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防溺水手抄报内容资料1
2020年防溺水手抄报内容资料2
2020年防溺水手抄报内容资料3
学生防溺水六个不是什么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关于防溺水的名言警句
1.珍爱生命,远离溺水;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3.珍爱生命,坚决不下水游泳;
4.生命第一,预防溺水;
5.关爱生命旅程,预防溺水,注意交通安全;
6.如果你想变成死鱼一条,就请在此处下水;
7.若果你嫌命长,请在此处下水;
8.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0.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水中非天堂,涉水请慎重!安全是生命的基础,安全是欢乐的阶梯。
一.孩子与家长必读:
家长须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做好孩子防溺水教育,家长坚持“每天一分钟”安全提醒教育,要开展“六不一会” 教育。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平时无成年人监护,不到河边、水塘边玩耍。
3.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游泳。
4.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5.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7.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办法。
二.游泳的必备用品:
1.合身的游泳衣裤。
2.合适的游泳帽。
3.游泳眼镜。
4.耳塞。
5.浮体物品(救生圈、救生衣、泡沫塑料打水板等)。
6.浴巾和拖鞋。
7.鼻夹
三.游泳前的健康四提示:
1.中耳炎患者不可以游泳;
2.有伤口感染、化脓的病人不可以游泳;
3.空腹者不可以游泳。(防止出现低血糖);
4.入水前做几节广播体操、跑步或跳跃等准备活动;
四、游泳常识
现象1:抽筋。急救措施:小朋友下肢抽筋时,立即上岸,热敷抽筋的部位,并加以按摩。
现象2:耳鼻进水。建议小朋友用耳塞和臂夹。急救措施: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即会被吸出;
现象3:身体疼痛。急救措施: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在头顶百会、太阳穴按揉,然后用热毛巾敷头,再喝一杯热开水,即可好转。
现象4:恶心呕吐。急救措施:赶快上岸,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如果有仁丹,也可以含上一粒。
现象5:头晕脑胀。急救措施:立即上岸休息,全身保温,并适当喝些淡糖盐水。
现象6:眼睛痒痛。急救措施:上岸后,马上用氯霉素或红霉素眼药水,临睡前最好再做一下热敷。
现象7:自救。急救措施:
1.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带领下去游泳,若单独一人去游泳,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游泳中遇到意外时,要沉着、冷静,按照一定方法进行自我救护,实在不行时,发出呼救信号,以便及时得到同伴或救护员的帮助与救护。
3.过饥、过饱、有醉意或心情欠佳时,不应下水游泳,饭后游泳最好要隔1小时。
4.在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乏力等情况下不要去游泳,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
5.您知道急救电话是多少吗?答案:120。
6.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7.溺水者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而死。
8.当发生溺水时,不可以将手臂上举乱扑动。
9.学生不可以相互比谁潜水的时间更长。
10.游泳过程中,应该互相关照,互相关心,而不要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他,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现象8:救护他人。急救措施:
1.未成年人发现溺水者,应立即向四周呼救,不要贸然下水施救,可将救生器材或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抛给溺水者进行营救。
2.立即清除溺水者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溺水者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抱起溺水者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3.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托起溺水者下颌,捏住溺水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溺水者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4.尽快与医疗急救机构联系,边抢救边以最快的速度将溺水者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抢治。
溺水简介: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一、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二、症状
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三、自救与救护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护: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进行控水处理。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图八所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急救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据统计,1991年我国1-4岁儿童因溺水死亡的`就占34.2/10万,排在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这些孩子主要不是由于游泳溺水,更多的是由于不慎跌入水中致死。
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约有40多人因溺水
小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溺水死亡学生总数的68.2%.
中国溺水死亡率为8.77%,其中0岁至14岁的占56.58%,是这个年龄段的第一死因,特别是农村地区更为突出。溺水在发达国家多见于游泳池,而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则以江、河、湖、塘及水井中淹死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