师,唯善是从,谦虚谨慎。孟子对他们这一类人是崇敬的。
十二、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出处】《孟子·离娄下》
【释义】爱说别人的坏话,该知道有什么样的坏结果吧?
【赏析】这是孟子告诫人言人之恶,必遗后患的道理。就常情而论,一个人有不良之行,是不喜欢别人背后议论的,报复就是必然的`了。庄子说:“灾人者,人必反灾之。”就是这个道理。
十三、友也者,友其德也。
【出处】《孟子·万章下》
【释义】交友啊,是结交他的好品德。
【赏析】这是孟子的话。他认为交友之道,贵在结交其德。因此交友时就不应考虑对方的权势,而应该考虑对方的品德,这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古人认为朋友是五伦之一,是家庭之外重要的人际关系。酒肉朋友是靠不住的。所以古人讲“以友辅仁”,是说朋友是来辅助自己的仁德的。所以以天子身份友匹夫而不为屈尊,以匹夫身份友天子而不叫僭越。
十四、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出处】《孟子·告子上》
【释义】(即使有天下最易生长的东西)只有一天曝晒它,却有十天冷冻它(也不能生长的了)。
【赏析】孟子告诫人不论进德修业,均需专心致志、有始有终,绝不能时作时辍,甚至一作十辍,一进十退,亦即俗谚所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工作时间少,而嬉游、闲散日子多,如果这样,必将一事无成。
十五、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释义】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兼得,那就放弃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牺牲生命而求取正义。
【赏析】君子一切以仁义为指归,只有仁义道德才能让他真正动心。所以,在危及道义的时候,君子舍生取义。生命对于道义而言微不足道,失去了仁德,失去了真善美,失去了正义,生命只不过是臭皮囊,是行尸走肉,一点意义都没有。故而,在生死义利之间如何取舍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行之高下,确实应该慎重。
十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出处】《孟子·告子下》
【释义】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去。
【赏析】这是孟子的名言。他认为就个人来讲,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是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以百折不挠的意志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就国家来讲,国内若无尽忠竭智的辅弼大臣,国外又无敌国外患可担心,只知安享太平,而不知危难将至,则国恒亡。由此可见,忧患意识强而又能艰苦奋斗,就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壮大;而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就会导致衰亡。这便是历史的演变法则。
十七、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出处】《孟子·尽心上》
【释义】得到天下有美好才德的青年,而教育他们成才,这是人生的第三种乐趣。
【赏析】孟子所说的“三乐”,是指“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三种乐趣,均是“为人之乐”:一为天伦之乐,一为做有“一身正气”之人之乐,一为做人师之乐。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为人师之乐,更是人生中一种深层次的快乐。他认为君子的这三种人生乐趣,超过于称王于天下的乐趣。
十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释义】困厄不得志时就独自修炼保全好自己,显贵得意时就使天下都得到好处。
【赏析】这是传统儒家的修身思想。历史上,中国的士大夫经常以此自励,要求从自己做起,努力寻求内心的美善,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进而弘扬仁义于天下,使天下人受益。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折射出中国传统文人熠熠闪光的人格,引领着新时代的读书人去寻求人格的完善。
十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孟子·尽心下》
【释义】如果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赏析】这句话中的“书”,今天已经变得广泛起来,并不专指《尚书》。我们读书,是为了寻求其中的真义,为了给现实人生服务。如果完全相信书上讲的,让书牵着鼻子走,成了书的奴隶,成了“读死书”。所以,读书不仅要能读进书里去,还要能读到书外来,要理论联系实际。
二十、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释义】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人,把仁爱之心和人合起来说,便成为做人之道。
【赏析】孟子在这里把仁爱之心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人之异于禽兽就在仁与不仁之分。他指出“仁”,是人的本心。所以“仁”,是为人而存在,人,离开了“仁”,便近于禽兽;反之,仁,也非人不能实行和体现。因此,仁与人合而言之,便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孔孟学说的目的,不外修己治人,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个人说,要作仁人志士;就治国说,要行仁政,即德政,这一切都以“仁”为基础,并弘扬它。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1、尽你所能的,尽你所可能的。往前走一步,离梦想就近了一步。
2、母亲创造未来,母亲也保护未来。母亲创造出我们祖国的伟大。母亲是国家的第一公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3、必须你争我夺才得到的东西并不值得追求,一点都不值得。它们是生活的泔脚,我的孩子,还是把它们留给猪猡吧。——爱德华·马丁
4、人的尊严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信念在懂得什么叫人道的人看来,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它比人和动物都能享受的物质生活更有价值。——[埃及]海卡尔
5、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之中颂扬了我。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与帆。只有在我以下的人,能忌妒我或憎恨我。妒忌的沉默是太吵闹了。在人的幻想和成就中间有一段空间,只能靠他的热望来通过。——纪伯伦
6、这世界上也许本没有永恒的东西,但我愿意在心里为你保留一个空间,真诚为你祈祷,为你祝福,不管岁月是否匆匆,日月不断更替,这一空间将会永恒。
7、使我们产生自卑情绪并影响我们生活的,并不是在技巧或学识上有不如人的认识,而是有不如人的感觉。——[美国]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8、我生性不做事则已,既做事又要尽力做得像样;所以我不想做工程师则已,要做工程师,决不愿做个"蹩脚"的工程师。邹韬奋《经历》第26页。
9、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说来,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
10、要想再一次拥有,就要再一次奋斗。
11、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12、有选择就是有麻烦。(世界语)
13、始终不变的是对你的情感。
14、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15、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法国]伏尔泰
16、智慧阻止不了罪恶。(威尔士)
17、时间是管理的关键。——[美国]海因茨·韦里克
18、撒去所有旧的日子,阳光就变成新的了。
19、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力轻重人。——宋熏
20、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
21、友谊之名最普遍,友谊之实最罕见。(犹太)
22、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一个农人耕而不播种。一萨迪
23、不就范于不幸就是极大的幸福。——[德国]恩格斯
24、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幸福。
25、黎明即起的人, 不怕露水湿脚。
26、成功就是将平凡的事情做到不平凡。要为成功找方法,不要为失败找理由。
27、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28、要想使自己长得更快,就不要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空间,而应寻找更广阔的发展领域。走得远,世界将属于你;走得近,世界将离你越来越远。
29、异端是生活的诗歌,所以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
30、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们早已遗忘,只剩记忆在想。
31、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32、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33、承认错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能承认错误,也就会原谅别人犯错。这是我与他人和谐共事的基础。犯错误并没有什么好羞耻的,只有知错不改才是耻辱。
34、智慧不属于恶毒的心灵,没有良心的科学只是灵魂的毁灭。——拉伯雷
35、你若不想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感悟人生。
36、困难和挫折也许是有好处的。这是一种锻炼,这是推动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37、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不临险境,不知境之险。站的高,方能看得远。希望越大,风险也越大。生的路每个人都要走一趟,向高处去,向险处行,一定能够看到最美的风景。祝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8、要留一点童心在内心深处,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落里,请保持一份童心,不是幼稚,但有的时候单纯一点会让你很快乐。所以不要太计较得失,生活本无完美。
39、用温和的方法,你能震撼世界。
40、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
41、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座右铭
42、唯有实力方能让情怀落地。
43、抱最大的期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持最好的心态,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每天都是美好的日子,祝你万事顺心!
44、假如我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那么我一定能!
45、积极的思考成就积极的人生,消极的思考成就消极的人生。
46、与其先享福后受苦,不如先受苦后享福。
47、要想成就大业,必须能屈能伸。
48、将儿童从"三味书屋"中解放出来,把"百草园"还给儿童。
49、人才是无尽的。你对别人好,别人对你好是很自然的,世界上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重要人物。
50、成功的人只想自己要的——而非自己不要的。
51、请不要同一个傻瓜争辩,否则别人会搞不清到底你们谁是傻瓜。
52、人生的经历,那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境界的提升,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
53、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54、20%的人 重视经验 ,80%的人 重视学历。
55、不论什么事情,偶尔质疑一二下习以为常的作法,都算健康。
56、我们周遭的人,影响我们最大,最直接的是父母和老师。他们的习惯、概念不管是好坏,都会深深地影响我们。
57、人生虽只有几十春秋,但它决不是梦一般的幻灭,而是有着无穷可歌可颂的深长意义的;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 泰戈尔格言
58、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旧希望欺骗了我们的地方,就存在着希望。从未有过恐惧的人,决不会有希望。
59、记住:你是你生命的船长;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其它。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
60、其实调整心态是场接力赛,我们却当成百米赛跑。
61、人生,就是于选择中,走向新的生活,于放弃间,得到解脱自在,然后,继续前行~~
62、我们一路前行,一路听到了欢呼声,看到了美丽无瑕的风景。前行的路上多美啊,有春花秋月相随,有朝露晚霞相迎。我们迈开脚步,冲刺在绿茵场,穿梭在高楼林立间,在沃土里挥汗如雨,在山林间撒播种子,面对着社会的叫嚣满腔热血。
63、爱情永远是美丽的词汇,但要看时机,时机不对,美丽可能成为恐怖,成为灭顶之灾。
6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65、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今后不要遏制;不管在什么时候竣事,重要的是竣事今后不要反悔。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8、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9、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1、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1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1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1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15、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1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7、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1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1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20、养心莫善于寡欲。
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2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23、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2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2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2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2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28、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
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29、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30、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