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小楷书法格言字帖 正文

小楷书法格言字帖

时间:2025-05-06 13:45:33

董其昌兼长书法、诗文,每每绘完山水,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澂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本经文义次第的艰深为古印度学者所公认,如无著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龙树所示《般若经》的“两番嘱累”,《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即宣说“般若道”,“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本经侧重广观万法(《心经》则侧重观身心五蕴),阐扬发菩提心,行无我的大乘菩萨道;彻始彻终归宗於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以此明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董其昌的书法成就

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 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董其昌的书法成就也很高,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頫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据说,康熙还亲自临写董书,致使董书得以风靡一时,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一时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董书为求仕捷径。在康熙、雍正之际,他的书法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无法比拟的。

袁可立《海市诗》

董其昌没有留下一部书论专著,但他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张,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董其昌有句名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三个概念划定晋、唐、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这些看法对人们理解和学习古典书法,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董其昌一生勤于书画,又享高寿,所以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诗》《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每幅春联都有横批。

春节对联篇一:

上联:猴引康庄道 下联:鸡迎锦绣春

上联:鸡声天下曙 下联:春意海南潮

上联:金鸡日独立 下联:紫燕春双飞

上联:鸡鸣天放晓 下联:政改地回春

联:雄鸡喔喔颂尧天 下联:腊狗汪汪歌舜日

上联:雄鸡一唱天下白 下联:锦犬再雕宇宙春

上联:雄鸡唱罢九州乐 下联:金犬吠来四海安

上联:雄鸡喜唱升平日 下联:志士欢歌改革年

上联:金猴留恋丰收年 下联:彩凤欢啼盛世春

上联:犬能守夜迎新岁 下联:鸡可司里送旧年

上联:鸡描竹叶三中颂 下联:犬绘梅花五福临

上联:金鸡一唱传佳讯 下联:玉犬三呼报福音

上联:金鸡报晓歌大治 下联:丹凤朝阳赞中兴

上联:金鸡唤出扶桑日 下联:锦犬迎来大地春

上联:鸡鸣晓日江山丽 下联:犬吠神州岁月新

上联:闻鸡起舞迎元旦 下联:击壤而歌颂小康

上联:四海升平歌舜日 下联:九州盛世乐尧天

上联:万象喜回春守信 下联:一元欣复始司晨

上联:金鸡喜唱催春早 下联:绿柳轻摇舞絮妍

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 下联: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下联:喜字成双花好月圆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上联: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下联: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下联: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上联: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下联: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上联: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 下联: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 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 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 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春节对联篇二:

1.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2.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3.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4.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5.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6.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7.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8.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9.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10.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11.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12.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13.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14.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15.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16.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17.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18.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19.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20.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21.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22.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23.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24.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25.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26.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27.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28.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29.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30.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下面就是写爱国楷书书法作品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光,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