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大部分的恐龙要比大型蜥脚类恐龙还小得多。现有的证据表明,恐龙的平均大小在三叠纪、早侏罗纪、晚侏罗纪和白垩纪都不断变化。大部分兽脚类恐龙的体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间,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动物则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间。恐龙的体重估计值,大多介于1到10公吨之间。伦敦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研究指出恐龙的体重平均值约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类体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间。
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它们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从现有的状况较好的骨架来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龙是长颈巨龙(Giraffatitan brancai,原名布氏腕龙)。长颈巨龙的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间发现于坦桑尼亚。从多具大小相近的个体所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现正展示于柏林洪堡博物馆,该模型高12米,长22.5米,预期活体的重量在30到60公吨之间。最长的恐龙是27米长的梁龙,是在1907年发现于美国怀俄明州,现展示于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龙都具有往前突出的耻骨,而鸟臀目恐龙的每根耻骨都向后倾斜。除臀部结构不同外,两类恐龙在生活及行为特征上也不同。蜥臀目恐龙包括以四肢行走的草食性蜥脚类恐龙,以及几乎用两肢行走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
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
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
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大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的马门溪龙,世界上已知体形最大的陆地动物——易碎双腔龙。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它们大多为肉食性,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头部很发达,为最聪明的一类。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暴龙是著名代表,其余如异特龙、南方巨兽龙、棘龙等也颇具名气。
恐龙是介于冷血和温血之间的动物。
2014年6月,有关恐龙究竟是像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的温血动物,还是类似爬行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冷血动物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恐龙其实是介于冷血和温血之间的动物。
“我们的结果显示恐龙所具有的生长速率和新陈代谢速率,既不是冷血生物体也不是温血生物体所具有的特征。它们既不像哺乳动物或者鸟类,也不像爬行动物或者鱼类,而是介于现代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之间。简言之,它们的生理机能在现代社会并不常见。”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布莱恩·恩奎斯特说。
墨西哥生物学家表示,正是这种中等程度的新陈代谢使得恐龙可以长得比任何哺乳动物都要大。温血动物需要大量进食,因此它们频繁猎捕和咀嚼植物。“很难想象霸王龙大小的狮子能够吃饱以存活下来。
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是肉食类恐龙猎食的武器。暴龙类恐龙会寻找落单的草食性恐龙,因此常常单独行动。而有些恐龙则会群体行动,锁定猎物后蜂拥而上,并用第二根趾头的脚爪割开猎物的腹部。
觅食和斗争也是恐龙的一大特征,草食性恐龙能够吃到的植物受限于它们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龙为了吃到高处的植物叶子,会用后肢站立。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各种恐龙不同的觅食方式也会在它们的牙齿上体现出来。
草食性恐龙一般会有一些特殊的“装备”来对付肉食性恐龙的攻击,这些装备有时是坚韧的皮甲、骨棒或骨钉,有时是有力的尾巴。如棒槌龙等。大型草食性恐龙会集体行动,一旦受到威胁,就会集体坚守阵地并反击。
1980年,美国科学家阿弗雷兹父子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直径大约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墨西哥犹卡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300公里之间。在2000年,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恐龙在距今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陨石撞击地球说。
由于这一陨石坑现已被找到,科学家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相关证据,所以,恐龙灭绝之谜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
1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起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都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 恐龙,这些奇特的动物生活在遥远的两亿多年前,那时地球上遍布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到处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在这个绿色的乐园里,生活着不计其数、又无比奇特的动物——恐龙。当时,这些地球上的主人,它们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3. 恐龙是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4.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5.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有六头大象那么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6. 鱼龙长得很象今天的海豚,翼龙展翅高飞时好像一架翱翔的飞机。
7. 霸王龙脑袋大,身子小,牙齿像锋利的匕首。别看它的前肢短小,跑起来速度很快。
8 脊背龙,因背上长有一个硕大的帆状物而得名。它是最大的食肉恐龙,身长17米,体重18吨,比霸王龙还要大一半;它的两个大爪子是它捕猎的得力武器。
9 恐龙是所有陆生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
介绍恐龙的说明文1
其实早在19世纪就有科学家注意到了恐龙和鸟类的相似之处,于是就有了“鸟儿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这一假说。但是科学家们一直无法印证自己的学说,直到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被发现,这一学说才有了有力的证据。让我们跟随科学家的学说一起来探寻恐龙的演化过程吧!
首先,科学家认为230000000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1种恐龙。经过数千万年的繁衍,恐龙的家族变得极其庞大。其次,恐龙家族中的一些猎食性恐龙进过不断演化,长得越来越像鸟类。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转移到了树上生存,逐渐学会了跳跃、降落。又经过漫长的时间,它们学会了从较高的树上利用空气的浮力在空中飘浮一段距离——滑翔。
最后,它们又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锻炼,终于学会了飞行,于是就像鸟儿一样飞翔蓝天。
介绍恐龙的说明文2
我第一次见到恐龙是在动画片里的“蓝猫龙骑团”里看到的,里面的恐龙叫霸王龙,霸王龙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让我感到他很震撼,它的吼声很大很大,它的体形很高大,可能有两层楼那么高,它的嘴巴被称为“终极碎骨机”,牙齿非常锋利,拥有巨大的咬力,而且它的尾巴是它另外一个有力武器,好多动物见到它撒腿就跑。
由于我对它很感兴趣,我就去查百科全书,发现霸王龙时报龙家族一员,暴龙的脑子是所有恐龙中最大、最有力的,难怪它有那么大的血盆大口啦!暴龙是个“打架大王”它们喜欢与其它动物打架,也喜欢跟同伴们打斗。喔!它有那么丰富的战斗
介绍恐龙的说明文3
恐龙是一种很古老的动物,现在已经灭绝了,人们发现的都是恐龙的化石,我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里看过恐龙蛋的化石。恐龙有大大小小很多种,有在地上跑的,有在天上飞的,有吃肉的,有吃素的,长得都是怪怪的样子,比如脖子长长的腕龙,头上长了三个角的三角龙等等。
昨晚我和妈妈看了《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知道了一种长得瘦小,但很凶猛的龙,叫双脊龙。它是最早的肉食动物之一,它的身体里带有毒液。当它攻击猎物时,一开始很安静,当猎物面对它时,它就突然向猎物喷毒液(有点像眼镜蛇),造成对方失明和瘫痪,然后它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吃猎物了。
令人奇怪的是,这么多的恐龙在某一天都突然消失了,虽然人们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很多猜想,但都不能确定,只是这些原因大都与自然灾害有关系。所以我们也要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绿色出行,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世世代代生活下去。
介绍恐龙的说明文4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巨大的岛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恐龙。岛上有发着绿光的巨大石头,还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流淌着。小恐龙卡罗和科力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在一起打水仗、扔石头、比赛跑步、捉迷藏,玩得可开心了。
一天,卡罗和科力去玩捉迷藏,科力一不小心掉进一个很深的洞穴里,结果被洞穴里的毒蝎子、毒蜘蛛、毒蛇当成了美味的食物。卡罗伤心极了,因为它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不久后的一天,发着绿光的巨石突然爆炸,巨大的冲击波使整个岛上的树木变成一片火海。卡罗惊慌地向远处逃去,可是到处都是火焰,他只好躲进了一个山洞里。不知过了多久,卡罗从洞里走了出来,外面变成了一片废墟,所有的恐龙全都死了,只剩下卡罗孤独的生活着。不知又过了多久,天空中飘起了洁白的雪花,卡罗因为没有食物,慢慢的死去了。
恐龙灭绝了,恐龙时代就这样结束了,有一个新的时代来到了。
介绍恐龙的说明文5
我曾经去过华侨城园博园的恐龙博物馆。在那里我看见了很多恐龙化石。大的恐龙化石有十几米高,小的恐龙化石只有十公分高。还有一些可以动而且可以发出声音的恐龙模型,看上去很非常逼真。我觉得在它们的面前非常的渺小。在博物馆里还有对恐龙的专门介绍。属于食肉类的比较恐怖的有霸王龙。喜欢吃草的有玛门禧龙、地震龙、易碎双腔龙等等……还有在天上飞的翼龙。我看到恐龙化石,想象着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这些生龙活虎的'恐龙生活的样子,它们一定是自由自在的。由于种种原因它们的家园毁灭了,我真的替它们惋惜。
要是恐龙现在还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怎么样呢?我要拿一个霸王龙的蛋宝宝,让它孵出来,把它当成我的宠物,如果遇到坏人,我就叫霸王龙把他打飞。
介绍恐龙的说明文6
我在电视上所看到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是食草恐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的名字。
它们喜欢成群生活,脖子很长所以可以吃到树上的叶子,近最最就是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气候)变化,所以灭亡了。
介绍恐龙的说明文7
大约两亿年前,恐龙的足迹遍布整个世界。它们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态。
雷龙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走一步,就会发出好似雷鸣般的响声。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20多米。仿佛是一架会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长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长着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脸上长着三只大角,每只都足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忘而生畏。
鱼龙长得很像海豚,它可以潜入水中寻找食物。
翼龙的身体两边长着宽大的翅膀,它展翅高飞时,就像在天空中飞翔的轻型飞机。
霸王龙是凶猛无比的肉食恐龙。它大大的脑袋,短短的身子,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
伤齿龙并不是长着受伤的牙齿,而是长着能让动物受伤的牙齿。
大约在六千五百万年以前,恐龙突然神秘消失。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个未解之谜,我猜想可能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自相残杀……
介绍恐龙的说明文8
我原以为霸王龙只有一种,可事实上霸王龙有四种,分别是:霸王龙、艾伯塔龙、爱纳摩斯龙、西母霸龙。他们都属于霸王龙。
我是大名鼎鼎的霸王龙,一定不需要向大家介绍了吧!但其他的霸王龙一定需要叙述吧!艾伯塔龙与所有的恐龙一样,他的腹部排列着两副肋骨,这附加的肋骨也许支撑着内脏,这是他与其他霸王龙不一样的地方。虽然大多数霸王龙有沉重的头颅和短短的口鼻部,但爱纳摩斯龙却有一个窄长的头颅,在口鼻部与眼睛附近还有一些骨质的疙瘩。下面登场的是西母霸龙,1996年在泰国首次发现了西母霸龙,这也许是地球上最最古老的霸王龙类恐龙了。大约生活在霸王龙之前5000万年,西母霸龙有锯齿形的弯牙齿,能吃比自己大得多的植食恐龙。
原来霸王龙不仅仅只有一种啊!
介绍恐龙的说明文9
大家都知道恐龙吧,可是你们知道恐龙的种类和它们的样子吗?现在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恐龙。
鳗龙是蛇颈龙的一种,在日本发现过它们的化石,经过测量,它们的身长约7、8米。而且它们有锋利的牙齿。
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一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高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
异特龙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
好了,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些恐龙知识了吧。
介绍恐龙的说明文10
我从小就喜欢恐龙,我还想养一只恐龙呢!可惜,恐龙已经灭绝了。
暴龙是我最喜欢的恐龙,也是大家很熟悉的恐龙。暴龙又叫霸王龙,是恐龙时代的霸主。但是暴龙不是最大的食肉恐龙。南方巨兽龙才是最大的食肉恐龙。
肿头龙头上像长了个大包。它的头盖骨有20厘米,所以它们总是用头打架。
甲龙的身上像披了一件盔甲,那是用来保护自己,不让食肉恐龙吃掉。甲龙尾巴上有一个大锤头,只要有食肉恐龙来吃它,它就用尾巴上的大锤头打食肉恐龙。这样食肉恐龙就会被赶走了。
恐龙中最小的恐龙是秀鳄龙,它长到成年只有30厘米,很小。但是秀颚龙是一种食肉恐龙哦!
恐龙有趣吗?我真是太喜欢恐龙了,如果我养了一只恐龙,我一定会每天骑着它去上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