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像。有关读书的
读书的名言警句1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3、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格言
4、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5、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对联集锦》
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7、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
8、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10、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英国)谚语
11、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12、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13、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叔本华
14、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读书的名言警句2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2.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4.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6.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谢觉哉
7.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
8.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 ? 芬奇
9.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10.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约翰森
11.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1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
13.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高尔基
14.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15.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3、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4、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5、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6、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8、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9、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10、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11、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1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3、环境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
14、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15、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7、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18、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9、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20、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孔子
22、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23、好读书, 不求甚解。——陶渊明
24、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25、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2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7、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2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29、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30、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31、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32、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33、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3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5、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3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3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38、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39、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4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41、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42、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清)左宗棠
4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4、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4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6、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47、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48、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49、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宋)陆游
50、读书之于精神, 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求知好比饮水,清水淡而无味,蜜水浓香醇郁,泉水甘甜,碱水苦涩。有关读书的
读书的名言警句1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生的伴侣,最真诚的朋友。
2、书,能够还给我们一颗童心;书,能够让我们永葆青春。
3、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4、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5、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6、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7、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8、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0、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1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12、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13、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14、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15、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6、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7、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8、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19、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20、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读书的名言警句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邹韬奋《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