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
——富兰克林
●身体对创造力至少有极大的影响。过去有过一个时期,在德国人们常把天才想象为一个矮小瘦弱的驼子。但是我宁愿看到一个身体健壮的天才。
——歌德
●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卢棱
●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巴甫洛夫
●如果确有神圣的东西存在,那就是人的躯体。
——惠特曼
●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以也。
——毛泽东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陶行知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柏拉图
●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弗·培根
●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叔本华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
——爱默生
●保持健康的唯一办法是:吃你所不愿吃的东西,喝你所不爱喝的饮料,做你所不想做的事情。
——马克·吐温
●健康的人未察觉自己的健康,只有病人才懂得健康。
——卡莱尔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斯宾塞
●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
——欧文
●健康的开始在于知道自己的疾病,在于愿意服医生开给他的处方。
——塞万提斯
●最穷苦的人也不会为了金钱而放弃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为了健康甘心情愿放弃所有的金钱。
——柯尔顿
●第一财富是健康,第二财富是美丽,第三财富是财产。
——柏拉图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
——培根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德谟克利特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
——约翰·格雷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
——斯宾塞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
——斯宾塞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1】
1.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
2.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3.食不语,寝不言。 ——佚名
4.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李悝
5.谨口胜于服药。 ——佚名
6.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佚名
7.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刘安
8.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
9.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10.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
11.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寒肠鸣腹痛。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12.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
13.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
14.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 ——蒲松龄
15.乐之方至,乐而弗骄;患之将至,思而弗忧。 ——佚名
16.养心莫善于寡欲。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17.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发怒。 ——梁章矩
18.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19.晚食当肉,安步当车。 ——佚名
20.滋味煎其脏腑,芳甘腐其骨髓。忧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清淡和其脏腑,芬香养其骨髓。笑乐蓄其正气,寡欲安其精神。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2】
1.养生以不伤为本,积伤至尽则早亡。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2.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吴普
3.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林逋
4.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金代名医 张从正
5.性躁暴者,一身之剧贼。 ——佚名
6.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佚名
7.国画大师齐白石,高寿九十又有四(周岁),淡泊名利少私欲,从不患得又患失。戒烟戒酒戒暴食,戒悲戒忧戒思虑。戒懒戒怒戒狂喜,戒空戒松戒安逸。业余庭前徒步走,终生勤勉常学习。衣食住行有制节,生活谐调有规律。勤往纸上寻欢愉,天天安详神自怡。心情畅快乐滋滋,故而长寿逾期颐。
8.脏腑胃肠,常令宽舒。其气流行,其血畅通。各种器官,功能平衡。身健神安,百病不生。恣纵口服,煎炸烤烹。香甜肥腻,悦人口食。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病。
9.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10.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11.游山乐养法;对弈智养法;日光熙养法;气功意养法。
12.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13.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
14.热食伤骨,冷食伤肺。清代养生家 曹庭栋
15.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桓范
16.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梁章矩
17.心平则气自和。 ——王通
18.在家财断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1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佚名
20.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食能养生,也能丧生。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21.旷达的人长寿。 ——莎经亚
22.、自然精华,清淑之气。不在凌晨,而在日出。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灵。人得之以寿,物得之以宁。
23.健康老人的特征:头脑清,耳朵灵。眼有神,血压均。呼吸匀,皮肤润。脉形小,体匀称。前门松(小便畅通),后门紧(大便一天一次)。生息和,发光泽,手脚灵,牙齿硬,底气足,身轻松
24.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颜之推
25.朴能镇浮,静能御躁。 ——申居岩
26.口腹不节,致病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林逋
27.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唐代文人 马总
28.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林逋
29.若要身体健,走路手不闲:捶胸又敲背,旋腹又摩面;敲打两腿侧,伸指又握拳;挠首屈十指,揉眼把耳弹。
30.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井而铸锥,不亦晚乎?
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
健康的体魄恢复时,智力和创造力就会再生。
心灵上的疾病比肌体上的疾病更危险。
要快乐首先要健康。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
运动和节欲能使人在暮年还保持青春的活力。
旺盛的精力寓于健康的身体。
愉快的笑声 ————— 这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记。
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得到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水停百日生毒,人闲百日生病。
生活多美好啊 , 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
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练不强壮。
不登高山,不见平地;不经锻炼,不会坚强。
脑子不用不聪明,身体不练不结实。
一个人的寿命并不取决于他已经活了多少年,而取决于他得过多少次感冒。
走路能使你童颜常在,运动又使你青春永驻。
心中欢乐,面带笑容;心里烦愁,神伤体损。
人无泰然之习惯,必无健康之身体。
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也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乐观是养生的惟一秘决,常常忧思和愤怒,足以使健康的身变得衰弱而有余。
为了健康而采用过于严格的摄生法,这也是一种可悲的病症。
内心的欢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悦。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快乐的标志。
莫把烦恼放在心上,免得了白了少年头;莫把烦恼放在心上,免得未老先丧生。
体育和运动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而乐观情绪却是长寿的一项必要条件。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之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通过严格的养生法,才得以保持住自已的健康。像患了了不得的疾病那样。
极其单调的生活,能够使人丧失生存下去的兴趣与勇气。
有规律的生活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没有运动,生活就是昏睡。
一个经常旅游的人,必有广博的知识,坚强的性格,不挠的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
寿命的缩短和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所食欲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欲多,心愈塞,年愈损。
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
休息是滋养疲乏的精神的保姆。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