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 报摘 [读书名言]
(2)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 报摘 [学习名言]
(3)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徬徨。-- 报摘 [学习名言]
(4)人生如画,岁月如歌。-- 报摘 [人生名言]
(5)酒肉朋友易找,患难之交难逢。-- 报摘 [友谊名言]
(6)适度,不是中庸,而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金马沉默是一种美德,沉默是一种智慧,沉默是一种魅力,沉默是一种含蓄,沉默是一种力量,一种质气,更是一种风度。-- 报摘 [智慧名言]
(7)洒脱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博大和炼达,一种建立在良好气度、风度和分寸上的.处世态度和风格。-- 报摘 [智慧名言]
(8)具有博大胸襟的人,才有可能在心灵上潇洒;具有自信和实力的人,才有可能在外表上的潇洒。-- 报摘 [修养名言]
(9)适度,不是中庸,而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金马沉默是一种美德,沉默是一种智慧,沉默是一种魅力,沉默是一种含蓄,沉默是一种力量,一种质气,更是一种风度。-- 报摘 [修养名言]
(10)洒脱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博大和炼达,一种建立在良好气度、风度和分寸上的处世态度和风格。-- 报摘 [修养名言]
(11)洒脱:一曰不计较个人得失;二曰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三曰拿得起,放得下,不为别人活着。-- 报摘 [修养名言]
(12)淡泊是一种情操,一种境界和一种气度,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忘志。-- 报摘 [修养名言]
(1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报摘 [修养名言]
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译文:孔子说,我知道人们为什么不按客观规律做事。聪明的.人易过头,愚笨的人则做不好。我知道为什么中庸的道理懂的人少。聪明的人不以为然,愚笨的人则理解不了。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