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资治通鉴格言大全 正文

资治通鉴格言大全

时间:2025-05-14 01:00:13

一、世事如今辣酒酿,交友自古春云薄。

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四、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五、天道酬勤。

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七、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八、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十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十二、解决最复杂的事情往往需要最简单的方法。

十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十四、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

十五、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十六、除了自己,任何人都无法给你力量。

十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十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十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二十、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二十一、如果你很聪明,为什么不富有呢?

二十二、时光就像一辆畜力车,它的速度取决于我们手中的鞭子。

二十三、诋毁自己国家的人不一定是汉奸,但绝对是混蛋。

二十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二十五、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二十六、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二十七、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

二十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二十九、理论是一码事,实际又是一码事。

三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三十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三十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三十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三十四、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三十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三十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三十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三十八、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三十九、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四十、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四十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四十二、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四十三、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四十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四十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四十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四十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四十八、培训就是赚钱,教育就是奉献。

四十九、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五十、思路决定出路,气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

五十一、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资治通鉴》其书】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一代伟人毛泽东喜欢读书,他尤其喜欢《资治通鉴》,前前后后读了17遍。除了借鉴其中的用人之道,毛主席也很佩服司马光的著书毅力。

资治通鉴名言警句翻译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翻译: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明白,偏听偏信就会处于狭隘中,如同看不见一样。唐太宗的手下有很多名人,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李绩、李靖、马周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这样一来,太宗就能从各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我们也要多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2、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翻译:只有讲诚信才能管理好民众,只有民众才能守卫好国家。赢得别人的信任是办事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的人才能很好地配合,也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3、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翻译:送来大礼,说话甜言蜜语,这样的人是古人所警惕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突然有人向你频频献殷勤,就要想一想他是不是有意图了。

4、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翻译:得到了财富但是行为失态,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不义之财不可取,君子做事情永远要正大光明,经得起别人的追问。

5、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翻译:人的本性在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设法改变了。但是与其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再被动变化,不如早些就做好应变的准备,未雨绸缪。

6、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翻译:一辈子一句怨恨的话也不说,恐怕连圣人也觉得很难办到。抱怨是人的天性,但是抱怨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把抱怨的时间用以行动,我们也就接近“圣人”了。

7、汝知稼樯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翻译:如果你能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也就常能有一碗饭吃了。不知道珍惜劳动的人,难免会有饿肚子的时候,只有亲身体验过辛苦的生活,才懂得珍惜。

资治通鉴名言警句

1、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

2、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4、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5、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6、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7、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

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9、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10、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11、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3、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14、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15、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

16、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17、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18、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也

19、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2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1、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2、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5、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

26、钱用尽更来,机事一失不可复追

2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28、物极则反,器满则倾。

29、百姓安则乐其生,不安则轻其死

30、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

31、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32、举大事者不顾家

33、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34、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35、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36、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37、无赏无罚,虽尧舜不能为治

38、军无赏,士不往

39、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

40、法一动摇,人无所措手足

41、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42、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43、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

44、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

45、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46、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

47、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

48、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49、忍小忿而存大信

50、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5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53、生乃与哙等为伍

54、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

55、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56、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57、视远者不顾近,虑大者不计细

58、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59、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60、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1、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

2、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4、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5、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6、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7、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

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9、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10、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11、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3、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14、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15、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

16、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17、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18、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也

19、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2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1、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2、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5、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

26、钱用尽更来,机事一失不可复追

2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28、物极则反,器满则倾。名人名言 www.51Flash.Com

29、百姓安则乐其生,不安则轻其死

30、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

31、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32、举大事者不顾家

33、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34、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35、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36、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37、无赏无罚,虽尧舜不能为治

38、军无赏,士不往

39、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

40、法一动摇,人无所措手足

41、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42、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43、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

44、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

45、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46、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

47、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

48、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49、忍小忿而存大信

50、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5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53、生乃与哙等为伍

54、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

55、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56、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57、视远者不顾近,虑大者不计细

58、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59、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60、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