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的智慧名言,曾国藩关于做人的名言
曾国藩交友的智慧:八交 九不交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曾国藩专门谈论了在交往中的八交、九不交、与小人交的情况中交往的主要原则,其实为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善意告诫提醒。
交友的智慧:八交
一要交胜已者。从其身上学习优点,互相切磋,提高自己,结交这样的朋友,对人生大有益处。
二要交德盛者。心态平和,总是称赞别人。
三要交趣味者。心胸开阔,生活态度积极,和这样的人常来常往,可增加无限人生乐趣。
四要交每事吃亏者。凡是每事宁愿自己吃亏,牺牲自己利益的人,必为君子。
五要交直言者。“直友难得”,能直言不讳者,往往存诚务实,患难时每每即是这样的人还在你身边。
六要交志趣远大者。如两次公考同期者,青干班同学、出国班同学等。
七要交“惠在当厄”者。在别人困难的时侯,肯出援手,最为可交。
八要交体谅人者。能理解人、体谅人、体贴人,可称宜友。
交友的智慧:九不交
一是不交志不同者。志不同者不必强合,勉强之事,必不能久。
二是不交善于奉承,奸得过分的.人,应当远而避之。
三是不交恩怨颠倒,全无性情者。这种人没什么人情味,今天仇人,明天知已,反复无常,交不得。
四是不交不孝敬长辈,不友爱兄弟的人。
五是不交迂人。迂腐之人顽固而不开化,一事不合则轻率决裂,且引以为恨。
六是不交在别人伤心时,还去落井下石,责备别人的人。
七是不交好占便宜的人,特别是不要发生经济往来。
八是不交孤傲刻薄,口含怨言,德性轻薄的人。
九是不交忘恩负义的人。
交友的智慧:与小人交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不因惧祸而入小人之党;
待小人要宽,防小人要严;
恩不可忘,怨不可结;知恩图报,力避结怨;结怨于人,谓之种祸。勿以小怨忘大恩。
1.曾说:“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人一生中有五类影响我们命运的人,依次是父母、老师、朋友、领导、配偶。如果他们都能冠以一个“好”字,那将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2.曾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古来才人,有成有不成,所争每在疏密二字。”不用解释了吧,疏密太重要了,还有就是识重于才。
3.曾说:“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坏国,丧家,亡人,皆猜忌之所致。”怎样尽量地避免被猜忌也是一门大学问。有一个成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因为那样容易被怀疑偷瓜摘李。
4.曾说:“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所以说做人低调比高调妥当多了。做乌龟胜过做刺猬,具有乌龟性格的人,不会有死敌,即使对他有敌意的人,最后都会成为他的`朋友;而有刺猬性格的人,则不会有太多的朋友,因为人人都怕惹他。
5.曾说:“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所以说修养的目的无非和谐二字。内在的,身心和谐;外在的,与人和谐、与天地万物和谐。孔子说:“修已以安人。”要做一个让老人放心、让朋友信任、让少年敬重的人,这就是圣人的追求。号称“六亲不认”是有大忌的。
6.曾说:“军事变幻无常,每当危疑震撼之际,愈当澄心定虑,不可发之太骤。”所以说打耳光摔杯子是没有用的。
7.曾说:“越自尊大,越见器小。”小孩子才爱表现,渴望被关注。
8.曾说:“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所以说名气大也要hold得住。
曾国藩年幼时修身自立,成年后封侯拜相,终成一代封疆大吏。当我们仰视这位一代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中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2.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3.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4.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7.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
1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22.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23.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24.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5.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2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2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30.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31.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32.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33.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34.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35.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36.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37.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38.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