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俭的格言警句集锦【1】
1.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2.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3.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5.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7.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9.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10.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1.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2.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
13.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14.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
15.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6.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17.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
18.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9.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20.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21.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22.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2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4.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25.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26.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7.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2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29.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
30.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1.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32.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33.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34.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35.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6.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中国谚语
37.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38.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39.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40.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41.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42.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43.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44.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
45.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中国谚语
46.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中国谚语
关于节俭的.格言警句集锦【2】
1.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3.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4.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5.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6.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7.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8.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 ——卢梭
9.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 饥寒。——萨迪《蔷薇园》?
10.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12.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13.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14.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5.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16.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1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8.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19.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20.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事实论据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冯玉祥夸奖佟麟阁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 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国 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理论论据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3、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
6、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
8、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10、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1、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12、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13、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
1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6、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7、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18、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19、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20、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21、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22、贪 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2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4、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25、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26、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7、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2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29、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
30、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1、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32、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3、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34、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35、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36、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37、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38、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39、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中国谚语
40、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41、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42、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43、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44、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
45、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中国谚语
46、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中国谚语
节俭养德格言名言谚语【热门篇】
1. 一人知俭一家富。唐末道士,道教学者 谭峭
2.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墨子·辞过》
3.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4.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尚书·大禹谟》
5. 虽富巨万,服食粗弊。唐朝三藏法师 玄奘
6. 金玉非宝,节俭乃宝。 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
7.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北齐文学家 魏收
8. 防奸以政,去奢以俭。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9.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
10. 俭则伤事,侈则伤货。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节俭养德格言名言谚语【最新篇】
1. 居丰行俭,在富能贫。 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2.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
3.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4. 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
5. 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郎凯传》
6.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7. 节俭是美德,惟需与宽厚结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8. 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周恩来
9.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美国作家 爱默生
10. 米干粒,酒一滴,蚕千头,绢一尺。 清代文人 牛树梅 《天谷老人小儿语补》
11.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唐代诗人 白居易
12. 勤奋是财富的右手,节俭是它的左手。
13.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训俭示康》
14. 俭葬,古人之美节;侈葬,古人之恶名。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论葬荆王札子》
15. 以俭治身,则无忧;以俭治家,则无求。元代学者 许名奎 《劝忍百箴》
16. 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不知其几也。明朝清官 海瑞 《治安疏》
17.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代官员理学家 薛瑄
18. 爱绿护绿,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19.居家有二语,曰:惟怒则平情,惟俭则足用。 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20.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性无涯,奢俭由势。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节俭养德格言名言谚语【常见篇】
1.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万恶惧纵。清代学者 金缨
2. 身之不俭,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清朝总督 贺长龄
3.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子 慎到 《慎子》
4. 增产不节约,好似无底锅,节约不增产,太阳底下水一碗。
5. 再严厉的法律也不能让浪子回头挥霍者节俭酒鬼清醒。英国政治改革家和道德家 塞·斯迈尔斯
6. 对于浪费的人,金钱是圆的,可是对于节俭的人,金钱是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堆积起来的。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7.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波斯诗人 萨迪
8. 这个不知好歹的青年后生说:如果金钱是圆形的,为的.是让人滚动吗?对于浪费的人,金钱固然是圆的;可是对于节俭的人,金钱是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地堆积起来的。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9. 老子以俭为宝。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凡事省得一份,即受一份之益。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传说活了岁 李庆远 《养生自述》
10. 有的人自认为会做一些事情,实际上他们什么都不会,只是什么都懂一点而已。对于什么都不需要的人,他们什么都愿意出借,而对真正需要的人,却什么也不拿出来;另一些人悄悄审度着别人的思想,而将自己的金钱及疯狂的举动都高利放出去。有的人你再也得不到如实的印象,他们的心灵,就像一面使用过久已不光滑的镜子,再也映照不出任何形象;另一些人,对他们的感官和生命都格外节俭,表面上则装出舍弃生命的样子,就像有人随意将性命从窗户抛掷出去一样。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1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12. 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13. 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4. 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5.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
16. 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17. 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
18.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9.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20.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21.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22.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23.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
24.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2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6.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7.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28. 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29.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30.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