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对联是对联的一种,将数字巧嵌于对联中。数字与文字对联交相辉映,将数学演算引入对联之中,能启迪人们的思维智慧,激发读者的兴趣爱好。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此联巧用了数字成对,出句构思奇特,下联对仗贴切,用数应用乘法,合理、自然,而且符合事理。
庐山东林寺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上联叠用“三”字,“三教”,指儒、释、道三教;“三人”,指儒陶渊明、释慧远、道陆修静;
上联叠用“一”字,“一花”,指菩提花;“一世界”,指佛家过去现在将来为一世,东西南北上下为一界;“一叶”,指禅宗的一个宗派;“如来”,指释迦牟尼。
此联为后人写三人谈儒论道流连忘返而且留下言谈三笑的故事。联语以一对三,工整独到,境界优美。作者善于从驳杂的事物中提取完美和谐的艺术体裁,有巧夺天工之妙。
利用数字法制作对联,可以有多种技巧,如相加、相乘、递升、递减等。下面两联,就分别采用了数字的加減运算和乘除运算:
尺谷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再欣赏两副巧妙的数字对联。
其一,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这是明世庙斋醮对联,是袁炜所撰(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世庙斋醮对联又一本云:
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
截嶰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
此联词句与前联大同小异,据传是夏言手笔。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高宗八旬万寿,经坛中有一长联最为壮丽,脍炙人口久,相传为尚书彭元瑞所撰。联云: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最后再说一则有趣的以数字联取胜的'故事。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作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赴京城再次应举。路途遥远,秀才虽然日夜兼程赶路,可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
秀才听后,暗想,我就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以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便脱口说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官暗暗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秀才想把这些年自己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这样被这位穷秀才夺走了。
数字对联
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课演六爻 内卦三爻 外卦三爻七 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棒长八尺 随身四尺 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1.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岛崂山钓鱼屿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
7.清人郑板桥有一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8.清朝林则徐有一联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对联中的数学
(一)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
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
(二)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上联为数学家华罗庚1953年随中国科学院出国考察途中所作。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闲暇,为增添旅行乐趣,华罗庚便出上联“三强韩赵魏”求对。片刻,人皆摇头,无以对出。他只好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此联全用“双联”修辞格。”“三强”一指钱三强,二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九章”,既指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该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定理.全联数字相对,平仄相应,古今相连,总分结合。
(三)
四川一座乡村中学,一对数学教师结合夫妇,在元旦结婚之日,工会赠一副贺联云:
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
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
(四)
某地一对新人,男的当会计,女的做医生,完婚之日,有人赠贺联一副:
会计合数检验误差重合数;
医生开方已知病根再开方。
嵌入“合数”、“开方”等数学名词,天衣无缝。
(五)
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联相贺,联云:
爱情如几何曲线;
幸福似小数循环。
“几何曲线”形象地表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爱情历经坎坷曲折;“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的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在是神来之笔。
数字春联
一、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此联巧用了数字成对,出句构思奇特,下联对仗贴切,
用数应用乘法,合理、自然,而且符合事理。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尺谷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二、
水冷金寒火神庙大兴土木一舟二橹三人遥过四通桥
南腔北调中什么东西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课演六爻内卦三爻外卦三爻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棒长八尺随身四尺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三、
1.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岛崂山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
7.清人郑板桥有一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8.清朝林则徐有一联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儒家经典名言摘录
国学十六句
1、《论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 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0、《庄子》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2、《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13、《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德篇:
1、 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魏四》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修养篇:
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申鉴·杂言上》
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4、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宋·宋轼《晁错论》
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复习吗?”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
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儒行》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羡慕水中游鱼,不如回家织网。
1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
12、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 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处在上位不骄慢,处在下位不谄媚,这是进退的正确态度。
13、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明·海瑞《治安疏》
有几分美就说几分,一丝一毫不虚夸;有几分过就说几分过,一丝一毫不讳饰。
14、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做了好事就希望别人看到,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坏事唯恐人道,这便是做了大坏事。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
16、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家语·在厄》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宽阔,小人经常忧愁。
治学篇: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人如不学习,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贤君,建国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青色从蓝草中提取,但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变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宋·司马光《劝学文》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5、雨泽过润,万物之灭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明·吕坤《呻吟语·礼制》
雨水超过了需要即成万物之灾害,宠爱过头,这是子孙的灾难。
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
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后一筐土,则将前功尽弃。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便可以做老师了。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 《论语·子罕》
意谓时光易逝,当自强不息。
10、人之于文学,犹玉之琢磨也。 《荀子·大略》
人们对于文化知识,要象雕磨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梁·沈约《长歌行》
12、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颜氏家训·勉学》
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
13、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 《中说·礼乐》
世界上没有不经过学习就能成功的人。
14、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 唐·杨炯《王子安集·原序》
富贵尤如天上浮云,光阴才是无价之宝。
15、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宋·林逋《省心录》
知道自己不足的人一定好学,以下问为耻的人常常自满。
16、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不可以无水。宋·陆九渊《与黄循中》
17、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宋·朱熹《劝学文》
18、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惰。 宋·张孝祥《勉过子读书》
学习无早晚,只怕开始勤奋后来怠惰。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 《菜根谭·后集百九》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22、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近思录·为学类》
胆要大而心要细,智慧要全面而行为要端正。
2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小雅·鹤鸣》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是真正的聪明。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论语·为政》
只读书而不思考无所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也只会疲惫不堪。
2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29、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清·刘开《孟涂文集·问说》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会产生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学识。
艺术篇:
1、诗言志,歌永言。 《尚书.舜典》
诗表达志向,歌抒发情怀。
2、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
3、万卷山积,一篇吟成。 清.袁牧《续诗品.博习
只有积累丰厚学问,才能写出一首好诗。
4、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高为最好,境界高格调自然就高,自然就有名句。
5、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三国.魏.曹丕《典论.
文章是治国安邦的伟大事业,是传之不朽的大事。
6、所谓诗,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 宋.郑思肖《心史总后叙》
所谓诗歌文章,实际上都与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相联系的。
7、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朱子语类》
道是文章的根,文是道的枝和叶。
8、观其文可以知其人。 清.袁牧《读书
看一个人的`文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思想品德。
9、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哲学篇: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周易.乾》
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论礼
天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阳相接而变化发生。
3、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荀子.天论
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4、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春秋繁露.阴阳义》
自然界的常规,是一阴一阳。阳是天的美德,阴是天降的灾祸。
5、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 《贞观政要.征伐》
前进之中有后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灭亡的因数,得到了还有丧失的可能。
6、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 《潜夫论.浮侈》
贫穷来自富有,脆弱来自坚强,混乱来自太平,凶险来自安全。
7、物极则反。 唐.孔颖达《周易.乾》疏
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向自身的反面转化。
8、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 唐.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
没有细小就无所谓巨大,没有边缘就无所谓中间。
9、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 《近思录.治体类》
天下的事情,不前进就会后退,没有静止不动的道理。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遭遇突然出现的祸殃。
11、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
愚笨的人只要勤于思考,也会有对的时候。成语“千虑一得”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此。
12、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产生昏暗。
13、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唐.韩愈《原道》
坐在井底看天,说天是小的 ,其实并不是天真的小呢。
14、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其名声不会传之久远;有实际而不加以播扬,实际也会萎失消亡。
我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迫人来。--隋炀帝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春秋 孔子《论语》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前蜀 王衍
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藜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宋 朱熹
学道几人知道味,谋生底物是生涯。庄周枕上非真蝶,乐广杯中亦假蛇。身后功名半张纸,夜来鼓吹一池蛙。梦中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元刘从益
英雄到老皆归佛,宿将还山不论兵。
美人绝色原妖物,乱世多财是祸胎。
千亩良田丘丘水,十房妻妾个个美。父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翘起腿。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漂流在外头。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唐太宗
自从踏着涅磐门,一枕清风几万年。弱水蓬莱虽有路,释迦弥勒正参禅。谁将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雨后天。两个泥牛斗入海,至今消息尚茫然。--白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