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征文(一)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其活动主题是“普遍可及和人权”。这一主题是为了加快落实保护人权和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普遍可及的目标。
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工作方面存在很多困难。由于不了解艾滋病,社会公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取了冷漠和歧视的态度。但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像健康人一样,可以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所以我们要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让我们把这些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有三种传播途径,即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3、日常生活不会传播艾滋病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同桌进餐、共用碗筷、共用工具、办公用具、共用马桶、电话机、餐饮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设施;另外,咳嗽、打喷嚏及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4、怎样预防艾滋病
(1)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提倡安全性行为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艾滋病性传播,提出健康性观念ABC,基本可概括为禁欲(abstinence);忠实于自己的`配偶(befaithful);以及正确使用避孕套(condom)等三个方面。
(2)注意血液安全,避免经血液感染艾滋病
不吸毒;不非法卖血贩血;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必须注射时,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针管或者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针头、针管;避免不必要的输血;要求使用经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不和其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如牙刷、纹身、纹眉针、剃须刀等。
(3)避免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避免怀孕,如果怀孕并准备分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感染阻断;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避免母乳喂养。
5、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
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血液的艾滋病抗体检测和咨询。
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可以免费做这项检测。
6、下面是主要内容,希望您能够记住并告诉您的朋友及社会公众
(1)艾滋病虽不能治愈,但完全可以预防;
(2)固定和减少性伴侣;
(3)如果有多个性伴侣要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4)拒绝毒品,决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5)慎用血液制品;
(6)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预防艾滋病征文(二)
有人说每一颗流星的下坠,就代表着一颗心跳的停止跳动。如果世上再也没有了脉搏的跳动,那么黑夜是否也一样暗淡无色?生命的消逝,不仅是一种美丽的丧失,更是一种悲痛的源泉。
无法言明的悲痛,就像伤疤,也许会好,但也会留下淡淡痕迹。
让人经不住惆怅的望望天空,是什么导致生命的脆弱易折?没有回答,风刮过,似乎在说,生活中…哦,是重病,是事故,亦或是那不在乎的心理。医学史上,有一种名为艾滋的病。他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从名字不难看出,他是一道难题,一道治愈的难题。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就是这个被断定为绝症的病症,如同一张死亡录取单,某些人就逃掉了。无论是从生理,心理来说,他们都是非常坚强的。他们可以忍受病痛的折磨,可以忽略别人的排挤,可以面对树叶随时凋零的危险,而坚强的活下去,笑着活下去。他们如同悬崖边上带着刺的玫瑰,危险,但娇艳。
通过调查,你可以发现,患艾滋的病人有大多是生活不讲究,甚至不重视生命的人。艾滋可以多方面传播,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许就会酿成难以预知的后果。年轻的人喜欢新潮,追随着潮流的尾巴奔跑。尝试着一切刺激而新鲜的事物,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有句话说,好奇心害死
一只猫。假如患艾滋是某些好奇的后果,那他不一定带给你死亡的解脱。它更会给你带来痛苦,折磨。如同一个喝醉的人过独木桥,摇摇摆摆,但又不曾落下,也不曾真正的踏稳。又好似悬挂在枝头的树叶,摇摇欲坠,落下是被践踏的痛苦,留下是被虫啃噬的折磨。
艾滋,看似离我们很远,但请知道,他一直都潜伏在我们生活中,在某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滴落着垂涎的口水。或许在某一次旅行或游玩,就踏入了他的虎口。
生活就是一场临时编策的剧本,你并不知道下一刻的危险在那里。这是无奈的,踏出的一步也许有危险,但又不得不往前走,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所以,我们要处处留心脚下,不要因为迷恋花丛中带有斑斓花纹的美丽蝴蝶,美丽是一个陷阱,蛊惑人的陷阱,从而就会盗走你的生命。
请好好珍惜生命吧。话虽简单,人所共知,可真正理解的又有多少?这也许就是人性的弱点,只有牺牲以后才能永垂,只有残缺之后才懂完美,只有经历过才能后悔。
请好好珍惜生命吧。健康的你,是幸福的。对于一个病重的人来说,一秒钟就可以千秋万岁。一秒钟可以干什么?可以展开一个笑容,可以流下一滴眼泪,而一秒过去了,他们再也不能对你说再会!因为他们生命之树已经枯竭,生命之花已经凋谢。不要无所谓,请你记住,只要秒针不停,时针就会一直追。纵然有千万个千秋万岁,就在白驹过隙的速度中,结束了。
不要只让黑夜衬托月的皎洁,不要只有悲伤环在心间。
1、艾滋病不可怕,防治靠大家!
2、共用注射器吸毒会得艾滋病!
3、让我们远离艾滋病!
4、保护你、保护他,保护大家不得艾滋病!
5、遏制艾滋,造福子孙。
6、用好安全套,预防艾滋病!
7、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
8、关心艾滋病致孤儿童。
9、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10、认识艾滋病,幸福你我他!
11、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12、艾滋病可经血、经性、经母婴传播!
13、关心困难艾滋病家庭。
14、检测艾滋病,利人又利已!
15、支持关心感染艾滋病的人们,他们是疾病的受害者!
16、责任、权利、落实。
17、关心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
18、遏制艾滋,信守承诺。
19、预防艾滋病,推广100%的安全套。
20、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
21、预防艾滋病,代代保安康!
22、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就是关爱自己!
23、认识艾滋病,预防艾滋病!
24、得了性病,到正规医院治疗!
2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仍可以正常生活、生产。
26、出门不沾黄和毒,以免把病带回家。
27、预防艾滋病,不共用牙刷,不共用针筒!
28、青少年是预防艾滋病的主力军!
29、全民动员、遏制艾滋。
30、禁毒,禁娼,预防艾滋病!
31、共用工具不会传染艾滋病!
32、预防艾滋病,可免费检测!
33、防治艾滋病,国家有政策!
34、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
35、艾滋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36、预防艾滋病,才能不致贫!
37、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38、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39、一起劳动不会传染艾滋病!
40、艾滋病只有三条传播途径!艾滋病可经血、经性、经母婴传播!
41、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
42、日常生活接触很安全,不会传染艾滋病!
43、一起生活不会传染艾滋病!
44、控制艾滋病,关键在预防!
45、不歧视艾滋病病人。
46、齐心协力,防治艾滋病!
47、xx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为您提供免费艾滋病检测。
48、艾滋病只有三条传播途径!
49、农民得了艾滋病,政府有免费抗病毒药品!
50、预防艾滋病, 创建和谐社会。
关于防控疫情手抄报图案1
关于防控疫情手抄报图案2
关于防控疫情手抄报图案3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为什么会流行?
此次引起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β属),WHO命名为2019-nCoV,由于人群缺少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所以引起疾病的流行。
2、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传播)以及可能的气溶胶传播。
3、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判断,具有人传人的证据,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4、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依据目前的流行病学特点,中老年人发病较多,以男性为主,儿童已有发病,人群普遍易感。
5、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根据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特点,潜伏期多为2~14。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怀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①无发热、无流行病学史:注意个人防护,增强免疫力
②无发热、有流行病学史:居家隔离,监测体温,必要时筛检病病毒核酸,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③发热、无流行病学史:居家隔离,社区医院就诊,监测体温,疾病如有进展及时到就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④发热、有流行病学史:立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减少人群接触,加强个人防护。
8、现有诊断方法
现有诊断手段包括:①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细胞沉降率等;②胸部CT;③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
9、目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无特效药物和疫苗?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针对新疾病,并无现有可用疫苗。
10、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①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正确佩戴口罩;
②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
③正确、及时洗手;
④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⑤不要食用野生动物及已患病的动物和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11、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①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
自身免疫力;
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
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③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④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
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⑤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⑥房间通风换气;如有疑似患者,居住过的环境一定要进行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可用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剂进行消毒。
12、在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必须去应戴口罩;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防止病菌传播。
13、在医院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①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时,尤其是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应该戴上口罩;
②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③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14、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①家庭内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剂和个人防护用品,家庭成员和实施医学观察的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尽量减少接触。
②医学观察对象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家庭内保持通风。其使用后的卫生间做好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③医学观察对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时要戴好口罩,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
④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体温,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